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月底有碼頭工人因接觸冷凍海鮮包裝而感染新冠肺炎後,山東青島11日再有三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感染源頭仍未釐清,但相信與碼頭工人個案有聯繫。新增個案帶來新一波爆發的風險,防疫措施再度升級,出入管制再度趨緊。這是疫後城市治理的新常態,卻未必是常態化防疫的最終解答。 香港政府上月底延長出入境管制措施至今年12月31日,雖然加上可因疫情變化放寬的但書,可是究竟何時能通關仍未見樂觀。按照內地防疫的邏輯與要求,一日未斬斷社區傳播鏈,一日就沒有放寬通關檢疫的可能。 香港是個人流貨物密集流通的樞紐型城市,面臨的風險本就高於其他許多城市,即使在防疫如此成功的內地,仍無法完全杜絕病毒的入侵,香港要做到完全零風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歐洲,隨著天氣轉冷,一度受控的疫情再度失控,多個國家接連創下單日新增紀錄。相較於首波疫情後的封鎖,人們面對再度收緊的防疫措施出現更多反抗及不滿的情緒。事實上,由於經濟復蘇的壓力及財政空間的縮緊,許多國家與地區已經沒有條件再實施大面積的封城。如何在不封城的情況下應對新一波疫情,是許多政府思考的問題。 其實,將疫情防控的風險參照由地區縮小為個人,或許是值得思考的方向。世界經濟論壇本周將推出首個跨國流通的「Covid-19通行證」,類似健康碼概念,以手機應用程式的形式匯集核酸檢測及是否接種疫苗的資訊,作為跨國移動的憑證。這個計劃雖然在技術上並不創新,但目的是建立一個方便、快速且各國都認可的通行證,讓全球各地潔身自好的民眾能夠自由移動。 全球性的危機需要全球性的策略來應對,任何單一國家與地區,都不可能獨立處理這個問題,而長時間停止人員往來,也將持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旅遊禁令或隔離措施雖然能夠提供短期的保護,但每個國家與地區都需要一個可以長期、彈性實施、更加風險導向的防疫作法。 常態化防疫的邏輯應該是有針對性的防控可能輸入病毒的途徑,建立常態檢測的制度,若出現本地病例,則要在最不影響社會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實施封閉式管理,排查疫情源頭。本澳熔斷機制的設立,就是基於這樣的邏輯。 全球經濟的復蘇,仰賴長期有效的防疫制度,疫後秩序的重建,也依賴國與國之間的互信。建立邊界屏障不單損害全球化的成果,也不能長遠控制疫情。除了等待疫苗之外,我們需要更多常態化防疫制度的想像。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前主席張祖榮涉貪案經歷兩個月庭審,上周五(9日)下午在初級法院宣讀判詞,26名被告中只有五人出庭。初級法院合議庭主席梁鳳明指出,張祖榮庭審期間一直保持沉默,毫無悔意,身為最高領導但知法犯法,判處張祖榮四項違反保密罪及三項資料不正確罪罪成,判入獄兩年,不予緩刑。至於其涉及的犯罪集團、受賄作不法用途等刑幅較重的罪名則不成立。法院考慮到張祖榮刑幅不超過三年,不符合繼續羈押強制措施,批准立即釋放直至裁決轉為確定,但須繳交十萬元擔保金。 本案被告連同張祖榮在內共有26人,包括案發時任貿促局投資居留暨法律處經理甄溢全、貿促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前執行委員吳愛華、涉嫌行賄的商人吳國壽及其妻子伍淑華,以及店舖東主、涉嫌行賄取得身分證的人士等。案件原定於今年4月27日開審,由於多名被告缺席,案件兩度押後、於6月11日開審,並於8月11日結案陳詞。 張祖榮七項罪成獲刑兩年 案件於上周五下午4時在初級法院刑事大樓宣判,張祖榮等五名被告出席。初級法院合議庭主席梁鳳明指出,經過貿促局工作人員提供的資料以及相關證人於庭審中的證言,認為該局在申請來澳居留的分析表、計算形式,以及最低投資萬的金額等,從沒有對外公開,屬於機密性質,裁定張祖榮的違反保密罪成,另外三項濫用職權罪,亦應改判為三項違反保密罪。 而張祖榮與妻子葉安琪被控的財產資料不正確罪,梁鳳明指未能證實相關至少50萬港元和兩隻手錶是來自不法所得,惟張祖榮於2014及2015年的兩次申報均沒有提及相關財產,因此該事實獲得證實。