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兩周無本地確診 粵澳通關核檢鬆綁

明起核檢證明放寬至七日有效

【本報記者吳泳欣】本澳自8月初確診四宗新冠後,超過兩周未有再新增本地確診個案,粵澳通關核酸檢測有效期終於鬆綁。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23)日宣布,自明(25)日凌晨零時起,經粵澳口岸出入境的人士,由目前須持48小時有效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改為七天內有效。經其他口岸出入境人士的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要求不變。 治安警察局公共關係處處長李德輝在昨日的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公告,經珠澳聯防聯控機制協商一致,自明(25)日零時起,經珠澳口岸出入境人員(含珠澳跨境貨車司機)需持有七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李德輝呼籲,出入境措施會因應疫情情況而改變,請通關人士務必留意出入境措施最新資訊。為減少通關人流聚集,請通關人士錯峰出行,並可留意治安警察局手機應用程式內的實時資訊平台,選擇使用人流較少的口岸,確保通關效率。 本澳自8月初出現四宗本地確診個案後,因應疫情變化,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於8月4日起核檢有效期為12小時,至8月10日早上6 時起,放寬至48 小時。 另一方面,由8月10日起,所有擬乘坐往外地民航飛機的乘客,須出示48小時內作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有關規定措施目前仍未解除。 衛生局:正尋求與病毒共存的方法 在昨日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疫情發展的而且確在全球非常嚴峻,但因為要維持經濟活動,所以要用各種有效防控措施以維持經濟活動及疫情防控,而本澳亦是希望尋求與病毒共存的方法,而在未找到最確切的方法前,接種疫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因為接種疫苗達至全民免疫後,可減低市民因疫情而出現死亡及重症的個案,故當局暫時可做的,是希望更多市民可接種疫苗以達至全民免疫,以更快可完全恢復各種經濟活動。 粵澳通關核酸檢測有效期終於鬆綁。(資料圖片)

24/08/2021
20225

將以更高標準實施開學防疫措施

教青局宣布非高教9.1如期開學

近期本澳未有新增本地確診個案,而下周就踏入9月,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昨(23)日終於初步落實開學安排。當局指,經與衛生部門研判後,若疫情無大變化,新學年非高等教育學生將於9月1日起如期開學,至於高等教育已於8月中旬以網課形式復課,其學生將於9月6日可陸續恢復面授課堂。當局表示,將會以更高標準實施開學防疫措施,為曾於8月6日後到過澳門、珠海、中山三地以外地區的學生和教職員,於開學或恢復面授前五天內進行一次性核酸檢測,並為他們設專門預約平台提供免費檢測,但檢測結果不能作通關用途。 【本報記者吳泳欣報道】 早前教青局表示,若果疫情存在高風險及不穩定因素,有可能會延遲開學。在昨日舉行的新冠病毒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代局長龔志明表示,經向學校了解學生和教職員工在暑假期間離澳的情況,加上高等院校亦有相當比例的內地學生返澳學習,在分析研究後認為如常開學或恢復面授將是近期社會恢復常態化的重要活動,而對疫情防控須採取更謹慎的措施。 部分師生開學前需接受核檢 龔志明表示,為確保新學年能如期安全開學,保障廣大學生群體的健康,教青局及衛生部門將以更高標準實施開學防疫措施,調整開學預案,為部分學生和教職員於開學或恢復面授前五天內進行一次性核酸檢測。應接受檢測對象是8月6日後,學生和教職員本人及其有同住者曾到過澳門、珠海、中山三地以外地區者。上述學生和教職員返校時,須出示已採樣的截圖。 他介紹,上述核酸檢測將安排於現時本澳的六個核酸檢測站點進行,檢測時段分為:非高等教育由8月27至31日;高等教育由9月1日至5日。將設專門的預約平台,提供免費檢測,而檢測結果不能作通關用途。當局會透過加開採樣點,增大現有站點每小時預約量和檢測量,並設學校通道,以方便師生進行檢測。 此外,他表示所有跨境學生及教職員工因通關需要已持有效的核酸檢測結果,則開學前五天毋須返澳參與上述核檢安排。倘未於指定日期內完成核檢則需要自費檢測後方可返校。 大部分師生已返回常居地 龔志明指,當局曾於8月13日提出初步預案,要求學生及教職員必須在開學或恢復面授教學前14天返回澳門、珠海或中山居住地,目前大部分師生已返回常居地,至於在8月6日後,有幾多學生和教職員曾到過澳門、珠海、中山三地以外地區,龔志明稱未有掌握確實數字,但按他所知,現時只有少部分師生還沒有回澳。 教青局再次呼籲學生、教職員工和家長切勿鬆懈,應繼續保持高度警覺,開學前減少不必要的跨境流動,並密切留意特區政府的抗疫資訊和配合各項開學防疫措施。

24/08/2021
1559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