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號風球維持至今日清晨

未來數日有驟雨及雷暴

氣象局於昨日下午5時改發三號風球,預測三號風球將維持至今日(2日)清晨,受外圍雲雨帶影響,氣象局料未來數天本澳均有驟雨及有雷暴。 一個熱帶低氣壓昨(1)日於南海東北部形成,氣象局昨日早上9時30分發出一號風球,隨著該熱帶低氣壓逐漸靠近廣東沿岸,氣象局同日下午5時改發三號風球,預料熱帶低氣壓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大致趨向海南島,隨後在該區徘徊。氣象局預測,本澳周一至周六(2至7日)均有驟雨及雷暴,氣溫介乎25℃至30℃。明日及周二則吹四至六級偏東風及有陣風,而周三將轉為四至五級東至東南風。 海事及水務局昨晚發出新聞稿稱,為確保颱風期間的海事安全,珠澳兩地早前制訂聯動防颱機制,當珠海或澳門任一方發出颱風預警時(三號風球或颱風藍色預警),在本澳海域施工的內地工程船需要離港避風。局方呼籲澳門海域內各海上工程施工單位確保設施穩固,確保安全。海灘的泳客應注意安全,留意海灘的旗號,並避免在颱風期間進行水上活動。 由於本澳部分對外海上客運服務可能會因天氣受到影響,計劃以海路出行的市民和旅客應密切留意天氣狀況,並可透過「澳門海上航班」手機應用程式,隨時了解本澳各航班訊息和海上交通實況,提前做好出行安排,避免行程受到影響。 (梁啟迪攝)

02/09/2019
17336

以拖待變 未必是好策略

美債孳息倒掛、港股再現「死亡交叉」、歐債收益率逼近歷史低點、瑞銀七年來首次看空股市,種種跡象顯示,衰退或許尚未實現,但烏雲已在不遠處。 9月1日起,全球兩大經濟體再次互相加徵關稅,至12月中,中美兩國之間幾乎所有進出口商品都會被加稅,而當關稅到了「加無可加」的地步,這場貿易戰無可避免要蔓延到其他戰場,對各個領域的影響也就會愈來愈「有感」。 中美經濟情況的負面變化,對亞洲其他經濟體而言關係甚大,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最新季度的GDP增長率只有5%,是六年來新低,國內汽車銷售暴跌31%,創20年來最大跌幅,印度央行今年已減息四次;韓國則受全球電子產品需求減弱影響,GDP第二季度增長1.1%,是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收縮,韓國央行亦在7月實施三年來首次減息;新加坡是貿易導向型經濟體,受貿易戰衝擊,第二季度GDP增長是負3.3%,新加坡當局將年度經濟增長目標調整至0%至1%;日本雖然第二季度增長0.4%,但10月即將調漲消費稅,同樣面臨消費下滑的壓力。 對中美而言,經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國家統計局周六公布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由7月的49.7%回落到49.5%,不但連續是四個月萎縮,且低於外界預期,除了颱風的影響之外,內外需求的疲弱仍然是衰退的訊號;另一方面,人民幣已跌至11年新低,雖然外界認為人民幣貶值有利於抵銷關稅的衝擊,但也會拖累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7月份,人民幣已滑落至第六常用的國際交易貨幣,甚至落後給加幣,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顯得愈來愈困難,而透過香港交易的離岸人民幣佔四分三,持續貶值與香港無休止的示威,都在打擊使用人民幣的意願,這絕對是中央政府所不樂見的。 另一邊,美國消費者支出佔經濟活動的三分二,雖然7月份消費支出強勁,但通脹指數未有顯著提振,衰退的風險愈來愈大,密歇根大學發布的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98.4驟降至89.8,創下2012年12月以來最大跌幅。這當然要「歸功」於特朗普不按牌理出牌的關稅措施。 在這麼多的變動之中,唯一不變的道理就是「中美紛爭,全球埋單」,兩國拿來對賭的不是各自的國運,而是全球的未來。大豆關稅令中國轉而採購巴西大豆,彭博認為這種龐大的需求轉移,導致巴西急速擴張耕地,或是導致亞馬遜雨林大火的遠因。假如,需求的轉移能夠點燃南美洲雨林的燎原火,那麼需求的衰退,又會導致甚麼後果?沒有人能估計一場漫長的貿易戰要付出甚麼代價,但亞洲多個經濟體已經在體驗這種痛感。中美兩國本月將恢復談判,接下來會發生甚麼,目前還只能「猜測」,但若「以拖待變,等待特朗普下台

02/09/2019
1866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