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左圓圖)昨(18)日表示,今年的「武林群英會」將於 8月2至5日一連四日舉行,期間將舉辦「首屆世界大學生武術錦標賽」,亦將引進「一帶一路」龍獅賽,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體育隊伍帶進澳門,交流武術。 潘永權昨日出席活動受訪稱,考慮到印尼亞運會於 8月18日開展,今年「武林群英會」提早舉行,希望讓各地武術高手以澳門作為賽前備戰,今年亦計劃繼續免費派發門票,稍後會公布詳情,而今年活動預算與去年的1,800萬元相若。 被問到去年武林群英會部分活動的市民參與度不高。潘永權指出,「武林群英會」受歡迎程度逐年提升,當局每年都會總結經驗,要求舉辦單位加強宣傳和推廣,相信「武林群英會」將一年比一年更受居民和旅客支持。
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任陳雪懷(右圓圖)表示,過去一年,澳台兩地關係頻繁密切,在旅客互訪、高等教育升學、兩地社團互訪、文化交流等方面,成果豐碩,期許台澳雙方繼續秉持互惠、互利與互助原則,持續深化交流合作,達到雙贏發展目標。 澳門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上周五(16日)在澳門旅遊塔舉行春茗晚會,陳雪懷致辭表示,過去一年來,台澳兩地往來、交流與合作密切。在觀光旅遊方面,根據台澳雙方官方統計數字,去年台灣入境澳門旅客達106 萬餘人次,是澳門第三大客源,澳門居民去年赴台旅遊達15萬1,000餘人次,雙方往來極為密切。 在文化交流方面,台北經文辦不定期與澳門有關社團合作舉辦各類文化講座,將台灣優質文化推介給澳門朋友,台灣駐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將於下月再度來澳門舉辦「台灣周」,帶來更精彩台灣文化饗宴。 在教育與學術交流方面,台灣教育資源豐富質優、選擇多樣、國際化深,澳門學子赴台就學,還可享有健保,學費和生活負擔輕,去年澳門學生在台就讀大專院校、研究所人數超過5,000人。
特區政府為培養青年人才,推出「千人計劃」項目,目的是培養和發掘澳門的優秀青少年,為推動澳門的發展儲備人才。項目以澳門的中學生、大專學生及青年為對象,以「千人計劃、百團出行」的三年計劃為總體規劃,培養目標人數為3,000人,通過組織學員前往內地,進行多元化交流和學習活動,讓澳門青少年開闊視野,提升綜合素質,並傳承愛國愛澳精神。
隨著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昨日凌晨零時進行交接儀式,標誌著大橋通車時間愈來愈逼近。全國政協委員、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昨日在北京發言稱,由於跨境車輛交通限制等問題,社會擔心大橋使用效率,又稱積極爭取更有力的措施落地,進一步放寬跨境通行政策。 然而,對澳方來說,更加重要的是,澳方的車輛駛達香港,有沒有停車場可泊車?澳方在人工島預留3,759個供珠港兩地特許車輛停泊,但香港至今未公布有多少泊車位供澳方車輛停泊。另外,香港2月中已公布「常規配額」申請條件及資格,但本澳至今隻字未提這方面的安排,只知本澳有600個「常規配額」可到香港而已。估計大橋今年第二季通車,一切讓坊間心焦不已。
經國務院批准,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管理區自昨天(15日)零時起正式交付澳門特區使用,依照澳門特區法律實施管轄。行政長官崔世安於昨日上午,聯同保安司司長黃少澤、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及海關關長黃有力等官員,視察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行政長官下達批示,確定口岸管理區的相關負責部門依職能許可權工作,明確跨部門協商工作機制。
《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昨刊登第13/2018號行政長官公告,行政長官根據第3/1999號法律《法規的公佈與格式》第六條第一款規定,命令公布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於2018 年3 月15 日交付澳門特區使用。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表示,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工程是港珠澳大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澳門特區政府的重要工程建設,更是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重要基礎設施。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得到了中央各個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珠海市政府對工程建設給予大力的支持和協助。 珠澳口岸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上部建設工程於2016年12月開展,在2017年12月底基本完工並進行亮燈儀式。整個項目佔地71.61公頃,總建築面積超60萬平方米,由一幢邊檢大樓、兩幢分設於東、西區合共可提供超過6,800個私家車及2,000個電單車泊位的大型公共停車場、53座約40,000平方米的市政單體建築物、約20萬平方米的道路網、隧道、行車天橋、輕軌站平台,以及市政基建設施等組成。
