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可以話我哋(特區政府)有呢個意思,呢樣嘢行緊,未有結論。」社會熱議新城D區填海可能被取消,改為在新城A區西側近岸填海,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9)日面對傳媒時再次重申尚未定案。他強調,方案仍需中央政府批覆,他相信獲批准並不容易。 由於新城D區涉及居住空間的問題,在前(8)日的公開諮詢會立法會議員專場上,不少立法會議員關注新城D區取消後的居住問題,但在昨日的城規會專場上,許多城規會委員則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做法合理。 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公布,社會熱烈討論,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日出席城市規劃委員會公開諮詢會專場,再次談到取消新城D區填海,改為在新城A區近岸水道填海約41公頃、建設綠化區域的議題。 羅立文表示,有關決定並不是兒戲,方案仍待中央政府審批,指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雙方均需就此進行解釋和論證,「我唔信咁容易批到,所以依家都未批到。我只可以話我哋(特區政府)有呢個意思,呢樣嘢行緊,未有結論。」至於特區政府要如何說服中央,他不願說明細節,強調現階段不宜透露洽談情況。 胡玉沛:牴觸《城規法》 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總體規劃》草案,城規師胡玉沛在節目上質疑取消新城D區的建議,指政府前後三次花費巨額公帑進行諮詢,結果最後又不尊重市民意見和城規原則,難以維護公眾利益,批評有關變動或已牴觸《城規法》,認為若涉重大修改,應重新進行分析及再次向公眾諮詢。 羅司:輕軌北線變東線係咪違法? 對於胡玉沛的說法,羅司昨日表示「睇唔到點解違法」,經過在場傳媒再三解釋,羅司恍然大悟表示「咁樣唔係違法!」他解釋,城市規劃是有彈性,按《城規法》規定,城市規劃除了應按規劃生效之日起五年後進行檢討,亦可因實施大型公共建設項目而對土地用途或整體規劃布局造成重大影響,政府可以提前就城市規劃進行檢討,所以「唔使等五年。」羅司又再三引用自己五年前定下的施政方針與現在比較,指五年前還打算諮詢公眾興建輕軌北線,但「而家都冇咗北線,變咗東線,係咪違法?唔係啊嘛。」 城規委:過去新口岸也填充河道 對於取消新城D區填海,改為在新城A區近岸填海的建議,多位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表示認同。委員呂澤強表示,過去新口岸區完成填海工程後,原本與澳門半島之間也有河道分隔,但由於使用不便,加上水淺令河道傳出臭味,後來政府決定將河道填充。他相信情況會與未來新城A區相似。他又指,氹仔本身已有一部分填海用地,認為現階段氹仔島與澳門半島之間的海域填得愈少愈好,避免該海域愈來愈窄。 委員雷民強亦認同有關建議是合理安排,對日後區與區之間的交通往返、優化交通、減少環境污染等都較為有利。 至於取消新城D區的影響,委員梁普宇憂慮,屆時作為商住社區的新城C區將會變成「孤島」,外圍少了通道與其他區域連接。雷民強則認為,可在日後城市規劃中增加更多配套,增加區域的功能性。
特區政府昨(9)日向城市規劃委員會介紹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會上多位委員關注《總規》劃分各項土地用途的比例和現時的對比。特區政府表示,為支持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最大的轉變是商業區增加較多,由原有的1%增加至4%;另外居住區由原有17%增加至22%。至於工業區和旅遊娛樂區的土地比例基本維持不變。 工務局城市規劃廳廳長麥達堯表示,希望透過總體規劃重新分配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壓力,但他也強調,人口遷移不是「搬數字咁」就可以解決。 