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的司法部長塞申斯,一如外界預料,於中期選舉後一日向特朗普提交辭呈,信中表明是應特朗普要求辭職,又指在自己任內盡全力維護法治基礎。不過,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則報道,要求他請辭的是白宮幕僚長凱利。 塞申斯辭職後,最後一次踏出司法部大門,逾150名職員鼓掌為他送別。塞申斯與幕僚長惠特克等人握手,之後上車離開。特朗普於推特感謝塞申斯的貢獻,並宣布惠特克暫代司法部長的消息。原先由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監察調查「通俄門」特別檢察官米勒的工作,會改由惠特克負責。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批評特朗普逼走塞申斯,是公然企圖削弱及終止「通俄門」調查。 「通俄門」調查恐遇阻塞申斯是最早一批公開支持特朗普角逐總統的共和黨參議員,並獲特朗普提名出任司法部長,但塞申斯被揭發在協助特朗普競選時,曾經和俄羅斯駐美大使會面,塞申斯之後決定避嫌,不介入「通俄門」調查,卻受到特朗普猛烈批評,還指後悔提名塞申斯。 至於暫代司法部長職務的惠特克,曾批評米勒調查特朗普的財政狀況,是接近「跨越紅線」的危險舉動。他去年到司法部工作前曾受訪提出,特朗普可以解除塞申斯職務後,由暫代的司法部長大幅削減米勒的調查預算至「無法繼續調查」。
美國加州千橡市的一間夜店驚傳槍擊案,截至本報截稿,已造成13人死亡,當中包括槍手及一名馳赴現場的副警長,另有20 人受傷。警方正調查槍手的身份及犯案動機。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事發於當地時間7 日晚間11 時30 分許,當時夜店內正舉行「大學之夜」舞會,現場有100多人。一名身穿黑色連帽衣的男槍手,先在夜店外向保安的頭部開槍,再衝進夜店向人群掃射,又投擲煙霧彈干擾人們視線。 目擊者指,至少聽見30聲槍響,現場非常混亂、恐怖,眾人尖叫四散,湧向出口,不少人用椅子打碎窗門逃生,其他人則躲在閣樓及洗手間。大批警員包括特警其後到場增援,有兩名警員最先到場,其中一人是副警長黑勒斯(Ron Helus),他進入夜店時與槍手駁火,身中多槍,送到醫院後傷重不治。 黑勒斯已在警隊服務了29 年之久,原定明年退休。 最後槍聲停了下來,警員在夜店內發現12名死者,包括身中三槍的槍手,暫時不清楚他如何死亡。據悉,當地曾被排名機構Niche選為美國安全城市,報告指該地人口約13萬,一年發生123 宗暴力案件,屬紀錄良好。
美國總統特朗普期中考成績揭曉,在國會兩院選舉中,共和黨失去眾議院多數黨地位,得到193席,對手民主黨斬獲至少219席,相隔八年之後重掌眾議院;但共和黨仍然成功保住參議院,並且可能多贏四席,繼續在參議院保持多數優勢;在州長選舉方面,民主黨多斬獲至少七席,在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緬因州、新墨西哥州等州成功變天,縮小與共和黨在州長人數上的差距。 雖然民主黨期待的「藍色浪潮」並未出現,但共和黨完全執政的日子已經結束,勢必令特朗普未來兩年施政增添新挑戰。但特朗普自己似乎並不在意,他在投票初步結果出爐後發推特,稱讚自己取得「巨大成功」。
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結果一如選前外界預測,共和黨成功保住參議院控制權,並可能擴大優勢,民主黨則拿下眾議院控制權。然而,民主黨針對總統特朗普而來的「逆襲」氣勢,未能在幾個關鍵州勝選,眾所矚目的激戰區域如佛州、俄亥俄州,以及德州等仍由共和黨把控。但政治勢力分裂的參眾兩院,預料對特朗普未來最少兩年的執政形成挑戰,甚至影響2020 年的總統大選。
