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及與巿民共度中秋佳節,由文化局及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及澳門社會文化司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承辦,廣州巿文化廣電旅遊局協辦,並由廣州歌舞劇院擔演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及濠江月明夜文藝晚會-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將於10月1日晚上7時30分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門票於本周四(9月3日)起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 大型民族舞劇《醒.獅》,創作以「醒」為神,「獅」為形,講述兩位舞獅少年面對各種人生抉擇時的自我覺醒與蛻變,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勇於抗爭從而獲得尊嚴和力量的過程。該劇融匯南拳、南獅、木魚說唱等嶺南文化精萃,傳承及弘揚嶺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南拳馬步和醒獅特有的技巧融入舞蹈之中,讓醒獅的形態更為生動。 持身份證購票可享半價優惠演出門票於本月3日起在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票價分為200、150及100澳門元,市民於購票期內持有效澳門居民身份證、澳門教師證及全日制學生證,可享有半價優惠(持澳門居民身份證網上購票不設優惠),門票每人每次限購四張,電子消費卡不適用於購買門票。24小時訂票熱線28555555,網上訂票www.macauticket.com。詳情及節目查詢可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3943721。
居民對巴士服務需求量大,繁忙時間段上車難等車時間長等問題困擾民生多時,共建好家園協會日前在婦聯綜合服務大樓舉行「本澳交通現況及斑馬線優化」時政集思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發言時指出,交通問題癥結在於舊有城市規劃無法滿足現今社會所需,因此需從整體城市規劃入手。 集思會由協會副理事長呂綺穎主持,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擔任嘉賓,共同探討本澳交通問題及未來規劃方向。會上,黃承發以《澳門交通狀況、挑戰及未來發展》為題,從交通運輸工具、道路網規劃、過馬路設施等多方面闡述本澳交通整體情況,指出交通問題癥結在於舊有城市規劃無法滿足現今社會所需,因此需從整體城市規劃入手。建議政府先完成城市規劃和整體布局,明確各區的分工和定位,再以都市更新的方式推動區域發展;同步整合現有資源,發展智慧城市。 建議增循環線減少「一站到底」有與會者表示,居民對巴士服務需求量大,繁忙時間段上車難、等候時間長等問題困擾民生。另外,有意見提到電動輪椅使用者在行人道與行車道的兩難問題,加上路面攔截設施不利輪椅出入,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黃承發表示,要從整體路線調整來優化巴士服務,建議當局增加循環線,減少「一站到底」的長途路線,以轉乘方式減低跨區交通流量;同時要根據車型安排行走路線,採取「大車行大路,小車行小路」的方式,合理安排路面車流量;加快《道路交通法》的修法進度,明確輪椅使用者的道路使用權,完善無障礙出行措施。 呂綺穎表示,步行出行是減少路面車流量方法,市民要養成步行習慣,盡可能降低對私人交通工具的依賴。她建議政府從步行系統、遮陰、綠化等多方面優化步行環境,給居民更多的誘因使用步行方式。從長遠規劃來看,可制定樓宇遮陰面積、行人道綠化比率,配合行人天橋、斑馬線等過路設施,營造綠色出行生活圈。
