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日在政府總部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白春禮一行會面,就推動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及加強雙方科研合作等事宜交換意見。行政長官表示,將加大力度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中醫藥產業。 行政長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澳門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本澳的產業須多元化發展,特區政府將加大力度推進經濟適度多元,重點發展中醫藥產業、現代金融及債券市場等。行政長官感謝中國科學院長期以來對澳門科研發展等方面提供指導性意見。 特區將加強科技創新發展 行政長官指出,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能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與此同時,澳門與葡語系國家採用近似的法律制度也為產業打入葡語系市場奠定基礎。他又表示,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發展、推動高等院校產學研發展及人才培養,他期望中國科學院能繼續給予支持。 白春禮院士表示,澳門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上表現卓越,並對澳門在經濟發展及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他寄望此行既可加強與澳門高校的科技交流,亦可進一步推動澳門與內地在中醫藥研究、生態環境、行星科學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加強合作。 抓緊大灣區國際科創建設機遇 白春禮還建議澳門須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機遇,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也可發揮國際聯繫的優勢,加強與內地的科技產業合作,共同舉辦相關國際論壇,共同参與並推動由中國科學院發起的「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加強與世界各地的科技交流與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分別訪問澳門大學,了解澳大最新發展和探討開展合作。鍾南山院士充分肯定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並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李蘭娟首先於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共同主辦、澳大承辦的「2020當代華人傑出科學家公開講座—抗疫專場」擔任主講嘉賓,其後,李蘭娟和著名肝移植專家鄭樹森與澳大校長宋永華會面,了解澳大的發展和現狀;會上還與澳大健康學院院長鄧初夏、中華醫藥研究院代院長陳新等澳大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充分交流,探討雙方開展合作的可能性。 鍾南山院士一年之內已是第二次到訪澳大,此次主要了解澳大產學研的發展狀況,充分體現了他對澳大的關愛和支持。 宋永華感謝鍾南山對澳大的一貫支持和關愛。在座談會上,澳大副校長葛偉向鍾院士詳細介紹了澳大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體系,並重點講述了幾個生物醫學領域具有潛在應用前景的代表性成果。鍾院士充分肯定澳大的科技創新和轉化體系,高度評價澳大研究的創新性和前沿性。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立法會辯論《2021年度保安領域施政方針》,回應議員有關近期網絡投資詐騙猖獗時表示,今年「殺豬盤」案件至今較去年同期激增34宗,涉及金額近2,000萬元,呼籲市民作任何投資前應先了解清楚,勿隨意相信網絡上的陌生人哄騙,參與網絡投資。言猶在耳,又有一名女子墮入「殺豬盤」投資騙局,被騙去人民幣33萬元,事後向司警報案調查。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事主是從事金融業,卻墮入投資騙局。