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正進入加速老齡化社會,長者政策和長者服務是政府施政重點,亦是民眾建澳聯盟重要服務方向。特區政府於2016年推出《2016至2025年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這些年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工作,為支持及配合政府施政,民建聯積極開展各項敬老助老服務。 在政策層面上,民建聯致力推動政府加強關注長者在醫療、住屋、退休保障及晚年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與服務,並發揮橋樑作用,將長者心聲積極向政府傳遞,所提出的一系列施政意見中,不少建議亦得到政府積極回應。同時,透過定期上門探訪,向長者表達關心慰問,除了提供健康諮詢及家居維修服務,亦可了解「老友記」的實際需要及生活訴求。 離島人口大增長者設施不足 在過去長期的社區服務工作中,民建聯發現離島區近年人口不斷增加,但為長者提供社交、康樂、教育活動和其他社會服務的設施相對較少,預料未來相關服務需求將隨之緊張,故此,有需要在離島區開設提供多元化服務長者中心,以滿足長者各項服務需要。經向政府申請及籌備,最終選定於氹仔松樹尾開設民眾頤菁中心,以「凝聚長者力量,共建和諧社區」理念,為55歲或以上澳門居民提供多元、優質的活動及服務,創設條件讓長者繼續參與社會,致力為他們締造豐富的晚年生活,展開人生新一頁,共同建構和諧共融的社區環境。 礙於今年初開始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關係,為配合特區政府防疫工作,民眾頤菁中心於7月才正式開放,截至目前會員數目超過200人,服務人次接近2,500次,現時主要圍繞一對一跟進個案、持續學習、長者義工、健康促進這四大板塊設置各類服務內容;並將建立溝通機制,搭建長者交流平台,全方位關懷長者身心健康。為鼓勵長者體驗不同的義工服務及豐富個人社交生活,中心為義工舉辦不同培訓課程,鼓勵長者退休後透過義工活動參與社會貢獻力量。 積極扶助行動不便長者 成立民眾頤菁中心是民建聯拓展長者服務的第一步,隨著本澳步入老齡化社會,少子化趨勢加速本澳人口老化,為長者的社會服務工作帶來挑戰;未來為協助行動不便、難以外出的獨居長者獲取每日所需營養,中心將擬定送餐服務列入服務範疇,並計劃為有需要外出但行動不便人士提供更適切支援服務,包括上門協助長者解決落樓困難;同時,將不斷提升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包括吸納更多專業社工人才、培訓導師等,將民眾頤菁中心建設為長者們喜愛的學習、交流和意見反饋的溝通平台。
政府現正就《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開展公開諮詢,多位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昨(7)日就草案內容踴躍提出建議,其中有委員認為政府在進行內港一帶治水工作時,可利用碼頭建築特色及文化底蘊,將歷史、文化等元素融合,打造內港獨特商圈,盤活舊區經濟。也有委員建議,政府可考慮增加空中公共綠色空間的建設,優化居民生活環境。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平常會議,多位委員在議程前發言期間就《城市總規草案》發表意見。委員李仲言表示,草案提出內港治水與活化的整體方案,期望有關方案能夠盡早實行,當局亦可將治水與活化並進,利用內港碼頭的建築特色及文化底蘊,以及優越的地理優勢,將旅遊、歷史、文化等元素融合一起,做好區內特色老店及景點的路線串連規劃宣傳及旅遊指引,打造內港獨特商圈,盤活舊區經濟。 融入藝術元素活化沿海舊區 委員陳偉斌稱,草案對南灣湖和西灣湖的規劃介紹不算仔細,但贊同該區不宜興建高層樓宇以免影響整個城市天際線,他並認為,當局應設法活化和優化外港-2有關區域,如結合歷史、文化和藝術等人文元素,參照如上海的徐匯濱江,在規劃時對沿海舊區的活化和融入新藝術元素的好例子,南灣湖及西灣湖片區亦可參考,提升對遊客的吸引力。 本澳土地資源緊張,委員李嘉俊建議,市政署應與規劃部門加強交流和溝通,主動爭取區內有足夠的市政設施用地和規劃,推出更多如林茂塘臨時休憩區等方案,並制定合理的人均公共空間標準,以更好地推進日後的公共設施建設工作。 委員羅頌輝則建議,政府可在確保世遺景觀的前提下,研究把限高為P級或M級的政府建築物頂層,打造成為綠色天台或公共休閒區域。他認為,若政府能考慮增加空中公共綠色空間的建設,對於澳門半島的綠化及城市景觀,以及居民生活環境,均有正面的提升。 促科學論證確保《總規》可行 另外,委員何桂誠表示,政府應列出《總規》中每項節點工作的時間表,讓公眾知悉,當中最為重要是何時才能出台詳細規劃部分,令一般市民能就自身相關內容發表具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他認為,政府不僅要尊重廣大市民的意願,亦需要進行必要的科學論證,確保總體規劃落實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中區社諮會昨(7)日召開平常會議,委員麥興業於議程前發言時關注《電子政務法》出台問題,他認為政府推行電子政務加強政府部門之間的聯繫做法不錯,亦可讓市民及企業得益。 