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還有不足三個月就正式脫歐,首相文翠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草案因未爭取到足夠支持, 文翠珊將原定上月舉行的脫歐協議表決押後,同時爭取與歐盟繼續談判的時間。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政府消息指,文翠珊將要求國會於下周二(15 日)舉行脫歐協議表決。她日前再次警告,如果國會不通過協議,不僅會令許多人失業,更將危及民主,但無跡象顯示,她已說服心存懷疑的國會議員。 (法新社圖片)
日本周一(7日)起徵收離境稅,所有由日本出發的旅客,不論外國人或日本人, 乘飛機或坐船都要繳交1,000 日圓(約澳門幣75元)「離境稅」。不過,搭機入境後在24 小時內出境的轉機旅客、未滿兩歲的兒童等可獲豁免。 這次是日本27 年來首次在全國開徵新稅,預料新稅會為政府每年增加500 億日圓稅收,將用於促進旅遊業的措施,包括推出人臉識別技術、縮短旅客辦理出入境手續時間。當局期望2020 年前將每年外國遊客數目,由目前的3,000 萬人增至4,000 萬。 (CFP 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要求國會撥款56億美元建美墨邊界牆,不惜延宕政府支出法案,導致聯邦政府自上月21日午夜起局部停擺,80萬聯邦政府僱員被迫放無薪假或做白工,甚至有人需要申請失業救濟金;各地機場面臨人手不足,恐對機場安檢構成風險;國家公園基本處於沒人管的狀態;3,800萬名低收入民眾更面臨斷炊之憂。副總統彭斯和國會領袖會面試圖化解僵局未果後,特朗普將政府停擺的責任歸咎於民主黨,並撂下狠話稱他已做好讓聯邦政府局部停擺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準備。
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躺在療養院內長達14年的植物人女病患,竟在無人發現她已懷孕的情況下,分娩產下一名健康男嬰,事件駭人聽聞,警方已展開調查,不排除女病患有被性侵的可能。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名突然變成新手媽媽的女病患,早年因為溺水瀕臨死亡邊緣,雖然被救回一命,卻變成植物人,陷入昏迷至少14年,親友安排她入住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哈辛達療養院(Hacienda HealthCare, 圖), 由醫護人員全天候照顧。不料上月29日,她在臨盆前,痛到呻吟才被醫護人員發現她已懷孕,消息引起外界譁然。康乃爾大學威爾醫學院醫療道德主任芬斯博士(Joseph Fins)指出,此案最令人最不安的是,一個病人在醫療機構懷孕及體重因此增加,竟然無人注意到。目前療養院現已更改規定,任何男職員需在女同事陪伴下,才可進入女病患的病房。 (互聯網圖片)
馬來西亞上任僅兩年的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Sultan Muhammad V)昨(6)日透過皇室聲明宣布退位,即時生效,成為馬來西亞史上首位於五年任期屆滿前退位的最高元首。 皇室聲明未說明穆罕默德五世退位原因,他因接受治療而需要休養,自去年11月2日到12月31日請假,由霹靂州蘇丹納茲林沙暫代最高元首。但網絡小道消息盛傳,他期間前往俄國,迎娶小他24歲的俄羅斯選美皇后沃沃迪娜(Oksana Voevodina)。由於傳聞的婚禮期間,正好與穆罕默德五世請病假的時間重疊,且穆罕默德五世在假期間缺席統治者會議,引發外界不滿。 (法新社圖片)