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下稱《總規》草案)按「土地用途規劃圖」劃分了八個土地主要用途,並能兼容其他次類別的用途,例如居住區土地除居住用途外,亦兼容部分商業、公用設施用途。按規劃內容指,未來整個土地使用範圍共約36.8平方公里,其中居住區佔22%;商業區4%;工業區2%;旅遊娛樂區13%;公用設施區10%;生態保護區18%;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8%;公共基礎設施區23%。 麥達堯表示,《總規》草案主要增加居住區、商業區、公用設施、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及公共基礎設施區。旅遊娛樂區方面,未來主要仍集中在新口岸區、南灣區及路氹城區,土地面積基本維持。 工業區方面,現時分布零散的工業用地會取消,未來集中四大工業區。至於新增綠地區主要在新城區、東北區填海等。 人口推算包含外僱人口 澳門人口密度冠絕全球。《總規》草案推算至2040年,澳門總人口約為80.8萬。會上有委員關注,未來土地的增加未能降低本澳人口密度,是否已經包括外僱人口。麥達堯回應,上述推算已包括未來會增加的常住外僱人口。他指部分區域人口密度確實較高,希望透過總體規劃重新分配人口,降低這些區的人口密度壓力,但有關構思需要詳細規劃,且人口遷移問題不是「搬數字咁」就可以解決,期望透過產業布局,新城建設及優化舊區環境,引導居住人口分配更平均。 擬建濱水旅遊軸帶 分流旅客 至於旅客集中部分區域問題,麥達堯表示,未來澳門半島南岸擬建設濱水歷史旅遊軸帶,利用新口岸現有的旅遊文化資源,新增的商業及文化設施,再透過濱海綠廊串連,創新優美海岸線及空間,提供居民旅客使用,從而紓緩遊客過分集中的問題。 增加商業地包括氹仔前海洋世界 至於在商業地增加方面,一直未有著落的氹仔前海洋世界用地,在總體規劃中被劃分為商業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會後被傳媒問到,為何會作出有關決定,他表示政府認為現時本澳缺乏商業用地,「趁呢個機會加返少少,邊度有地方就加。」被問到其實政府有沒有考慮將該土地用作其他用途,他僅簡短回應「有」,但指政府要盡量平衡八個土地用途類別的分布。至於有關決定會否影響沿岸景觀,他則表示「幾時出咗(土地)詳細規劃再傾計。」
備受關注的澳門巴士服務新合同,有望短期內簽訂,《澳門特區公報》昨(9)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授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一切所需權力,以便以立約人身份,代表澳門特區與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及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分別簽署有關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一標段及第四標段的批給合同修訂本及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三標段的批給合同修訂本。批示由昨日起生效。 特區政府與兩巴士公司所訂立的「巴士服務公證合同」,將於今年12月31日屆滿,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上(8)月13日出席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會議後向傳媒透露,政府已有條件在本(8)月或下(9)月與兩間巴士公司簽署新合同,擬訂期六年,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除了用於學生、長者及殘疾人士的車資補貼外,政府給予兩巴每年的財政援助將以六億澳門元封頂,服務不達標或發生嚴重意外等,可能會被扣減。新合同也訂定,巴士公司只能在三年後申請調升「財政援助」,到時由政府決定是否批准。 