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氹仔線有望回歸紀念日前通車運作,澳門搭乘輕軌終不再是「傳說」。繼早前一眾官員、議員陸續參觀試乘之後,運輸基建辦公室日前終於組織媒體試坐並參觀輕軌車廠控制中心,讓社會可以透過更多鏡頭和文字,了解這個耗資不菲的項目的真容。但耗時十餘年的輕軌規劃不應僅以氹仔線來「交功課」,成立輕軌尅公司乃至整體澳門輕軌規劃都應該盡早著手,善用公帑,造福澳門市民。 雖然全長僅有9.3 公里,但11個站點橫跨氹仔重要海陸空口岸的輕軌氹仔線,區位優勢明顯,澳門國際機場、氹仔客運碼頭、蓮花口岸貫穿一線,途經路氹多家酒店、度假村的設計,顯然更加便利旅客行程,預計未來將會一定程度上便捷旅客出行。以兩節車廂為一列的基本運作,最多可搭乘200名乘客。至於會否紓緩氹仔交通壓力,則要檢視氹仔公交整體配合。 作為距離通車不足四個月的新公交系統,票價釐定一直成謎確實令人匪夷所思。好在運建辦日前透露就此已有基本考慮,票價原則上會與巴士相若,並以按距離收費方向訂定票價,短期內會有公布。何為「相若」、何為「短期」,看來又需要一輪氣定神閒的等待方可。 再看其他輕軌路線規劃進展,原計劃上半年就應開展的石排灣線主體工程延後,當局解釋因考慮到成立尅公司後處理合同的問題會有不少困難,為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煩所致。待尅公司成立後,相關建設才會開展。至於自2018 年中開展的輕軌媽閣站工程,就已完成地基圍板,目前正開展部分樁柱工程,爭取2023 年前完成。而「珠機城軌」的廣珠城軌延長線一期工程預計今年11月通車,接駁珠海站至橫琴長隆站,澳門也應該抓緊規劃輕軌橫琴延伸線。 無論如何,輕軌於澳門是「遲好過無」。除了加緊調試,也要為長遠的規劃做更多打算。盡快成立尅公司,在人員、技術、運營、處理突發事件等方面累計經驗,不做「門外漢,要做便做「內行人」。也應煥發輕軌衍生的其他效益,例如輕軌站作為本澳文化、旅遊、教育宣傳窗口,站內增加商業元素等。
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昨(22)日晚上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進行交流座談,超過400 人出席。賀一誠回應與會者提問時表示,本澳今年經濟發展較差、建築業有下滑趨勢,未來政府可透過加大基礎建設等途徑,以調控手段加大內需,確保業界健康發展。 座談會上,各行業代表在發言時關注交通、住房、產業結構等問題。有建築業界代表稱,隨著眾多大型娛樂場及酒店設施竣工,本地建築業有下滑趨勢。賀一誠坦言,今年私人及政府的項目開工較少,鑑於澳門經濟今年有較大可能「負增長」,在此情況之下政府可以透過加大基礎建設,以及推進「二萬八公屋」建設,以調控手段加大內需,有信心未來數年建築業將會是「黃金飽滿期」。 有意見建議政府在未有新經屋單位興建前,先以現有制度「開隊」以統計需求,有利規劃,賀一誠則認為「唔係太實際」,應按照現時新城填海A 區首批4,000 個經屋單位的規劃進行,又表示日後A 區其餘經屋單位希望以「T2 」戶型為主打,適合更多家庭申請。 有交通業代表希望新一屆政府覓地建設大型營運車輛泊車位,賀一誠表示政府很多項目都需要土地資源,興建停車場需要更深入研究。代表又關注日後政府是否仍然維持職業司機必須由本地居民擔任的政策,賀一誠重申今次政府只是換屆而不是「換朝代」,政府有關政策一定會延續。
