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學院橫琴培訓基地辦公益講堂 助力琴澳文旅產業互聯共建
晉江同鄉會頒奬學金 勉勵下一代奮發向上
2021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雙11」)今年再創更多福利驚喜,持續為消費者帶來尊享購物體驗與貼心服務;淘寶天貓澳門站望透過與本地商戶線上線下合作,加強雙11的本地元素,線下與本地商戶聯動將提供優惠碼,帶動消費者到線上享受,冀帶動本地零售市道。
澳黔企業簽協議引特色農產品入澳 為市民餐桌提供多元化選擇
爛鬼樓巷近期接連發生兩宗居民吸入氣體引致不適的案例,衛生局、環保局、消防局、市政暑及財政局五部門前日採取聯合行動,巡查該處一間噴漆工場,發現不符合通風要求,已責令涉事場所停業整頓。 事實上,本澳不少修車、噴漆工場都設在靠近民居的地舖,噴漆時的揮發性氣體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議員林宇滔指出,問題的根源是現行法例中,沒有關於修車場所的發牌制度,沒有專門的法例來跟進事件,使得問題積重難返,始終難以解決。 【本報記者黎家茗、陳嘉俊報道】 五部門前(1)日採取聯合行動,巡查爛鬼樓巷一間先後遭數十名附近居民投訴的噴漆工場,抽取現場氣體進行檢測,且巡查發現現場欠缺有效的鮮風系統、過濾和排氣裝置等,使得工場進行噴漆時,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及氣味積聚室內並向室外逸散,對街區公共安全造成威脅。 街坊:該場所較少打開門 本報記者昨日實地走訪涉事工場,附近街坊表示,該工場平日都是拉上鐵閘作業,只有在工場打開門時才會聞到少少味道,指影響不是很大。街坊指並不清楚工場內的業務,也不清楚是甚麼氣體。 不過事實上,涉事場所已遭到數十人投訴,且已有兩人產生不適,相關場所的安全問題引起關注。 至少數十人簽名投訴 立法會議員林宇滔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今次車行的事件是關乎於噴漆程序及揮發性物料(天拿水)的問題,亦收到數十人的簽名投訴。由於有關場所距離民居太近,氣味已經嚴重影響居民生活,附近居民甚至有人每天都向消防投訴有關事件。林宇滔認為,事件的根源是現行法例中沒有關於修車店的發牌制度,且沒有針對修車店的鍛造及噴漆等的專門法例跟進。 噴漆工序應有法例規管 他指出,在2017年《檢討行政條件制度》公開諮詢中,就曾向政府提議將修理機動車輛場所的噴漆工序、設備等以及涉鍛造或捍接工序等制訂排放標準的法例,但之後卻沒有下文。 林宇滔表示,其實,世界各地都有相應法律,例如香港就有規定噴漆等等工序要在工業場所進行,且相應設施及噴漆物料亦有規管,但本澳針對修車場所噴漆卻沒有一定的法例跟進,所以會出現今次事件。林宇滔坦言,除了爛鬼樓的車行外,澳門還有很多修車場所都會出現有關問題,例如北區方面,有很多修車行都鄰近居民,如果普通修理對居民沒有太大影響,但出現噴漆或鍛造,則可能會產生氣味及噪音,政府有必要作出監管。 而現行法例上,針對修車場所的法例只有《第47/98/M 號法令》,且並沒有相關發牌制度。 林宇滔認為,修車場所是需要有一個發牌制度,且可分為幾類,普通修車、涉及鍛造和涉及噴漆等等,政府應該盡快跟進事件。他亦提到,就修車場所的安置等問題,政府現時應要進行整體規管,是否要分區處理或集中安置,這亦有值得討論的空間,至少現時應該開展有關討論。林宇滔同意今次跨部門處理,至少比過去積極,但明確立法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爛鬼樓巷適宜大廈一間修車行被投訴產生嚴重噪音和氣味污染。跟進事件的議員鄭安庭冀藉是次跨部門合作,徹底處置違規問題,避免釀成嚴重後果,他將持續關注時態發展,期望早日還住戶一個清靜、安全的宜居環境。 涉事車行位於適宜大廈地舖,多名住戶近日向鄭安庭求助,指車行在噴漆鈑金工作期間產生濃烈的氣味,嚴重影響居民的健康;相關設備在啟動和關閉時還會產生巨大噪音和振動,對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滋擾。 鄭安庭隨即介入跟進處理事件,並於日前已向市政署遞信反映情況。據悉,市政署其後組織召開了跨部門會議,會上商議決定各部門派出代表到現場勘察情況。 鄭安庭表示,爛鬼樓巷的人口密度大,且多為舊樓,不具備防火逃生通道等設施,開設車行存在較大消防隱患,而其產生的廢氣和噪音污染亦對居民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事實上,涉事車行於10月中旬曾發生火警,所幸疏散及時沒造成人員傷亡;當月還曾有多名周邊居民因吸入異味不適送院,促請有關部門予以重視。希望藉是次跨部門合作,徹底處置違規問題,防範於未然,避免釀成嚴重後果。他將持續關注時態發展,冀早日還住戶一個清靜、安全的宜居環境。 議員鄭安庭表示,爛鬼樓巷人口密度大,不適合開設車行。 (受訪者提供圖片)