為吸引遊客來澳,加速經濟復蘇,特區政府今(9月1日)起推出「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與騰訊、阿里巴巴以及澳門航空合作,旅客來澳前可通過關注澳門特區旅遊局的微信公眾號和飛豬小程序,分別參與酒店和機票優惠的抽獎活動。獲獎旅客在預訂本澳酒店時,可獲房價優惠,上限為人民幣500元。下一階段獲獎的旅客,預訂澳門航空機票時可獲贈同行人員的機票優惠。 旅遊局稱,旅客抵澳後,通過微信支付的境外遊禮包小程式,領取線上消費優惠回贈。有關回贈需要透過再消費才能核銷,藉以產生旅客的「二次消費」,拉動經濟的槓桿效應。如欲進一步了解有關計劃及操作詳情,可通過關注澳門特區旅遊局微信公眾號,以獲得更多資訊。 優惠回贈拉動經濟槓桿效應 拉動旅業發展提振經濟旅遊局指出,受疫情影響,本澳今年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下跌67.8%,本地生產總值約70%來自服務出口,服務出口主要由旅客消費及產品服務所支撐。旅客方面,第二季入境人次按年大幅下跌99.0%,旅遊服務出口下跌。旅客持續大幅減少,對本澳經濟造成嚴重打擊,預計下半年本地生產總值仍有下行的壓力。內地及本澳的疫情已基本穩定,現時內地不少省市及地區,已經通過電商平台,發放交通、酒店住宿及餐飲零售優惠,在拉動旅遊業發展及提振經濟的效果顯著。 刺激旅遊消費 帶動經濟復蘇 澳門特區政府現時推出「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旨在吸引旅客來澳旅遊,刺激旅遊消費,延長留澳時間及拉長消費鏈,這對各行各業皆有裨益,讓更多商號在消費市場受惠,從而帶動經濟復蘇,穩定居民就業。 整個計劃包括交通、住宿及消費優惠,預算約澳門幣四億元,將會分階段實施,並且會進行監管及適時檢討成效,善用公共資源及力求發揮最大作用。 特區政府呼籲全社會包括政府、業界及居民,繼續嚴格遵守衛生當局的防疫指引,做好防疫措施。同時,業界繼續提供優質服務,保持產品及服務的合理價格,做好擴客源工作,為興經濟保就業,共同作出最大努力。 為了帶動本澳經濟復蘇,旅遊局今起推出酒店優惠抽獎予旅客,冀能藉此吸引更多旅客來澳,刺激旅遊消費 帶動經濟復蘇。(新聞局提供圖片)
新冠肺炎全球爆發,原應是衛生醫學的事情,卻演化成強國間的角力,各國在防疫及經濟上展現出不同處理手法,無可否認,中國在上半場可以說大獲全勝;但未來下一站爭逐中,就要看疫苗的研發,誰能搶先一步,誰就可以掌握話語權。 在疫情出現初期,歐美各地掉以輕心,即使目睹中國境況,仍然慢條斯理,大有干我何事之態。豈料疫情進一步蔓延,整個歐美地區大規模爆發,情況簡直陷入失控。 不論美國總統特朗普怎樣厚顏,硬說美政府處理疫情如何高效英明,事實數字已說明一切。截至八月底止,美國確診人數601萬,死亡人數18.3萬,兩個數據也是全球之冠;反觀中國,確診人數約八萬五千,死亡只有4634人,毫無懸念,中國在防疫上贏了漂亮一仗。 經濟如是,中國果斷地暫時中止社會及經濟活動,不惜封關封城;雖然短期內經濟出現下滑,但因為防疫徹底,很快將疫情壓下來,再慢慢重啟經濟,結果成為全球第一個國家得以復蘇。第二季經濟增長雖然只有3.2%,但相對歐美的大幅下滑,中國又完勝一局。 不過,比賽還未終結,全球也認同疫情將長期存在,要徹底根治,就要有疫苗應對,各國的競逐走到疫苗之爭,真正的較量還在下半場。 雖然俄羅斯忽然出來大叫自家研發的疫苗可投入使用,但全球多抱懷疑,始終仍未完成第三期測試,世衛也表示保留。事實上,這個疫苗研發的戰場,目前基本是三強鼎立,美、英及中均在競逐誰先成功研發疫苗。英國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聯手研發的AZD1222,美國Moderna的mRNA-1273,輝瑞與BioNTech的COVID-19mRNA,中國的康希諾及國藥旗下武漢研究所,在疫苗研發上均進展得如火如荼。 可以說,整場疫苗大戰的較量,關鍵在於鬥資本,鬥技術,及鬥時間,各家研發的機構或藥企,公司市值動輒上千億,技術更無容置疑,全是世界頂級藥廠,有無數的專家,亦具備先進的研發儀器,更熟知每一個研發及測試的細節及程序,可以說旗鼓相當。 最重要是時間,目前幾大藥企業已踏入或準備開展第三期臨床測試,大家也明白,到最後誰能跑出,暫時仍未知鹿死誰手,但可以肯定:「得疫苗,得天下」。