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新春假期今天(17日)來到最後一日,今年為防範疫情傳播風險,內地政府與本澳特區政府均呼籲民眾原地過年,避免不必要的跨境移動,連帶地也影響內地旅客來澳意欲。
送鼠迎牛,春回大地,情暖濠江。澳門居民經歷了不尋常庚子鼠年,也經歷了不一樣的辛丑牛年春節,疫下新春假期,舞金龍、爆竹燃放區,臨時售賣神香風車攤檔,花車巡遊、煙花匯演等賀歲活動全部停辦,旅客減少,市面人流不多,雖然顯得較為冷清,但展現澳門祥和一面,響應政府呼籲留澳度歲,居民減少群聚,團結一心共同防控新冠疫情,為促進經濟復蘇共建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下滑,澳門也不能獨善其身,經濟遭受重創,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各界過了艱辛的一年,這一年,太不容易,甘苦自知,幸得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特區政府積極有為,廣大市民精誠團結,上下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在抗疫路途上綽有成效,成功遏止疫情蔓延,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最後一公里路程,仍需繼續堅持,防疫措施不可放鬆。 雖然內地與本澳疫情已受控,但海外疫情依然嚴峻,為減低人員大幅流動,內地今年春運前已呼籲外來務工人員留在工作地點就地過年,澳門積極配合國家防疫政策,政府鼓勵各大型企業為外僱做好留澳安排,並呼籲居民新春期間減少外遊,盡量留澳過年。為免人群聚集,澳門今年春節停辦所有賀歲活動,市面寧靜,市民留澳度歲消費,亦有內循環效果,促進內部消費,有助扶持中小企。 內地倡議就地過年、減少外遊,一如所料,來澳旅客不多,澳門經濟要全面復蘇相信仍要等待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受到疫情影響,存在不確定因素,政府需採取有效措施,穩定經濟、盡最大努力協助居民就業,向中小企提供精準援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社區經濟振興,以及融入國家經濟大循環,重點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帶動企業及經濟提質發展,激發市場活力。 歲月靜好,安定健康為佳,新的一年,澳門各界需繼續齊心協力,一道同心攜手,迎難而進,毫不鬆懈做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恢復工作,縱使抗疫防疫工作十分艱辛,應對經濟下滑困境亦不容易,但只要政府及廣大居民戮力同心,堅毅前行腳步不停頓,攜手克服困難,齊心協力戰疫情,必定能突破困境,解決社會問題,澳門特區必定會春暖花開、再創輝煌,迎來美好明天。
庚子鼠年送冬去,辛丑牛年迎春來。行政長官賀一誠發表辛丑年新春獻辭,重申特區政府將與澳門各界一道,同心攜手,迎難而進,毫不鬆懈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恢復工作,衷心祝願祖國繁榮富強!祝願澳門特區風調雨順!祝福全澳居民牛年大吉,萬事如意。 行政長官在新春獻辭稱,在這歡樂祥和美好時刻,謹代表特區政府向全體澳門居民拜年!向所有關心支持澳門發展的朋友致以新春的祝福,恭祝大家新春愉快,闔家安康! 抗疫一年向前線及醫護致敬 行政長官稱,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澳門經濟遭受重創,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政府各項工作面對嚴峻考驗。在艱難的時刻,祖國始終給予我們極大的關懷和支持。全澳社會上下一心,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保持社會經濟大局總體穩定。更加深刻地感悟生命健康的可貴,感受守望相助的溫暖,感懷眾志成城的力量!他向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警務人員、消防人員以及全體公務人員、以及向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居民表示由衷的敬意及感謝。 續發揮澳門獨特優勢及平台作用 新的一年,特區政府將與澳門各界一道,同心攜手,迎難而進,毫不鬆懈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恢復工作,致力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持之以恆提升公共治理與服務能力,務實有效推進各項民生建設。發揮澳門獨特優勢和平台作用,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切實融入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國家治理體系。