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核污水或影響本澳

議員籲特區政府重視

立法會議員梁孫旭就應對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對本澳食安影響提出書面質詢,當局將如何作出跟進,會否檢討有關本澳日本食品之進口管理措施,加强對有關進口食品的監測,對可能存在高風險的食品采取必要的禁入措施? 梁孫旭指出,日本政府決定兩年後將福島過百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一旦落實,或將使全球海洋面臨核污染問題,對人類健康亦會帶來威脅,誘發諸如癌症等致命性疾病。此舉無視世界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安全,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更遭遇當地民眾強烈反對。 由於有關舉措亦可能影響本澳,一方面澳門海域銜接太平洋,一旦有關核污水排入大海,假以時日,包括澳門海域在內的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域環境亦可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澳門每年從日本進口的食品僅海鮮產品就有數百噸,一旦因核污水引發食安問題,將對澳門食品安全和經濟發展造成一定挑戰。因此,有必要敦促特區政府引起重視,做好風險防控。 梁:市民或吃到輻射漁獲 梁孫旭質詢稱,面對日本政府是次決定的影響,本澳同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一樣,不能獨善其身,澳門市民有機會吃到含幅射物質的漁獲,需要加緊研究對策,盡最大努力應對好是舉對海洋環境、漁業發展、食品安全,以及經濟發展所構成的威脅和挑戰。 對此,特區政府有無考慮啟動研究專項應對預案的工作? 在日本政府作出決定後,一些國家或者地區,譬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即刻表示,將禁止從受3.11地震和海嘯影響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的日本地區進口某些農產品和乳製品。對此,當局將如何作出跟進,會否檢討有關本澳日本食品之進口管理措施,加强對有關進口食品的監測,對可能存在高風險的食品采取必要的禁入措施?另外,會否考慮長期跟進,定期抽查各地入口澳門海產的幅射水平? 梁孫旭指出,鑑於當前新冠疫情仍反覆,食安方面工作壓力不少,為確保食安質素不下滑,有需要適時檢視工作團隊建設和監測技術發展的情况,以更全面充分應對諸如瘦肉精、放射性核素、轉基因等日益複雜的因素對食安的威脅和挑戰,保障好澳門市民的健康,當局在隊伍建設、監測機制和技術等方面是否足以應對進口食品受核污染情況?

20/04/2021
17784

經科局辦「直播帶貨」工作坊

助中小企拓展內地市場

為協助澳門中小企業善用互聯網推銷優質產品及服務,加深中小企業對短視頻及直播等宣傳方式的認識,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昨(19日)假澳門世貿中心五樓蓮花廳舉辦「中小企網絡直播營銷攻略」工作坊,邀請澳門直播協會代表分享如何利用嶄新網絡模式宣傳引客,並與本地中小企業進行互動交流。 經科局局長戴建業在活動致辭時表示,電子商務為推動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特區政府近年十分重視本澳電子商務的發展,積極協助中小企抓緊當前電商發展的大趨勢,結合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助力澳門中小企利用跨境電商拓展內地市場。 工作坊由經科局主辦,澳門直播協會副會長傅騰龍及理事長戴顯揚分別以「如何利用短視頻及直播實現客流不斷」以及「中小企老闆如何為自己『帶貨』」為主題作演講介紹。與會的中小企代表就短視頻及直播營銷的策略及操作方面積極提出問題,均獲主講嘉賓一一解答,現場交流互動氣氛熱烈。 經科局期望透過是次工作坊,培育本地電子商務的新業態,同時助力本地中小企業捉緊數字經濟的潮流,開拓內地的龐大市場,加快融入內地「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經科局舉辦直播帶貨工作坊,希望幫助中小企業善用網絡營銷。(經科局提供圖片)