因張當時已得悉有關款項和手錶存在,所以裁定張祖榮三項財產資料不正確罪成,但葉安琪已沒有合作義務,故葉安琪獲判無罪。 證據不足張祖榮妻女脫罪 至於在行賄和受賄方面,吳國壽涉嫌安排張祖榮妻女(葉安琪和張倩雯)在涉案公司工作,從中收取不法利益。梁鳳明表示無證據顯示葉只是涉案公司的掛名員工,張倩雯也只是薪金高於另一職員。此外,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張倩雯取得涉案公司股權。經分析認為,上述行為不能構成吳國壽以支付薪金為由,持續向張祖榮提供不法利益,因此裁定葉安琪及張倩雯罪名不成立。 法官直斥:有冇做過自己清楚 張祖榮被控的一項犯罪集團罪、四項受賄作不法行為罪、以及六項清洗黑錢罪,全部罪名不成立;其餘四項違反保密罪及三項財產資料不正確罪,全部罪名成立,數罪並罰合共判處兩年實際徒刑。 法官梁鳳明在判決後向張祖榮稱,雖然無足夠證據證明,但不代表其沒有做過違法行為,「有冇做過你應該好清楚」。梁鳳明指張祖榮令貿促局直接或間接與犯罪集團扯上關係,令政府形象受損,故不考慮對其設緩刑,希望張深刻反省。 梁鳳明又指,本案中無一被告認罪,無人勇敢承認相關後果,希望透過今次判刑各人可吸取教訓,深刻反省「咩嘢啱咩嘢錯」。
貿促局投資移民弊案醜聞中,被指為犯罪集團主腦的吳國壽,當日沒有出庭聽取判決,有報道稱他已離開澳門。吳國壽被裁定觸犯多項偽造文件罪名成立,被判15年徒刑,與另一案件競合,合共判處18年徒刑。 根據資料,吳國壽涉嫌多年前向內地人出售兩幅路環「紗紙契」土地,被控兩項相當巨額詐騙罪成,2017年7月被判囚五年三個月,賠償多名受害人近1,500萬港元。法官指出,兩案競合後,吳國壽獲刑18年。 至於第五被告、吳國壽妻子伍淑華因病缺席宣判,合議庭裁定其犯罪集團罪和多項偽造文件罪成,被判入獄12年,二人的下線余淑華和楊淑津分別判八年半和七年半。由於余淑華有出庭應訊,合議庭主席梁鳳明指她參與程度高,但看不到她有悔意,因此作出此量刑,並稱「結合所有紀錄,幾乎每次都有你份,希望你作出深刻反省,唔好呃人、欺騙政府」,必須判處實際徒刑才可達到對社會的預防效果。 兩名公務員罪成不獲緩刑 至於另外兩名被告貿促局前行政管委會執行委員吳愛華、投資經理甄溢全,法庭審視了證人證言、電話資料、書證等證據,認定兩人罪成,分別判監一年九個月和四年,均不得緩刑。法官梁鳳明批評吳愛華沒有悔意、認罪態度差,身為領導應樹立良好榜樣,卻利用職務之便犯罪,嚴重影響市民對政府及公務員的觀感,判其入獄一年九個月實際徒刑。 甄溢全被指協助參與製作部分個案的虛假文件,被裁定觸犯多項偽造文件罪。梁鳳明指他身為法律範疇主管人員,應更清楚法律規定及要在其他工作人員面前樹立榜樣,批評他嚴重破壞社會對政府及公務員印象,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安寧,判處四年實際徒刑。甄溢全當日以患病為由缺席宣判。 至於多名涉嫌不法申請移民的被告,分別判囚兩年九個月至五年,多人罪名不成立,三人准予緩刑。其中火鍋店股東盛洪芳以重大投資為由申請臨時居留許可,法庭證實她為滿足1,300萬元投資額條件,偽造增資文件,同時替其兒子申請移民,裁定她兩項偽造文件罪成,入獄三年半。盛洪芳亦透過律師告病假,缺席宣判。 貿促局前行政管委會執行委員被控三項罪名成立,合共判處一年九個月徒刑。圖為上周五吳愛華步入法院前雙手合十向傳媒示意。(梁啟迪攝)
初級法院裁定貿促局前主席張祖榮被控七項罪名成立,合共判處兩年徒刑,由於刑期不符合羈押前提,法庭批准張祖榮以十萬元擔保金保釋,直至判決轉為確定。上周五(9日)晚上約10時30分,張祖榮於路環監獄辦理手續後步出監獄大門,由其代表律師山度士接走。張祖榮並未回應任何提問,只表示「多謝大家關心」。 於當日下午法庭宣判後,山度士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刑期較重的犯罪集團罪、受賄罪及清洗黑錢罪不成立,對結果感到「開心、公平」,形容是意料之外。山度士稱,將會就量刑部分作出上訴,包括希望獲得緩刑或減低刑幅。 他又引述張祖榮稱,在羈押一年三個月後希望得到公平裁決,但聽取裁決後感到有點無辜和不公平。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政府呼籲市民留在家中,切勿外出聚集,許多市民宅在家中無所事事,上網打機交友便成為一項主要活動,但色字頭上一把刀,不少人墮入裸聊勒索陷阱。
