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防法律制度》法案昨(4)日在立法會表決,以25票贊成,四票反對大比數通過,並將於下(9)月15日起生效。文本中第26條「突發公共事件下妨害公共安全、秩序與安寧罪」(俗稱謠言罪),所受爭議較大,多位議員先後發言表達意見。
立法會昨(4)日下午舉行全體會議,細則性討論及表決《經濟房屋法》,經過三個多小時激辯,最終以26票贊成,三票反對,大比數通過。法案一開始進行討論時便進入膠著狀態,多位議員對「個人申請年齡下限則上升至23歲」展開激烈討論,最後調升申請人年齡獲得通過。其餘條文亦在立法會加時討論下得以通過。
交通事務局在本月暑假期間調整巴士班次,巴士自本月1日刪減200個班次後,多條路線平均候車時間增加,前日(3日)迎來首個工作日,下班高峰時段部分巴士站出現候車人群,有傳媒轉述市民指巴士報站APP出現「鬼巴」,交通事務局昨(4)日發出新聞稿回應,指全澳巴士站點已安裝RFID射頻技術以紀錄各巴士路線班次軌跡,亦委託獨立第三方審核班次數據。前日巴士報站APP全天平均報站準確率約97%,準確性有可能受到個別車長操作問題、車輛故障、手機狀態或網絡訊號因素影響。
交通局由本(8)月起調整巴士班次。有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呼籲,政府做好特班車調配工作,甚至考慮恢復正常班次;亦有委員建議豁免調整往返及經澳門半島兩家醫院的巴士路線,方便長者就醫及覆診。
立法議員梁孫旭昨(4)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議程前發言關注巴士縮減班次問題。他表示,近日巴士班次縮減,引起市民廣泛詬病,更有車長擔心因此被裁員,促請政府因應市民出行需求恢復或增加巴士班次;他並建議當局盡快交代新巴士合同的內容。
隨著政府發展電子政務,加上近月居民往返珠澳兩地健康碼需要「轉碼」,有社區服務諮詢委員反映,接到不少長者求助,建議政府多提供技術及心理支援措施,鼓勵長者融入科技社會。
近年氹仔區內大廈「飛窗」事件頻發,現時又正值颱風季節,離島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建議有關部門針對「飛窗」事故、以及去年正式開通的輕軌項目進行專題演練。
土地工務運輸局及交通事務局表示,為配合「鄰近船澳街下水道及道路整治工程」第四階段施工,筷子基街、俾若翰街及筷子基巷今(5)日上午9時起至本月28日(周五)實施臨時交通安排。
經澳珠兩地政府協商,自今年7月24日起有限度放寬粵澳兩地牌車輛進出珠澳兩地,並於本月4日6時起進一步增加每日配額數量及車輛活動範圍,各陸路口岸的車輛出入境秩序良好。
立法會公共財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昨(4)日召開會議,委員會主席麥瑞權指出,今年政府出現財赤,但政府租金開支龐大,且空置物業為數不少。在政府持有及租賃不動產方面支出龐大,以及對公共資本企業監管不足的問題上,委員會建議指派專責部門作監管以及統籌,以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