麥興業指出,《電子政務法》及相關行政法規正式生效後,當局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的便民措施,包括電子證明、數碼證照、數碼化接待、電子通知四大快捷服務,有序建立一體化政府在線服務平台,構建澳門智慧城市。 冀深化「一戶通」宣傳 但他認為,雖然市民可在手機下載「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APP便可使用電子化服務,惟政府推廣宣傳「一戶通」的服務內容方面欠奉,普遍市民及企業未能清晰細節,他建議當局應深化宣傳及推廣,並透過社交網路平台、舉辦社區講座與各大社團合作等方式深入社區推廣。 此外,他指出,發現有市民憂慮「一戶通」的個人資料安全性問題,由於「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需填寫申請者的身份資料,並透過面容識別方式核實當事人的身份,即使當局強調歐洲國家亦有採用面容識別作為電子政務的工具,但資料安全性應加強關注,因此建議當局加強政府人員網絡安全意識,保障市民的個人資料。 中區社諮會委員麥興業建議,政府應加強關注電子平台個人資料安全問題。(林嘉欣攝)
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7)日召開平常會議,邀請消防局及市政署介紹對家居及飲食場所的燃起爐具規管以及燃料安全管理的情況。 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張淑玲會後表示,近年本澳不時發生食肆石油氣爆炸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她指出,截至上(9)月底,本澳共有間飲食場所,當中使用燃料煮食呈下降趨勢,相反使用電力煮食的場所呈上升趨勢,由2017年佔比52%上升至現時68%。 張淑玲稱,市政署會不定期對飲食場所和食肆進行巡查工作,如發現違規行為將作出檢控和處罰。在今年1月至8月總共有271宗違規個案,當中涉及非法安裝爐具和存放過量燃料等。此外,市政署亦與消防局設聯合巡查機制,對飲食場所進行抽查工作,由2011年至今總共巡查2,930次,當中發現758宗違規情況。對於違規行為市政署和相關部門會有處分機制,包括作出警告、罰款和臨時、永久封閉場所等。 張淑玲表示,在會議上有委員關注現時有多少間食肆已安裝氣體洩漏探測器。她引述當局表示,於2018年已發函予能源辦、經濟局、旅遊局以及市政署等部門,希望相關部門在修法上能要求食肆強制安裝氣體洩漏探測器。 當局已向經營了一段時間的食肆發出約次配置氣體洩漏探測器的建議,其中只有103間進行安裝,加上2018年至今新領牌營運的108間食肆已安裝氣體洩漏探測器,目前本澳約有200多間飲食場所已安裝探測器。 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張淑玲(右)和委員朱愛莉(左)會後會見傳媒。(林嘉欣攝)
斥資近400億元的「上葡京」已於去年年底竣工,原定今年年底開幕,或受疫情影響有所阻滯。澳博常務董事梁安琪昨(7)日出席活動後受訪時表示,距離12月還有兩個月,但市面受疫情影響,仍未見太多人流,12月開幕或難見前景,董事局正不斷開會討論,或因應市場情況改變開幕日期,具體時間未能確定。 被問及中場與VIP比例,梁安琪表示,主要視乎明年1月情況,澳博會根據市場發展需要調整策略,現時計劃均以明年首季為主。她更反問何謂VIP?現時每位客人來澳都以VIP服務接待。 至於「葡京人」的項目進度,梁安琪透露,基本上已完成,相關牌照已獲政府批准,但由於疫情影響,或會延遲至明年才開幕。她又稱,疫情下商舖品牌難以順利進駐,商舖招聘、設計、貨物等均有阻滯,需要一段時間,如遊樂場「開唔到無意思」。被問及有否為「葡京人」申請賭枱?她未有作回應。 黃金周情況較預期遜色 至於黃金周情況如何?梁安琪認為人流仍然較少,但黃金周中後期旅客逐步增長,認為初期或因簽註、交通等因素,未必一下子有明顯增加。她又坦言,黃金周整體情況較預期遜色,不太理想。 另外,《博彩法》擬明年修訂,被問及是否有足夠時間討論文本修改等?梁安琪認為,時間足夠與否須視乎法律文本何時出台,現時未開始探討相關問題,當開始探討時,會站在博彩業發展角度給予政府意見,相信議員亦會努力做好法案。 澳博常務董事梁安琪昨日受訪表示,董事局正不斷開會討論「上葡京」開幕日期,未有具體時間。(陳嘉俊攝)
