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例10月1日曾搬屋

全澳累計新增12紅碼區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昨日在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基於第75例患者目曾於10月1日搬遷,黑沙環錦興大廈是她於10月1日前的住所,所以,因應第75例患者住所而設立的紅、黃碼區就有兩組。總結10月4日至今,本澳共新增紅碼區12 處,黃碼區15 處。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昨(6)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加強防控疫情,前(5)日晚再因應第75例確診病例,於黑沙環錦興大廈區域新增一紅碼及一黃碼區。梁亦好指出,這是基於第75例患者曾於10月1日搬遷,黑沙環錦興大廈便是她於10月1日前的住所,所以,因應第75例患者住所而設立的紅、黃碼區就有兩組。 紅黃碼區定期核檢可解封 梁亦好表示,澳門現時設多個紅碼區及黃碼區,現有紅碼及黃碼區的人士核驗檢測日數分別為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第五日、第八日、第 11日及第14日,完成核檢後則可以解除紅碼及黃碼。而澳門現時1,437人進行醫觀隔離,與10月4日「裝修群組」事件出現關聯的有1,309人,98人定為密切接觸者,917人定為共同軌跡,294人定為次密切接觸者。 當局未回應兩確診者是否黑工 兩名越南確診者(第74及第75例)當局一直未有透露其詳細工作職位,而行蹤上卻有顯示有關人士在路環有另一工作地點,並非只是裝修,令坊間猜疑是否涉及過界勞工或黑工。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回應表示,只清楚兩人在高地烏街某一住宅參與裝修工作,但只否屬於黑工或過界勞工則不屬於衛生局調查權限。 另外,梁亦好表示,巴士上追蹤名單當局持續跟進中,已經聯絡到一些實名巴士卡的人士,但同時亦有一些局限情況,因為有些巴士卡並非實名登記。 會否受感染基於綜合因素影響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會否受到感染以至確診,是基於綜合因素影響的,即使不同人觸摸到同一污染源,各人曾否接種新冠疫苗、本身免疫力是否足夠、個人防疫措施是否做好等,都會使各人受感染的風險有所不同。例如,有人觸摸到污染源後,雙手未有消毒清潔下就觸碰自己口鼻,這與另一人觸摸到污染源後立即搓手消毒,兩者風險盡不相同;又例如,有沒有適當佩戴口罩,都會帶來不同的風險程度。

07/10/2021
52910

兩確診者車廂交集巴士深層消毒

車長站長站務員居家隔離觀察

【實習記者黎家茗】本澳第66及74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疑是於上月(9月)24日乘搭新福利巴士公司第25路巴士時,在巴士車廂內近距離交集而傳染,引發四名裝修工人確診。新福利巴士公司昨(6)日表示,新福利嚴格遵從政府於疫情期間的載客及防疫指引,有關當日相關巴士的乘車紀錄,市民可透過「同乘軌跡查詢系統」查閱。 新福利巴士稱,在知悉第66例患者曾乘搭相關巴士後,已立即對相關巴士停止服務及安排回廠進行特別深層消毒清潔;並即時通知有關車長、站長及站務員居家隔離觀察,接受核酸檢測及提供證明。 新福利表示,持續關注全體員工身體狀況及做好車廂消毒工作,配合特區政府發出的防疫規定,確保公共交通服務運作如常。 本澳本周一連續新增三宗確診個案,至前日再新增一宗關聯個案,四人同在高士德金多利花園同一個單位進行裝修工作的「裝修群組」接連確診,經過衛生局專家流行病學調查追蹤發現,「裝修群組」的感染源頭很可能早前七人確診的「保安群組」,可能是通過搭乘同一班巴士而傳染。 流調發現,屬於「保安群組」的第66例患者和屬於「裝修群組」的第74例患者,於9月24日曾共乘新福利25路同一架巴士,第74例患者在9月24日傍晚6時02分於美副將上車;第66例患者則於6時08分在得勝花園上車,其後在氹仔泉亮花園下車。兩患者共處一輛巴士,早期第66例肩並肩站在第74例旁邊,後來第66例坐在第74例後邊,兩患者共同在車內14分鐘。第66例下車時觸摸一根巴士扶手,隨後第74例落車時也觸摸巴士同一扶手,初步不排除可能因此令第74例被第66例感染。 第66及74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所乘搭巴士已回廠進行深層消毒清潔。(資料圖片)

07/10/2021
1603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