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黎家茗】一名女商人懷疑醉駕違泊,因汽車佔用車道阻街被市民投訴,沒想到警員到場調查期間,女商人更拒絕酒精測試並大吵大鬧,最終被警方以違令罪拘捕,移送檢察院偵辦。 治安警昨(30)日公布案情指,涉案本澳女商人姓方,現年49歲。警員在本月28日晚上11時許接到市民投訴,指羅利老馬路有一車輛違例停泊及阻街。警員到場發現一輛汽車停泊在上述地點一個上落客貨位,但汽車車尾卻突出車位及佔用車行道,當時駕駛座涉案女子方某正閉目養神。方某向警員承認在十多分鐘前駕車到該地點停泊。 警員在詢問期間發現方某滿身酒氣,因此要求其接受酒精呼氣測試,方某不但拒絕更大吵大鬧,經警員多次警告無效,對其以涉嫌「違令」罪作出檢控。其後經醫生檢測,懷疑方某因喝酒有酒精中毒症狀。 方某被捕後供稱,事發當晚約10時,曾在俾利喇街某餐廳用膳,期間有飲用酒精飲品,約晚上11時自行駕車離開,駛到羅利老馬路時因想起自己有飲過酒,於是停泊在上述位置休息,直到警員接報到場。 治安警發言人稱,經醫生檢測,涉案女子懷疑酒精中毒。(實習記者黎家茗攝)
橫琴口岸投入運作已逾一年,澳門海關及治安警察局為確保良好的溝通及協作,並強化橫琴口岸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的處置效率及檢視應急聯動機制,於27日上午11時在橫琴口岸澳門口岸區入境車道區域舉行「防車輛衝關」聯合演習。 演習模擬接獲橫琴口岸內地方部門通知,一輛輕型汽車突然衝破橫琴海關卡口設施駛往澳門口岸區,澳門海關隨即聯同治安警察局根據預案作出應對。治安警察局人員馬上在車道採取阻截措施,推出防衝關鐵馬,並通知治安警察局其他警務單位作應急聯動處理。海關則立即關閉車道自動通關系統,並展開電動釘刺帶及裝設防衝關鐵馬。最後有關車輛及司機被成功截獲,隨即被帶走作詳細調查。 因應出現車輛衝關突發事件,珠澳雙方邊檢及海關人員亦馬上透過珠澳應急機制,進行直接溝通協調,以便雙方即時採取阻截衝關的應變措施。 當局表示,總結是次演習過程順利,達到預期之目的,有助強化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以及橫琴口岸珠澳執法部門口岸區之間應對突發事件的聯合應變及溝通協調能力,提升口岸的安全保障。
選管會連同警方於27 日晚開始到本澳各區視察,包括巡視供候選名單張貼競選宣傳品和舉辦競選活動的公共場地,以及了解即將踏入競選活動期的市面狀況。選管會一行最後到達塔石廣場,關注廣場部分區域短暫實施人流管控,以及踏入凌晨零時候選名單開展競選宣傳的情況。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唐曉峰於當日凌晨接受傳媒訪問表示,競選活動期至9 月10 日午夜12 時,期間各候選名單須按照選管會指引依法進行競選宣傳,同時,在指定的公共場地舉辦競選活動時,須依照衛生局相關指引做好各項防疫安排。 唐曉峰向傳媒表示,選管會認為在塔石廣場實施的人流管控秩序良好,達到預期成效,感謝各候選名單的理解和配合。 未經許可車輛不可張貼宣傳品 選管會提醒各候選名單,在競選活動期內,任何人均需依照選管會指引依法進行競選宣傳,包括只能在指定地點張貼競選宣傳品,例如由選管會設置的宣傳板、候選名單的競選總部和分部;在大廈或商舖內張貼擺放競選宣傳品,則須得到業主或負責人的同意許可,且有關宣傳品不能面向街外,即從外無法看見。 此外,除了經交通事務局及環境保護局檢定許可使用的音響宣傳車之外,一般車輛不能張貼競選宣傳品。候選名單在競選活動公共場地舉行宣傳活動期間,可在場內擺放競選宣傳品,並需於活動結束後拆除及取走。 唐曉峰強調,為了防疫,候選名單在指定的公共場所舉辦競選活動時,必須遵守和執行衛生局發出的「競選活動場地管理指引」,包括為進場人士測溫、檢視健康碼,確保所有佩戴口罩,並按各場地的人數上限控制進場人流,讓場內人士可保持至少一米的社交距離。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唐曉峰(中)呼籲各組別遵守宣傳規定。 (張庚睿攝)
文化遺產委員會舉行平常全體會議,會上介紹了近年文化局完成的修復支援工程情況。
2021人口普查資料收集工作前(28)日結束, 普查覆蓋率達99.3%,整體初步回應率為83.3%, 符合疫情下的預期。
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9%,與上一期(2021年4月至6月)持平。
第二季GDP按年升近七成,除了因為去年基數低, 也因為疫情持續受影響。
青茂口岸即將開通,治安警察局25日舉行人潮管制演習,模擬口岸出現人潮時的處置。