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31)日繼續審議《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法案,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出席會議。委員會主席陳澤武會後向傳媒報告會議內容表示,因應新冠疫情等情況,新文本增加一項與政府合作條文,即場所運作應遵從政府指導方針並全力提供政府在公共衛生、緊急事態或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要求的協助。 陳澤武指條文較為廣泛,如疫情期間酒店配合防疫需要、颱風期間安置工職員等都要配合政府提供協助。委員會對條文中「政府指導方針」提出疑問,是否按照行政長官批示、特區《公報》為準,他希望條文能更為清晰,政府代表亦表示會完善條文。 場所可拒絕影響運作人士進入 陳澤武續稱,文本列明場所屬自由進出地點,不允許作出有限制進入場所的歧視,但場所可拒絕影響其正常運作的人進入或逗留場所內,如吸食毒品、持危險品等。他進一步引述政府代表解釋,場所亦可有訂立相關規則適當公布,如在網頁或門口等地方列明像進入星級餐廳的衣著要求、酒吧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等,不過就不能只招待男士或女士。 業主死亡牌照不能轉換 至於牌照轉換,一般「頂手」的情況,只要作出通知,新准照會附註轉換持牌人;若自然人或相應業主因消失、解散或死亡等情況則不能一般轉換,新的承繼人需重新申請新准照。陳澤武指,第二種情況有複雜性,除承繼情況之餘,員工是否要解散,條文亦無寫明牌照是否從頭申請,委員會建議若能證明繼承可否直接轉換准照,政府代表亦表示會考慮。 陳澤武希望今日能夠細則性審議完第二工作文本,待政府與顧問團開技術會議後,收到新的法律文本。
統計局昨日公布數字顯示,截至7月底,全澳註冊機動車共240,801輛,按年上升1%,其中輕型汽車(109,878輛)及重型電單車(100,727輛)分別增加1.5%及2.6%,輕型電單車減少6.8%。7月份新登記機動車按年上升12.4%至1,270輛,當中輕型汽車減少11.9%,重型電單車增加40.8%。首七個月新登記機動車減少4.1%至6,563輛。 7月跨境汽車流量同比下降81.5%至83,837車次;由於出入境檢疫措施有所調整,輕型汽車流量(56,214車次)較6月增加近1.2倍;按年則下跌85.9%,另因貨運需求持續,重型貨車流量(27,583車次)同比僅減少6.0%。首七個月跨境汽車流量共992,525車次,同比下跌67.6%。 國際機場7月共有309班商業航班升降,按年減少95.2%;處理的貨物下跌37.4%至2,048公噸,當中進口貨物為297公噸,減少近五成。 至於交通意外,7月有888宗,受傷人數347名;首七個月交通意外共5,129宗,死傷者有1,862名,其中三人死亡。 通訊統計方面,7月底固網電話用戶有110,910戶,同比下跌7.1%;流動電話用戶亦減少20.4%至1,665,466戶,其中儲值卡(848,474戶)下跌34.7%;互聯網登記用戶增加7.8%至609,164戶。7月互聯網使用時數按年上升1.7%至1.3億小時,首七個月總使用時數共9.5億小時,增加5.0%。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在昨(31)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衛生局合作方、國檢(澳門)衛生檢測有限公司運作一段時間後,隨著人力資源增加,運作過程順暢,因此從今(1)日開始,綜藝館病毒核酸檢查站將會交由國檢運作,採樣方式維持鼻咽拭子核酸測試,預約版面基本上維持不變,市民大眾可以用原來網上預約系統,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地方預約檢測,衛生局亦會集中資源滿足市民醫療及醫療檢測需要。 至於鏡湖醫院檢測站的運作情況,羅奕龍醫生指,鏡湖醫院檢測站已運作近一星期,衛生局會根據他們提出的要求、人力資源安排,以及運作流程,從而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關調整,暫時未有相關安排。 羅奕龍醫生稱,從今日起,綜藝館核酸站會交國檢運作。(陳宇東攝)
