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特拉希亞科市市長阿帕里西奧(Alejandro Aparicio)宣誓就職後僅一個多小時,就在前往市政廳途中遭到數名槍手開槍襲擊,僅僅當了90分鐘的市長便送醫不治。 與阿帕里西奧同行的四人受傷,其中一人傷勢嚴重仍在搶救。當地州長穆拉周二(1日)透過推特痛批這宗槍擊案,表明已拘捕一名疑犯,承諾會展開全面調查。 (互聯網圖片)
48歲美國公民惠蘭上月28日在俄羅斯莫斯科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捕,若罪成最高可判囚20年。他的家人1日發表聲明,指惠蘭是退役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被捕當日他正準備參加海軍陸戰隊同僚在莫斯科的婚禮,強調惠蘭無辜。 惠蘭現職為美國汽車零件供應商柏格華納的全球保安總監。公司發言人指,公司在俄羅斯沒有任何設施,惠蘭到俄羅斯屬個人行程。美國國務院要求莫斯科當局讓美國駐當地領事與惠蘭會面。 (互聯網圖片)
告別上一年的紛擾,全球各國舉行煙花秀及慶祝活動,讓民眾熱鬧跨年。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百萬人無懼寒雨參加跨年倒數,等待廣場上的巨型水晶球徐徐降下;法國巴黎凱旋門一帶有燈光秀,吸引遊人在香榭麗舍大道聚集;從英國倫敦地標「倫敦眼」摩天輪、俄羅斯莫斯科紅場,到全球最高建築、阿聯酋迪拜的哈里發塔,都有絢爛的煙花點綴跨年夜空;日本及韓國各地的寺廟敲響鐘聲,宣告2019年的來臨。
日本剛踏入元旦,在東京澀谷區神宮前竹下通,有兇徒駕車撞向人群,導致八人受傷。21 歲男司機日下部和博事後企圖逃走,之後被警方拘捕,警方在他的車上發現火水,日下部和博最初聲稱是發動恐怖襲擊,後來又改口說是不滿死刑要報復,警方以殺人未遂的罪名將他拘捕。 事發於凌晨零時10 分,日下部和博駕車在竹下通商店街逆線行駛大約130 米後衝向人群,事發時該路段禁止車輛行駛,街上擠滿準備到明治神宮祈福的人,多人被撞倒受傷,傷者年齡介乎十多歲到50 多歲,其中一名19 歲男大學生情況危殆。(法新社圖片)
泰國皇室昨(1)日宣布,泰王哇集拉隆功的加冕儀式將於5 月4 日至6 日舉行。皇室聲明指,哇集拉隆功認為,按照皇家傳統舉行加冕儀式,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儀式為國家和皇室帶來的好運。在為期三天的加冕儀式上,泰王將於5 月4 日正式加冕,5 月5 日舉行慶祝遊行,之後在5 月6 日與公眾和外國政要見面。 已故泰王普密蓬在2016 年10 月駕崩後,全國進入一年哀悼期,66 歲的哇集拉隆功雖然繼位,但正式加冕儀式要延至哀悼期結束後才舉行。(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從敘利亞及阿富汗大幅撤軍後,於周三(26日)閃電式突訪伊拉克探訪駐當地美軍,是上任近兩年來首次到訪有美軍駐紮的「戰區」。特朗普抵埗後為撤軍決定辯護,表明政府無意從伊拉克撤軍,但重申美國「不能繼續當世界警察」,「負擔全壓在我們身上,實在不公平」。
以色列國會周三(26日)以102票贊成、兩票反對的壓倒性差異,通過提前解散國會動議,將提早七個月、於明年4月9日舉行大選。外界預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圖中)所領導的「聯合黨」仍有望在下屆選舉勝出,並藉此左右針對他的一系列貪污指控及調查。 以色列國防部長李柏曼11月因不滿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達成停火而請辭,並帶領其所屬的右派「家園黨」出走後,聯合政府以一席優勢難以通過任何法案,於周一(24 日)宣布將解散國會,提前大選。(法新社圖片)
印度新德里近日空氣污染嚴重,市面變得一片灰濛濛,能見度低到連路也看不清,當地空氣污染指數過去一周大幅飆升。在最高為500的指數中,上周日(23日)錄得高達450,創下今年的最高紀錄。政府同日起發布為期三天的應急措施,安排消防部門在街上和大廈天台灑水,並暫停焚燒垃圾和建築工程。 隨著風勢增強,空氣污染指數已逐步回落,但可吸入懸浮粒子濃度仍高達每立方米320微克,超出世衛標準逾13倍,不少居民只能在家過聖誕節。
回顧即將完結的2018年,國際社會風雲激盪,原本劍拔弩張的美朝關係突然大和解,促成舉世矚目的兩國元首會晤。 昔日的「世界警察」美國,在狂人總統特朗普的操盤下,淪為「退群」常客。但特朗普並非不可阻擋,共和黨在下半年的中期選舉痛失眾議院控制權,令特朗普未來施政勢必受到制肘。歐洲依然經歷多事之秋,英國脫歐進程遇阻,前景不明;歐洲右翼民粹主義繼續抬頭,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2021年任滿後不再連任;法國黃背心示威運動蔓延至多國,令歐洲一體化面對嚴峻挑戰。
力爭恢復商業捕鯨的日本政府,昨(26)日正式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Whaling Commission,IWC),將於明年7 月起恢復商業捕鯨活動。這是日本當局對過去重視國際協調的戰略作出的重大轉變,實屬罕見。日媒憂慮此舉將激怒動物保護人士及包括美國、澳洲和歐盟在內的反捕鯨國家,加深反捕鯨與支持捕鯨國家間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