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將至,又是迎客時,疫情防控措施必須堅持,確保澳門是個安全宜遊城市,令旅客安心來澳度假消費。根據治安警察局數據,在聖誕節期間,入境旅客比平日增加近一成,尤其在25至27日聖誕及周末假期,每日出入境旅客人數均超過50,000,市面旅客人流明顯增加,熱門景點大三巴牌坊、議事亭前地等,旅客絡繹不絕,大三巴前手信街可見人頭湧湧,雖仍未回復以往人山人海情景,但反映旅客對澳門防疫有信心,相信澳門是安全宜遊城市,趁周末假期來澳旅遊購物,加上政府的「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透過互聯網電商向旅客提供機票、酒店及消費優惠,更吸引不少過夜旅客,期間酒店入住率亦顯著增加,個別酒店入住率更高達八成,顯然旅客對澳門安全有信心,因此防疫措施需持之以恆。 新冠疫苗面世,多個國家已開始為民眾接種,因此本澳有意見認為接種疫苗後,可解除隔離醫學觀察。特區政府已訂購120萬劑新冠疫苗,首批將於明年首季送到,但新冠疫苗並非百分百可熔斷病毒,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指出,雖然接種疫苗後可減少重症或死亡風險,但不代表不會發病,也不代表沒有傳播風險,因此來自高風險地區人士即使接種疫苗後,也不代表可以解除其入境澳門限制,仍需按照現時法定程序進行入境措施。疫苗雖有助對抗 病毒,但抗疫工作不能掉以輕心,保障過去一年抗疫成果,令社會民生進一步恢復正常,經濟持續復蘇。 新年及春節接踵而至,北半球已進入冬天,新冠病毒存活時間相較於天變得更長,內地發生由輸入傳染源導致本土聚性疫情頻次增多,但發現及控制及時,疫情規模較小,中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指出,全球疫情呈現持續上升態勢,本月中旬以來,平均每日新增病例超過64萬例。內地與澳門特區一直保持高強度防疫措施,沒有放鬆警惕,中國的醫學專家,包括鐘南山院士等早已發出提醒,指出秋冬季會有更大疫情出現。 全球疫情反覆,在可見的未來,內地旅客仍是本澳主要客源,恢復其他客源市場道路仍較漫長,澳門特區需維持防疫抗疫強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確保澳門是個安全宜遊城市,讓內地旅客恢復對澳門旅遊信心,提高旅客來澳旅遊意欲及延長逗留時間,促進澳門經濟復蘇。
司警局與內地公安聯合偵破一個跨境刷卡犯罪集團,該集團涉嫌利用經改裝的內地POS 終端機,於本澳刷卡套現,賺取差價的詐騙行為,共拘捕69 人,其中30 人在本澳被捕。
街坊聯合總會昨(29)日舉行「關於本澳兒童權益保護」報告書發布會,報告書指出,澳門僅在發生涉及兒童的犯罪時,社會才較為關注兒童權益保護,但始終未能形成風氣。街總建議研究制定一套聯防機制,明確各方責任,無縫保護兒童免受傷害。此外,社會在保護兒童權利亦普遍認知不足,現行法律對性侵犯未成年人的犯罪刑罰過輕,性教育推廣亦缺乏統一的指引及評估,有關報告書將送交政府部門跟進。 發布會由街總副理事長兼婦女事務委員會主任謝美玲及群力智庫中心副理事長張淑玲主持。報告書針對「澳門兒童保護現況」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及比較,以提高社會對兒童權益保護的重視。 張淑玲介紹時稱,根據保安司公布今年首三季的罪案統計,1至9月期間所開立的刑事專案調查案件當中,涉及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達18宗,較去年同期增加七宗,升幅逾63%,且相關案件多發生於學校或家庭環境中;另一方面,「與未成年人有關的色情物品」案件數量亦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僅首三季已合共偵破59宗,相關情況均反映此類犯罪在澳門有日益嚴重的趨勢,社會必須予以重視。 冀統一性教育課程 報告書指出,雖然教青局已將性教育列入課程框架之中,涵蓋幼兒至高中的必教項目,並要求學校方面把性教育定為德育的重點工作,現時,性教育在本澳通常以「跨學科的方式加以實施」,融入在「品德與公民」、「常識」課中,然而,由於缺乏統一的指引、教科書、教學內容,對各所學校的性教育課程,亦不設評估方式及標準,因此各間學校在性教育的推廣程度及質量上,或會出現不少的差異,對本澳營造尊重、保護兒童權益的風氣、提高兒童及家長的防犯意識、減少相關犯罪率均有不利的影響。 謝美玲表示,現時雖然政府、學校、社團、家庭都分別有進行相關工作,但很多時大家帶予兒童的訊息都未必一致,同時在「各有各做」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漏洞和不足,因此,現時有關工作仍有進一步強化的空間,未來應研究針對兒童制定一套聯防機制,讓四方都能夠清楚了解其責任,無縫接軌地保護兒童免受傷害。 刑罰較鄰近地區更輕 她又指,雖然政府有針對侵害未成年情況加重刑罰,但對比起其他地區,整體刑罰始終依然較輕。隨著近年侵害兒童罪案不斷增加,政府除了要做好預防教育外,倘若受害對象為未成年,有關刑罰必須進一步提高,建議政府研究提高針對侵害未成人士年的刑罰,阻嚇問題發生。