美國中期選舉當地時間6日登場,東岸多個城市率先開始投票,為國會眾議院435個眾議員席次、參議院35個席次進行改選,同時全美50州中有36州將選出新州長、87個州議會選出地方議員,這是特朗普上台兩年面對的第一次民意期中考。而歷經2016年總統大選的失敗,民主黨代表的自由派累積了大量的憤怒與不滿,要在這次選舉中轉化為選票,掀起「藍色浪潮」。 民主黨能否重奪國會控制權?地方州長是否變天?都關乎特朗普餘下任期能否繼續「事事順心」,而對民主黨而言,如果今次再敗,也將影響2020年復仇的信心,美國中期選舉結果,今日揭
當地時間6 日,美國中期選舉開跑,眾議院435 個議席全面換血,參議院100 個議席中35 席更新換代,加上全美50 州中36 州的州長、美國三處海外領土的總督、全美99 個州立法機構中87 個立法機構的總計6,600 多個席位,以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三藩市、芝加哥等重要城市市長一同改選,由此重繪共和、民主兩黨在聯邦、州和地方層面的大部分政治版圖,也對特朗普政府的執政前景和政策走向產生重要影響。
在今年5月退出伊朗核協議後,美國政府按照原定時間表,於當地時間5日零時(澳門時間5日下午1時)恢復對伊朗的制裁,禁止國際社會購買伊朗經濟賴以維生的石油,旨在遏止伊朗核計劃及導彈研發等具威脅性的活動。雖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強調這是「史上最強制裁」,卻仍給予中國、中國台灣、印度、日本、韓國、意大利、希臘及土耳其等八個國家和地區豁免資格,以穩定全球油價。
大批中美洲移民即將穿越墨西哥抵達美國邊境,首批、最大隊伍中的1,000多人當地周日已抵達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這支移民隊伍三周前從洪都拉斯出發,原本約有7,000多人,其中約3,000人已在墨西哥申請難民資格,數百人願意返回原居地,目前餘下約4,000 人繼續向美國邁進。 另一批為數約1,000至1,500名來自洪都拉斯、薩爾瓦多和危地馬拉的移民隊伍,日前已進入墨西哥。第三批為數也是約1,000至1,500名移民,上周五已由危地馬拉進入墨西哥。 德州選民提前投票破紀錄隨著美國中期選舉迫近,移民早已成為重點議題。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提出最多將派遣15,000名軍人,到美墨邊境應付中美洲難民潮。到各州拉票時,特朗普也不忘一再強調其反移民強硬立場,以激發本陣營選民的投票慾。 在共和黨「票倉」的德州,已有近490萬人提早投票,數字竟超越上屆中期選舉的470萬總投票人數。 攜槍民兵或偷竊軍方設備目前已抵達德州邊境的美軍正在與墨西哥接壤的里奧格蘭德河沿岸,裝設有刺鐵絲網防範非法移民湧入。同時,德州民兵團體也拿起槍枝,號稱「支持」軍隊等邊防人員守衛他們的土地。軍方則指,正關注民兵的活動,估計可能多達200人的組織參與活動,警告可能有不受監管的民兵偷取國民警衞軍的設備。
今年4月上任的古巴領導人迪亞斯卡內爾4日首次到訪朝鮮,獲朝鮮領袖金正恩於機場跑道上迎接。據朝鮮中央通訊社報道,金正恩和妻子李雪主以21響禮炮迎接迪亞斯卡內爾,並邀請他一同參加宴會及歡迎音樂會。 金正恩在宴會敬酒時指出,與古巴領導人的會晤,推進了兩國友誼長存的意願,更劃下歷史性的轉捩點。據報道,二人亦舉行會談,就國際情勢進行交流。迪亞斯卡內爾今日結束訪問朝鮮後,將轉到中國、越南及老撾訪問。(美聯社圖片)
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遇難的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他的兩名兒子首次發聲,表示希望可以取回父親遺體下葬。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消息,35歲的薩拉赫和33歲的阿布杜拉在華盛頓受訪表示,父親失蹤並被確定死亡後,他們經歷了數周的痛苦和不確定。回憶起卡舒吉,他們讚揚父親是一個慷慨且勇敢的人,指有人因政治因素故意歪曲事實,令人誤會他們的父親,亦指會等待調查結束。然而,二人都認為,沒有找到父親的遺體無法安心,希望能盡快讓父親入土為安。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