20/04/2021
10505

國際空手道剛柔會鐫武館慶十周年

發展校園空手道運動

國際空手道剛柔會鐫武館為慶祝成立十周年,上周六(17日)中午假漁人碼頭勵庭海景餐廳舉行慶祝會,館長溫燦龍表示,武館努力促進日本剛柔流派空手道體育運動傳承發展,多年來武館參與官方或民間、地區性或國際性的各類空手道比賽,並屢創佳績,希望繼續發揚和傳承日本剛柔流派空手道,為澳門爭得榮譽。 館長溫燦龍師範致辭表示,「鐫武館」多年來致力為澳門日本剛柔流派空手道進行文化推廣、傳承、並大力發展校園空手道運動。從1995年開始到現在,學生人數已逾萬名,2011年加入全日本空手道剛柔會/國際空手道剛柔會,跟隨宗家最高師範山口剛史繼續研修空手道。隨社會進步及相關團體宣傳下,市民愈來愈重視空手道的健身作用,希望在澳門這個小城市能有更多人學習和傳承日本剛柔流派空手道,將這個武術發揚光大。 主張以「德」教化天下 會長關偉霖表示,空手道其突出特點就是重視人的道德修養,把「德」提到至高地位,主張以「德」教化天下。武術練習是對學習者意志品質的全面鍛煉和培養,當面對艱難、困苦和遭受自我極限挑戰時,一定要用堅定的意志去克服雜念,必須要學會用堅定、忍耐和不屈不饒的精神,戰勝自身懶惰。 國際空手道剛柔會鐫武館假漁人碼頭勵庭海景餐廳舉行成立十周年慶祝會。 (鐫武館提供圖片)

20/04/2021
21698

政府擬新增收集虹膜識別資料

生物識別資料保存期至少逾五年

【本報記者吳泳欣】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昨(19)日與政府代表細則性討論《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法案。法案建議未來對出入境本澳的人士所收集的生物識別資料,除了現行的指紋和面部,還會加入虹膜或視網膜。至於生物識別資料的保存期限,委員會引述政府代表指至少會超過五年,但沒有給予明確的數字;另外雙方在會上亦未有提及將來如何收集虹膜識別資料的具體操作事項。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出席會議,雙方完成討論法案第一條至第17 條。委員會主席黃顯輝會後引述政府代表指,現時多數國家地區採用了指紋和面部生物識別方式,而採用虹膜或視網膜識別的國家並不多,已知的例如新加坡。至於本澳要加入虹膜或視網膜識別的原因,則是考慮到指紋和面部從醫學上修改較容易進行,但虹膜的修改機會極小。 法案列明治安警察局負責設立資料庫處理生物識別資料,而就委員關注資料的保存期限則未有列明。黃顯輝引述政府代表稱,將會通過訂立補充性行政法規去訂定保存期限,原則上一般個人資料的保存期限是五年,但涉及到生物識別的資料則會多於五年。 禁止入境期上限持開放態度 另外,黃顯輝又引述委員關注法案就實施禁止入境措施,有沒有制定禁止入境期間的上限,政府代表則稱這方面會參考現行《有組織犯罪法》對有組織犯罪的非居民可實施禁止入境十年的規定,至於要不要寫進法案內作出規定,政府對此持開放態度。 黃顯輝引述委員關注到,以虛假文件或任何欺詐方式取得入境、逗留、居留許可的人士被揭發後,假如這些人士已在澳門生活若干年並取得合法居民證件,甚至已在澳門生育子女,有關人士及其子女的居留權又如何處理。政府代表回應,按現行法律規定,就算上述人士最當初的居留許可被宣告無效,亦不妨礙法院或行政當局基於跟時效有關的制度,令有關人士的利益受影響。 此外,還有委員關注法案對「維生資源」的定義,是涉及到當局會否讓非居民入境的考慮因素之一,政府又如何評定非居民何謂擁有足夠的維生資源。黃顯輝引述政府代表稱,現行法規已制定入境來澳的旅客必須證明擁有不少於澳門元5000 元,以作留澳期間的維生資源的維生資源;政府將來還會通過訂立補充性行政法規,以每日500 元作為評定入境的非居民有沒有足夠維生資源的指標。 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主席黃顯輝(圖左)作會後總結。 (吳泳欣攝)

