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昨(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文化局正對氹仔益隆炮竹廠舊址未來活化利用進行規劃研究,為了善用土地,生態以及文化資源,文化局對益隆炮竹廠開展局部開放計劃,將保留該址內的建築物和原有布局,對受損的建築物進行排危加固,鋪設棧道連結各分區及設置休憩設施等,沿途設置說明牌展示益隆炮竹廠歷史,建築功能及炮竹製作方式等內容,待相關土地權屬處理程序完成,並在環境安全的情況下,爭取盡快開放部分空間予公眾參觀。 兩遺跡見證澳門歷史 文化局亦擬對荔枝碗船廠片區較具條件的地段包括X11至X15號及X19號,優先進行修復及活化工作,打造為一片集文創市集、休閒廣場、多功能活動空間及石灰廠展示館等功能的場地,供市民休憩活動之用。 益隆遺址至今依然保存完整,見証舊城區的煙火製造業歷史。回想本澳炮竹業於上世紀5、60年代形來高峰,至今已有數十年歷史,與當時的神香、火柴成為本澳三大手工業,當時益隆在內等八間炮竹廠,工人近4,000名,提供眾多就業機會。其後在80年代,炮竹業在本澳息微,1926年成立的益隆炮竹廠亦於1984年結業正式停業。 荔枝碗村是路環島舊村之一,村名的由來,與昔日此處曾廣植荔枝,其海灣形狀如碗有關,荔枝碗村旁為已廢棄的造船廠區,船廠片區的建設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是澳門現存最大的船廠片區,亦是華南地區保存至今較具規模的造船工業遺址之一。荔枝碗船廠片區的價值主要體現在20世紀中後期的造船工藝、因造船業而形成的荔枝碗村的生活脈絡及村落形態,以及整個片區的景觀脈絡,特別是其親水和親山的關係。
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昨(10)日在理工學院舉辦「2020年度教師發展日」活動,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及教青局局長老柏生等出席。另外,活動因應疫情,在多間天主教中學作視像直播,有多名教師參與。 歐陽瑜致辭時稱,特區政府自成立以來,一直優先發展教育,逐年增加投入資源,師資素質穩步提升,新一屆政府將繼續高度重視人才培養,促進教育公平,使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發揮更積極作用。歐陽瑜又稱,教育是政府和民間的共同事業,須充分發揮民間作用,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轄下20多所學校,期望能與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保持密切聯繫,促進教育事業取得新發展。 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致辭時稱,本年度「教師發展日」的主題是「接納包容,和諧共融」,冀引導學生得到整體均衡的發展,教育工作者任重道遠,須要認清自己的任務和角色,在相關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心態上充份裝備,不負教會及社會人士所託。
教育暨青年局昨(10)日強調,「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等同停課,家長及學生在氣象局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後,可「自動」知悉會停課,毋須等待教青局發布停課消息。 新暴雨警告信號系統本月1日新學年啟用,本周二涉及學生停課的「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因較遲發出,家長、學生狼狽上學再折返家。教青局前晚發出新聞稿,呼籲學校和家長關注氣象局的「暴雨警告信號」系統,當氣象局於上午6時30分至9時期間發出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即等同幼兒、小學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課,中學上午停課。 見到發出「紅雨」可「自動波」停課 教青局強調,家長應以學生上下課的安全為首要考量,學生出門前須留意相關部門暴雨警告信號和停課安排,如氣象局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無需上學。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稱,教青局也沒有職能和條件提早宣布停課,要依據氣象部門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或「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才可宣布停課。教青局及氣象局一直保持緊密聯繫,發出「黃雨」警告後,即啟動機制溝通。由於澳門地方較細較難預測。就如日前一直跟氣象局溝通,氣象局未能確定是否發紅雨警告,直至上午7時20分左右才滿足科學數據發出紅雨警告。因此,老柏生局長提醒家長及學生,見到發出「紅雨」後,可「自動波」知悉會停課,毋須等待教青局發布停課消息。 老柏生稱,宣布停課後,局方馬上跟進,聯繫校方照顧已回校學生、停課不停校,並讓學校通知已接載學生的校車,把學生送回家。也跟海關、治安警溝通,當知悉停課時有穿著校服的學生過關時,提醒他們回家不用過境,做好各方面部署。 明辦家長講座 為配合新暴雨分級制度的實施,教青局於新學年開課前已進行一系列宣傳和講座。最近一場家長講座將於明天(12日)下午3時在高美士中葡中學舉行,歡迎有興趣家長參加,查詢及報名:2884 1284。