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非高等教育今(11)日起逐步啟動在家學習方案。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黃嘉祺昨(10)日表示,關於學生在家學習方案,學校有不同的措施和做法,網課形式也有很多,例如學校會有不同的教材發給學生,要求學生提交電子作業或者集體對話等。 被問及有學生認為上網課時,被教師要求必須開啟視像鏡頭是否侵犯學生私隱?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黃嘉祺表示,相信每個教學方案都有不同的要求,部分或需要集體對話,又或針對不同科目、年級作線上的座談,相信學生也可選擇家中合適的位置和角度,甚至可去除家居的背景等,學校和學生都可用不同模式,保障學生私隱。 另外,被問及現時滯留在澳的跨境學童年紀最小的為多少歲,黃嘉祺指出,跨境學童最小的是幼兒教育的小朋友,其都有家長陪同在澳,大家可放心。 教青局表示,各學校將按實際情況開展在家學習方案。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陳嘉俊、梁雄業】珠澳口岸恢復正常通關因疫情反覆而一再延後,導致數以千計的跨境學生及家長滯留本澳。年紀老邁的陳先生及陳女士便是其中一員,他們在10月4日早上帶同孫子來澳上學後,便滯留至今,更嚴重的是,陳先生患有高血壓需長期服藥,但通關措施突變令他措手不及,藥物幾天前已服完,而且珠海家中還有另一個年僅11歲的孫女無人照顧,每天飲食只能自行叫外賣。 陳先生與陳女士表示,4日當天他們很早便陪同未夠10歲的孫兒從珠海來澳上課,但到了澳門後才得知本澳再有確診,學校即時宣布停課,但由於珠澳兩地原定當日12時取消入境珠海隔離14天,所以兩老一幼便在關閘等到中午希望如期解封,可惜事與願違,接近中午時分已有消息指珠澳將維持原有通關措施。兩老一幼便在毫無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被生生隔絕回家的路。他們不僅身上沒有足夠的現金,沒有可更換衣物,連陳先生最需要的高血壓藥也不夠支撐一日。 孫女獨留珠海 每天飲食叫外賣 年紀老邁的陳先生表示,因為孫兒的父母在外省工作,平時照顧他們的職責便由兩老負責。 滯留本澳後,幸得學校幫忙,成功入住臨時宿舍,現時較緊急的就是他的高血壓藥緊缺,因為平時在內地看醫生,藥都是來自內地的醫院,但滯留本澳後無法再繼續服藥,對此較為擔心。但陳先生表示,幸好過了五天左右沒有食藥,身體未有大礙,而現時孫兒所在的學校其校長正全力協助,希望能盡早拿到藥。 陳先生亦表示,最擔心的便是另一名年約11歲的孫女獨留珠海家中,因為當天未來得及送她上學,但怎料送了孫兒過關後便不能回去。他又指,孫女自己在住所中,每天飲食只能自行叫外賣,希望能有團體可協助內地家人。並希望盡早恢復通關,早日與孫女重聚,他明白防疫需要做一系列措施,即使過關後居家隔離都沒有問題,只要與孫女同住,讓她得到照顧便可以。 經本報報道後,獲得各界積極幫助,目前,陳先生已成功取得高血壓藥品,而他孫女亦得到社會團體協助及慰問。但據了解,上述家庭並未能合乎資格參與跨境學生返珠措施。 本澳社團派人上門探望協助上述家庭的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指出,近日透過社會各界幫助,陳先生所服用的高血壓藥品已從珠海寄出,昨日運至澳門供其服用。至於其在珠海孫女亦獲得本澳社團在內地辦事處的人員上門慰問,並留下相關緊急電話聯繫,王國英稱,最近亦與孫女通話,得知11歲孫女性格較為獨立,過去亦會自行通關。王校長又引述孫女現時情況穩定,未有過度受驚,晚上亦會自覺鎖好門窗,未來則期望透過團體提供較為健康的膳食。
