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進程依舊一團亂麻,國會下議院三度否決首相文翠珊的脫歐協議草案後,1日又將議員提出的脫歐Plan B團滅,其中被視為最有可能通過的「永遠留在關稅同盟」方案,僅差三票過關,或為下一次投票指明方向,但屆時若不能打破僵局就要面對無協議「硬脫歐」的萬丈深淵。歐盟警告,眼見英國「硬脫歐」的風險愈來愈高,其餘27個成員國已作好準備工作。
沙特政府去年6 月解除女性駕車禁令後,已有近十萬名司機失業。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在禁令解除前,沙特女性只能僱用私人司機,或由男性親友代為開車,而現在她們不再需要這種服務。至2018 年底,沙特家庭僱用的私人司機數量為130 萬人,比2017 年減少了近十萬人。 隨著禁令撤除,更衍生出不少與女性有關的工作機會:內政部公開招聘女警察;交通部門招聘交通事故女現場定責員;沙特本土網約車公司招聘十萬名女司機;各汽車銷售公司也開始招聘女銷售員等。沙特官方媒體去年報道稱,當地女性失業率高達33%,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出行工具。 ( 互聯網圖片)
沙特異見記者卡舒吉(圖)去年10月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疑遭沙特特工分屍,屍首至今下落不明,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被視為幕後黑手。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卡舒吉的兩個兒子及兩個女兒均收到沙特當局提供的價值400萬美元(約澳門幣3,242萬元)房產及每月至少10,000美元(約澳門幣81,050元)的補償金「作為沙特當局力圖與卡舒吉家屬達成和解行動的一部分」。 卡舒吉的長子薩拉(Salah)從事銀行業,打算繼續住在沙特,但其弟妹都定居美國,可能將出售這些房產。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稱,未來幾個月,法院結束審判涉嫌殺害卡舒吉的人員後,卡舒吉的子女將選擇是否寬恕他們,並得到數千萬美元補償金。對於報道內容,卡舒吉的兩個兒子婉拒置評,兩個女兒一人未回應《華郵》置評要求,一人則聯繫不上。 (互聯網圖片)
據美聯社報道,一條長八米的懷孕抹香鯨屍體上周沖上意大利海岸,研究人員驗屍後發現,抹香鯨懷著嚴重腐爛的死胎,並吃下大量塑膠垃圾,包括膠管、膠碟、膠袋、打結魚絲及可見清晰商品條碼的洗潔精樽,佔據了三分二個胃,令牠無法消化烏賊。帕多瓦大學生物學家Cinzia Centelegghe表示,他們首次面對吞下如此大量垃圾的動物。 意大利環境部長Sergio Costa 就事件呼籲公眾應正視解決海洋垃圾污染問題,直言過去很爽快地使用一次性餐具,現在正是付出代價的時候。他提到歐洲議會最近批准的一項法律,規定2021年前禁止使用各類一次性塑膠製品,意大利將是最早實施該法的國家之一,並形容「一次性塑膠的戰爭已經開始」。 (美聯社圖片)
日本皇太子德仁下月1日即位為新日皇,屆時將啟用新年號,也意味著日皇明仁年代所用的「平成」年號成為歷史。為避免改元(變更年號)對民眾生活造成不便,政府提前一個月公布新年號為「令和」。據首相安倍晉三介紹,「令和」出自日本現存最古老的詩歌集《萬葉集》中的《梅花之歌》,是日本第248個年號,也是首個不是取自中國古籍的年號。