服務不達標將被罰款政府去年向巴士公司支付的「財政援助」約十億元;當中逾三億元涉及長者、學生、殘疾人士,一般乘客的「財政援助」逾六億元。新合同參照以上數據,的「財政援助」將以六億多元為上限,若巴士公司達不到「服務評鑑」標準,甚或涉及嚴重意外等,相關罰款將在六億元中扣減。雖然,巴士公司只能在三年後申請調升「財政援助」,但每年可申請加票價,同樣到時由政府決定是否批准。 稅前盈利須回報政府新合同亦將准許巴士公司從事公共運輸以外的業務(如現時專車接送博企員工);但是必須得到政府批准及不能動用公共運輸的車輛和司機,其他業務(如專車及車身廣告等)和公共運輸收益必須列入同一賬目,其稅前盈利須按一定比例回報政府。 合約原定於前年中到期為期七年的「巴士服務公證合同」原定2018年7月31日到期,但在7月30日即屆滿前一日,特區政府突然宣布因仍需時與巴士公司磋商條文細節,故按照原公證合同作短期續約15個月至2019年10月31日,同時批淮澳巴及新時代公司合併,去年10月底再以需磋商條文細節為由,再短期續約14個月至今年12月31日。
建設銀行澳門分行寰宇天下支行於本前(8)日 正式全新開幕,澳門金融管理局委員劉杏娟,澳 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副處長李偉,受邀客戶代表及建設銀行澳門分行管理 層等出席開幕儀式。原位於黑沙環的支行搬遷至 新址,並更名為寰宇天下支行。 建設銀行澳門分行總經理黃霞女士在開幕儀 式致辭表示,建設銀行一貫秉持為客戶提供更好 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的理念,在數字化、電子化發 展趨勢中不斷優化電子服務渠道,並在大灣區融 合背景下,大力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未來, 建設銀行將為廣大客戶帶來更全面、更優質、更 貼心的新金融產品及服務。 澳門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在致辭中對建設銀 行寰宇天下支行全新開幕表示熱烈祝賀,對建設 銀行在澳門銀行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給予讚賞, 鼓勵全行業對疫情後經濟復蘇與金融持續發展保 持信心,亦祈願建設銀行繼續為澳門經濟適度多 元及「 粵澳深度合作區 」等作更大貢獻。
橫琴新口岸於 2020 年 8 月 18 日正式啟用,交 通諮詢委員會一行 18 人日前到橫琴口岸澳方口岸 區參觀相關交通配套設施,並對口岸未來的軌道交 通連接及公交服務提出意見,冀未來能進一步便利 市民和旅客出行。 參觀過程中,交通事務局向交諮委介紹口岸 區及周邊交通功能布局,以及巴士、的士及旅遊 巴等站點及上落客區的設置,並闡述公交出行安 排,而治安警察局代表則重點介紹蓮花大橋的通 行限制。 橫琴新口岸設計每日通關 22 萬人次、交通配 套重要。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川上(8)月18日 在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啟用儀式上曾表示,橫琴口岸長途汽車客運站最高可日發送旅客 10,000 多 人;9,300 平方米的的士停車場可提供 150 部的士 停泊。同時爭取 2022 年建成澳門大學橫琴校區連 接橫琴口岸通道橋,屆時澳門大學師生可經通道 橋直達橫琴。橫琴口岸設有 3,625 個停車位,自當(18)日起至今(9)月 30 日,將視乎旅客量分批免費 開放 2,520 個車位。 他當時又稱,橫琴口岸未來將陸續建成珠澳軌 道交通、公共交通和步行系統等高效銜接的綜合交 通樞紐,讓廣珠城軌、澳門輕軌、巴士等公共交通 快速轉換。他續稱,廣珠城軌延長線,珠機城軌一 期已正式開通,未來將成為連接珠澳交通網絡的換 乘中心,廣珠城軌近期也將正式開通運行。