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1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持香港居民身份證入境澳門的人士會視作香港居民,可以入境澳門,入境澳門後需進行14日醫學觀察;而需要持護照入境澳門的人士不會視作香港居民,因香港非永久居民若果只持香港非永久居民身份證是不能入境澳門,需要持護照才能入境,但此類人士現時也是不能進入澳門。 當局自8月7日早上6時起實施,所有由香港入境澳門的人士均須持有由香港特區政府認可的檢測機構發出24小時內的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例如在8月6日做檢測,可憑有關陰性結果報告在8月7日內入境),而入境後仍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 目前本澳實施的隔離政策為外國旅客禁止入境;內地、香港及台灣地方旅客,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外國,禁止入境;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香港,須持有24小時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台灣,須持有七日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14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入境前14天內曾經到過內地,須持有七天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採樣證明入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10)日指,香港非永久居民仍不能進入本澳。 (陳宇東攝)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10)日表示,第21輪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由8月30日開始至9月28日,其中,滿三周歲至四周歲的兒童,每人每次替換購買15個兒童口罩和15個成人口罩,或30個成人口罩。 就此,特區政府早前加大採購兒童口罩,相關防護物資近日陸續抵澳,因此,由今(11)日起,滿三周歲至四周歲的兒童可以一次性購買30個兒童口罩。至於在第21輪已購買15個兒童口罩和15個成人口罩的市民,可將成人口罩替換成兒童口罩。 由即日起,市民可一次過為滿三周歲至四周歲的兒童一次性購買30個兒童口罩。(資料圖片)
海關近期接獲多個有關水客活動的舉報,並於前(9)日再次採取行動,於關閘口岸附近破獲一宗與水客活動有關的案件,查獲超過3,500件貨物,估值約澳門幣135萬元,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對九名涉案人士進行調查及起訴。 海關持續對關閘口岸一帶的懷疑水貨店舖進行監察,根據近期所收集的舉報進行分析,鎖定台山區一間目標店舖。前日晚上,現場監察的海關關員見時機成熟,立即對有關店舖採取行動,進入地舖內表露身份進行突擊巡查,期間發現店舖內存放大量懷疑用作水貨的貨物,經點算案中緝獲的貨物包括美妝產品、月餅及茶葉合共多件,估值約澳門幣135萬元。 同時,由於有強烈跡象顯示該店舖聘用人員,將大量貨物以「螞蟻搬家」形式分批運送出境,逃避兩地海關的監管,關員將現場有關人士帶返海關總部作進一步調查,包括兩名店舖負責人,一名店舖職員及六名水客,均為本澳居民。 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上述九名人士作出起訴,一經判罰,最高可被科處澳門幣50,000元罰款,而被查獲的貨物亦會宣告歸澳門特別行政區所有。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在昨(10)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因應疫情關係,今年出席國慶酒會的人士需要作核酸檢測。不僅僅只針對傳媒,有關措施是根據本澳最新的疫情而定,尤其澳門正逐步恢復與內地人員正常往來,防疫措施更不能鬆懈。 與此同時,羅奕龍醫生亦指出,9月23日全國赴澳自由行簽註將恢復,參加國慶酒會的人員眾多,且為室內活動,難免需要脫下口罩,因此,要求出席國慶酒會的人士需要作核酸檢測。 他強調,政府推出任何防疫措施都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而且目標是以澳門疫情穩定,以及居民安全為先。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羅奕龍醫生指,所有參與國慶酒會的人士均需核檢,並不是只針對記者。 (陳宇東攝)
財政局昨(10)日公布特區政府中央賬目預算執行情況,由本(2020)年1至8月,經常收入有302.79億元,按年跌幅較1至7月的61.9%擴大至64.5%。期內來自博彩稅收228億元,按年減少70.1%。1至8月公共財政開支554.5億元,按年增加11.7%。 財政局在上(8)月初公布的中央賬目資料顯示,1至7月公共財政經常收入285.3億元,按年大減61.9%。當中,來自博彩稅收221.9億元,減少66.9%。連同資本收入,包括填補預算赤字的超額財政儲備,1至7月公共財政總收入731.7億元,按年減少5.1%。 特區政府在今年1至8月來自博彩稅收只有228億元,按年減少達70.1%。 (資料圖片)
澳門廣府人(珠璣)聯誼會9月9日舉行「重溫歷史緬懷偉人」座談會,紀念毛澤東主席逝世44周年
澳門新會司前同鄉會9月9日舉行成立五周年暨敬老活動聯歡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