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四例均列輸入關聯個案

珠澳放寬通關需多方考量 不必非等14天

隨著本澳確診個案間的傳播鏈逐漸清晰,當局對本地疫情風險有更加明確的掌握。應變協調中心昨(6)日公布,最近新增的四宗確診個案均為輸入相關病例,感染源頭都是第64例土耳其籍確診者,本澳合共累計出現15例輸入相關病例。 雖然本澳疫情並未到達中高風險狀態,但斗門區政府在昨日公布的防疫指引中,卻將本澳與內地中高風險區並列,採取相應防疫措施。當局對此表示尊重,至於珠澳何時能夠放寬通關措施,當局則指「不一定要等14天」,而是從多方面做出考量,包括全民核檢結果、密接與次密接的情況等,交由珠澳雙方衛生部門判斷。 【本報記者陳宇東、黎家茗、吳泳欣報道】 應變協調中心昨日公布,近日新增的四宗確診個案均確定為輸入關聯個案,感染源頭都是第64例個案,本澳合共累計15例輸入相關病例。另外,當局又解釋,本澳的確診病例分為輸入個案和本地個案兩種,而輸入相關個案也屬本地個案。 輸入關聯個案也為本地個案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澳最近確診的四例病均為輸入相關病例,累計合共有15例輸入相關病例。 當局如何定性或區分輸入個案、輸入關聯個案和本地個案?戴華浩表示,確診病例其實只有兩種,分別為輸入個案和本地個案。輸入個案即是當患者入境澳門在隔離期間出現病徵而確診便是輸入個案,而非上述情況的便是本地個案,本地個案當中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能明確地找出源頭是被輸入個案感染的病例,便是輸入相關個案;而與輸入病例沒有關係的也是本地個案,或是叫做源頭不明社區個案。戴華浩又重申,其實輸入關聯個案也為本地個案。 本澳至今累計75宗新冠肺炎確診,累計64人出院。現時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共有四名新增確診者、一名外地輸入確診者和六名輸入相關確診者,他們病情穩定,沒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一般情況良好;另外有六名康復期隔離者、一名復陽個案及29名密切接觸者。 斗門列澳門為中高風險 當局:尊重 當局如何認定確診個案的類型,對判斷本地疫情的傳播風險非常重要,其中是否出現廣泛的社區傳播,更是內地定義高風險地區的標準。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在前日舉行的疫情新聞發布會上曾經解釋,按照內地標準,本澳紅碼區可視為中風險區,其餘均為低風險區。 不過,珠海市斗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昨日指出,9月19日以來有福建莆田市和廈門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和綏化市、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市和伊寧市、澳門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返)斗人員、所有粵康碼「紅碼」和「黃碼」人員需第一時間向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單位或所住酒店報備,主動進行核酸檢測並配合落實健康管理措施。並建議居民不要前往有本地陽性個案的地區,包括澳門。 對此,梁亦好表示,每個地方和城市對承受的風險不同,會進行不同的自我評估;她又稱,究竟全國以至全球有幾多個地方將澳門列作非低風險地區,實在不能確認。當局對於斗門方面的決定表示尊重。 放寬通關檢疫需做多方面考量 由於風險等級的認定,會影響通關措施是否延長或放寬,外界關注本澳疫情是否受控,以及珠海方面對兩地疫情的認知判斷。珠海市疾控中心前日晚引述專家指出,感染Delta病毒株後一般的潛伏期為兩天至14天,對國內Delta變異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分析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人會在七天內發病,這個時間是隔離傳染源的主要依據,也是珠澳口岸是否恢復通關的主要依據。 警察總局警務聯絡及公共關係處處長張健欣昨日對此表示,不一定需要本澳14天「零確診」才會放寬通關檢疫措施,而是需從多個方面作出考量,例如本澳是否有新增確診個案、全民核檢的結果、以及密接和次密接的找尋情況和他們的核酸結果等。然後會將上述結果交由珠澳雙方的衛生部門來作出商討評估兩地的風險,從而再決定豁免隔離防疫措施。他強調,當局與市民同樣希望能盡快恢復珠澳正常通關。

