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最新研發「小分子光聲探針」能更準確、有效為「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症)作藥效評估。此技術由澳大健康科學學院科團隊研發,能穿越血腦障壁,檢測腦組織裡的二價銅離子。透過分析腦部銅離子的狀況,評估失智症藥物篩選和治療的效果。相關研究最近在國際著名刊物《Angew. Chem. Int. Ed. 》刊登, 並獲學術網《ChemistryViews 》亮點評論。 多項研究表明,大腦中二價銅離子的富集與「阿茲海默症」發病機制密切相關,透過光聲成像技術在腦部對二價銅離子進行成像,能為「阿茲海默症」病理研究提供重要資訊。目前光聲探針的設計是通過增加「分子的p-共軛體系」,使光聲信號擴展到近紅外區,但增加「共軛體系」同時導致分子量變大,不利於探針穿越血腦障壁。有見及此,澳大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張宣軍及其團隊研發出一系列「小分子光聲探針」(分子量小於440),能高選擇性地結合二價銅離子形成自由基,並在近紅外區顯示強的光聲信號,解決了分子量變大的憂慮。 此項技術突破不僅為「小分子光聲探針」設計提供了嶄新的思路,更能進一步應用到生物醫學研究、疾病診斷和分析檢測領域。同時,此技術也有助「阿茲海默症」分子層面上的研究,為「阿茲海默症」藥物篩選和治療效果的評估提供了有效的檢測工具。
由於前(2)日早上懸掛三號風球,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學生全日停課,令新學年首個開學上課日延至昨(3)日。本報記者昨日早上前往多個過往交通繁忙的學區附近了解,雖然返學時段時有驟雨,但如高士德等交通繁忙地區依舊有多名交通警員指揮,現場及附近路段整體交通大致暢順。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主辦的「澳門文學研究30 年」研討會昨(3)日於澳門大學舉行,邀請多名內地及港澳台學者進行主題和分組演講,回顧和深化討論澳門文學的發展歷程。 研討會昨(3)日上午10 時於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演講廳舉行。 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張堂錡在主題演講上分享了澳門文學歷程進展。他表示,澳門文學在回歸前後有很大不同,回歸前為了讓內地讀者更加認識和了解澳門,內地出版社與澳門一起合作出版多本關於澳門文學書籍,屬於澳門文學盛況,而回歸後澳門文學則逐漸走向平靜狀態。張堂錡還認為,澳門回歸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給予澳門作家有更多出版機會和寫作題材。 與會嘉賓之一的澳大中國歷史文化中心代主任朱壽桐則認為,澳門擁有整片完好的歷史城區,文化底蘊很好,可多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澳門的關係,當中不單單止於學術研究,還可以研究中國傑出文學家與澳門社會的關係,加強對相關人物的考察認定,豐富澳門文化底蘊。 此外, 研討會上有逾十位專家學者分別作專題演講,分別從詩歌、小說、散文三方面疏理澳門文學研究的軌跡。亦有學者針對新性靈主義的理論特點以及其之於澳門文學的實踐、澳門文學史料的挖掘和整理、20 世紀早期的澳門文學團體「雪社」闡述各自見解。還有學者針對地域文化裡的澳門詩歌的特點和澳門中葡詩歌特色展開分析。
由文化局主辦的《塔石藝墟》將於11月15日至17日及11月22日至24日在塔石廣場舉行。為讓本澳市民共襄盛事,由即日起招募攤主及徵集創意手作坊計劃,歡迎有意者報名參加,攤位及創意手作坊報名費用全免。 澳門、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地區的攤位可登入塔石藝墟專題網頁www.craftmarket.gov.mo以網上方式報名; 創意手作坊則以紙本遞交或電郵方式報名,紙本報名表格可於辦公時間在澳門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正門接待處索取及遞交,電子報名表格可於塔石藝墟專題網頁、澳門文創網www. macaucci.gov.mo下載。其餘地區攤主招募徵集詳情,可瀏覽塔石藝墟專題網頁或Facebook專頁「MacaoCraftMarke 」。 報名日期自即日起至9月20日晚上12時止。如符合資格的報名數量眾多,文化局將以抽籤方式選定入選攤位或手作坊計劃。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399 6289聯絡周小姐。 《塔石藝墟》自2008年起每年舉辦以來,一直為文創工作者提供作品展示機會及銷售平台,至今已成為本地著名的文創市集品牌,吸引本地與外地「創意人」匯聚。今年《塔石藝墟》將設有220多個手作及創意飲食攤位,來自本澳和亞洲地區的文創單位將共同展示多元風格的創意產品,活動現場同時舉辦多場創意手作坊及音樂演出。