20/04/2021
12984

特首會見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

就兩地多方面發展交換意見

正在海南博鰲的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9)日與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會面,雙方就兩地經貿、旅遊、高新科技、金融、中醫藥、人材對發展的意義等事宜交換意見。 賀一誠首先感謝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接待和安排,他表示,澳門已經超過一年沒有本地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的病例報告,是一座健康安全宜遊的城市,現在每日出入境總數逾30 萬人次。澳門以4,000 萬旅客作旅遊配套,去年受到疫情影響,旅客數字斷崖式下降,特區政府適時推出一系列扶助措施,幫助居民渡過難關。政府一方面推出措施帶動內需,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引客來澳。他認為,瓊澳雙方在旅遊、教育、科技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尤其兩地機程較短,希望加強雙方的旅遊聯通等合作。 澳門經濟發展與海南合作空間大 賀一誠又介紹了澳門下半年的經濟發展情況。他指出,澳門未來將循四方面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施政的重點將圍繞中醫藥產業、現代金融及保險業、高新科技發展及文化產業。此外,特區政府已著手研究人才政策及其支援措施,以支撐本屆政府部署的四大方向的發展需求。他相信,澳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與海南省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沈曉明書記在會面中介紹了海南省近年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工作進度。他表示,海南省與澳門的產業結構相似,均需要加強城市抗風險的能力。縱然疫情為海南帶來影響,但亦迎來機遇,海南省在消費市場、教育、醫療、高新科技、人才發展、生態環境等領域都有所提升。 沈曉明:共推一程多站旅遊模式 沈曉明指出,海南省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提升的空間,期望透過澳門作為橋樑,加強與葡語系國家的合作。無論雙方政府還是民間,都加強聯動,共同推動一程多站的旅遊模式。此外,雙方在高新科技上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出席會面的還有特區政府代表團隨團顧問、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許麗芳等;海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符彩香,省委常委、秘書長、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主任孫大海,省政府副省長、秘書長倪強等。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抵達海南,今日出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 年年會的開幕大會。於4 月18 日至4 月21 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 年年會,主題為「世界大變局:共襄全球治理盛舉合奏『一帶一路』強音」。年會將以線下會議為主,也將部分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20/04/2021
8480

工銀澳門傳達兩會精神

促經濟多元弘愛國教育

中國工商銀行(澳門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銀澳門)日前舉行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向工銀澳門員工分享全國兩會精神及發展概況,全國人大澳區代表劉藝良、全國政協委員賀定一應邀出席作分享嘉賓,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工銀澳門副行政總裁陳錦聯、鄧萬鴻、中國工商銀行澳門分行副總經理鄭凱及全行上下近200名員工出席,冀藉此傳達國家經濟政策,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傳達副總理韓正對澳門人大代表提出的四點希望,一是把全國「兩會」精神全面準備宣傳好、解讀好;二是把澳門抗疫的好經驗好做法鞏固發揚好,維護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三是支持特區政府採取有力措施促進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四是積極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賀定一稱, 今年「兩會」是兩個一百年交匯點,中央高度重視澳門社會適度多元和可持續發展,「十四五」規劃再次強調澳門「一中心、一平台、產業多元化發展」的新發展方向,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持澳門發展租賃等特色金融業務,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劵市場、綠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務平台等,認為「十四五」規劃為澳門今後發展和適度多元提供更廣闊空間和發展契機。 工銀澳門董事長姜壹盛總結分享會時提到,作為愛國愛澳一分子,工銀澳門全體員工都必須認真學習領會,特別是要準確把握發展大勢,堅定對國家和澳門未來更加美好的信心,推動澳門「一國兩制」偉大事業行穩致遠。 工銀澳門舉行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全行上下近200名員工出席。 (工銀澳門提供圖片)