劉本立:10月是今年最壞一個月 料11月賭收上看70億元 受上月初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10月份博彩毛收入錄得億元,按月跌25.7%,按年則跌40%。今年1至10月,博彩毛收入累計錄得721.52億元,按年仍升57.3%。 賭收疲弱,訪澳旅客數量尚未恢復,如何評估本澳的經濟前景?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昨(2)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10月是今年最壞的一個月,所幸最壞的情況已過去,他預期若恢復通關核檢有效期至七日,11及12月賭收有望恢復到60至70億元,但認為政府應在疫情防控措施上多加著墨,避免一刀切封關。【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今年9月底爆發的新一波疫情,打擊到10月很長一段時間的訪澳旅客量,令本澳錯過了內地今年最後一個長假期「十·一黃金周」,損失相當慘重。博彩監察協調局前(1)日公布10月賭收,僅錄得43.65億元,環比降25.7%,按年則跌40%。 仿效內地 封區不封城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10月賭收大跌是意料中事,因為本澳接連十幾天幾乎停擺,10月是今年最壞的一個月份,幸好近日已開放兩天核檢過關,如果48小時核檢有效期的政策持續,預計11月至12月每個月的賭收介於50至60億元間,如果能進一步開放至七天有效,賭收能去到60至70億元。 經過10月疫情經驗,劉本立認為政府可以吸收經驗,在防控措施上多加著墨,例如效法內地城市做法,如果出現病例只封當區,而不是整個澳門封關,這樣便可以避免澳門出現停擺現象。 大賽車催化作用不大 對於本月19日舉行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會否助力提振本澳旅業?劉本立認為過往大賽車最大的賣點就是外國車手,今年大賽車以大灣區車手為主,料催化的力度不會太大。展望本澳旅遊業復蘇的最大催化劑,他認為主要有兩個,分別為香港與澳門重新恢復正常通關,目前未有具體時間表;其次則要等到來年農曆新年,他認為內地居民留在原居地日久,如果有機會的話都希望外遊,澳門只要疫情穩定便是其中一個選擇。 全年賭收約900億元左右 劉本立認為澳門疫情已過,但內地近期疫情反覆,距離真正復蘇仍有一段時間,對於今年年底的旅遊業仍抱審慎樂觀的態度。早前政府已明言今年賭收會作出調整,他亦表示同意,預計將會從賭收億下跌至900億左右。
為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具體舉措。廣東廣播電視台與「澳門自強文創智庫」強強聯手設立的「廣東廣播電視台澳門播報站」,昨(2)日上午10時30分在帝濠酒店四樓舉行揭牌儀式。中聯辦宣文部部長萬速成、澳門新聞局局長陳露、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朱宏、廣東廣播電視台台長蔡伏青、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澳門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澳門貿促局執行委員余雨生、澳門自強文創智庫理事長胡達忠等嘉賓出席主禮。 廣東廣播電視台台長蔡伏青致辭表示,廣東廣播電視台澳門播報站將以新聞融媒立站、品牌興站為宗旨,緊緊圍繞著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與澳門自強文創智庫優勢互補,發揮澳門東西文明交融交匯的獨特優勢,共同為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用活、用好、用足新政,講好澳門故事、粵澳深度合作的故事奉獻智慧。 澳門自強文創智庫理事長胡達忠致辭時感謝中聯辦、新聞局、旅遊局、文化局、貿促局對此次揭牌儀式的支持。他希望與廣東廣播電視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自強文創智庫將借助澳門國際化的地域優勢,提供相應的便利和協助,未來將引入廣東廣播電視台優質節目和大型活動到澳門,幫助澳門企業和品牌推廣。加強兩地的新媒體融合,實現互播互刊,雙方合作共同開展相關活動,發揮澳門東西文明交融交匯的獨特優勢,傳播澳門聲音,講好澳門故事。 澳門自強文創智庫是由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澳門文化創意企業聯合會及澳門中國企業協會會展文創發展委員會共同發起的智庫性機構。 「廣東廣播電視台澳門播報站」舉行揭牌儀式,嘉賓合影。 (主辦方提供圖片)
