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ECF 設綠色公眾日與眾同樂

推廣綠色低碳生活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環境保護局承辦的「2021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1MIECF),將於8月5至7日期間假澳門威尼斯人舉行,主題為「共創綠色低碳新時代」。活動最後一天(8月7日)為「綠色公眾日」,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參觀綠色展覽,了解最新的環保資訊及技術。為響應大會主題,現場亦設有一系列環保宣教活動,入場觀眾從中可學習如何實踐環保生活。 今年「綠色公眾日」安排的活動包括環保工作坊、親子遊戲、綠色導賞服務及回收品展示區等,亦設有幸運大抽獎。環境保護局的吉祥物地球先生、綠樹太太、小花妹妹及琵鷺寶寶等更會親臨現場與公眾合照互動,傳遞各種環保訊息,呼籲市民齊參與綠色低碳活動。 大會期望透過這些極具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公眾共同參與MIECF這項國際化的綠色盛事,推動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各種環保行為,宣揚綠色及低碳的生活理念。 為鼓勵市民綠色出行,大會於綠色公眾日當天提供四條免費穿梭巴士路線往返澳門中區、北區及氹仔與會場,詳情請瀏覽網頁:www.macaomiecf.com。為響應大會主題,本屆展會的免費穿梭巴士將採用全電動巴士。 大會亦於威尼斯人展館D設泊車區方便市民,自駕人士持綠色公眾日門票並到環保活動區接待處蓋章,可享免費泊車。車位有限,先到先得,歡迎市民與親友共乘,一同前往MIECF會場,參與此項環保盛事。 「 2021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1MIECF)設立綠色公眾日,推廣綠色低碳生活。 (環保局提供圖片)

29/07/2021
12182

婦聯冀增建兒童遊樂設施

區區有特色 減跨區遊樂

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自開放以來一直受到家庭和旅客歡迎,更滿足兒青成長需要和提升居民生活素質。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指出,傳統民生區域如新橋、北區等由於設施不足而且質素欠佳,導致家長需要帶子女跨區遊樂,期望政府加快利用全澳各區閒置土地增建兒童遊樂設施,減低居民跨區遊樂情況,並建議加快制定《澳門兒童發展目標》,從政策層面重視兒童成長和發展,共建美好家園。 推進「兒童友善城市」呂綺穎指出,婦聯多年來以通過調研、舉辦活動和營運本澳首間培育兒童生涯探索的親子探索館等方式,推動政府重視兒童遊樂權利。兒童遊戲權愈來愈受到社會重視,政府認真聆聽社會意見,兒童遊樂設施發展已有明顯優化,近年翻新和新增的公園和休憩區,均廣受家長和兒童好評,不但有利進一步推進澳門發展成「兒童友善城市」,更為建設澳門成為「宜居宜遊宜樂」城市提供更大支持。 然而,澳門要成為「兒童友善城市」更需要政府在城市規劃上更予以重視。她引述早前婦聯的「2021年度澳門公共兒童遊樂設施滿意度」調查,有近五成受訪者認為澳門的公共兒童遊樂設施不足夠,從地理位置和整個規劃配套而言,未能滿足不同堂區居民的需求,另外由於遊樂設施分布不均,跨區遊樂情況明顯。 制定澳門兒童發展目標呂綺穎建議當局利用閒置土地建設大型綜合休憩區,區區有特色公園,政府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加入更多兒童友善元素,積極利用已回收閒置土地,創設兒童活動空間上更具彈性及前瞻性,兒童遊樂設施質和量並重,配合人口普查結果,運用各區人口分布、家庭結構等進行系統性分析與預測,更精準了解不同區域民生需求,尤其在人口密度較高的北區,建設更多能夠滿足不同遊樂需求的,大型室內外綜合遊樂與休憩空間;加快制定《澳門兒童發展目標》,重視監測評估助社會發展,依據本澳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力求將兒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因素,融入至不同政策制定層面,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婦聯提供圖片)