網絡社交平台、即時通訊軟件是現代人社交生活重要工具,卻也因為網絡的匿名性成為詐騙犯罪的溫床。
近期在不少網絡社交媒體平台上,陸續出現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虛假宣傳資訊,並有地產經紀冒充澳門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都更公司),宣傳其他橫琴地產項目,有誤導公眾之嫌。都更公司強烈譴責有關行為,並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呼籲市民多加注意、提防,以免受騙。 都更公司昨(8)日表示,近月在臉書(Facebook)不同專頁及微信平台發現,不少地產經紀以橫琴「澳門新街坊」作招徠,以吸引網民留言、私訊詢問詳情。在市民聯繫有關經紀後,經紀會持續散播各種虛假訊息,包括已購買經濟房屋人士不符合購買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資格等,惟所有資料均與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無關或不符事實;經紀亦藉機介紹其他地產項目的呎價、戶型圖則及銷售單位數量等資料,並聲稱都更公司為其開發商及物管公司,有誤導市民購買其樓盤單位之嫌。 此外,都更公司亦發現有地產公司以「澳門新街坊」名稱開設地產專頁,令市民混淆;另有用戶於不同社交群組,發布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單位預售等不實資訊。都更公司正密切留意相關虛假資訊的發布情況,強烈譴責散播不實言論的行為,並保留法律追究權利及採取法律行動。以上行為,有機會觸犯刑事違法。 項目按序推進從未開放預售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佔地面積約19萬平方米,項目內將建27棟樓宇,約可提供4,000多個住宅單位,均配以精裝修;項目內設有學校、衛生站、長者服務中心及家庭社區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相關配套建成後將交予特區政府指派機構營運,運作模式均採用澳門標準。 現階段,都更公司正按序推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其規劃設計及超前鑽土質勘探工程已完成,後續的工程招標事宜將於近日開展,項目從未開放預售。有關項目詳情及進度,以都更公司發出的新聞稿及公司網頁「項目」欄目中的「澳門新街坊」資料為準(https://www.mur.com.mo/macau_new_neighborhood),呼籲市民提防受騙。 除發布新聞資訊,都更公司正陸續增設多媒體的訊息發布渠道,其中微信公眾號將於本月推出,持續以高透明度方針,讓公眾掌握公司項目的最新進展。
城市規劃委員會將討論六份規劃條件圖草案,昨(8)日起至本月22日公示收集意見。其中一份草案顯示,特區政府計劃在機場旁的建築廢料堆填區內,撥出約30,000平方米土地興建中央廚餘及油脂處理設施。 環保局今年5月曾表示,中央廚餘處理設施將在明年中完成初步設計,有望於四年多內建好第一期設施,預計每天能處理200噸工商廚餘,並將透過發酵廚餘,產生生物氣發電;若未來有條件收集更多廚餘,將會投入第二期設施建設,可處理的工商廚餘擴至現時每天產生的300至400噸廚餘。 本澳城市固廢物中有約40%屬廚餘垃圾,環保局早年就計劃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內分階段興建廚餘處理設施,又推出食肆廚餘回收先導計劃,向中小企食肆派發廚餘回收筒,定期派員回收廚餘制成肥料,為全民廚餘回收積累經驗。 然而,有團體進行的調查顯示,廚餘回收計劃遇到的最大阻力是居民環保意識不足,建議政府向居民推廣珍惜食物的概念,推動源頭減廢。
