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調整持外國護照者入境措施,於今(1)日起41個海外國家護照持有人,在遵守其他入境條件的前提下,無須獲得衛生當局事先批准;但入境後仍須接受至少七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三天自我健康管理。旅遊業樂見對外國人士重新「打開大門」,認為措施有助本澳下半年舉行更多國際性會展和大型體育賽事,但當局亦要留意相關配套設施是否能跟得上。有學者認為,當局應善用「一國兩制」靈活制定防疫政策,不一定要完全跟隨內地。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中央政府再次來澳發債,有助澳門債券市場發展。
本地網紅為特色店做一系列探店和直播宣傳推廣。
今天是新學年開學首日,當局高度重視各方面的交通安排,除警方加派人員於繁忙路口指揮交通外,巴士方面亦透過增班增人等,協助疏導上學師生和出行乘客。天氣方面,氣象局昨(31)日發布一則特別推送,提醒開學日天氣酷熱,間中有驟雨及雷暴,同學們記得帶備雨具及適時補水。而超強颱風「軒嵐諾」則距離較遠,預料不會對本澳造成直接影響。
科大醫院現可向非本地居民提供復必泰mRNA新冠疫苗的自費接種服務。
輕軌橫琴線的盾構隧道鑽挖順利推進。
修訂《維護國家安全法》現正展開公眾諮詢,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邀請澳門法律工作者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邱庭彪、全國人大常委會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李煥江、司警局局長薛仲明、保安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曾翔等嘉賓,與聽眾探討修訂《維護國家安全法》。
拱北海關破獲不法集團利用水客走私澳洲紅酒到內地案拘十多人,並撿獲總值3,500萬元走私紅酒。
澳門自回歸以來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各方面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經濟較快發展,社會穩定,但由於缺乏產業基礎和土地資源,澳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脆弱性非常明顯,抗風險能力很弱。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充分暴露出澳門單一經濟結構的脆弱性。
近日,司警先後公布兩宗分別涉及外僱與本地青年的毒品個案,並均採用「毒郵包」方式轉運來澳,當中涉及首次在本澳發現的「浴鹽」及新型毒品「乖乖水」。雖然近年在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共同努力下,本澳涉毒案件持續減少,據保安司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販毒案件共28宗,比去年同期的39宗減少了11宗,而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過去五年的總體填報個案數量亦呈下降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影響下,無論販毒與吸毒個案都有隱蔽化趨勢,情況值得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