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29)日探討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的法律制度,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劉本立在節目中指出,都市更新主體法律制定需時,但相關配套法律可以先行立法,為暫住房與置換房早日建設創造條件,他又重申,暫住房與置換房並非因政府有過錯而為「海一居」業主做出的「補償」,是否接受置換房,當事人自己決定。 廉政公署行政申訴局局長林智龍在節目中指出,推動都市更新的關鍵,在於補償和安置措施的合理性,以及重建業權的百分比,但不妨礙暫住房及置換房制度的立法,認為可為受影響業主提供多一個選擇。他強調,方案並非為「海一居」業主「度身訂造」。 對於有「海一居」業主反對置換房方案,劉本立澄清,小業主是否接受置換房,由當事人自己決定,政府不強迫任何人購買。 他重申,置換房適用於「海一居」個案,是政府基於善意原則和改善市民生活質素的原因出發,絕非代表政府有過錯而做出的補償,政府與「海一居」小業主不存在債權,也沒有補償的責任及義務。 暫住房不適用「都更」租戶至於重建單位的租客,能否適用暫住房制度,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高級技術員趙淵表示,因暫住房資源有限,咨詢文本內容不適用受都市更新影響的租戶,若重建時租賃合同無法繼續,雙方可通過民法規定處理。
城規會昨(29)日召開全體會議,討論新城A 區C4 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草案。城規會主席、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烽在會上指出,當局希望將新城A 區連接至漁翁街的連接橋,設置步行設施,為市民往來提供步行的選擇,方便居民出入。而整個新城A 區將有四條連接通道,當中包含了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
政府計劃於氹仔北安對出的新城E1區設危險品儲存倉,工務局局長李燦烽昨(29)日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現時新城E1區土地已露出地面,但裡面的基建仍未完成,包括道路網、水、電等。他相信有關基建可於兩至三年完成,再利用土地,應不會太長時間,但要視乎工程進度,不同的應用需求,會有不同的規劃及工作量。 李:必須先選址 再環評至於有石排灣居民質疑為何到現時才就臨時危險品倉啟動環評,李燦烽表示,由於規劃的程序很長,環評是需要先選地址才能做,要一步步走,選址時亦經規劃師、建築師分析,聽取各部門的意見。他又稱,這是一個特別項目,與普通住宅不一樣,做環評時可包含居民關心的地下氣網,希望可全面做研究,目前已著手製作招標文件。 李燦烽亦指,石排灣兩個地點成為初選,重點是考慮到交通運輸距離長短,亦希望在工業用地。
政府將於9月1日開始設立「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的恆常部門,負責在公共政策及區域發展方面的研究、跟進及技術輔助工作。 《政府公報》昨(2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以定期委任方式委任政策研究室主任米健(圖),為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吳海恩和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林媛擔任副局長,自2018年9月1日起,為期兩年。 政策研究與區域發展局由具項目組性質的「政策研究室」與現設於行政長官辦公室的「內地工作小組」合併,由行政長官直接領導,設有一名局長和兩名副局長,下設三廳六處,人員編制有120人。 (資料圖片)
澳門航空直飛青島航線正式開通,未來每周將有四個航班往返澳門與青島兩地,為兩地交流構建空中橋樑。 澳門航空昨(29)日下午2 時在澳門國際機場離境大廳舉行「澳門- 青島開航儀式」,澳門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兼總經理陳洪,與多位出席嘉賓共同舉杯,祝願航線營運成功。澳航表示,青島是國家歷史文化古城,也是一座經濟發達的現代化工業海濱城市。青島除了有嶗山、墨馬山石林等自然美景外,也擁有八大關人文風光。上合峰會的成功舉辦,更是讓青島驚豓於世界。 加上澳門與青島同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青島亦是澳航在山東省內首個開通直飛航線的城市,目前安排每周一、三、五、日共四個航班,希望空中交通能推動兩地經貿、旅遊、文化方面的深入合作。