在正在諮詢的《城市總體規劃草案》中,路環疊石塘山被劃為居住區。工務局前(8)日表示有關居住區以中低密度為主,但沒有承諾不開挖疊石塘山體。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9)日表示,「承諾只有行政長官先可以做。」又稱現時該區雖然是劃為住宅用途,但具體情況待詳細規劃時再商討。 羅司昨日面對傳媒追問,將疊石塘山劃為居住區會否破壞路環區的自然環境,羅司則認為暫時不可下這樣的結論,強調還要視乎總體規劃的諮詢結果;他又稱即使該區已被劃為居住區,但屆時進行詳細規劃時亦可細分,他又稱現階段擬將該區劃為居住區不是一錘定音的方案。 被問到現時政府對於疊石塘山體沒有保護措施,市民在缺乏這些資料之下,不知道應該表示贊成或反對。羅司則請大家放心,指若果某塊地要發展,規劃條件圖要經城規會,且提前有十日公示,屆時市民可提意見,不用心急。 疊石塘山再度被劃為居住區,引發社會熱亦。圖為政府早前收回疊石塘山腳國有土地。(資料圖片)
為發掘和培養本澳經濟研究人才,澳門經濟 學會連續四年舉辦澳門經濟研究與實踐班,今年 課程主題為「 探索澳門與橫琴的合作發展 」,內容 主要圍繞澳門與橫琴合作發展的路向與前瞻。課 程通過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的五個戰略目標;四個 中心城市;四個科技創新走廊城市,以及整體佈 局,探索澳門在自身的四個功能定位下,如何推 動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問題,重中之重是探索澳門 在自身資源約束等條件下,加強與橫琴合作促進 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課程完成後舉行結業禮,澳門經濟學會會 長劉本立、理事長柳智毅及多名理事會成員出 席。劉本立致辭表示,冀望學員能學以致用, 對未來學習、工作有所幫忙,今後多為澳門經 濟發展多作思考,出謀獻策。學員代表在結業禮上暢談參與這個課程心得,課程收穫良多, 包括加深對澳門歷史和經濟發展現況的認識; 加深對澳門非常重要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和澳琴 合作發展前景的認識。
特區政府昨(9)日向城規會介紹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以及《輕軌東線方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在會上表示,輕軌橫琴線今年「遲啲會有消息」,屆時會透過輕軌「蓮花口岸」站連接輕軌氹仔線和輕軌橫琴線。另外,就特區政府假若向中央政府申請新城A區近岸水道填海不成功,他表示不會影響未來輕軌東線的建設。 就會上有委員關注,未來輕軌東線建設後,需要多少運力去紓緩關閘往返路氹城的客流量,澳門輕軌股份公司執行委員會主席何蔣祺表示,初步規劃擬每班車以四節車廂行駛,當人多繁忙時,系統最高可調整至兩分半鐘發一班車,即每小時的客運量為9,600人次,相信能滿足需求。 另外,就填海申請事宜會否影響輕軌東線建設,何蔣祺解釋,假若政府申請填海成功,屆時途經關閘和A區的輕軌站點出入口將設在填海區綠化帶,但假若申請不成功,政府亦可調整站點工程建設。 何蔣祺 (中) 表示,未來東線每小時運量可達9,600人次。(吳泳欣攝) 未來輕軌東線關閘站點或設在填海區綠化帶。(新華社圖片)
兩名內地男子由去年11月至今,涉嫌用假金飾詐騙港澳至少23間押店,涉款金額超過22萬港元。司警接獲新口岸一押店舉報後展開調查,拘捕兩內地男子,揭發兩人使 用他人證件進行典當,以逃避警方調查;最終難逃法網,司警目前正追查案中主腦下落。金飾業人士指出,由於押店是不能破壞典當物完整性,因此容易中招,同時押店未必有金舖分辨真假金器的器材及技術,對同類騙案難作出提防。 兩名被捕內地男別姓呂,32歲,報稱保險經紀;另一人姓馮,25歲,報稱無業。兩人涉嫌觸犯「相當巨款詐騙」及「使用他人證明文件」罪,其中呂某被加控「拾遺不報」罪,昨日上午移送檢察院偵辦。 司警昨(9)日通報案情稱,本月5日接獲新口岸一間押店職員報案,指本月4日一名姓關內地男子到押店,將一條印有「四條九」字樣的金頸鍊,典當20,000港元,但店員事後發現金頸鍊是假貨,並非足金。交易過程中,店員更多付了9,000港元,合共損失29,000港元。翻查資料後,押店職員又發現該男子早前亦以7,000元港幣典當了一隻假鑽石戒指,押店兩次合共損失36,000元港幣。 