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本澳發生十多宗因不當使用燃氣熱水爐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吸入一氧化碳後,會導致中毒,輕者頭昏、噁心、嘔吐,重者可昏迷以至死亡,澳門言起動力協會常務幹事區均瑞建議政府推行鼓勵市民將氣體熱水爐更換為電熱水爐,對低收入家庭給予補貼,由具適當技術人員安裝,並應加強宣導,加強市民安全意識,定期維修及保養熱水爐是市民責任,通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爐具老化等安全問題,降低潛在風險,保障居民的安全。
位於林茂海邊街的臨時提督街市(紅街市)已投入運作,市政署昨日表示,為方便市民到臨時街市購物而設的免費專線巴士深受歡迎。市政署表示,經聽取意見,服務時間將提前一小時,首班車將於早上8時在臨時提督街市發車。
勞工事務局表示,為了保障建築業從業員的工作安全,提升建築業的職安健文化,除了日常職安健巡查工作外,每年持續對全澳建築工地進行不少於三次的密集式巡查行動,並對工地的不安全情況,實施「即罰、即停、即教育」的監察措施。本年3月1日至10日期間,勞工局派員巡查全澳共361個建築工地或工程地點,共提出117項改善建議,針對其中十項不安全情況作出處罰,主要涉及:集體保護措施有缺失及高處工作不安全等。
近期發生多宗路樹倒塌事件,加上日前發生卓家村十棵古樹遷移問題,引發社會對樹木保育議題的關注。意見認為,卓家村的十棵古樹無論就地保育或移植,都需事前做好科學的環境評估, 避免造成二次傷害;又指本澳不少樹木生長環境未如理想,相關部門有責任將保護樹木的法律執行好。
本(3)月內接連發生三宗樹木倒塌事件,引起社會對樹木養護的關注。澳門環保學生聯會會長陳俊明近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近期市政署對樹木的保養及管理工作有所疏忽,希望市政署可以更完善相關工作。
位於氹仔嘉樂庇總督大橋旁原用作發展「海洋世界」主題公園的土地,閒置至今已近25年,政府早於2018年將有關土地宣告批給失效,隨之在2020年下旬收回土地,土地被收回後,社會一直有聲音認為,該區應發展休閒設施,但政府早前的「城市總體規劃」中卻認為要發展「濱水商業區」。立法會議員李靜儀發出書面質詢時指出,希望政府就相關土地規劃,作出更多說明。
公共建設局於明日(4月1日)正式成立,《特區公報》昨(30)日刊登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第11/2022號運輸工務司司長批示,以定期委任方式委任林煒浩為公共建設局局長,自2022年4月1日起,為期一年。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主席劉家裕和理事長何金明一行日前拜訪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受到高開賢的熱情接待。高開賢勉勵澳門經濟民生聯盟不忘初心,積極為社會發聲,向有關部門如實反映居民及本地中小微企意見,促進澳門各個方面取得進步。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2月底全澳註冊機動車共247,923輛,按年上升1.5%,輕型汽車(11萬3,260輛)及重型電單車(10萬6,384輛)分別增加1.5%及3.1%。2月份新登記機動車同比下跌21.4%至721輛(電動車佔116輛),其中輕型汽車有298輛(電動車佔90輛),減少31.5%。首兩個月新登記機動車按年下跌10.1%至1,973輛。2月份交通意外同比減少10.4%至823宗,涉及287人受傷;今年首兩個月交通意外共1,922宗,導致650人受傷。
由澳門投資者與智路資本聯合發起申請的QFLP(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前(29)日成功獲批。這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試點辦法(暫行)》(下稱《試點辦法》)出台後獲批的首隻基金產品;也是深合區成立後,首隻投向深合區高科技半導體項目的澳資QFLP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