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近日接獲市民舉報,聲稱透過手機通訊軟件接到一名自稱為香港人的陌生人士訊息,對方以熟稔的語氣與其寒暄,隨後又向市民打聽在澳門進行股票投資的情況,由於近期傳媒報道發生多宗網上投資騙案,騙徒作案手法與上述情況類似,故市民心生警惕之下馬上拉黑對方並向司警局舉報。司警提醒市民,進行投資前必須提高警惕,以免墮入騙局。 司警昨日表示,雖然司警至今並未接到由此而衍生的犯罪舉報,但騙徒作案手法層出不窮,故發出預警提醒市民,進行投資前必須提高警惕,建議市民時刻保持警覺,切勿隨便接受陌生人的交友邀請;切勿點擊陌生人所提供的連結或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檔案,以防手機或電腦被病毒入侵;切勿輕信背景不明的投資或理財公司,更不要輕易將金錢交予他人代為管理;以免墮入騙局,如有疑問應向相關監管機構查詢。
三名居民及外僱的提款卡及信用卡,懷疑遭人盜用資料後套現,向司警報案調查,三人合共損失17,700澳門元。司警已接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本月11日凌晨,一名50多歲本澳男子,手機收到銀行短訊通知,指其信用卡被人在銀行提款機提取9,000港元,事主檢查證實信用卡發現並無遺失,亦未曾外借,懷疑被人盜用卡資料及套現,近日向司警報案求助。 另外兩宗同類案件事主均為女子,分別是一名本地居民及一名內地外僱,其中30歲鄧姓本地女子報案稱信用卡懷疑被人盜用,在香港被刷卡消費,折合約2,700澳門元。 20多歲海姓內地女子早前到本地銀行申請提款卡,至25日早上9時許,收到兩筆共6,000澳門元的提款短信通知,隨即致電銀行了解,被告知是在本地銀行的現金提款記錄,懷疑賬戶被盜用即報警調查兩名女事主均報稱從無提款及卡一直跟身並無遺失或外借。司警已接手調查三宗案件,不排除有人盜取他人的卡資料後犯案,案件有待進一步跟進。
昨(27)日,YAMAHA澳門總經銷商躍馬車行舉辦了「CygnusGryphus勁戰六代新車發布會」,邀請一眾澳門本地車迷和同業者到場共賞全新六代「勁戰」澳門新車發布。發布會簡單而隆重,由躍馬車行店長譚志生為現場來賓介紹新車性能及特點,活動期間亦有播放由本地用家精心製作的率先試車短片,並現場分享駕駛感受。 本周末(28至30日),躍馬車行、飛行車行和騎士廊將聯合舉辦以「感受全新進化.勁戰六代車展」為主題的推廣活動,希望讓更多市民瞭解六代「勁戰」的風采和優勢。不僅如此,屆時大部份YAMAHA車款都將享有減價優惠,購車更會獲贈多份精美禮品。與此同時,躍馬車行維修服務中心將會推出多款電單車消耗品優惠,而騎士廊亦會推出商品八折優惠。
統計暨普查局昨日公布最新就業調查,本期(5月至7月)本地居民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3.8%,總體失業率則上升0.2個百分點至2.7%。據統計,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和零售業的就業居民人數有所減少,而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之前從事博彩或博彩中介業的失業人數增幅較大。工聯指出,博彩相關行業失業人數上升,與博彩公司改變做法有關。 統計局公布最新一期就業調查,今期勞動人口共40.65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0.5%;其中就業人數為39.54萬人,較上一期減少人,主要是由於居澳外地僱員人數有所減少。就業居民人數為萬人,減少1,600人。按行業統計,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和零售業的就業居民人數減少,建築業則有所增加。全澳失業人數為1.11萬人,較上期增加1,000人。 長期放無薪假 不少人選擇離職 對於博彩從事員失業人數持續上升,工聯博彩企業員工協會總幹事蔡錦富指有兩個原因,包括在疫情下一些博彩業務公司一改以往做法,不再與已屆退休年齡的僱員續約,他指過往博彩公司都會與這些僱員再續約一至兩年,但今年受疫情影響,在無特別原因之下,只要僱員己屆退休年齡,一律不被續約。他又表示,這些僱員當中有不少人反映不想退休,希望再就業。 另一方面,雖然六大博企承諾在疫情下不會裁員,但其他博彩業務公司的僱員,例如貴賓廳的公關、賬房員工等失業情況的確有上升,由於不少僱員長期被公司放無薪假,因而選擇主動與公司中止僱傭關係。 不少零售僱員留職停薪幾個月 澳門人才網客戶服務經理劉飛表示,現時的求職者當中不乏之前從事零售業和貴賓廳的人士。特別在零售業方面,他表示,受疫情影響,現時零售名店基本上已無新的招聘計劃,此外還有不少零售店自本澳疫情開始後至今仍然停業,有不少零售僱員已處於停薪留職的情況好幾個月。 劉飛表示,不少零售僱員停業數月後開始撑不住,加上隨著本澳疫情放緩,內地「自由行」有望全面恢復在即,不少人選擇主動出擊,離開舊東家,尋找新工作。 最新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本澳失業率持續攀升。(張庚睿攝)