典當人無入境紀錄 司警調查後發現,該名關姓男子並無入境本澳紀錄,懷疑有人使用他人證件進行犯案,以逃避警方調查。經司警深入調查後,成功鎖定涉案兩名嫌犯身份,本月3日,兩人入境後,匿藏在新口岸某酒店房內。本周一(7日),司警派員採取行動,在酒店房內拘捕兩名嫌犯,並搜獲出五張屬於他人的通行證件,當中包括早前在新口岸押店作案使用的關姓男子證件,以及四條假金頸鍊。 此外,司警又在嫌犯手機中發現39張典當假金飾的當票圖片,涉及金額超過19萬港元,當中36張當票屬於本澳20間押店,其餘三張則屬於香港三間押店,司警相信由去年11月至今,兩名嫌犯涉嫌多次以假金飾詐騙港澳兩地多家押店。 仿真度高肉眼難區別 司警形容涉案假金飾仿真度高,以肉眼較難區別,經當局化驗證實非純金。警方其後根據相關當票成功聯絡到本澳15間押店,並成功起回25件假金飾,涉款共165,000港元,司警稱將會繼續聯絡其他懷疑遇騙的押店。 兩名嫌犯被捕後供稱,於去11月開始受僱於一名姓戴內地男子,來澳以戴某所提供的他人證件及假金飾進行典當詐騙,當中嫌犯呂某承認最少六次來澳,典當了20件假金飾,價值超過十萬港元,並從中獲利最少30,000港元;另一嫌犯馮某則承認最少三次來澳典當了七件假金飾,價值約27,500港元,他亦從中獲利1,800港元。兩名嫌犯又稱,有關贓款已透過電子支付轉交給案中主腦戴某;司警現時已要求內地警方協助追查主腦戴某下落。 不能破壞典當物完整性押店易中招 對於兩男子接連在港澳至少23間押店得手,均能騙過「二叔公」法眼。金業同業公會副會長李卓君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關假金飾並非仿真度高,而是包金,即其外層部分是真金,如果包金包得厚即使用磨金石磨也難分辨。他又指,騙徒一般會將假金器到押店典當,不會對金舖落手,因為金舖收金期間有條件將金器用火燒、或將金器剪開驗明真假,所謂「真金不怕紅爐火」,在燒過程中能清楚看到金器成分。由於押店不能破壞典當物的完整性,因此容易中招,同時押店未必有金舖分辨真假金器的器材及技術,因此對同類騙案難作出提防。
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9)日與聽眾一同探討城市規劃草案內容。城規師胡玉沛形容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為「危機四伏」,認為土地利用並沒有着墨說明技術分析,欠缺詳細解釋,以商業用地為例,原海洋世界地段為商業區,何解不設於車胎公園,非要設於海邊不可? 節目上,有聽眾認為經歷多番辛苦才成功收回的疊石塘,現時被規劃為中低密度居住區是不合理,批評稱:「呢度一定係豪宅,唔會比普通市民住。」更質疑是為商人圖利;另有聽眾批評整體輕軌沒有預案,過去多個不同範疇的草案或規劃好似積木「砌完又重新再砌」,浪費時間。 胡玉沛同樣不認同疊石塘劃分為居住區。他指出,路環是澳門城市「最後的後花園」,笑言:「無理由嗰到會有公屋別墅啩?」為何仍要刻意挖掘山體?澳門各區屬於混合區城市,有工業、零售等範疇,政府是否有考量路環區是否可滿足「職住平衡」(即職工的數量與住戶的數量大體保持平衡狀態)。另一方面,胡玉沛認為慕拉士轉為商業區,或會扼殺設於該區工業大廈內的文創、藝術、物流等發展。 文遺研創協會副會長龐朝暉指出,即使該份城市規劃出台後,相信仍難以避免與文遺保育間的爭議,而18區詳細規劃需在總體規劃基礎上進行,龐朝暉擔憂政府無詳細說明,或會留下爭議伏線。 澳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則指出,草案預留較充足的土地資源給予旅遊博彩發展,建議將工業用地活化或高技術高增值升級發展,但因應社會急速發展,特區政府應更有前瞻性,預留一定土地資源發展新方向,但海洋經濟、海洋旅遊配套、碼頭設施等則未有細化說明。 門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李振國(左)、城規師胡玉沛(中)、文遺研創協會副會長龐朝暉(右)出席電台節目與聽眾一同探討城市規劃草案內容。(鍾佩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