上周一(8月24日)為大熊貓「開開」12歲生日,市政署邀請托兒所的老師、小朋友和家長約30人一同參與慶祝,場面溫馨。 市政署邀請童樂托兒所的老師、15對親子組合的小朋友和家長一同出席大熊貓「開開」的生日會,飼養員為牠送上由香甜水果製成的冰蛋糕,大家一同獻唱生日歌,送上滿滿的祝福。面對解暑的甜品,「開開」急不及待地品嚐,吃得有滋有味,趣致可愛。 大熊貓「開開」現年12歲,體重129公斤,健康及精神狀況正常。大熊貓日常以竹子為主食,為了增進牠們的食慾,飼養員會適時調整大熊貓餐單中竹子和副食品的比例,以確保牠們攝取正常營養所需。 市政署指,炎炎夏日,泡水、玩冰塊皆是大熊貓的消暑方法。飼養員不時為大熊貓提供冰塊消暑,偶爾是巨大的冰塊,偶爾將冰塊打成小冰粒,有時甚至加入水果汁製成可口的冰塊,配搭多種多樣,而「開開」每次都抱着冰塊不放,有時還在冰粒上打滾,暑氣全消。市政署提醒市民欲前往石排灣郊野公園探訪大熊貓「開心家族」及園內其他動物,須遵從衛生指引及現場人員的指示。另外,受早前颱風影響,石排灣郊野公園設施局部開放。
羅奕龍醫生昨(1)日表示,目前已完成博彩業前線員工核酸檢測,下一步將會開展對餐飲員工,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的核酸檢測。羅奕龍醫生補充,目前正與旅遊局、市政署等政府部門溝通,收集相關資料,暫時未有相關人數估算可以提供,而衛生局原則是為符合需要人群進行檢測。 衛生局表示,已基本完成本澳六間博企娛樂場前線員工核酸檢測,合共逾53,000人,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由7月16日開始,衛生局已安排博彩業前線人員接受檢測。 衛生局表示,現正計劃開展對餐飲員工及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進行檢測。(陳宇東攝)
澳門工商聯會成立已11周年。新的一年,孕育新目標和希望,來自本澳各行各業會員近500位,涵蓋20多個行業,上周五(8月28日)午假JW萬豪酒店舉行簡單而隆重酒會,慶祝成立11周年會慶,超過100位領導及會員出席。 會長何敬麟在致辭時表示,2020年對本澳來說是不平凡一年,充滿著前所未有挑戰,整體經濟低迷,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對本澳民生和經濟造成的影響,特區政府關注本澳中小微企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就業舉措,推出一系列針對中小微企的經濟援助措施。由此可見,中小微企是本澳經濟的微觀主體,對促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逐步深化,相信定可為本澳中小微企尋找新機遇新發展提供條件和空間,期望日後透過舉辦更多不同的系列活動,協助本澳中小微企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優勢,把握發展機遇,走出澳門,走進大灣區,更加主動地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整合資源助力大灣區建設。理事長吳華威在致辭時表示,2009年澳門工商聯會成立,經歷11個年頭的實踐和探索,目前已成為本澳工商業界聯絡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本澳中小微企走出澳門,尋找新商機的重要對外窗口。今年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1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粵港澳大灣區」深入推進的重要時刻,澳門工商聯會將繼續團結更多本澳工商業界人仕和中小微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更加有效地加強本澳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企業家及青年創業者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