20/04/2021
21761

民建聯代辦珠海社保醫保

十服務點拓展惠民服務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以及中央頒布多項惠澳利民措施,愈來愈多澳門居民選擇在大灣區居住、就業、求學及安老。根據去年3月特區政府數據估算,在珠海居住的澳門居民約有人,每日赴珠海的澳門居民約有15,000人,每日往返珠澳兩地的澳門居民合共30,000人次。而根據珠海市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底,已有逾61,000人在珠海申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數量約佔全澳人口一成。 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民眾慈善會廣東辦事處首席代表李良汪指出,截至今年3月底,澳門居民在珠海市參加各類保險人數比2020年底均有所上升,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共13,691人,增加人,增長260%;參加居民醫療保險人,增加9,994人,增長94%;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7,112 人, 增加841 人, 增長13%;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8,668人,增加1,366人,增長19%;而已經享受養老待遇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澳門居民共1,113 人。 完善民眾跨境服務網絡 為實現粵港澳優勢資源互補共用,促進澳珠兩地民生領域深度融通,提升跨境通辦政服務水準,進一步為澳門居民在珠海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民建聯早前與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簽訂社保經辦合作協議,民建聯轄下十個服務點,包括民建聯總部、石排灣綜合服務辦事處、氹仔民眾頤菁中心、黑沙環服務處、東北區服務處、筷子基服務處、三盞燈服務處、新口岸服務處、內港服務處及離島服務處,增加為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代辦包括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停保;醫療保險參保、停保;養老保險、醫療參保資訊變更;養老保險躉繳(年滿60周歲一次性繳清);養老保險待遇申請;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醫療保險常住異地備案十項珠海社保業務的對外服務。自4月6日簽約起,僅一星期時間,已為澳門居民「足不出境」辦理有關業務累計近200 人次。 積極完善兩地溝通渠道 李良汪指出,此舉標誌著澳門居民將能透過民建聯轄下各服務點,利用更多便捷途徑,「足不出境」便能辦理珠海社保業務,是推動珠澳兩地民生領域深度融合的新台階。同時,該會將透過聯絡機制,積極推動完善兩地溝通渠道,搭建緊密的合作交流平台,把澳門在長者護理、養老保障,以及社區服務的經驗引入,共同培養高層次社服人才,深化社會服務合作夥伴關係,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成長模式,讓常居於大灣區的澳門居民能享受到更多優質服務。 爭取與更多公營事業機構合作 李良汪稱,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深化,宜業宜居的優質生活圈逐漸形成,可以預期各項民生服務需求會俞來俞大。在現時服務的基礎上,該會將透過轄下廣東辦事處繼續爭取與更多單位及公營事業機構合作,並循序漸進將服務點擴展到灣區內的其他城市,方便更多有不同需要的居民。 未來,民建聯將一如既往秉持「用心為澳門、為民眾服務」的辦會宗旨,致力做好社會服務工作,不斷拓展多元服務範疇,加強人員培養,提升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準,在各項民生事務上積極為社會及廣大民眾作出貢獻。

20/04/2021
14417

提升技能保就業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方案,計劃投放3.34 億元,推出措施支援無薪假及失業人士,當中包括完善「帶津培訓」計劃,如將計劃的就讀對象擴展至博彩業僱員,將參與「就業導向計劃」和「提升技能導向計劃」最多各一次改為兩次等。從多項優化措施來看,可見政府非常重視「保就業」問題。 本澳經濟受新冠疫情衝擊,失業與就業不足問題廣受坊間關注。有團體日前一連兩日在工人體育場舉行大型招聘博覽會,28家企業提供超過1,800 多個職位空缺,兩日有多達3,000 人次到場求職。當中不少求職者直言只求「有工開」,薪金待遇則沒太大要求。反映現時職位空缺除了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外,求職者亦開始降低對尋找工作的期盼。 事實上,疫情之下不少企業均面對經營困境, 難免出現裁員或被放無薪假情況,故政府便作出針對性支援,當中包括去年起推出的「帶津培訓」計劃。政府昨日公布修改計劃的行政法規,對計劃進行調整及優化,包括擴大計劃的就讀對象至博彩業僱員; 對處於無薪假狀況且不獲僱主推薦報讀課程者,可自行申請報讀; 取消僱主推薦僱員的名額限制等,以進一步協助澳門居民就業,穩定本澳就業市場。 疫情以來,勞工局在提升行業的人力資源素質、加強本地僱員職場競爭力等工作上做了不少功夫。但過去培訓數據顯示,當局的努力的成效似乎不大。根據勞工局最新資料顯示,兩項「帶津培訓」計劃於去年9月推出,截至今年3月底,其中的「就業導向計劃」推出近5,000 個培訓名額,只有2,531 人參與培訓; 而「提升技能導向計劃」有3,850 個名額,更只有774 人參與。從數字上看,市民的參與度並不高,當局或需檢視有關培訓名額未足額的原因,從而作出調整。 當然,解決就業問題不能只靠政府,作為求職者, 把提升職業技能、進修機會和前景亦非常重要,即使不是「帶津培訓」計劃, 廣大市民都應積極參與不同培訓,提升自我技能,增強自身競爭力,相信除了能提升就業成功率外,未來向上流動的機會亦會增加。

20/04/2021
1012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