29/07/2021
17291

防微杜漸切勿心存僥倖

內地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由南京祿口機場最先引發的本土傳播鏈,在短短數日間就已經傳播到內地多個省市,最近澳門的中山、珠海亦都「失守」出現確診病例,幸好在當地政府部門強大的緊急部署和執行能力之下,疫情沒有進一步擴散,兩市先後宣布全市全員核檢陰性結果,亦令到本澳市民暫時放下心頭大石,但即使如此,本澳仍有不少內地城市直航前來的旅客,以及自國際轉機而來的航班,參照南京祿口機場爆疫的教訓,相關防疫工作仍然不可鬆懈。 本次疫情傳播源自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今年7月20日機場有九名工作人員新冠病毒核檢陽性,涉及地勤、清潔員等。隨後,病毒在南京市內傳播,亦隨著航班散播向四面八方,內地至少有五個省九個地區報告有南京旅居史的新冠感染者。據內地媒體報導,南京祿口機場的保潔工作外判經營,但懷疑沒有把境外和境內部分的保潔員作區分,而機場領導更將國際航班與國內航班統一混合營運,造成境外疫情流入蔓延。 由此可見,國際機場作為城市防疫的最前線,其防疫風險極高。本澳衛生當局對國際高風險地區來澳的航班有嚴密檢疫措施,乘客除了須持有短期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亦須閉環管理送往酒店作醫學觀察。以往有多名居民自海外回澳後,在落地檢測或醫學觀察期間發現染疫,但從未因此而引致病毒外洩到社區,證明相關檢疫機制行之有效。 本澳有航空公司日前參與直播活動,售出逾二萬套買一送一機票,意味著有不少內地旅客可能在下半年乘搭航班來澳。這固然是助力旅遊業復蘇的大好事,但人流就意味著風險,有關當局和營運方宜吸取南京此次機場爆疫的教訓,檢視機制上可完善之處。 另外,湖南省張家界市一場「魅力湘西」劇場表演懷疑導致交叉感染事件,至少有四名無症狀感染者曾觀看這場表演,而當晚觀眾接近2,000 人,對流行病學跟蹤調查造成極大挑戰。下半年本澳有不少大型盛事舉行,當局應視乎疫情進展,動態考慮是否舉行相關活動。

29/07/2021
18051

四大慢性病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71%

衛生局長:慢性病防制刻不容緩

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前(27)日舉行2021 年工作會議,由慢性病防制委員會代主席、衛生局羅奕龍局長主持。羅奕龍局長致辭時表示,慢性病的流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除了帶來死亡威脅,也使患者致殘和生活質量下降,加重醫療體系及社會經濟負擔,慢性病已被國際社會一致認為是21世紀主要健康挑戰之一。 羅奕龍局長稱,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2016年全球5,700萬人死亡中,死於非傳染性疾病約4,100萬人,佔總死亡人數約71%,其中約1,500萬人為30至70歲,屬過早死亡;而據本澳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8年本澳死於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四大慢性病的合共有1,471人,佔總死亡人數,與國際數字相若,其中40.7%屬過早死亡,因此慢性病防制刻不容緩。 慢性病防制委員會自2009年成立至今已邁向第12年,一直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注重疾病與危險因素干預相結合,強調慢性病的早期發現和針對不同人群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都可減輕慢性病流行。有賴各委員和歷屆委員不斷努力,完善了本澳的慢性病防制策略。 針對慢性病舉辦一系列活動 針對本澳主要慢性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失智症)及其危險因素,委員會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包括自家健康自家管理、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大腸癌篩查、步出健康、起來鬆一鬆、共建失智症友善社區及食得健康餐廳等。此外,委員會亦定期配合國際組織訂立的世界性紀念日,舉辦一系列營造社會氛圍和大眾參與的宣傳教育活動,運用大眾媒體傳播預防訊息,鼓勵居民參與、關注和實踐健康生活。 預防慢性病和預防傳染病同樣重要,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大流行,對社會經濟、家庭和個人等各方面都帶來巨大衝擊,同樣對慢性病防制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慢性病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存在相關性,多項研究顯示慢性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死亡或住院的風險較高,因此慢性病患者更應接種疫苗。