本澳路環海面一周內發現兩條海豚屍體,包括一條中華白海豚及一條江豚,被發現時均已屬嚴重腐爛,估計死亡後隨海水漂流至發現的水域。
交通事務局表示,為方便市民外出歡度新年,12月31日(周四)除夕當晚九條日間巴士路線的尾班車分別於2021 年1 月1 日(周五)凌晨1時開出。
澳門海關利用太赫茲人體成像安檢系統,以非入侵的檢查方式,於關閘口岸截獲五宗以隱藏方式偷運香煙入境個案,合共檢獲3,800支未完稅香煙,拘捕四名澳門及一名內地居民,海關已對涉案人士作出起訴。 海關公布案情稱,本月18日及19日,海關於關閘口岸查獲三宗利用身體及隨身背包作掩飾偷運未完稅香煙個案,合共檢獲2,200支未完稅香煙,涉案人士企圖以隱藏方式蒙混過關,將香煙偷運入澳,最終被海關查獲。 其後於本月24日及25日,海關再次透過太赫茲人體成像安檢系統及X光機設備,於關閘口岸分別截獲兩名入境本澳人士,兩人將香煙藏於身上、隨身行李及手提湯壺內,企圖規避海關檢查,兩宗案件合共檢獲1,600支未完稅香煙。 五宗涉案人士包括四名本澳居民及一名內地居民共兩男三女,年齡介乎48至68歲,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 相關規定對涉案人士作出起訴,一經處罰,最高可被科處10萬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司警昨(29)日召開特別發布會宣布偵破一宗毒品案件,拘捕兩名持有俗稱「行街紙」通知書的越南男子,兩人年齡均約20多歲,報稱無業。根據紀錄,兩人已先後在今年4月和9月被控涉嫌吸毒和販毒。 司警局發言人張錦輝表示,司警緝毒處早前接獲情報,一名越南男子在本澳內港區一帶向活躍夜場人士販毒。緝毒處人員前日於內港區一帶進行部署,同日下午發現上述男子步出外港某酒店,偵查員即場拘捕有關男子,在其身上搜出一個內藏11小包冰毒的煙盒,隨後再到疑犯入住的酒店進行蒐證,在房內發現另一名越南男子,並在房間桌上找到五包沾有冰毒的透明膠帶及有關吸食冰毒的工具。行動中搜獲冰毒約5.9克,市值20,000元,並搜獲3,600元的懷疑毒資。 經調查,兩名疑犯均有吸食冰毒的習慣,承認販毒,行動中搜獲的毒品是較早前以9,000澳門元購得,並分拆成小包,每包約0.5克,再以1,000至2,000元價格販賣,但兩人均拒絕交代來源及販賣經過。案件移送檢察院處理。 兩名涉案的越南籍男子被移送檢察院。(林嘉欣攝)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地盤昨(29)日發生一宗工業意外,一架大型吊車疑失平衡翻側,38歲外僱駕駛員一度被困駕駛艙內半小時,最後由消防救出,送往山頂醫院急救。建設發展辦公室及勞工局於意外後表示高度重視事件,是次工業意外如若證實是由於承建商疏忽或提供的安全設施不足夠所導致,將按照合同規定追究涉事承建單位的責任。 事發於昨日下午4時許,事故初步懷疑是裝有吊架的大型吊車失去平衡,連吊架一併翻側。 消防出動重型油壓車及氧乙炔切割器,把被困駕駛艙內的外僱救出,他被救出時清醒,背部有挫傷、左大腿骨折。工務局及勞工局其後到場跟進事件。 勞工局於意外發生後發新聞稿表示,初步調查顯示當時肇事起重機正進行吊運工作,期間起重機所在位置土壤突然塌陷並造成肇事起重機翻側,導致傷者被困在駕駛室內及身體多處受傷,局方將協助傷者跟進工傷意外事宜。 為確保工人安全,勞工局已勒令承造商即時停止使用所有起重機械,並要求全面檢視及整頓地盤的安全工作程序、設備及設施,加強教育工友的安全意識。由於事故成因仍有待調查確實,若經調查證實意外是由於承造商疏忽導致,勞工局會依法追究責任並予以懲處。 建設辦表示,已即時派員到工地了解及跟進情況,並已指示承建單位即時停工,全面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工作,同時要求承建及監理單位必須盡快調查事故原因,於短期內提交報告,並同時要求工程重新啟動前承建單位、監理單位需進行工地安全的排查工作,在具備開工條件的情況下,方能復工。
澳門及內地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取得顯著成效,疫情基本穩定,澳門現時已是一個安全宜遊城市。
本澳由元旦(2021 年1 月1 日) 起提升空氣品質指數標準,收緊各級空氣品質水平對應的污染物濃度指標,加強空氣品質預報和提示,增加對敏感人群的防禦建議,並優化空氣品質指數的圖示和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