由勵志青年會主辦的「大灣區青年創業研討會」昨(22)日結束一連兩日的議程,在最後一場交流會上,有超過30位大灣區年青創業家出席,就建築、科技、人才行業及醫療等領域互相交流心得。 研討會昨日下午2時30 分假中土大廈舉行,澳門中聯辦經濟部處長左祥華、澳門勵志青年會理事長李素茵、深圳市企業人才資源發展促進會執行秘書長王小金、遊澳集團行政總裁周振熙及《力報》總裁劉向明出席。 在研討會上,有內地創業家希望可以加強大灣區各青年的人才培訓及交流,讓青年人可以有更多機會參與大灣區的發展;也有本澳創業家希望可以將澳門打造成葡語系地區,加強兩地之間的新媒體交流,並認為澳門潛力高,旅客量多,希望內地可以多利用澳門的優勢,促進兩地交流,共同推動大灣區的經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今年內月正式出台,標誌著大灣區建設邁上新台階。勵志青年會表示,為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積極推動澳門青年人認識大灣區,展望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助青年對大灣區主要城市中相關創業團隊作進一步了解,幫助青年增強就業競爭力。未來計劃組織大灣區主要城市的青年創業家到澳門,與澳門本地的企業家及有意創業或已創業的青年進行交流,並到相關企業拜訪。
一名年約30多歲的內地女子日前借貸港幣60,000元在某娛樂場賭博,不幸全部賭敗,更不幸的是她借的是高利貸。 無力償還的女事主隨即被人帶走,禁錮在娛樂場附近某住宅單位內。期間,女事主慘遭人拉開上衣,用手大肆猥褻,過程還被拍成視頻,作為還錢的要脅。被禁錮超過24小時後,女事主因身體不適被帶出單位,正巧附近有治安警巡邏,女事主上前求助,這才揭發這宗性質惡劣的案件。
近期「點數卡黨」橫行本澳,無數熱血青年前仆後繼跌入陷阱,幾乎每天都有相關新聞報道,但一名任職傳媒工作的本澳男子,不知是完全不看新聞,還是以為自己命帶桃花,竟又墮入同樣騙局之中,痛失13,763 元。 司警表示,案中男事主於19日凌晨透過聊天軟件認識一名陌生「美女」,對方聲稱可提供性服務,相約當日下午6時在水坑尾某大廈外見面。當然,到了現場後,男事主隨即被要求購買點數卡作「肉金」,男事主於是購買534元點數卡並發送資料給「美女」,但這「美女」卻施展渾身解數要求男事主再買,還承諾見面後會全額退還,男事主於是「好天真好傻」地再買了五張共值13,229 元的點數卡發送給對方。 這樣還不夠,男事主又接到陌生男子來電,要求再買13,000 元點數卡作「保證金」,否則前面買的金額不會退還。這次男事主沒有理會,直接掛線,但對方竟鍥而不捨不斷來電轟炸騷擾,男事主終於察覺被騙,報警求助。 司警已接手調查,暫未拘捕任何人。
一名任職時裝名店經理的男子,涉嫌「穿櫃桶底」,先後三次合共偷去公司70,000元,及後被公司發現報警而被拘捕。 司警表示,本月9日接獲位於氹仔一娛樂場內的時裝名店負責人報案,指由7月尾至8月初,先後三次遭店內經理(姓梁,36歲,澳門居民)利用所持有的時裝店鎖匙,進入店鋪盜取合共港幣70,000元營運資金。 司警接報調查後,昨(22)日上午在青洲某住宅單位拘捕梁男,他承認犯案,贓款全花於賭博及日常生活。(陳宇東攝)
澳門機場近日揭發兩宗攜帶禁用武器案件,分別檢獲一粒子彈及帶尖刺金屬指環,兩名涉案人已被移送法辦。 首宗案件疑犯為一名柬埔寨男子,姓Kam,約30歲,報稱是一名軍人。他於本月21日在機場準備離境時,被發現其背包中有一粒疑似子彈。他供稱上述背包是向其同僚借用,並不知情;及後警方對子彈作進一步鑑定,確認該子彈與一般彈藥結構相同,並可供槍械使用。另一宗案件疑犯為年約40歲的周姓內地商人,他攜帶一個帶尖刺的黑色金屬指環(鑑定為禁用武器),同樣辯稱背包是向朋友借用。(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