第五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將於今年12月3日至8日舉行,今年主題為「光影生命銀幕盛典」,合辦單位之一的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簡稱:協會)再度與都靈電影工作室(TorinoFilmLab)合作,舉辦澳門—都靈電影項目培訓計劃。培訓於日前開展,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參加者透過線上模式學習與交流。 兩個本地電影項目:徐欣羨導演的《BeOrdinary》及林鍵均導演的《日漫夜長》,參加協會於6月在澳門公開招收新電影概念計劃,經過嚴格的甄選程序而獲選參與本年度培訓計劃。兩個團隊於9月中接受線上培訓,內容涵蓋專業導師一對一會面及項目小組討論等環節。 徐欣羨表示,導師提問與針對性訓練有助深化細節及啟發新思維,利於劇本拍攝及合作溝通等多方面進步。同時,組員互相閱讀項目內容,再透過線上探討提供實用意見,便捷高效。現時愈來愈多青年人熱愛拍攝製作,希望未來有更多相關計劃。林鍵均指出,本次培訓以優化故事大綱為出發點,線上體驗新穎,交流過程亦可更專注,透過與不同電影工作者分享概念,可了解國際對現時澳門電影發展的看法。 協會致力培養本地電影製作人 澳門影視製作文化協會理事長李素茵表示,協會一直致力培養澳門本地電影製作人及為亞洲與西方電影交流提供平台,同時協助年輕電影工作者發揮創意,提升澳門電影質素及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機遇,向世界展現本地具潛力的優秀項目,推動影視產業向前發展。協會今年繼續邀請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的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溫煦宇(Michael J. Werner)擔任是次培訓計劃的顧問,協助學員完成整個課程。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珠澳區域合作進一步密切,不少實質性惠民合作進一步走上日程,集養老、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於一體的橫琴「澳門新街坊」就是其中之一。佔地面積19萬平方米、約可提供4,000多個住宅單位的「澳門新街坊」專供澳人購買,對比澳門高昂的樓價,可謂是不少市民心中的一方美好家園。但是,近日社交平台出現不少藉此「招搖撞騙」的虛假廣告,當局應該及時向社會釋放更多相關資訊,令市民有辨別能力,並且嚴加監管虛假廣告,長遠而言更應出台政策,防止炒賣。 都更公司昨日發文表示,發現不少社交媒體平台,陸續出現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的虛假宣傳資訊,並有地產經紀冒充都更公司,宣傳其他橫琴地產項目。呼籲市民多加注意、提防,以免受騙。都更公司又指,現階段正按序推進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其規劃設計及超前鑽土質勘探工程已完成,後續的工程招標事宜將於近日開展,項目從未開放預售。至於未來,除發布新聞資訊之外,會增設多媒體的訊息發布渠道,包括微信公眾號,讓公眾掌握公司項目的最新進展。 橫琴方面曾表示,「澳門新街坊」將採取限房價和限地價的方式,在橫琴周邊的樓價基礎上下調一定比例,作為澳門居民最後購買的價格,惠及澳門居民。曾有預測指「澳門新街坊」交樓成本價約為每平方米三萬元左右,況且不與澳門房價對比,即便相較周圍動輒五六萬的價格,也都極具吸引力。加之在疫情之下,各行各業經濟受到影響,地產的「金九銀十」也表現疲弱,極易令不合規的業界將目標瞄準「澳門新街坊」。 事實上,存在虛假宣傳資訊的內地物業項目豈止「澳門新街坊」?不少違規業界利用噱頭吸引居民赴內地置業,因內地和澳門本身法律不同,過程中難以察覺紕漏,輕則「貨不對版」不獲成交,重則誤入購房陷阱,造成損失。未來隨著大灣區城市日益融合,必將有更多澳門人赴內地置業,當局應該加以監管,真正為在大灣區內工作生活的澳門居民創造便利條件。市民本身也要擦亮雙眼,避免造成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