29/07/2021
13763

駕七人車衝路障撞的士致兩人傷

屢次無牌駕駛26歲男司機被捕法辦

【本報記者鍾佩欣】一名26歲私家車司機因無牌駕駛,加速避開警方路障,逃離現場,期間更與一輛的士發生碰撞,導致的士司機及女乘客受傷送院。該名疑犯早前更涉及四次無牌駕駛及一次危險「倒車」;其男乘客則試圖隱瞞逃走路線被捕。 兩人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第一名疑犯姓NG、26歲、澳門居民、公關;第二名疑犯姓Alabaso、27歲、銷售員。 疑犯加速逃離現場 本月25日凌晨,警方近三角花園附近進行查車活動,期間指示一輛黑色汽車停車時,該輛汽車突然轉右,警方多次要求對方停車,但對方無理會並且加速逃離現場,期間更與一輛的士發生碰撞,導致的士司機及女乘客受傷送院。 警方透過天眼系統追查,成功鎖定該名涉案男司機,並帶回警局調查。第一名疑犯承認當時駕駛涉事車輛,並承認與第二名疑犯在新口岸一酒店消遣後駕駛車輛離開,但聲稱無飲用酒精飲料。而當時逃避警方截查是因為他無駕駛執照,為了逃避處罰,及時加速轉右駛離現場,並駛回朋友家中休息。 試圖隱瞞逃走路線 經過警方盤問下,第二名疑犯得知第一名疑犯逃避警方路障,並試圖隱瞞逃走路線,觸犯袒護他人罪。而警方翻查紀錄後,更發現第一名疑犯早前涉及四次無牌駕駛及一次危險「倒車」。案件移送檢察院偵辦。

29/07/2021
12450

兩公務員誤入網上博彩及借貸陷阱

按騙徒指示多次匯款 損失逾26萬

【本報記者鍾佩欣】一名30多歲男公務員,在網上網站進行賭博,多次透過銀行匯款至指定香港戶口,對方更謊稱其帳戶被凍結,要求匯款解凍,事主懷疑被騙報案,事件中合共損失港幣26.06萬。另一名女性公務員更誤信無需抵押借貸網站,被對方詐騙6,000港元。 昨(27)日 警方接獲一名男子報案,今年6月中透過手機發現一個賭博網站,有多種賭博方式,註冊後贈送88港元進行賭博。事主註冊後按客服的指示,在6月23日匯款港元至指定香港銀行戶口進行充值,其後曾經成功提現7,000港元,事主信以為真後繼續賭博。經過一段時間賭博後,事主嘗試提現未成功,客服則多次要求事主銀行匯款至指定香港戶口。 帳戶顯示事主已贏取逾百萬 直至本月20日,事主已充值10萬港元,客服表示24小時後將可提現,期間事主亦繼續賭博,並在一項1賠2.19的錯誤賠率的賭博上,事主不斷投注賭博。翌日賬戶顯示已贏取100多萬港元,當再次提現時客服要求他提供15%稅金,即逾15萬元才可提現。事主信以為真再次透過銀行戶口匯款,但最終未能提現成功。 直至24日,事主接獲客服通知指其不誠實賭博,有關款項已被凍結,要求事主提供11萬元保證金才可解凍。事主懷疑被騙向警方報案,報稱合共損失港幣26.06萬元。 借貸前需繳付律師文件費用 另一名40多歲女公務員,早前透過社交平台發現一個無抵押借貸網站,而對方表示可借貸50,000元,月息為借款額4%即元,借款期限一年。 借貸前,事主按對方所指,先後兩次將合共6,000元預約律師費及文件費用匯至對方指定戶口。其後對方相約事主在皇朝一大廈簽署有關合約,但對方未曾出現。其後對方要求事主增加擔保人及攜同律師簽署合同。其後事主要求對方退回6,000元費用,但對方一直拖延。事主懷疑被騙報案,事件中合共損失元。

29/07/2021
1102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