兩宗爆炸釀成美軍十年來最慘重傷亡,別忘了還有170名阿富汗平民無辜喪命,喀布爾機場爆炸事件其實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不論拜登怎麼說,今天的局面都是他一手造成。拜登的名字將會與這場最長戰爭與最失敗撤退永遠連在一起。 20年前,美軍趕走恐怖分子,20年後恐怖分子在他們身後追趕,阿富汗不是越南,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是正在押韻。 諷刺的是,發動襲擊的不是塔利班也不是阿蓋達,而是2001年時還不存在的伊斯蘭國呼羅珊分支,與13名陣亡美軍中的大多數人一樣,2001年時他們還是嬰兒或少年,拉登的殘餘力量在20年後仍然在發揮影響力,而悲劇如同20年前般不斷上演。 這場註定失敗的撤退,在美國國內不但共和黨痛批,民主黨自家人也都驚呆了,這位「不是特朗普」的美國總統,一上任就享受各種「後特朗普時代」的福利,幾乎隨便做些甚麼大家都覺得比以前好。得益於疫苗接種,新冠肺炎確診開始驟降,經濟持續穩健復蘇,美股仍然在創新高,連共和黨都幾乎沒甚麼怨言,但一切在阿富汗撤軍後開始破滅。 在白宮記者會上,拜登面對霍士新聞記者的逼問,一度手撐下巴,低頭無語,白髮蒼蒼的八旬老人似乎充滿無力感。阿富汗撤退已經被拿來與1979年伊朗人貿危機相比擬,拜登被看作卡特,面對美國最艱難無助且難堪的時刻。 當年伊朗人貿危機事件從1979年持續到1981年, 伊朗變天讓美國失去在中東的影響力,而錯估局勢的卡特則直接導致他自己連任失敗;如今的拜登則是選擇執行了特朗普的決策,背上拋棄盟友的罵名,令美國在中亞的影響力喪失殆盡。拜登不斷強調這是特朗普的決策,但沒提到他任內國務院各種錯判形勢產生的致命傷害。 拜登在競選總統時不斷強調要讓「美國回來」,言下之意是要恢復在特朗普任內失去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在多邊組織中的美國領導力。 然而,隨著國際媒體美田不斷播送喀布爾機場無助的難民畫面,而本應被特朗普消滅的「伊斯蘭國」則將喀布爾機場當作活靶子,塔利班、阿蓋達、伊斯蘭國等極端主義力量在此刻「大獲全勝」,教條主義重新回到這個世界,這難道是拜登治下「美國回歸」的大禮? 雖然拜登的任期似乎才剛剛開始,但阿富汗撤軍的失敗已經為的他歷史功過下好定論。
曾經沉寂多時的「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案近月又再飆升,上月初至本月中本澳共發生22宗同類電話騙案,事主被騙款項折合共達120萬澳門元,粵澳警方關注情況,聯手專案打擊,近日收網,內地警方拘捕電話詐騙案團伙五名骨幹成員;司警則在本澳多個地區帶走九名男女,懷疑涉及協助轉移騙款。 【本報記者胡可兒報道】 司警發言人稱,被捕九男女包括報稱的士司機的32歲陳姓本地男子,懷疑是詐騙團伙成員;另八人年齡介乎29至58/歲的四男四女,當中五名本地人及三名內地人,報稱職業包括的士司機、商人、兌換員、銷售員、經理等。 司警上周五公布案情,上月至本月中共接獲八男14女本地居民報案,墮入「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事主年齡介乎29至七74歲,被騙折合達120萬澳門元。其中一宗最大損失一宗,是一名74歲老婦接獲一通電話,對方叫一聲「阿媽」,老婦以為對方是女婿,墮入「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陷阱,騙徒放長線釣大魚,成功騙去婦人30萬元人民幣。 漁翁撒網式瘋狂電話詐騙 司警調查相犯罪團伙運作時間由今年1月開始,首先盜用一名外籍僱員身份資料,用於向兩至三間電信公司實名登記242個電話號碼,藉以逃均避警方調查,騙徒再利用已登記的預付卡電話號碼,漁翁撒網式瘋狂撥打電話詐騙,訛稱事主家人在內地因嫖妓或犯罪被公安拘押,需轉賬擔保金到內地賬戶。司警調查發現本澳多宗電話詐騙屬同一犯罪團伙所為,司警通報廣東省公安廳聯合調查,內地警方在上月20日在粵西地區拘獲包括首腦在內五人,撿獲贓款、手機、提款卡,POS機等,凍結犯罪團伙50,000元人民幣資產。 司警掌握證據後,上周四(26日)聯同金融管理局人員採取行動,到本澳多個地區搜查,警員在筷子基區拘捕的士司機陳某,並在關閘口岸及機場、新口岸三間商舖拘獲另外八人,撿獲多部手機及50萬元現金。 有店鋪涉助詐騙集團洗黑錢 司警調查發現,有被詐騙事主曾到高士德一銀行將20,000元款項交給陳某匯款,陳某被捕後聲稱只是幫朋友轉賬到內地,但無法提供對方資料。司警稱,在有關店舖調查時,負責人聲稱因疫情關係生意下跌,半年前開始利用店舖經營非法兌換貨幣,從中賺取報酬。案件涉清洗黑錢、詐騙及犯罪集團等,移送檢察院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