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A區B10地段公共房屋建造工程——基礎及地庫昨(9)日於建設發展辦公室進行公開開標,當局共收到24份標書,其中四份不被接納,其餘獲接納。工程造價介乎澳門幣2.15億至2.8億,工期由315工作天至378工作天。當局預計今年第四季動工。
澳門三面環海,不僅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重要的分布區之一,更因鹹淡水交匯、水溫適宜而匯聚了豐富的魚類,因此澳門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尤為重要。澳門大學、蘇伊士集團及旗下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三方通過整合各方在科研和海洋環境保護上的資源與優勢,建立高水準的科研合作平台,開展近海環境生態與水處理技術等相關領域的創新性研究,保護海洋環境及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
近年本澳旅客數量不斷增加,澳門國際機場候機樓容量早已飽和,政府計劃在毗鄰的氹仔客運碼頭改建部分設施,打造機場第二候機樓,涉及面積約20,000多平方米,佔氹仔碼頭總體面積約10%。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昨(9)日形容氹仔客運碼頭日後將是一個涵蓋海陸空的交通樞紐,包括機場(含直升機)、船務及輕軌等,且第四條跨海大橋會將氹仔客運碼頭接駁到人工島及港珠澳大橋,他笑稱「日後碼頭交通方面好豐富,咩嘢都有」。
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中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抽樣調查了湖北、四川、重慶、廣東等地區各類人群血清中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水準,主要檢測他們血清中IgG和IgM這兩種抗體的陽性率總和。研究報告在新一期英國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上發表。
本澳19間長者及康復服務日間設施本周一(8日)起分階段和有限度恢復運作,其中六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與五間智障人士展能中心首先分階段和有限度恢復運作,社會工作局稱,各中心復運首日整體運作暢順。
行政長官賀一誠前(8)日在政府總部與澳門仁協之友聯誼會會長吳福一行會面時表示,政府目前正計劃下一階段抗疫工作,作出風險評估和相應準備,與此同時,政府也密切部署本地經濟復蘇方案,希望通過刺激消費使本地市場恢復元氣。
珠海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昨(9)日開幕,珠海市市長姚奕生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20年,珠海將繼續深化珠澳合作開發橫琴,完善澳門居民在橫琴就業、創業、居住政策;爭取擴大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覆蓋面,加快建設「澳門新街坊」項目,推動澳門教育、醫療、社保、法律服務等民生配套延伸到橫琴,完成鴨涌河整治,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勞工局局長黃志雄昨(9)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當局一直密切關注失業率上升的情況,認為主因在於旅客數量減少,引致旅遊、餐飲業等出現職位流失,當局會密切關注失業情況,推出措施協助本地人就業。其中,首期帶津培訓提供2,000職位,數百人接受了培訓,有246人成功轉介就業,帶津培訓課程將陸續開展,希望藉此協助本地人就業。
為加深僱主對《修改第7/2008號法律〈勞動關係法〉》新修訂七項條文的認識,澳門中華總商會昨(9)日下午舉行《勞動關係法》條文講解會,邀請勞工局講解新修訂的《勞動關係法》內容。中總副理事長黃國勝希望透過講解會讓僱主對相關的法律修訂內容有更好的認識,從而依法履行有關法律責任。
文化局轄下澳門文化中心今年投放320萬澳門元,繼續支持本地影視及舞台發展,委約本地藝術人才進行創作,多項計劃陸續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