瑞欣慈善會昨天(29 日)晚上舉行第一屆行政人員就職典禮及慈善晚宴,行政長官夫人等眾多社會賢達出席,並踴躍參與慈善拍賣,為慈善事業盡心盡力。瑞欣慈善會會長王瑞欣在典禮上致辭表示,慈善是崇高的人道主義事業,只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攜手傳播關愛的種子,定能創造出美好氛圍、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於昨(29)日清晨順利完成進駐澳門以來第19次建制單位輪換。輪換前後,駐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員額和裝備數量保持不變。為盡量不干擾市民生活,此次輪換依照慣例仍然選擇在清晨進行。清晨5時15分,駐澳門部隊在珠海正嶺營區舉行隆重輪換歡送儀式。
本月初至今, 共有20名本澳居民登入一個「K 」字頭外國旅遊網站用信用卡消費後,懷疑信用卡資料遭洩漏,隨後被人盜用及購買手機應用程式或機票,損失合共超過16,000美元(約澳門幣十萬元)。司警正對案件展開調查,並呼籲市民要在信譽良好的網站消費,而登入相關網站時亦需謹慎小心,以及保護好個人訊息及資料。
保安當局前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本澳罪案統計,其中個案升幅最顯著的仍然是電話詐騙,根據數據顯示,電話詐騙案比去年同期的43宗上升至61宗,主要是15宗「 猜猜我是誰」及45宗冒充內地國家機關人員或治安警察局出入境事務廳的詐騙案。反觀曾經較為猖獗的裸聊勒索案件則大幅下降,由2016 年的40多宗,下跌至今年上半年只有三宗。 裸聊勒索案曾經「盛極一時」,但經過警方多次呼籲社會提防以及傳媒廣泛報道後,今年警方接到的個案已大幅減少,反映市民對有關案件的犯罪手法而有所警惕。但另一邊廂,警方亦曾同樣多次高調發布有關電話詐騙的防罪資訊,包括在出入境口岸、銀行櫃員機張貼提防電騙的宣傳海報、甚至主動到大專院校及落區向市民展開針對性宣傳,然而,電騙個案仍然上升,到底「正義之師」還有甚麼法寶對付不法之徒? 早前, 司警局宣布設立「反詐騙聯動機制」, 與電信營運商研究如何停止可疑電話使用。參考美國電信營運商T-Mobile 去年開始實施的做法,透過與針對全球詐騙電話建立龐大資料庫的第三方機構合作,當有電話撥打給T-Mobile 用戶時,系統會將這通電話先轉到資料庫,接受是否為登記在案詐騙電話的篩選,如果發現「榜上有名」,就會立即阻斷電話。 除了提高電信商的電話認證術,設立疑似詐騙電話資料庫外。根據本澳現行法律,電話詐騙的作案方式未能符合《打擊電腦犯罪法》第11條電腦詐騙罪所指的犯罪要件,只能以《刑法典》第211 條的普通詐騙定罪處罰,不能完全應對現時複雜多變的電話詐騙犯罪,因此,修訂現行法律對打擊電騙同樣重要。 近年,為增加來電的可信度,電話詐騙犯罪分子更會在本地購買電話預付卡作案,使警方追查更困難。現時在中國內地及台灣地區已實行電話卡實名登記制。至於本澳亦正就《網絡安全法》進行立法,當中建議實行流動電話預付卡登記實名制,將更有助警方追查犯罪人的真實身份。然而,以上措施都是從外在介入,歸根究底,市民的防罪意識需要與時並進,時常保持警惕,才是對付不法之徒的「不二法門」。
警方昨(29)日中午近12時接獲海關通報,於澳門孫逸仙大馬路近嘉樂庇總督大橋石灘附近,發現一具男性屍體,治安警到場調查後,將屍體移至澳門工業園新街近海關總部上岸。至於死者的身份及死因,仍有待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接手調查案件的司警昨日表示,於中午12時接獲海關通知,於西灣大橋與嘉樂庇大橋中間位置近澳門旅遊塔海旁石灘發現一具男性浮屍,要求司警派員到場處理。經調查,死者為男性,年約20多歲,身高約1.6米,上半身赤裸,下身穿有一條內褲,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文件。屍體上沒有明顯傷痕。 案件初步列為屍體發現案,死因有待法醫檢驗後確定。案件已交由司警調查科繼續跟進處理。 (劉凱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