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系列活動響應世界食安日

提升食安風險防範意識

每年6 月7 日為聯合國訂定的「世界食品安全日」,今年主題為「保障食品安全 構築健康未來」。為響應主題,市政署舉辦預防食源性疾病專題講座,並推出食安網上有獎問答遊戲,亦會派員到供餐場所進行食安宣導,以及於社區派發食安宣傳單張等,藉此加強社會大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共同預防及管控食安風險。 辦專題講座 提升業界食安操作水平 市政署於昨日下午在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九樓禮堂,舉辦面向食品業界的「預防食源性疾病專題講座」,由市政署代表及本澳食品安全專家學者作講解,根據全球食源性疾病的發展趨勢,結合本澳集體胃腸炎不適的個案調查分析,歸納出本澳食源性疾病個案發生的成因,並針對常見的狀況提出改善建議,教導食品從業員在處理食品時須注意的良好衛生操作規範,從而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 網上食安有獎遊戲 歡迎市民踴躍參加 市政署同時於昨日起舉辦「保障食品安全 構築健康未來」網上有獎問答遊戲,以日常生活實例帶出食安要點,讓市民透過遊戲,輕鬆學習及掌握「食品安全五要訣ABCDE 」等食安操作原則及技巧。市民可於本月21日前登入食安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上的遊戲專頁,答對所有問題並填妥個人資料便可參加抽獎。獎品為面值100澳門元的超市現金券,名額共300 個,歡迎市民踴躍參與,得獎名單將於7 月1日公佈。 持續於社區宣導食安知識 另外,市政署將派員到餐廳、食肆等供餐場所進行上門式食安宣導,並派發宣傳單張,輔導業界做好各項食安風險防範措施。市政署亦會於本澳社區派發以世界食安日為主題的宣傳單張、活動海報及擺放食安資訊展示品,務求將食安知識帶入社區,共同維護本澳食品安全。

08/06/2021
13097

文化局藉上海澳門周

推廣「文化澳門」形象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辦的「上海澳門周」於6 月3 至昨(7)日一連五天在上海市黃浦區外灘源圓明園路步行街舉行,持續宣傳澳門健康安全宜遊形象,文化局藉組織本澳團隊參與路演,展示澳門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及演藝魅力,推廣「文化澳門」形象,逐步落實澳門文化「走出去」。 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日前赴滬出席「上海澳門周」大型路展,文化局繼續以「相約澳門」為主題,打造「文遺記憶」和「澳門好店」展區,並組織澳門非遺清單項目杏仁餅製作技藝、詠春拳以及演藝團隊參與路演。穆欣欣表示,藉“ 澳門周”系列活動的推廣平台,多個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如龍鬚糖製作技藝、杏仁餅制作技藝、蔡李佛拳、詠春拳等,有機會向內地居民展現澳門深厚的人文風情和獨特的文化特色,使非遺項目得到弘揚。而澳門豐富的文化元素包括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創意產業、文化演藝團隊等,將築成文化的橋樑,共同展現澳門「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色,讓更多人看見「文化澳門」。 是次路演中,「文遺記憶」展位的「 澳門歷史城區」體感互動遊戲吸引上海不同年齡層居民踴躍參與,透過遊戲認識澳門世界遺產及其普世價值,上海居民更積極向文化局現場推廣人員了解資訊,計劃來澳遊覽別具特色的世遺景點;“ 澳門好店GOOD」匯聚14 個不同澳門創意品牌超過770件文創產品, 產品展示澳門文化創意及城市特色,美學與實用兼備,吸引上海居民即場購買,銷情熱烈。