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日前在民眾建澳聯盟舉辦「 2020年迎中秋敬老座談會」,執行會長陳明金、理事長黃天松、監事長關榮豐,副會長許文曲、施家倫、名譽會長黃淑霞及副理事長蔡奕意等負責人,與一眾長者共聚一堂、互致祝福。 理事長黃天松表示,敬老尊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做好長者事務,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澳門福建同鄉總會長期以來把長者事務作為會務工作重中之重,總會歷屆負責人和理監事始終重視長者工作,從行動中關心長者生活,透過多形式、多渠道活動,積極維護長者權益,大力弘揚孝道文化,全心營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社會氛圍。 澳門福建同鄉總會表示,今後將繼續關注長者需求和困難,結合新時代社團工作特色,創新會務,努力推進長者事業邁上新台階。 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日前舉辦「 2020年迎中秋敬老座談會 」。(福總提供圖片)
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聯同澳博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澳博勞資協商委員會昨(7)日假新葡京酒店宴會廳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酒會。澳博常務董事兼澳博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安琪、董事何猷亨、秘書長官樂怡以及澳博勞資協商委員會顧問黃顯輝等出席。由於疫情關係,酒會規模縮減至200人出席。 致力打造「上葡京」旅遊品牌 澳博董事局主席何超鳳透過視像錄影致辭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峻的挑戰,亦讓全世界見證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力量和中國胸懷。在中央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在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的帶領下,澳門撥開雲霧見月明,隨著橫琴新口岸開通、中央重啓全國赴澳門旅遊簽註,以及特區政府推出「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不斷為澳門旅遊業和經濟復甦注入新動力。她續稱,澳博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致力打造「上葡京」成為大灣區一個重要的旅遊品牌,反映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的歷史優勢,以及澳博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多元文化交流的使命。 澳博常務董事兼澳博員工福利諮詢委員會主席梁安琪致辭時表示,澳博作為本澳土生土長的企業,必定全力支持政府實現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發展多元產業的目標,同時會積極配合政府的本地化政策,讓本地員工有更多就業和向上流動機會,致力提升員工福利,推動勞資雙方達致共贏。她希望全體員工秉承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奮門精神,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 澳博昨(7)日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酒會。(陳嘉俊攝)
旅遊局昨日公布,黃金周首六日訪澳旅客人數為12萬165人次,按年減少86.6%,其中內地旅客11萬2,433人次,按年跌84.8%,雖然內地在上月23日恢復來澳旅遊簽註的辦理,效應卻無法在今次黃金周假期顯現。
交通事務局表示,由明(9)日起分四階段於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各候車道增建總長度逾200米雨篷,預計工程於今年12月上旬完成,大賽車期間會暫停施工,而施工期間相關巴士路線亦會臨時調整停靠安排。 交通事務局指,首階段先臨時圍封F車道,施工日期由10月9日至10月19日;而緊接第二階段則臨時圍封E車道,施工日期由10月20日至11月1日。屆時相關車道的巴士路線將臨時調整停靠安排(詳見下表),當局呼籲乘客留意。 雨篷由現時75米增建至逾200米 交通事務局稱,工程主要將現有的候車亭改造為連貫式的候車區,令站內有頂覆蓋長度由現時的75米增至逾200米,擴大站內可遮蓋範圍,設計以簡約實用為主,著重自然採光,以達到節能目的,雨篷頂所使用之低輻射玻璃將改善乘客候車時被陽光直接照射所帶來的熾熱感。 為配合各階段的施工範圍,涉及的巴士路線作出相應的臨時停靠調整,公眾可透過瀏覽交通事務局網頁獲取最新資訊,巴士公司亦會加派工作人員在場維持秩序和指引乘客候車,乘客應留意並配合現場指示。
一名知法犯法的治安警員,趁疫情期間本澳部分貴賓廳暫停提現服務的機會,利用警員身份串謀妻子對外訛稱「有門路」替賭客套現,藉此騙取1,000萬港元現金籌碼,最終在某貴賓廳連賭七日後輸清巨額贓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