交通事務局自去年7 月開始執行的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標準,當局檢測了超過十萬部機動車輛,尾氣排放合格率達94 至97%。交通局局長林衍新認為,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可再收緊,相信合格率仍會相若。隨機抽樣重型車輛檢測的尾氣排放合格率就只有40% 多,日後會加強檢測,從而達到減少對空氣的影響。
據工務局官網公布,政府由2009 年至去年6月16日,共收回63幅土地,總面積達33萬6,000 多平方米,約等於47個標準足球場面積,對於土地緊絀的澳門而言,這當然是一大喜訊; 與此同時,由收地引發三個問題,一是如何懲處「地霸」的惡行; 二是以後如何加大打擊力度,杜絕霸地的發生; 三是根據新《土地法》,已屆滿批租期約的土地,當局有否依法盡快宣告其批給失效,收歸國有。南灣湖C、D區13幅土地,就是極具爭議事件。政府是本澳最大「地主」,倘若放任「地霸」橫行,政府的管治威信,又豈能服眾。 路環疊石塘事件,還可以推說是「前朝」澳葡政府有官員不作為,擺下「百年烏龍」,但路環黑沙村事件,卻是昭昭在目的「地霸」行為,六、七幅合共約80,000平方呎的魚塘及綠化帶,三年前遭人霸佔、損毀、大興土木,即使工務局今年1月曾對之叫停,涉事人仍然肆無忌憚,繼續動工! 這是一種甚麼概念?簡直是當工務局「冇到」,更離奇的是,工務局不知有甚麼考慮,至今仍然沒有公告天下,事件要怎麼處理?是甚麼人有此能耐,可以無視政府威權?長此下去,社會不對政府執法失去信心才怪。 與此同時,南灣湖C、D區13幅土地,已屆滿批租期約20個月,即2016 年7月30日到了25年批租期約,但未按批給合同完成土地利用,政府至今未宣告土地批給失效,啟動收地程序。箇中有甚麼考慮?為甚麼要拖了20個月?為何「海一居」那幅地皮,政府收地如此之快?政府為何有「雙重」標準? 根據工務局的解釋,臨時批給期屆滿未轉為確定批給的土地個案,由於每一個案情況不同,有需要就沒有按照批給合同利用的原因及理據,進行獨立分析,並在有處理結果時,正式對外公布。 可惜,工務局的解釋,仍然不能說服公眾。 因為依據新《土地法》規定,只要批租期屆滿25年「大限」而又未完全利用的土地,政府就要即時對之宣告批給失效,這還有甚麼個案分析的空間!另一種是未屆滿25年批租期而又未按照合約發展的土地,政府才有需要詳細分析個案及責任歸屬;但南灣湖事件,明顯已屆滿25年「大限」。 雖然政府是次公布收回土地達33多萬平方米,但南灣湖13幅土地亦不是小兒科,總面積達45,000 多平方米,最重要的是,這一大幅土地,位處澳門半島極高尚地段,地皮起樓後價值動輒以數千億元估算,政府不能等閒視之!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基金管理實體加入儀式」昨日下午舉行。社會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容光耀致辭時表示,非強制性央積金制度今年1 月1日正式實施,現時已有七間基金管理實體加入、提供合共39 項退休基金的投放項目。七間基金公司已覆蓋超過90% 已設立私人退休金計劃的僱主,相信大部分已設立私退金的企業如有意加入非強制性央積金都能順利銜接。他並表示,社保基金將繼續鼓勵僱主、僱員及居民主動加入制度,希望各基金管理實體支持及配合有關工作。 容光耀又稱,為幫助居民及僱主了解各項退休基金資料,社保基金在網上設立了公開資訊平台,投資者可自行上網了解各退休基金的投資策略、風險情況、累積回報表現及收費等,以便作出合適選擇。 另外,容光耀表示,知悉有企業正與基金管理公司商訂計劃合同,估計短期內將有企業加入非強制性央積金,亦有基金管理公司收到逾百宗公積金個人賬戶擁有人有意加入公積金個人計劃,短期內會交到社保審批。 他指出,過去多年公積金個人賬戶年率約為1.87%,而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產品,呼籲居民選擇投資產品時要視乎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 是次加入儀式的七間基金管理實體分別是:友邦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忠誠保險公司(人壽)、聯豐亨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工銀(澳門)退休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澳門退休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及美國萬通保險亞洲有限公司。
澳門首現比特幣投資詐騙案,一名45歲的香港男子聲稱可以從香港交易所低價購入比特幣,詐騙其內地友人88,000港元。直至去年11月,該名港男向事主訛稱自己的銀行賬戶被內地公安部門凍結,無法繼續比特幣炒賣活動,所以無法還款給事主。事主懷疑被騙,於去年11月24 日向司警報案。 司警日前將經由外港碼頭入境的涉案港男拘捕,以「詐騙罪」將其移送檢察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