青年就業博覽會將於本周末(29及30日)假澳門科技大學R座舉行,將提供多元化就業服務,參展企業及機構逾60間,涵蓋金融、資訊科技、休閒娛樂、設施、工程、銷售、酒店及餐飲等行業領域,合共提供超過3,000個職位空缺。 青年就業博覽會由勞工事務局、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與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舉辦,並即場提供生涯規劃諮詢、履歷撰寫指導、模擬面試工作坊及即影即有履歷相片拍攝等服務,讓參加者掌握撰寫履歷要訣及面試技巧,並為有意即場求職人士做好應徵準備。 博覽會設有職業技能展示及體驗區,讓青年親身體驗及認識不同行業的實際技能操作及就業資訊,從而加深對職業技能的認識及了解。同時,主辦單位亦會於場內舉辦多場新興行業的相關講座,內容涵蓋互聯網金融、雲端計算、新網絡媒體及灣區發展資訊介紹等,協助青年了解職場的最新資訊,有助本澳青年更好地規劃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為配合特區政府的防疫措施,今年主辦單位將會採取預約方式安排參加者入場,有意參與活動的本澳青年,可先登入大會網頁進行預約;入場人士必須要佩戴口罩及出示健康碼,進場前須量度體溫。 本地居民失業率持續攀升,本周末舉行的青年就業博覽會是求職的好機會。(張庚睿攝)
新濠一直致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當中包括透過開展一系列多元化的中小企業支援項目,全力支持本澳中小企業開拓可持續發展機遇,裝備他們應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造就雙贏的局面,共同持續推動本澳社區及商界繁榮發展。2019年新濠向澳門本地企業及分銷商進行的採購佔總體採購的80%,逾30%來自小微企業。而為全力支援中小企渡過疫情,新濠透過「小善大愛」理念,自今年2月起已經聯絡1,200多家中小企和協會提供協助,為他們進行各種清潔消毒服務,幫助企業重回正軌,公司亦送出230多件辦公室和酒店傢俱予超過40家本地中小企 「找數快——14天付款計劃」 全力支援本澳中小企共渡時艱 新濠日前宣佈推出全新特快付款計劃「找數快」,支持及履行對本澳中小企的長遠承諾,以推動本澳的可持續及多元化發展。在此計劃下,所有合符資格的本澳中小企供應商在交付貨品或服務後的14天內將獲付款。新濠期望透過推出此計劃達致兩大目標:一)全力支援本澳中小企紓緩其現金流壓力,並二)在面對當前的困難與挑戰時,與本澳中小企攜手共渡時艱。
勞工局昨(27)日公布,於3月中旬推出的首階段「帶津培訓」計劃所有課程均已完結,共有1,721名市民參與,人完成課程,合共為914名學員完成轉介工作,並有567人員成功獲得企業聘用。隨著本澳失業率持續攀升,有勞工團體人士建議,特區政府就下月開辦的新一輪「帶津培訓」邊走邊調整,視乎需要增加培訓名額。 綜合勞工局資料顯示,首階段「帶津培訓」計劃分三輪推出,共提供2,000個培訓名額;共設31個課程,合共開辦96個培訓班。培訓範疇包括建築及設施維護、餐飲、酒店、零售、個人護理等。透過培訓賦能結合就業配對,讓參與者學習職業技能,並於短時間內獲得面試見工。 梁孫旭:工種不多影響參加意欲
勞工事務局昨(27)日表示,密切關注疫情對本地居民就業的影響,持續提供各項適切的支援服務,從不同層面全力協助求職者盡快投入職場。 同時關注就業市場狀況,適時作出調節,首要保障本地僱員持續及優先就業,對外地僱員人數作出調控,截至7月31日,外地僱員人數有183,219名,與去年12月31日比較,減少13,319名。 因應疫情的持續影響,勞工局擴大及深化原來的「帶津培訓」計劃,按不同對象分別設有為失業人士及應屆高等院校畢業生而設的「就業導向帶津培訓計劃」;為在職人士而設的「提升技能導向帶津培訓計劃」,期望提升參與人士的職業能力,同時藉著津貼發放,紓緩各方經濟壓力。有關計劃將於9月份接受報名。 疫情發展令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遇到困難,勞工局於6月中旬推出「疫境自強.職出前程」職場體驗計劃,旨在讓參加者能實踐所學,擴展人脈關係,學習職場倫理,以及建立正確職業價值觀,為將來就業作更好準備,共收到1,618人報名,參加者可選擇在7月或8月開始實習,實習為期三個月,並可獲發實習津貼,現時共有705名畢業生正處實習期。 另外,勞工局自今年2月1日至今,已為名有就業需求市民成功安排面試,當中人成功獲得企業聘用。 帶津培訓首階段1,550人完成課程。(勞工局提供圖片)