【本報記者鍾佩欣】教青局昨日公布將協助留澳的跨境學生返回珠海,但前提是跨境學生於珠海的居所條件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並且只允許合資格和條件的14歲以下跨境學生及一名陪同人返回珠海並進行14天居家隔離。據教青局統計,目前有500 多名跨境學生和家長符合相關條件。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受訪時表示,因應本澳疫情反覆,珠海方在通關上較為嚴謹亦屬正常,他又指,按照正常通關程序,是不允許居家隔離,而珠海方作出特殊處理,認為措施設定已相當友善,又相信教青局在溝通上作出重大努力,他又形容措施是「難能可貴」。 王國英相信,相關措施只是一個開始,隨着本澳疫情逐漸緩和,在仍未解除隔離措施前,可再爭取對跨境學生通關上的放寬,包括需長期複診、以及14歲以上的跨境學生,期望特殊個案特殊處理。而校方正協助14歲以上的跨境學生的日常需要,包括準備替換的衣物等。 王國英補充,據菜農學校為例,目前約有80名跨境學生留澳,而今日首批約有20名合乎資格的學生及家長將返回珠海家居隔離,今早將由校方及教青局協助下前往港珠澳大橋集合通關。 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期望珠澳兩地逐步放寬通關措施,協助滯澳跨境人士回家。(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林嘉欣】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公務員今(11)日起上班須出示七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衛生局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在昨日疫情記者會上表示,因颱風關係,期望有關單位可酌情處理。 戴華浩續指,受颱風天氣影響,本澳部分核檢站曾暫停運作,若公務員昨天已檢測,但今天未發出報告,只要出示採樣證明亦可允許進入工作場所。他並呼籲其他單位及機構參照同樣做法,酌情處理有關情況。 行政公職局9月14日發出指引性傳閱公函,自2021年 9月 27日起,所有公務人員進入工作場所,須出示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證明,或出示 七天內陰性核檢結果證明。若未能出示有關證明而缺席上班者,有關缺勤視為不合理缺勤。公函指引稱,公務人員的核酸檢測應安排於非辦公時間,而持有因健康狀況不適合接種疫苗的醫生證明者,可豁免核酸檢測的費用。因受疫情影響,相關指引多次暫緩執行。 今起無接種新冠疫苗的公務員需出示核檢陰性證明報告。 (林嘉欣攝)
【本報記者梁雄業、黎家茗】麻子街相應紅黃碼區的居民核檢結果均為陰性,於9日凌晨零時正式解封,現場警員解下封鎖線,多名工作人員收拾現場。麻子街一帶在解封前雨勢減弱,但解封後僅有零星市民落街,均反映健康碼還未轉綠色。 解封後,有紅、黃碼區的居民向記者表示,健康碼還未轉綠碼,更有一名黃碼居民林先生在解封數分鐘前,已在紅碼區外等候,等到解封時即刻向現場警員查詢健康碼轉碼事宜,他向在場記者表示,他需要綠碼上班,但向在場警員查詢後也沒有得到答覆。 部分紅碼區居民表示解封安排得不錯,紅碼居民在解封後接受採訪表示,政府安排得幾好,雖然他健康碼仍未轉成綠色,但他有衛生局發出的證明紙,表示出行「無問題啦!」高士德皇宮大廈C、D座相應紅黃碼區的居民核檢結果均為陰性,按計劃於9日凌晨時分正式解封,警員拉下封鎖線,10多名工作人員收拾現場,有交通警維持路面秩序,整個過程大致暢順。 當日現場橫風橫雨,解封後未見有住客到街上走動。 麻子街相應紅黃碼區解封後,有市民立即下樓查詢健康碼轉碼事宜。 (黎家茗攝)
都市更新對澳門人來說「這麼近,那麼遠」。近的是,澳門有很多舊區。遠的是,都更提出數年,舉步維艱。
澳門氣象局預料,南海熱帶低氣壓將在本澳400公里範圍內掠過。
立法會議員鄭安庭促續推經援為中小企及居民紓困。
本澳近期遭遇疫情連番衝擊,令陷入困境多時的中小企雪上加霜。
10月4日,原本是本澳學校復課之日,但是早上「一混合樣本初檢結果呈陽性」的消息傳出之後,猶如一顆炸彈震撼了全澳市民的不安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