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內地女外僱涉嫌於今年7月時拾獲他人澳門通,並據為己有用作消費;治安警將其拘捕控以「拾遺不報」罪,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被捕女嫌犯姓江,44歲,從事搬運工作,為一名外僱。案情指,治安警於今年7月31日接獲一本地居民報案,指在7月30日遺失一張澳門通卡,之後在其手機程式Mpay中發現該卡有三筆消費,合共約480澳門元,懷疑該卡被他人報獲並用作消費,於是報案追究。 治安警調查後,透過「天眼」鎖定江某身份,於日前在鴨涌巷將其拘捕;經查問後江某供稱是在氹仔偉龍馬路一處地上拾獲涉案澳門通卡,因一時貪念據為己有並用作消費。 一名女外僱涉嫌拾獲他人澳門通並據為己用作消費;治安警將其拘捕控以「拾遺不報」罪移送檢察院處理。(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政府「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上月底採取行動,清拆河邊新街附近水字巷的一間樓宇天台僭建屋。土地工務運輸局重申,打擊工作將持續進行,呼籲市民顧己及人,勿進行非法工程。 是次清拆的僭建物位於水字巷一幢低層樓宇天台,土地工務運輸局接獲投訴後開立卷宗跟進,巡查期間發現有人正在天台建造由磚塊、金屬圍板及金屬頂蓋等組成的僭建物,隨即發出禁止施工令,但違法人員沒有理會。局方隨後於報章刊登告示,要求違法人於期限內自行清拆僭建物及將天台還原,由於清拆期限屆滿,僭建物仍然存在,故「拆遷組」執行清拆行動。 土地工務運輸局表示,將持續透過恆常機制打擊非法工程,有序地優先處理阻礙走火及疏散通道,以及嚴重危害到自身及他人性命財產安全的非法工程,尤其打擊進行中的新增或翻新個案。並重申,由政府採取行動清拆僭建物,違法人須承擔清拆工程費用和負上相關法律責任,涉及的清拆費用必定較自行清拆為高,呼籲居民應自行清拆僭建及勿展開非法工程。 水字巷一幢低層樓宇天台僭建物,當局上月採取清拆行動。(工務局提供圖片)
為加強珠澳兩地灣區大健康產業的互動交流和合作,澳門中醫藥學會與珠海市營養學會簽訂多項合作協議,包括珠海市社區中醫診所與澳門中醫合作營運計劃、澳門中醫藥學會獲珠海市營養學會授權為澳門相關行業報考核認證點,其中包括國家公共營養師行業技能培訓。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社區義工聯合總會聯合發布「大灣區義工卡」,該卡具備中銀卡金融支付及義工證兩項重要功能,更與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合作,以便持卡義工參與本地或灣區義工活動。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及《輕軌東線方案》上周五、六(9 日及10 日)於馬交石炮台馬路33 號五樓多功能廳先後舉行社團專場及第三場公眾諮詢會,分別有20多個社團數十名代表及約100 位市民參加。
近來有市民在社交網站發文指未曾在某手機應用商店消費,但卻收到多條消費成功短訊,懷疑信用卡被盜刷消費。
博彩業職工之家新一屆理監事日前拜會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雙方就疫情下博彩從業員就業保障、博企友善政策及如何藉着賭牌重新競投契機優化從業員各項保障等進行交流。
一名本地男子涉嫌到錶行藉詞買錶,以假錶偷龍轉鳳,盜去一隻價值逾26萬元俗稱「地通拿」的勞力士名錶,被職員發現報警拘捕。被捕男子姓劉,50歲,無業,為本澳居民;被司警控以「加重盜竊」罪,並移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嫌犯於本月8日傍晚時分到高士德的一間錶行,先叫職員取出一隻價值超過26萬元的「地通拿」查看,然後便離開;嫌犯約半小時後再次回到錶行,手上戴著同款手錶,然後再次叫職員取出該款手錶試戴,試戴完後便在職員不為意時「靜靜雞」離開。職員及後發現在櫃枱留下的「地通拿」只是同款假貨,於是馬上追截嫌犯,並發現嫌犯當時正撕下原來價錢牌,立刻將其截獲並報警處理。 司警表示,透過監控確定嫌犯以假換真,經查驗後確定假錶與真錶外表相似,一般手錶銷售員一看便能分辨真偽,而真錶價值為元。司警指,嫌犯拒絕合作,聲稱假錶由友人所贈,試戴同款手錶時不小心調換手錶,但警方相信嫌犯是有預謀以偷龍轉鳳方式作案。
一名本地男子涉嫌利用同性交友平台訛稱提供性服務進行網絡詐騙,至少四名男子中招,被騙合共約4,800元。 涉案男嫌犯姓Chavez,無業,19歲,本澳居民;被控以「加重詐騙」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本月4日接獲其中一名男受害人報案,報稱透過同性交友平台認識嫌犯後,嫌犯表示可提供性服務,以及在中區某酒店進行交易,但以不同藉口多次要求受害人轉賬共3,800元。 受害人轉賬後,嫌犯便失聯。 司警調查後,本月8日於新馬路附近將嫌犯拘捕,在他手機發現相關交易紀錄。嫌犯承認因今年中學畢業後便一直處於無業狀態,因而行騙,至今共騙取約4,800元。司警相信尚有至少三名受害人,呼籲懷疑受騙人士向警方報案。 一名男子涉嫌利用同性交友平台訛稱提供性服務進行網絡詐騙被捕。(陳宇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