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南國人文研究中心和中國歷史文化中心舉辦大型國際遠距視頻會議——「中國文學的文化自信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七屆南國人文論壇」,吸引250多位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東南亞、東亞等超過20個國家地區的學者、華文作家和文學研究者「網聚」研討。
政府推出受資助托兒所友善措施,協調40間受資助托兒所,在保障幼兒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為符合有照顧困難的家庭幼兒,提供基本的照顧服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不少家庭眼前的困難。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1)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民防綱要法》,政府提交的新文本有重大修訂,包括將原本稱為《民防綱要法》,改為《民防法律制度》;以及因應政府部門架構改革,不設立原本法案建議的「民防協調實體」,維持現時由警察總局履行民防管理的主要職責。委員認同新文本的修訂,無論在行文結構及技術上均有重大完善,涵蓋面更大和更詳細。委員會今(12)日繼續與政府代表開會,重點討論「謠言罪」。
如果從廣東省對外實施醫學隔離措施的3月27日算起,今天,6月11日,是本澳封關的第77天,正式超越武漢市封城76天的紀錄。相較於50,340人確診、3,869人死亡的疫情原爆點武漢市,已連續63天無新增確診的澳門,彷彿成為一座被人遺忘的孤島。在經濟日日凋零的當下,盡快恢復通關、恢復正常往來,是全澳社會的共同期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10)日公布,第15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於今(11)日開始。計劃的實施方式、售賣點與第14輪相同,但個別售賣點的售賣時間稍有調整。
澳門特區政府將推出往返港澳特別渡輪服務,以接載返澳的澳門居民及返回原居地的外地人士。被問到接載海外居民回澳的風險,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回應時稱,特區政府有責任將澳門居民接返本澳,但外地情況仍嚴峻,如美國、巴西、英國亦陸續出現個案,不排除接回的澳門居民有一定比例成為輸入個案,當局已作最壞打算,以及最穩妥和周詳安排,例如目前疫情緩和時,重新檢視了隔離設施、為前線人員總結及完善了整個防疫流程等。
政府宣布推出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和澳門氹仔客運碼頭的特別渡輪。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昨(10)日表示,是次措施的渡輪船費預計支出400萬元,愈多人購票,政府支出愈少。至於渡輪服務的船員方面,她表示,船員得到香港及澳門政府豁免14日醫學觀察。
在昨(10)日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宣布推出「受資助托兒所友善措施」。她指出,社會工作局經徵詢衛生局的專業意見後,協調40間受資助托兒所在保障幼兒健康與安全的前提下,為有照顧困難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照顧幼兒服務。自今(11)日起,相關家庭可直接向幼兒原在托的受資助托兒所提出申請。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政府早前曾表示計劃於本月中下旬推出「接載海外澳門居民回澳措施」。在昨(1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宣布推出的三項新措施中,就包括由6月17日至7月16日期間,推出每日兩班往返香港國際機場和澳門氹仔客運碼頭的特別渡輪,以接載返澳的澳門居民及返回原居地在澳外地人士。澳門居民進入澳門前必須申報健康狀況以生成「澳門健康碼」,抵澳後將接受14天醫學觀察。
的士車載智能終端系統將於今年12月3日全面啟用,交通事務局表示,現職的士司機須申換「電子的士駕駛員證」,由今(11)日起接受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