07/10/2021
32170

全民核檢48小時 採樣67萬人

54萬人結果全陰

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至昨(6)日晚間屆滿48小時, 當局公布, 至昨晚9時固有67萬人完成採樣,54人檢測結果為陰性。應變協調中心中心決定自昨晚9時起調整站點安排,僅維持六個站點應付餘下的檢測工作。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進行檢測。中心呼籲未進行核檢的市民應盡快接受採樣。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昨日表示,預料絕大多數市民已完成檢測,餘下不多於人,故有信心關閉大部分核檢站。 【本報記者吳泳欣、梁雄業報道】 應變協調中心公布,自昨晚9時起仍繼續運作的核檢站包括六個一般站,分別為工人體育場、澳門文化中心、綜藝館(免費)、沙梨頭活動中心、望廈體育中心1樓、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體育館,以及三個自費站,分別為綜藝館(自費)、國檢(澳門)醫務中心、南粵橫琴口岸。 中心指,上述九個站點均24小時開放。一般站設置優先通道,關愛對象毋須預約,可直接入站進行核檢。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進行檢測。請市民出門前留意各站點的實時輪候數據,並帶備身份證明文件及健康碼截圖。 今晚9時未受檢 健康碼轉黃 中心提醒,所有在澳人士均須參與第三次全民核檢,不設豁免檢測期。倘有關人士未能於限期內(即10月4日晚上9時至10月7日晚上9時)接受核酸檢測,其健康碼會在今(7)日晚上9 時後轉為黃色。根據相關規定,健康碼一旦轉為黃色,將可能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和不能離境。 在昨日舉行的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重申,當局針對最新一輪全民核檢已開宗明義表示,是爭取首48小時完成,尚餘最後24小時是留給未能於首兩日完成的人士。他呼籲市民還是盡快於今晚9時之前完成全民核檢。他又指如果再有下次全民核檢,不排除都會計劃用兩日時間完成。

07/10/2021
25646

全民核檢48小時大致完成

市民:比之前順暢

【本報記者梁佩茵、梁雄業】第三輪全民核檢至昨(6)日晚上9時已滿48小時,當局昨日下午宣布,昨晚9時後僅餘六個一般核檢站及三個自費核檢站應付餘下檢測工作。有市民對本次合檢安排感到滿意,認為過程比之前更流暢。 本報記者昨日下午前往多個核檢站察看,下午4時許,文化中心核檢站輪候人數不足百人,現場戶外有預約等候的人士僅20多人,基本上隔五分鐘可放一批預約人士進場。市民施先生表示,整個過程約15分鐘。他認為今次核檢比之前更加順暢,亦可以有實時數據方便公眾選擇地點。他又稱現時出街都盡量不會到紅黃區的地方,並已一段時間沒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時寧願選擇行路。 市民:因疫情減少坐公交 當局昨日下午宣布,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檢測。市民黃小姐知道後便提早預約時間到文化中心,工作人員稱沒有預約人士排隊才可放無預約人士入場。不過現場輪候的人並不多,她等候不足五分鐘便可入場。她表示,「早做早安心,唔會留到最尾一日先做!」,又認為之後兩次的全民核檢都比第一次進步,秩序方面也良好。問到會否因為疫情減少坐公交,她直言,「好耐無搭過巴士,今日第一次!」亦會減少外出,做好消毒等防疫措施。 市民:兩天完成可接受 另外,綜藝館下午亦不算多人,有外僱表示首日已在望廈完成核檢,他認為三次的全民核檢分別也不大,「可能因為首次時最尾一日先去!」但認為第二、第三次安排已明顯改善,假設日後再需要全民核檢都認為沒有太大問題。 到下午5時許接近放工時段,各站點開始人多。沙梨頭活動中心現人龍逾百人等候。市民劉先生表示,知悉沙犁頭及大部分核檢站會關閉,但因昨晚已進行預約,因此不太擔心。他認為雖然有人龍,不過排隊約五分鐘便可進場,估計整個過程約20分鐘可完成,可以接受。他又稱,雖然兩天內完成全民核檢感覺有少少趕,但依照現時進度認為兩天內完成可以接受。

07/10/2021
1487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