印度最高法院去年9月裁定,南部喀拉拉邦的印度教薩巴里馬拉神廟禁止十至50歲的女性入廟的規定違憲。但有宗教保守派人士無視裁決,仍嚴禁婦女踏足神廟範圍。為了表達男女平權及宗教自由的決心,500萬印度婦女發動抗議,互相手牽手組成約620公里長的「女性之牆」。兩名女性社運分子更成功潛入神廟,打破數百年禁忌,觸發保守派強烈反彈,引爆多地示威衝突,造成一死多傷。
法國女子卡爾芒特1997 年以122 歲高齡去世,是錄入健力士世界紀錄的史上最長壽人瑞,但俄羅斯數學家扎克與老年學家諾沃肖洛夫研究她的生平資料、過往訪問、圖片後,認為有關紀錄可能造假,指卡爾芒特早在59 歲就過世,其身份遭女兒伊馮娜冒用,目的是規避遺產稅。 資料顯示伊馮娜1934 年死於胸膜炎,但扎克認為當年去世的其實是卡爾芒特本人,終年59 歲,伊馮娜不但在生,還活到99 歲。扎克以卡爾芒特1930年代的身份證副本為證,指出相中人的眼睛顏色、身高、額頭形狀,均與後來相片中的卡爾芒特不同。諾沃肖洛夫也舉例指,號稱是卡爾芒特的人,其肌肉系統明顯不同於同輩人,包括無需旁人協助即能坐起,且毫無失智跡象。此外,假卡爾芒特在名聲遠播後,曾請人將她的部分舊照燒掉,形跡十分可疑。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邀請函已發送給新一屆參、眾兩院的八名重量級議員,包括民主黨眾議院領袖佩洛西及參議院領袖舒默,佩洛西已答應出席。但國會消息形容,特朗普的邀請是「簡報會」,而非「談判會議」。有報道指,有些民主黨人擔心,會面或淪為特朗普另一個表演機會。 由於中期選舉後的參眾兩院於周四(3日)展開新會期,屆時民主黨正式掌控眾議院,佩洛西出任眾議院議長。特朗普周二(1日)也在推文中向佩洛西釋出善意,指佩洛西應該不希望一上任,就要面對邊境安全、築牆及聯邦政府停擺的問題,「讓我們達成協議如何?」但目前無跡象顯示佩洛西準備妥協,她發推文指,特朗普給民主黨展示負責任的大好機會,民主黨會爭取盡快終結華府停擺。 據悉,民主黨計劃提出兩項法案,以恢復聯邦政府正常運作,一項法案是令農業、內政等八個部門重新開放,確保到今年9月都無關門之虞,另一項法案則令國土安全部重新開放至下月8日,其中包括撥款13億美元加強邊境安全。但有關方案不包括特朗普要求建美墨邊境圍牆的50億美元撥款,共和黨掌控的參議院已表明不會表決該法案,或成為未來兩年兩黨纏鬥的第一戰。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無人太空探測器「新視野號」,周二(1日)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太陽系邊緣星體,並與地球取得聯繫,確認其飛越成功。 據美聯社報道,「天涯海角」位於柯伊伯帶,它環繞太陽運行的距離比第八大行星海王星遠20多億公里,也比「新視野號」在2015年造訪的矮行星冥王星要遠出15億公里,是人類歷來探索過最遙遠的星體。「新視野號」在「天涯海角」3,500公里外掠過,但由於距離地球太遠,美國太空總署在約十小時後才收到「新視野號」傳回的影像,可見它的外形像花生或保齡球樽。 天文學家初步判斷,「天涯海角」是一個長約32公里、闊約16公里的小行星,但也可能是兩個非常接近的星體。NASA預計,當地周三(2日)會收到更清晰的彩色影像,而完整數據需要好幾個月才能傳回地球。科學家期望藉研究這顆小行星,可以了解更多有關太陽系的起源。
85歲的日皇明仁將於4月底退位,是日本憲政史上首次日皇退休,現時年號「平成」將會更改。 他昨(2)日最後一次以日皇身份發表新年賀辭,「我祝願很多人今年都會是好的一年,在一年之始,祈求我國和全球民眾安寧幸福」。 日本皇宮(皇居)每年開放民眾前來賀年,當天的賀年活動成了平成時代的最後一場,吸引逾15萬人到場,創下新紀錄。 (法新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