司警公布案情稱,事主是一名20多歲女子,本澳居民,向司警報稱,上月(11月)4日透過手機軟件「Tinder」認識一名內地男網友,雙方十分投契,很快發展成情侶關係,結果墮入「殺豬盤」陷阱。 事主稱,未幾其網上男友向她推介一個虛擬貨幣投資平台「Coinscola」,聲稱可以投資多種虛擬貨幣,並且很易購錢,事主不虞有詐,下載投資平台「Coinscola」後,並申請註冊多個賬戶,從上月11日至28日,按指示先後11次透過網上支付系統轉賬33萬元人民幣到多個投資賬戶,經過一輪投資操作後,欲提現被拒,被系統告知其所有賬戶遭凍結,向「男友」查詢時則表示需要繳交所得稅等不同藉口推搪,女事主始懷疑被騙,向司警報案,暫無人被捕。 另外,司警亦接獲一宗祼聊騙案報告,事主為一名30多歲內地男外僱,從事建築業,上(11)月28日凌晨,在手機QQ平台結識一名「女子」,隨後「女子」誠邀他掃描一個二維碼祼聊,事主同意,但要求只單方面觀看對方祼聊,完成15分鐘視頻祼聊後,「女子」便向事主展示其手機聯絡人名單,事主即明白身陷時下熱門的祼聊騙案,即使他沒有任何金錢損失及沒有被勒索,他仍在當天主動報警求助。 司警發言人(左)公布一名金融業女職員墮入「殺豬盤」投資騙局,女子被騙去33萬元人民幣。(梁雄業攝)
兩名內地男子懷疑來澳賭敗後變賊,上月爆竊提督馬路一成衣店,偷走收銀機內30,000元現金後潛返內地,其中一人近日再入境後被捕,司警正追緝其在逃同黨下落。被捕男子姓黃,27歲,報稱農民,涉嫌「盜竊」罪被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警昨(1)日公布案情稱,上月7日分別接獲南灣及提督馬路兩間店舖報案遭人爆竊,其中提督馬路一間成衣店收銀機被盜去30,000元現金,另一店舖則無損失。司警透過「天眼」系統追查,發現當日凌晨約4時,兩名男子首先到達南灣某店舖,強行用手拉開鐵閘但不成功,無功而退,店舖無損失。 兩賊離開後步行到提督馬路另一間店鋪,以相同方式強行用手拉開鐵閘,成功進入店內後,用螺絲批等硬物撬開收銀機,偷走裡面的30,000元現金。二人得手後同日早上7時經關閘口岸離境逃回內地。 司警調查後鎖定目標。上月28日,黃某再次入境,兩日後離境時被捕。司警在其身上起出約元人民幣。黃某承認犯案,供稱輸光賭本後爆竊店舖。 被捕的內地男子姓黃,歲,報稱農民,涉嫌盜竊罪被送交檢察院處理。(劉凱輝攝)
珠海 坦州 龍獅交流會
由居澳泰僑協會主辦,
所謂「殺豬盤」,顧名思義就是要殺豬,殺甚麼豬?殺「放長線養肥」的豬。
時移世「疫」,受制於全球各國封城措施的影響,我們都不能如往常般輕易出國旅行。但在網絡世界中,資訊傳播卻不受地域限制,每個人只要手指一按,就能與身在千萬里的親人朋友見面。近期本澳發生一件網絡事件,更足以證明每位網民在社交平台上一個讚好、一個分享轉發,守望相助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傳播力量,甚至能圓滿一位老人家的人生遺憾。 源一位因工作需要定居秘魯40多年的張伯,多年以來一直依靠一紙家書與居於本澳的家人聯繫。直至1983年,超強颱風愛倫登陸澳門,風災不但令內港四、五十艘漁船和水上居民的住家艇沉沒,釀成19死三傷;張伯家人更在政府安排下搬遷,由於當時資訊不發達,張伯頓時與家人失去聯絡,雙方自此音訊全無。 轉眼37年,今年已經64歲的張伯依然未有放棄,多年來一直拜託友人協助尋親,可惜在本澳四處走訪卻事與願違。友人上周決定於社交平台發文訴說張伯的故事,希望網民協助。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眾網民讚好及轉發,貼文上載了僅僅半日便尋親成功,張伯終於奇蹟地聯絡到失散多年的妹妹,並從妹妹口中得知到其他兄弟姊妹和母親的近況,事件感動人心。 網民數量以億計,從張伯長達幾十年的尋親故事切實反映出網民守望相助的力量,不但讓身處秘魯的張伯得到澳門網民的協助,最後更是大團圓結局。雖然受疫情影響,一家人暫時未能親身再會,但相信他們一定能透過視訊聊天面對面重逢。 不過,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近日就有團體公布一個有關澳門學生網絡欺凌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3,690名受訪者中,百分之四點四受訪者表示近兩年曾故意網絡欺凌他人,一成多受訪者為「被欺凌者」角色。與此同時,心理影響是對被欺凌者最主要的影響,時間持續一周。外國事更曾有人因難抵網絡欺凌最終自殺。因此,如果網絡世界少一點「網民欺凌」,多一點「守望相助」,在這個苦不堪言的2020年裡,大家的生活定必會更美好。
議員林論偉關注「民防志願者」的細則,包括招募方式及人員對象。
議員何潤生關注危險品存放問題,指出管理危險品及化學品的有關法例未出台,何時會落實危險品倉庫搬遷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