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下圖)前天(29日)出席公開活動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參考鄰近地區經驗,相信「駕照互認」不會造成交通負荷或意外增加,強調方案對大灣區建設有正面作用。 林衍新指,今年約6,000名居民到內地考取駕照,反映本地人有一定需求,「駕照互認」對年青人融入內地,特別是大灣區建設有正面作用,且方案採取雙方協議形式,現時未有具體落實時間表。他稱,大部分交諮委也認同方案。 林衍新稱,參考鄰近地區經驗,加上本澳當局已適當控制車輛數量,且出行上亦有更好的交通工具可選擇,相信內地人來澳旅遊時,不會有太大意欲在澳門駕駛,鄰近地區的數據上亦反映沒有因駕照互認而造成交通意外的增加。對於有意見指方案會令「過界」司機情況惡化。 林衍新對此不認同,他認為,現時的監察機制對「過界」司機有足夠的阻嚇作用。治安警交通廳廳長黃偉鴻表示,今年1至9月涉及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有300多宗,當中不足十宗涉及內地司機,相信互認駕照不會令交通意外增加。
遊澳集團行政總裁周振熙、《力報》總裁劉向明、特別顧問李素茵、新聞總監王耀棠、副總編輯陳偉斌,以及遊澳集團公關及活動策劃高級經理陳紹恩一行六人,於上周四(26日)拜訪澳門中聯辦,獲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副部長劉偉及文化教育部傳媒處處長傅漢榮接見,雙方就促進澳門全媒體及多元發展進行會談交流,並獲中聯辦支持及肯定。 《力報》母公司遊澳集團行政總裁周振熙首先向副主任薛曉峰介紹遊澳集團四大核心業務,並由《力報》 總裁劉向明介紹《力報》的業務與發展,以及兩項年度大型活動──「力報慈善跑」及「澳門優質服務品牌選舉」。《力報》特別顧問李素茵表示,青少年是澳門未來的動力與棟樑,而《力報》主要讀者群亦是本澳年輕一代,未來將會配合新媒體發揮更大的媒體影響力,為年輕讀者帶來更多正能量,以及愛國愛澳的理念。 薛曉峰充分肯定《力報》宣傳一國兩制政策,以及舉辦很多有意義活動,又指自己也是《力報》的讀者,希望報紙能繼續向大眾提供更豐富有益的資訊。
北歐地區現時最大的銀行集團北歐銀行(Nordea)宣布明年會分階段裁減約6,000 名員工,將現時32,000名員工減至26,000 人,當中包括至少2,000 名顧問。大幅削減員工人數,原因之一是大量改用數碼化服務和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此舉被認為能降低成本並提升效率。時至今日,人工智能愈來愈智慧,愈來愈多人開始擔憂自己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未來又將何去何從? 其實,「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並非新鮮話題,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工智能代替人工勞動力就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早期的人工智能出現,更多的是為了說明人類去完成一些需要足夠力量進行的體力活,而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勝任許多人類腦力工作,包括金融、寫作及計算等領域。人工智能帶來的好處還有許多: 應用在製造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品質,節約人工勞動力成本; 應用在服務業,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服務模式,人工智能服務給人們全新感受,提升服務品質,加上人工智能海量的資料存儲與聯網應用,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更多的問題;應用在IT行業,人工智能的資料計算能力和資料分析能力,可以替人類節省大量時間精力。總之而言,人工智能的出現,無論是在工作效率、勞動成本以及人力資源等各方面都帶來了創新發展。 不過「人工智能取代人類」這一概念不能簡單的從字面去理解,「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規模再大,亦只不過取代了人類原本的工作崗位,而不是取代了人類個體。事實證明,人工智能取代人們工作崗位,遏制甚至淘汰一些舊產能、傳統崗位的同時,也孕育了無數新的工種和發展機會。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替換的是落後的產能,取代的是低效率的勞動力崗位,提升的是生產效率, 只有通過智慧化轉型, 人們才能從傳統的工作崗位中解脫出來,才能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更為高級的工作。 現在人們恐懼人工智能取代人類,更多的是擔心人類以後失去工作,但從之前自動化發展的歷史來看,雖然技術會取代部分崗位,但也會創造更多崗位。技術發展的車輪不會因為部分人的恐懼或者反對而停下腳步,與其擔心未來無工作可做,不如努力學習,積極改變自己,讓自己能勝任那些人工智能還無法取代的工作。
強颱風「天鴿」8.23襲澳驚醒了特區政府整個「神經系統」,內港水浸內澇問題的空前嚴峻,尤其讓人怵目驚
一名58歲男子暴斃家中睡房數日,同在一屋簷下的女兒多日不見父親仍不以為意,直到嗅到父親房間傳出異味,
司警昨(26)日在關閘區偵破一個偽基站,拘捕一名28歲報稱農民內地男子,涉嫌利用干擾器,讓關閘附近居
一名來澳旅遊內地男子墮入假冒內地「公安」、「檢察官」電話騙局,損失近50,000元人民幣。 司警昨
明天(28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消防局呼籲市民登山掃墓,切勿留下火種,慎防火災。消防局稱,重陽節市
澳門內地駕駛執照互認方案出台,方案建議,持有本澳合資格駕照的本澳居民,可免試換取內地駕照及在內地各省
文化產業基金委員會表示,計劃明年設立專項資助,鼓勵社區企業利用文化創作帶動社區旅遊經濟,每個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