英國脫歐亂局持續,國會當地時間周一(1日)舉行第二輪「指示性投票」,期望找出脫歐協議的替代方案,化解僵局。據《法新社》報道,下議院提出九項提案,包括無協議「硬脫歐」、關稅同盟、工黨脫歐計劃、撤回《里斯本條約》 第50 條及再次公投確認國會通過的選項等九項方案,與首輪「指示性投票」被否決的八項方案大同小異。若國會選出獲支持的替代方案,可能與首相文翠珊(圖)的脫歐協議於周二進行「對決」;但若周一投票未選出任何替代案,意味英國前景將更加混沌,或發展為4月12日「硬脫歐」、延遲脫歐,或是進行二次脫歐公投。 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周日(3月31日)警告,歐盟已開始對英國失去耐性,希望英國議員能夠在未來數天以至數小時內達成共識。美投資銀行高盛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脫歐進程拖得愈久,英國最終留歐的可能性就愈大。(法新社圖片)
擁有六億美元身家的俄羅斯女富豪費萊娃(Natalia Fileva, 圖)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墜機身亡,終年55歲,包含機長及機上兩名乘客全數罹難。 據《法新社》報道,一架六人座小型飛機3月31日於降落時墜毀著火,現場一片狼藉,飛機被燒成焦黑廢鐵,場面觸目驚心。俄羅斯民航集團西伯利亞航空(S7)公司證實,其中一名遇難乘客就是公司大股東費萊娃。費萊娃是西伯利亞航空行政總裁VladislavFilev的妻子,名列為俄羅斯女富豪榜第四名。 此外,為處理事故趕往現場的德國警務人員在途中竟然意外與另一輛車相撞,警車內三警員傷勢嚴重,另一輛車上的一對年輕男女不幸身亡,為這樁意外再奪走兩條人命。(法新社圖片)
烏克蘭總統選舉昨(3月31日)登場,雖然共有破紀錄的39名候選人爭奪總統寶座,實際卻是三強賽。現任總統兼「巧克力大王」波羅申科、曾兩度擔任總理的「天然氣公主」季莫申科,以及在連續劇《人民公僕》中扮演總統的喜劇演員澤連斯基三名候選人成為大選焦點。根據民調,澤連斯基最受歡迎,但預料無人能跨越50%得票率門檻,首輪得票率最高的兩人將於本月21日第二輪投票一決高下,如無意外,澤連斯基可望順利挺進第二輪決選。
英國首相文翠珊使盡絕招,包括表態願辭職,以爭取國會下議會通過她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但議員不為所動,脫歐協議草案上月29日以344票反對、286票贊成第三次遭國會否決。若在本月12日期限前未有脫歐新方向,文翠珊政府或會「全面崩潰」。 英國《星期日郵報》引述消息指,下議院1日將會就如何脫歐再舉行「指示性投票」,文翠珊可能最早在2日將她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以及在「指示性投票」中獲最多議員支持的替代方案,一併讓國會投票選擇。若脫歐協議第四度闖關失敗,文翠珊可能最快會在3日宣布提前大選。 提前大選或有利工黨上台而最新民調顯示,在野工黨的支持度領先執政保守黨五個百分點。《星期日電訊報》指,保守黨多名資深黨員不希望提前大選,擔心會被徹底擊敗。 報道指出,文翠珊現時面臨左右為難,政府徹底瓦解的危機。如果她讓英國無協議「硬脫歐」,最少六名親歐盟的內閣成員會辭職;但如果她選擇英國留在歐盟關稅同盟保持密切關係,或尋求長期押後脫歐,多名支持脫歐的內閣也威脅要辭職。有保守黨高層認為,若繼續僵持不下,可能要組成多黨聯合政府,帶領英國有序脫歐。
第二次「金特會」2 月在越南破局後,外界一直猜測背後的原因。《路透社》3 月30 日引述一名了解朝美峰會討論內容的匿名人士透露,美國總統2 月28 日在河內的峰會場地,給了朝鮮領袖金正恩一張用雙語寫就的小紙條,要求朝鮮「完全拆除朝鮮的核基礎設施、生化武器計劃和其相關軍民兩用能力、彈道導彈、發射設施和相關設施」,停止核開發活動,並把核武器和核燃料等交予美國,讓美國及國際專家實地稽查,令金正恩當場傻眼。 報道指出,這種「利比亞模式」棄核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一貫持有的強硬去核化立場脗合,卻是特朗普首次明確向金正恩展示朝鮮無核化的定義,但金正恩對此不予接受,並可能將其視為一種挑釁,相信這是雙方談判破裂的原因。 (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