首屆國際大體聯世界盃足球賽將於下月在福建晉江舉行,2020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亦將在晉江舉行,重大國際賽事進入「晉江時間」,晉江市人民政府前(2)日傍晚在本澳文華東方酒店宴會廳舉行「晉江(澳門)文化旅遊暨招商推介會」。 晉江市統戰部部長黃文福表示,晉江正傳承發展「晉江經驗」,精心實施「三大戰略」、奮力衝刺「三大任務」,希望廣大鄉親一如既往熱心參與、鼎力支持家鄉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建設,一起為建設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晉江市市長張文賢在推介會上致辭稱,長期以來,廣大鄉親秉承晉江人「愛拼敢贏」精神,走南闖北、商行天下,在各行各業取得非凡成就,湧現出一大批政壇精英、商界驕子、社團領袖。大家無論發展多好、事業多大,始終愛國愛鄉、心繫桑梓,用實際行動支持家鄉建設發展。 張文賢稱,澳門近年來,在金融、物流、會展、文化旅遊等方面發展很快、勢頭強勁,與家鄉合作空間很大。澳門晉江同鄉會會長姚文衷致辭時表示,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區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晉江市政府推介參訪團為澳門帶來了「晉江經驗」,這將進一步推動澳門與晉江在各方面的密切交流與合作和共同發展。
據統計暨普查局最新公布資料顯示,今年7月參團來澳旅客按年增加14.5%至87萬人次,但旅遊業界指出,受人民幣貶值及香港示威事件日趨嚴重影響,赴港旅行團8月以來大幅減少,連帶導致港澳聯遊團減少,嚴重影響來澳團客數量。導遊促進會理事長吳勇為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據會員反映,8月份導遊帶團數平均只有四至五個團,生意大跌五至六成,相信9月份情況更為嚴峻,本澳部分旅行社很多員工已「被放無薪假」,業界冀政府可推出措施紓困。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正對現行暴雨警告進行修訂,為加強面向公眾的暴雨預警及信息發放,於昨天(2日)下午開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主要目的是在未達發出暴雨警告信號前,更早提醒公眾本澳即將或正受到大雨影響,並對出行有一定影響,公眾應注意安全,調整出行安排,並密切留意氣象局發出之最新天氣信息。
昨(2)日是新學年開學日,然而天公不作美,三號風球在昨日上午10時前維持,全澳小、幼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中學則照常上課。由於天雨加上首日開學,有家長直言不敢鬆懈,提早出門以免遲到。 在平日塞車黑點的高士德嘉諾撒聖心中學一帶,交通警一早到達現場維持秩序,記者早上8時左右在現場目測,雖然有不少家長駕車接載子女上學,但附近交通仍大致暢順。有家長特地駕駛電單車接載女兒上學,她表示天雨路滑,故預早十分鐘從黑沙環載女兒上學,由於小學停課關係,交通沒有想象中擠塞。亦有不少家長駕私家車載兒女上學,學校亦特地派風紀學生撑傘迎接學生,整體行動快速有序,沒有浪費上落客時間,有同學表示交通對比昔日暴雨來得暢順,沒有出現等落車情況。 水坑尾一帶昨日上午8時許則較塞車,其中陳瑞祺永援中學門前屬單線行車,每每有學生過馬路進校舍,交通警便需站到馬路中間攔截車輛開路。有就讀初二的同學昨早特地提早出門步行上學,他表示天雨連連令鞋襪全濕,上課是有點狼狽,但說到首日開學最難習慣,仍是要適應提早三小時起床。
本澳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昨(2)日因3號風球生效而全日停課,中學教育則照常上課。兩間巴士公司因應天氣關係增加巴士班次。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表示,澳巴因應客流尖峰時段,約2至3分鐘或5至10分鐘開出一班車,同時透過人員通報和公司實時數據分析,適當調動特班車,於早上 7至 9時,巴士到站準點率超過九成。她又稱,昨日因天氣問題有部分學校停課,家長不用送小朋友上學,因此昨日開學日交通大致暢順,預料今日(3日)在正常上學上班的情況下,交通將面臨挑戰。 新福利副總經理李啟見稱,已安排超過 80位的車務和廠務人員維持秩序和保障巴士運作。按照經驗上學上班高峰時段約是 7至 9時,今日交通情況理想,巴士準點率亦逾 9成。又安排未有載客的巴士直接到中途站接載乘客,以看台街為例,每15至20分鐘就有中途巴士接載乘客,認為成功疏導乘客,效果理想。
昨(2)日大部分學校新學年開學日,治安警察局表示,按照執行部署,派員維持巿面交通秩序及留意跨境學童的通關狀況,首日交通及出入境情況暢順。 由於昨日早上三號風球仍然懸掛,本澳的小學及幼稚園停課。因應天雨關係,較多巿民以汽車代步出行,治安警察局加派警員於學校附近以及各個繁忙路段、交匯處等疏導車流及人流,確保巿民出行的安全和交通暢順;在便利通關措施方面,關閘出入境事務站的跨境學童專道已重啟,方便跨境學童通關,昨日早上的通關情況順暢且秩序良好;總結開學首日的市面交通情況及跨境學童通關的秩序良好,治安警察局稱,將在整個開學周持續執行交通措施的部署以及密切關注出入境人流狀況,並適時加開查驗通道疏導人流。同時,也呼籲公眾,上班及上學前應留意最新的天氣及交通消息,預留適當出行時間;駕駛接送子女的家長應使用學校附近的上落客區,以及遵守在場警員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