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政府推出了八項中小企疫情支援措施。而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負責執行的三項措施,包括重開利息補貼、放寬貸款援助申請條件及延長調整還款,在推行首周(10月26 日至11 月1 日)共收到514 宗申請,包括48 宗符合放寬條件(開業滿一年)的「中小企業援助計劃」、一宗「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以及465宗「調整還款」措施的申請。 四步驟完成申請手續措施推出後,經科局指出,不少商戶認同措施可發揮支援作用,尤其協助短期資金周轉,減輕經營壓力。經科局已加派人手,全力加快處理各項申請審批。此外,中小企業如獲得澳門銀行批出一筆用於應對新冠疫情的貸款,可透過銀行申請「中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補貼計劃」,利息補貼貸款額上限為200萬元,補貼期最長為三年,年補貼率上限為四厘。 如中小企有意申請「中小企業援助計劃」的企業,只需於經科局的網上申請系統,完成四個步驟便可完成提交申請手續,企業也可選擇親臨經科局服務點遞交申請,並可透過以下連結了解詳情。
「聚易用」(Simple Pay)於本年首季推出後,用戶數量不斷擴大。澳門金管局昨(3)日表示,目前市面上逾八成商戶門店已升級「聚易用」,遍布全澳各區以及各行各業,便利市民出行消費,對澳門數字經濟發展起促進作用,並有效協助防疫工作。而「聚易用」的推出同時帶動移動支付在澳門的快速普及, 2021年首三季,澳門移動支付交易筆數已錄得近1.4億筆,交易金額達127.7億元,均為2020 年同期約三倍。 因應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特區政府日前宣布推出多項中小企疫情支援措施。其中,金管局已協調金融機構落實為期半年的「聚易用」交易收單費率優惠措施,由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以減免或回贈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收單手續費優惠,以減輕中小企的經營壓力。此外,金融機構亦採取便利措施,將主動為已升級「聚易用」的中小企提供有關優惠,商戶毋須另行辦理申請手續。 當局表示,移動支付提供安全可靠的非接觸式支付體驗,減少交易時接觸,便利市民出行消費。為進一步推動移動支付普及,金管局積極與金融機構研究將「聚易用」支付體驗擴展至更多民生使用場景,並在確保金融機構支付系統安全及服務穩定的前提下,有序開展公交場景受理更多電子支付工具的工作。
為進一步便利公眾兌換流通硬幣,促進硬幣流通,金管局協調兩間發鈔銀行(中國銀行及大西洋銀行),在現時提供的「免費輔幣兌換服務」基礎上,昨(3)日於指定網點試行推出「自助硬幣兌換機」。 「自助硬幣兌換機」試行期間, 市民可於銀行辦公時間,到兩行指定的網點(包括中國銀行的新馬路支行、紅街市支行和十月初五街支行,以及大西洋銀行的祐漢區分行、光輝苑分行和濠庭都會分行),免費使用「自助硬幣兌換機」將澳門元流通硬幣轉換成澳門元紙幣。硬幣無需按面值分類,可直接投入機內,經機器自動化點算後,即可兌換為紙幣。市民必須留意,為免造成機具故障,不應投入硬幣以外的雜物。 金管局感謝兩間發鈔銀行的積極配合,日後將視乎「自助硬幣兌換機」試行階段的實際情況和客戶回饋進行優化。期望藉着提供自助化及自動化的硬幣兌換服務,並結合現時兩家發鈔銀行所提供的「免費輔幣兌換服務」,為公眾提供多種渠道的硬幣兌換方式,持續加強硬幣的回收及再次投放於市場作流通使用。
早前特區政府公布八項中小企疫情支援措施中,當中包括鼓勵私人業主減租的稅務措施。財政局昨(3)日表示,自該項措施公布後,至今已接獲近120個減稅申請,近期申請個案亦有明顯上升趨勢。 財政局指出,將加快處理有關減稅申請,並根據實際開始減租的月份,回調包括房屋稅及租賃印花稅的實際可課稅款。上述稅務措施除可減輕業主的稅務負擔外,亦鼓勵業主把優惠回饋租戶,紓緩中小企的經營壓力。 財政局在南灣財政局大樓已設置專門的稅務櫃位,負責接收業主因下調不動產租金而作出的減稅申請,業主亦可到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或離島政府綜合服務中心的財政局服務站點,辦理申請手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前(日)日在京共同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準與理想標杆》,報告顯示:2021 年澳門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名列全國第15,與去年持平;可持續競爭力位居第21,與去年相比下滑兩位。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3)日下午舉行平常全體會議,有委員就離島醫院建設表達意見。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3)日下午舉行平常全體會議,多名委員關注提高疫苗接種比率的議題。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日前率轄下各局級部門官員到訪澳門江門同鄉會,雙方就疫下中小企面臨的困難、橫琴粵澳深合區未來工作等多個方面問題進行交流。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3)日下午舉行平常全體會議,醫務委員會秘書長梁佩珊介紹本澳醫療人員的統計資料。
第九屆電力客戶諮詢委員會(以下簡稱電諮會)昨(3)日舉行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