08/06/2021
15396

堵截輸入 加快接種防感染

廣州、深圳及佛山等鄰近地區近日爆發新一波疫情,當中都因為外來輸入病毒引起,並且涉及未知源頭及變種病毒。因應有關情況,特區政府即時收緊粵澳出入境政策,包括所有經粵澳通關人士今日起須持48小時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報告,更表明不排除全民核檢。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除了政府的防控措施外,社會亦應提高警覺防範,市民應積極接種疫苗,以免外來病毒有機可乘。 廣東省多地出現本土新冠病例,疫情最嚴重的廣州,因一個「飲茶群組」爆發,疫情已蔓延五個片區,傳播鏈更延伸到佛山,此外,還有湛江和茂名都發現感染個案,深圳的疫情則較輕微,全省總體本土感染個案約100 個。而在香港, 第四波疫情剛結束,隨即敲響第五波疫情的警號,母女三人感染英國變種病毒。 從已公布的信息來看,港穗深等地新一波的疫情共通點,都是因為外來輸入變種病毒引起,而且沒有找出確切的源頭。廣州的病毒來自印度,深圳和香港病毒來源都是英國,但如何傳播到社區則沒有找出原因。由此可見,即使入境檢疫措施如何嚴格,也會有漏網之魚。本澳與廣東省來往密切,收緊防控措施或對部分市民造成不便,但此舉能最大程度減低風險,是有必要性以及可以理解。事實上,鄰近地區爆疫,中山和珠海都已嚴陣以待,中山啟動全民核檢,珠海的公共娛樂場所限制人流,搭巴士要出示粵康碼,故本澳絕不能掉以輕心。 面臨外來病毒威脅,接種疫苗是防止感染、抑制病毒傳播的最重要途徑。歐美因大規模接種,疫情漸趨平穩; 接種率偏低的東南亞則因變種病毒入侵,令疫情再度告急。正如當局所說,在現時仍有足夠人力資源為市民接種下,市民珍惜機會接種,若出現疫情變化例如確診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本澳需要開展全民核檢時,疫苗接種工作亦必然需要暫停。故全社會應積極主動打針,共同努力盡快達到群體免疫,保障全澳市民安康,早日恢復正常經濟社會活動。

08/06/2021
12098

網購K-pop周邊商品惹糾紛

消委會籲保留證據投訴轉介處理

為保障消費者跨境網購韓國商品的權益,韓國消費者院發出消費提示,建議澳門消費者如有相關投訴,可透過澳門消委會作出個案轉介。 韓國消費者院指出,韓國娛樂事業帶動周邊商品獲海外消費者的追捧,亦因此衍生了不少跨境消費的糾紛,自2020年1月,該院收到不少海外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透過某一網站購買各類K-pop韓星的相關商品,發生運送、要求取消訂單/退款/更換、網站未能履行合約,以及瑕疵或質量的問題,在韓國消費者院的協助下,所有海外消費者的投訴都得到解決。 澳門消委會與韓國消費者院於2019 年簽定合作協議,建立投訴個案互通機制,在雙方緊密的合作基礎上,韓國消費者院就海外消費者網購K-pop 商品時遇到的問題、發生爭議應如何處理、以及怎樣使用韓國消費者院設立的跨境投訴平台,以消費提示發送至澳門消委會並邀請轉發,藉此提高澳門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並提供投訴的方式,讓澳門消費者獲得適時的協助。 澳韓已建個案互通機制 消委會暫未接獲涉及跨境網購韓國商品的個案,如消費者有任何相關投訴,可向消委會投訴,消委會將盡快作出轉介,消費者亦可直接以電郵方式向韓國消費者院(crossborder@kca.go.kr)投訴,該院收到澳門消費者的投訴後會盡可能協助消費者進行維權,爭議的調解結果將直接由韓國消費者院送達,或經澳門消委會轉達給消費者。 權益如受損謹記保存證據 韓國消費者院提醒澳門消費者,倘進行網購時遇到訂單中的商品遲遲未寄出,應主動聯絡賣家查詢商品的送遞情況,在進行跨境交易時,若收到韓國賣家寄錯商品或商品出現破損的情況,須收集確實的證據(如圖片或短視頻)證明損毀是由賣家所造成。收集好證據後,應透過包括電郵等各種途徑,要求賣家為有問題的訂單提出解決方案,如未能解決爭議,消費者可通過澳門及韓國的投訴途徑尋求協助。 韓國消費者院屬下的跨境交易消費者門戶網(https://crossborder.kca.go.kr)載有一系列有用的購物小錦囊,錦囊內的維權資訊已翻譯成中文及英文等語言供消費者參考。

08/06/2021
1868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