【本報記者梁佩茵】政府自10月31日起至12月14日就《工會法》立法進行為期45天的公開諮詢,隨後開展一系列立法工作。資方代表黃國勝冀法案能平衡雙方利益,雖然認為《工會法》未有立法逼切性,但資方仍會盡力配合。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則直言,現時中小企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都未知會唔會消失(結業),仲邊有心情畀意見?」質疑現階段諮詢《工會法》是否合適,認為應著力研究相關政策去協助中小企繼續生存。 李卓君:業界根本沒心情了解李卓君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工會法》若能保持平衡雙方利益,沒有對勞方太大傾斜,基本上都可以接受。不過他強調,澳門的中小微企一向「好容易傾」,但現時本澳旅客大減,很多中小微企面臨結業困境,政府應評估現時是否是公開諮詢的良機。 他提到,現時很多中小企已考慮應否結業,政府突然拋出《工會法》諮詢方案,業界根本沒有心情去了解,更遑論是給予意見。「而家好多中小微企講緊唔夠膽結業嘅時候,仲話講咩補償,咁更加搞死我哋啲中小微企」,他直言很多中小企認為現時最急切需討論的應該是如何協助業界經營等問題,而非《工會法》。 冀政府先「出手」打救中小企 李卓君指,雖然理解政府立法的立場,「但覺得呢個timing(時機)唔係咁好囉!」他稱,新冠疫情對本澳經濟有極大打擊,很多中小微企幾乎快要結業,僱主變相要去打工,未來身份或轉變成僱員,現時在意見收集上可能會造成偏差或不公平。 他又提到,不少僱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希望政府能推出政策幫忙,要自救成功才有機會去保障員工。他又質疑其立法的逼切性,為何要在現時如此艱難的時期推出法案?至少待遊客量回升,中小企有生存空間,大家才會有心情討論。 黃國勝:必須平衡雙方利益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資方代表黃國勝受訪時則表示,在諮詢期內會推動工商及中小企等業界發表意見。他希望《工會法》在制定過程中平衡勞資雙方利益,維持本澳一直以來和諧的勞資關係,這也是本澳優良的傳統。他又稱,資方普偏認為即使沒有《工會法》,對僱員的權益也沒有影響,因為本澳一直以來的勞資關係都相對和諧,沒有太大爭議或解決不到的問題,不過為了履行國際公約義務及相關法律要求,對於政府主導立法的做法亦認為未嘗不可,資方亦會盡量配合。 他強調,最重要是不能傾斜一方而傷害到另一方的權益,或過分照顧僱員權益而傷害營商環境。又認為勞資雙方及勞工局三方面的協商制度一直恆之有效,政府方面的取態亦相當重要。 被問到是否有收到很多業界的反對意見?黃國勝稱,現時仍處於諮詢期初段,之後會收集工商界的意見再向政府反映。他又鼓勵工商界主動踴躍發表意見。
【特約記者李燊】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目前大賽車宣傳主要在內地,當中以大灣區為主,藉大賽車名牌招來更多客人。她還透露12月初將會有「重慶.澳門周」。 文綺華昨(2日)早出席活動時受訪表示,大賽車宣傳方面仍集中在內地,尤其是在大灣區方面,他們來澳較為方便,當局希望藉大賽車名牌招來更多旅客。同時,在本澳亦會進行大賽車形象廣告,喚醒市民繼續支持大賽車。 至於香港方面,她稱本屆賽事雖然有香港車手參賽,惟香港旅客暫時來澳仍需隔離,因此集中在網上宣傳,如Facebook 等社交平台。 內地再爆疫情,會否擔憂來澳旅客意欲?文綺華表示,當局有留意內地疫情,會根據不同地區疫情的情況,針對媒體會有所調整。她期望今屆大賽車吸引旅客數量與去年相若,但去年相同時間的疫情相對穩定,不似現時較反覆,「可以做到去年水平,對於我哋嚟講,都係一個好好嘅借鑑」。 有關「澳門周」,文綺華表示,原本計劃8月舉行的「重慶.澳門周」,但當時內地有疫情,因此延至12月,期望能順利舉行。她透露,每次「澳門周」都會因應時段、新產品作優化,今次有新穎的文創產品商與旅遊局商談,將會有機會加入「澳門周」。而貿促局方面,上次成都「澳門周」增加了葡語國家元素,相信未來會成為「澳門周」的一個亮點。 至於明年「澳門周」安排,她指首個「澳門周」活動不會早於3月份,主要因為1月天氣寒冷,戶外活動的參與度未必高;2月踏入春節,內地活動較多,場地較為緊張,旅遊局會因應情況逐步調整工作、不斷鋪排及物色適合場地。 文綺華透露,12月初將會有「重慶·澳門周」。(李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