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仔濠景花園過去兩年發生超過150宗「飛窗」事件,平均兩個星期就發生一次,上(7)月再發生跌窗事故,令附近居民「聞窗」色變。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5)日探討強制驗窗問題,多名濠景花園及附近住戶在節目中表示憂慮隨時「中頭獎」,冀政府可適時介入協助。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徐承康認為推行強制驗窗需時,政府現階段可先推廣為窗戶加裝連接鏈,以令窗不會即時跌落,雖此方法不是長遠解決辦法,但可解決當務之急。
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劉偉及文體處副處長辛建波,日前訪問作曲家、作家及出版社協會(MACA),進行座談交流。
澳門電訊與全球資訊科技夥伴ASL集團旗下Automated推出高規格網絡資訊安全防護中心SOC2,除可協助企業確保自身網絡合乎安全標準,同時使企業在監控與預警專項上符合澳門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
澳門中銀榮獲英國出版的知名歐洲雜誌《World Finance》(世界金融)評選為2020年全球銀行獎項中,年度澳門最佳商業銀行和最佳零售銀行兩大獎項。
第四期「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俗稱:天眼)共800個錄像監視系統攝影機,今(6)日開始啟用。《特區公報》昨日刊登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批示,經考慮治安警察局提出申請及依據,經聽取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具約束力的意見後,批准使用安裝於多個公共地方的錄像監視系統攝影機合共800台,治安警察局為負責管理有關錄像監視系統實體,使用許可期間為兩年,可續期。為此須核實作出許可的依據是否仍然維持。批示詳列800支天眼安裝位置及監察範圍。
氣象局表示,受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本澳昨(5)日天氣不穩定,凌晨開始出現大驟雨,當局並先後發出兩次20毫米大雨提示及暴雨警告。
每年暑假都是開展道路工程高峰期,無可避免需要作適當的交通改道措施或出現車流緩慢的情況,為維持交通秩序,平日在全澳各交通繁忙點及學校周邊指揮交通警員,近日被調派到各項道路工程及其周邊指揮人車有序通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前(4)日印發《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吳小麗昨(5)日表示,規劃有效推動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加快灣區融合,希望澳門積極做好軌道工作,包括盡早完成澳門橫琴輕軌段、輕軌東線及北區路線的研究工作,做好青茂口岸交通接駁,藉提高輕軌覆蓋和完善巴士路線,方便澳門居民在灣區進行往返。
為緩解內港低窪地區暴雨期間的水浸情況,改善天文潮對內港一帶的影響,市政署已開展「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現時工程進度理想,預計可於明年(2021年)雨季前竣工投入運作,而待工務部門完成內港南的治水工程後,可提升內港整體的防澇效果。
一名香港男子期望將300萬港元現金轉至香港一間兌換店,透過朋友轉介下,將300萬港元交給對方,但之後全無下文,港男即報警求助。司警調查後拘捕三名本澳男子,並從疑犯單位及貴賓廳賬戶搜獲贓款,均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