行政長官深信,只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團結奮進,定能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在年初一以《乘風破浪啟新程》為題,發表2021年新春獻辭,鼓勵澳門居民堅毅前行腳步永不停頓,矢志不渝追求幸福生活,齊心協力戰疫情、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澳門必定會春暖花開、再創輝煌。 傅自應主任稱,新春佳節到來之際,謹代表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向廣大澳門同胞拜年,祝大家新春快樂、闔家幸福! 他稱,我們剛剛攜手走過極不平凡的庚子鼠年。在中央人民政府關心關懷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團結帶領廣大澳門同胞,秉承命運與共家國情懷,取得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戰略成果,得到習近平主席的充分肯定。 在萬家團圓、共賀新春的美好時刻,不少人為了澳門的安全,積極響應特別行政區政府倡議,選擇就地過年,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不少人為了服務保障居民生活,堅守工作崗位,盡職盡責、默默奉獻。構築起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基礎。只要我們堅毅前行的腳步永不停頓,齊心協力戰疫情、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澳門必定會再創輝煌。 今年是農曆辛丑牛年,「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勤勞、拼搏、實幹的象徵,寓意着希望和富足。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起步之年,讓我們牢記習近平主席的殷殷囑託,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姿態,櫛風沐雨,奮楫揚帆,乘風破浪,再啟新程,續寫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共創澳門更加美好的未來! 傅自應主任鼓勵澳門居民堅毅前行腳步永不停頓,矢志不渝追求幸福生活,齊心協力戰疫情。(中聯辦圖片)
旅遊局公布,自年三十晚至年初四(11至15日)五天期間旅客總數近6.3萬人次,同比下跌71.6%,其中內地旅客有5.7萬人次,下跌55%。
為應對新冠疫情最新發展, 內地倡議「原地過年」,以減低人員流動,內地居民減少外遊,澳門旅遊業亦受影響,但旅遊局對今年整體訪澳旅客數字仍審慎樂觀。
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以《乘風破浪堅毅前行》為題,發表2021年新春寄語,恭祝澳門同胞牛年大吉,萬事如意,闔家歡樂,宏圖大展! 她稱,2020年伊始,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國際格局演變提速換擋。在習近平主席領航掌舵下,神州大地率先控制疫情,率先開展抗疫合作,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勝利在望。 在中央政府堅強領導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在澳門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逐步復蘇,社會大局穩定,生動詮釋了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深刻內涵,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外交公署將繼續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精神,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特區政府積極開展對外交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特區事務,為推動澳門「一國兩制」偉大實踐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稱,澳門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逐步復蘇,社會大局穩定(外交公署提供圖片)
辛丑牛年春節假期在疫情影響下遇冷,昨(16)日中午時分,關閘附近一帶人流明顯較疫情前稀疏,有不少旅客準備離境,但拖著行李箱的旅客不多,多數僅攜兩袋手信、生活用品等離境,而附近藥房、生活用品等店舖內亦無以往人龍旺景。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發展,在制度建設、內部行政管理電子化、公共服務電子化、政府與公眾溝通電子化等方面雖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受制於政務建設滯後,電子政務未能形成部門間資訊互通,公共服務電子化發展成效未如理想。隨著時代發展,特別在過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市民對發展電子政務需求愈來愈大,期望更省時、便捷處理各項服務申請、資料遞交和審批,積極推進電子政務,亦成為特區政府今年施政重點工作之一。 