昨(26)日早上6時起,三個珠澳口岸恢復粵澳兩地牌車輛通行,其中關閘口岸採取分流措施,按內地車牌號尾數,實行單號單日行駛、雙號雙日行駛限行措施。拱北海關昨日表示,截至昨日下午4時共驗放3,726台粵澳兩地牌車輛出入境。在關閘口岸,有兩地牌車主在新措施下碰釘,但認為只需改道其他口岸便可,問題不大。 在關閘口岸,昨日只允許內地車牌尾數是雙號的兩地牌車輛通行。就記者觀察,昨日早上10時許離境車道未見有車龍,現場最多有約五架車等候,等候過程約一至兩分鐘。不少駕駛者表示認同措施,認為較方便。 居住在珠海的本地居民王先生稱,之前多數使用港珠澳大橋口岸離境,認為開放關閘口岸後可分流大橋部分車輛,而關閘口岸採取單雙號限行分流措施也可以減少車流量,避免擠塞情況以及因預約抽不中而無法經關閘出境。 不過仍有市民不知道關閘口岸新措施的實行,內地車牌為單號的居民李先生(圓圖)因此未能通行,需折返使用港珠澳大橋口岸。但他向記者表示問題不大,亦認為措施合理。 兩地海關確保三口岸通關順暢 據澳門海關早前公布,三個珠澳口岸開放粵澳兩地牌車輛通行後,現時無需再通過「粵澳兩地牌私家車通關預約系統」進行預約登記。澳門海關表示,當關閘口岸的離境車道區域一旦車流過多,現場警員及關員將進行截流及分流,確保通關車輛安全有序。拱北海關方面表示,為配合新政實施做足充分準備,力促粵澳兩地牌車通關暢順有序。此外,為有效防控口岸疫情,嚴格落實「三查三排一轉運」(海關關員對出入境人員開展體溫監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等)檢疫措施。其中,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海關對正在使用的「一站式」車輛管理系統進行優化升級,將駕駛員健康申報電子資訊驗核、體溫監測等功能集成系統中,實現「指尖申報、掃碼驗證、紅外測溫、異常報警、處置放行」,進一步提高通關效率。 拱北海關所屬橫琴海關表示,為確保粵澳兩地牌車通關秩序有序恢復,已提前研判經橫琴口岸進出境的粵澳兩地牌車及澳門單牌車通行壓力,制定工作方案及應急預案,並會同地方政府、聯檢單位加強聯防聯控,提升口岸疫情防控效能和通關效率,全力保障兩地牌車安全有序通關。
國際環境危機治理論壇及展覽(IECMF)將於今年11月19至21日在澳門威尼斯人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做好籌備工作,粵澳工商聯會會長施家倫及澳門展貿協會會長林中賢一行八人,日前拜訪經濟財政司,獲司長李偉農、經財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辜美玲及貿促局主席劉偉明等接見,雙方就促進IECMF平台優勢,澳門與內地疫情聯防聯控措施,疫情下會展業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 施家倫介紹IECMF發起目的,指國家具環境危機治理應對經驗,特別是抗擊疫情總體策略非常成功,粵港澳聯防聯控機制與本澳的城市防控策略有機結合,是區域危機治理合作的可行性樣板。論壇將發揮澳門中西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和國際會展平台優勢,積極促進中國與外國、區域城市間,乃至社會不同持份者間的危機治理經驗交流,為國際環境危機治理合作注入更多互學互鑒、互相支持的正能量。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對舉辦IECMF給予肯定及支持,指出環境危機是現代城市治理的重大考驗,保障安全是經濟社會有序運行的前提,並感謝全澳市民的全力配合,令本澳的防疫取得成效,給旅客健康安全城市的信心。他讚賞會展業界堅守崗位以及為維持團隊所作出的努力,認為IECMF不僅可以促進不同地區、城市間的交流,完善危機應對方案,還可以為會展業逐步復甦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