澳門特區第2/2020號《電子政務》法律以及第24/2020號《電子政務施行細則》行政法規於去年(2020年)9月27日生效後,為澳門建設數字政府,推動公共服務電子化提供法律基礎,也標誌著澳門電子政務進入新階段。為配合這一法律生效,澳門特區政府遵循便民便商原則,圍繞電子證明、數碼證照、數碼化接待、電子通知四大核心服務,有序落實一系列公共服務的電子化。政府推出的「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下稱「一戶通」)電子服務目前涵蓋60項服務,累計用戶至今已突破十萬。 一戶通需脫離「APP出多門」 在法律法規生效後,政府積極推展電子政務,但社會有意見認為,發展電子政務非單靠行政公職局,而是需要特區政府所有部門共同推進,包括期望「一戶通」最終可做到整合所有政府部門資訊和服務申辦,脫離現時「APP出多門」局面;建議政府要為各部門在推動電子政務方面規劃清晰藍圖、設立時間表,讓市民大眾共同監督電子政務發展。 民众建澳聯盟公共行政改革關注組召集人李良汪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電子政務服務模式大致可分為四類,包括政府部門之間(G2G)、政府與企業(G2B)、政府與居民(G2C)、政府與員工(G2E)。政府近年就推動電子政務做了大量工作,特別在疫情期間,有關工作進展迅速,在G2G、G2B和G2C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 需有專責部門統籌應用程式 現時仍有不少政府部門自行推出手機應用程式。根據澳門特區政府入口網站顯示,各部門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共有44個,長遠而言,政府應要有專責部門負責統籌和了解各個政府部門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並逐步將應用程式統一整合到「一戶通」,讓市民透過使用一個平台便可通向各個政府部門,便利居民使用之餘,更有利政府進行後台操作和管理。 做好預案加強後台硬度 李良汪認為政府要持續做好更充分準備應付電子政務日益繁重工作。他提到2月初因行政公職局電腦機房防火牆發生故障,令政府入口網站及「一戶通」等網上服務一度暫停事件,認為政府藉今次事件好好思考,未來要如何做好預案,例如增加後備供電的硬件設備,確保「一戶通」和各個政府網站在突發情況下仍能保持運作。 環顧全球各地在促進G2E方面的工作相對欠缺,李良汪認為特區政府需要進一步關注如何設法令公務員在處理日常工作方面更便捷,反而更影響電子政務工作推進。他解釋,公務員才是日常執行政府政策和處理市民申辧服務的操作員,建議政府要進一步提升公務員作業的軟、硬件,以便更有效率處理市民申辧服務。 須重視長者融入一戶通需求 談到早前政府大力呼籲長者使用「一戶通」辦理在生證明,李良汪認為「一戶通」的確便利了不少身處異地的本澳居民,至於本地長者,他指部分長者畢竟不慣用智能手機產品,寧願身體力行前往政府機構辦理。 雖然如此,他認為在推動電子政務方面不能忽視長者的需求,更需要整個社會協力長者融入電子政務發展。
《電子政務》法律及《電子政務施行細則》行政法規於去年(2020年)9月27日生效,為建設數字政府,推動公共服務電子化提供了法律基礎,標誌著特區政府電子政務進入新階段。 行政公職局表示,為貫徹落實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打破「訊息孤島」困局,推動落實電子政務是特區政府今年(2021年)施政重點,行政公職局將加快構建內部行政電子化管理,協調各部門發展對外便民電子化服務,短中期會首先推進電子證明的發出,如刑事記錄證明。亦會加強電子政務發展上的數據互聯,尤其是希望將政府已確認的數據擴展應用範圍。未來希望針對市民常用的服務,以及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推出服務,如長者每年需要到政府部門確認狀況的服務,從便民便商及居民高用量的角度,推進電子政務發展。 各部門齊心協力建設數字政府行政公職局指出,建設數字政府無法一蹴即至,期間必會遇到各種各樣困難和問題,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努力克服,共同推動,以需求作導向。目前已有21項公共服務進駐「一戶通」,另有19項公共服務使用「一戶通」身份識別及電子通知等技術。 立法會於去年(2020年)3月16日的全體會議中細則性通過《電子政務》法案時,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指出,法案通過後會透過行政公職局協調各公共部門整合基本資訊,統一發放到政府網上平台,方便市民查閱。他相信法案通過後,電子政務會令回覆效率提升。 四個方面推動電子政務 張永春表示,透過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特區政府雲計算中心現已投入運行,亦預留了空間滿足下一步電子政務發展需要。下一階段將透過完善「一戶通」應用、政府部門內部電子管理系統、網絡安全防護、IT人才培訓這四個方面作推動。 行政公職局為貫徹落實行政長官的施政理念,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力報》攝影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