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千呼萬喚的《澳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草案》,將於9月4日至11月2日開展公開諮詢,為期60日。至於草案內容,則需要等到諮詢期開展才能讓公眾查閱。土地工務運輸局昨(19)日表示,相關詳情將於諮詢啟動前透過新聞發布會作進一步介紹。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發新聞稿指,屆時草案將上載至局方專題網頁(專題網頁及相關網上意見表將於9月展開公開諮詢時正式啟用)以供查閱,以及可於辦公時間內前往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查閱。並會舉辦多場公眾諮詢會及專場介紹會,設置固定展板及在全澳各區設置流動巡迴展板。 另外,有關草案的推廣、展示和公開諮詢資訊,已刊登於昨日出版的第34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二組。 規劃六年才有草案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澳門城市規劃程序隨意性的問題,特區政府早於2008年已開展多項與城市總體規劃相關的研究。2013年《城規法》獲立法會通過,並於2014年3月1日生效,當中訂明「城市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及詳細規劃」,但六年過去,總體規劃仍未有定案,一直為社會所詬病。 直到今年4月,工務局在其網站公布,澳門總體規劃項目的研究單位已提交草案,正進行部門審核程序。工務局局長陳寶霞表示,工務局不斷與各部門就總體規劃的交通、專業項目舉行多次會議,部分達成共識,並把會議結果交予顧問團隊編製草案,完成草案後交給七至八人的跨部門團隊研究,爭取今年內公開諮詢總體規劃。 土地未來無總規被拖延受澳門城市總體規劃仍未出台所影響,近年多項城市建設計劃亦因此被拖延進度,尤其是拖延超過十年的都市更新建設、多幅在新《土地法》生效後被政府收回的閒置土地、至今仍未公布的《青洲區整治規劃方案》,以至新城填海區多個區域的規劃。有關問題亦遭城規會委員多次批評,在未有城市總體規劃之下,城規會委員一直就工務局發出的規劃條件圖發表意見,安排顯然不妥當。
颱風「海高斯」在南海突然向偏北移動接近澳門,風力及雨勢雖然顯著增強,但並未對澳門造成嚴重影響,中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委員何永康認為,這全賴民防中心期間的工作,又認為需要由民防、治水、城規、宣傳四方面著手,才能有效解決颱風帶來的問題,政府應持續完善體系,做好民防工作外,亦要持續做好其餘三項工作,尤其藉城市規劃減少颱風對澳門構成的破壞。 何永康表示,澳門舊區殘舊樓宇多,不少更是無人居住,颱風期間殘舊樓宇都會出現破損,塌下等問題,他認為這些都需要城市規劃才能解決,希望政府加快出台《澳門城市總體規劃》,並且加快完善都市更新法律工作,讓澳門的總體規劃得以落實,並藉都市更新加快舊城區的活化速度,同時在城市規劃上應考慮各區風力問題,將城市規劃跟颱風治水進行結合,進一步減少風力對澳門帶來的影響。 何永康稱,「海高斯」風力雖然次於「天鴿」,但自「天鴿」後澳門已持續完善民防體系,社會對颱風警覺性提高,風後的恢復工作亦十分迅速,這是政府及全澳居民共同努力成果。 他指出,政府在民防做了大量工作,但治水工程仍需要一段較長時間才能完成,部分項目仍未有落實,例如現時跟治水有關的內港工程仍未完成,澳門半島的蓄水池項目仍在研究,路環「兩湖一岸」治水方案未有下文等,特區政府必須重視。即使民防、治水及宣傳工作做得充足,考慮到澳門社會實際狀況,尤其風力對澳門造成的破壞,政府必須加入城市規劃元素,才能減少颱風對澳門帶來的影響。
一項由澳門共建好家園協會發布的調查顯示,逾1,500名滿18歲或以上澳門居民中,約66%受訪者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面對健康問題、經濟收入,以及工作或學習等因素影響,感到焦慮不安,尤以中低收入家庭受到的衝擊最大,且失業者及中低收入居民與家人的關係顯疏離。除經濟因素外,家庭主要壓力來自「需安排時間」及「子女學習」。 調查於7月下旬透過街頭隨機抽樣及網上問卷方式進行,共收集到1,505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之中超過87%為在職人士;72%已婚。 協會建議政府設定社會服務熔斷機制,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關係,包括明確疫情在不同階段或出現反覆時,各項社會服務的停運及復運規定;提倡設立非常時期特別假制度,減輕照顧者的身心壓力;結合照顧者津貼,讓居民在非常時期因需照顧子女而放假,減輕照顧者的經濟壓力;呼籲私人機構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或採取彈性上班。
因應颱風「 海高斯 」襲澳,交通事務局由 前(18)日晚上 7 時起臨時免費開放港珠澳大橋 邊檢大樓西停車場的輕型汽車泊車位,免費期 至昨(19)日晚上 9 時結束,而免費期以外的泊 車費需繳付。 駐西停車場的管理人員於出口處協助擬 離場的駕駛者查核泊車費事宜,當中,在免費 期內(即8月18日晚上7時至8月19日晚上9 時)持泊車票進場及離場之駕駛者,可持泊車 票直接將車輛駛離停車場,毋須前往收費處。 在免費期以外持泊車票或透過電子支付 (澳門通或銀聯閃付)方式進場之駕駛者,離場前則需前往收費處重新計算應繳之泊車費。
澳門內港往返珠海灣仔的海上客運航線今(20)日起恢復營運,內港客運碼頭開往灣仔的首班船擬於上午7時10分開出。海事及水務局表示,已協調相關部門及單位就復航作好準備,局方昨(19)日亦與船公司在颱風後進行了排查,確認客船、躉船和內港碼頭的設施基本沒有受損。復航後,內港客運碼頭的通關時間為早上7時至晚上8時。復航首14天,客船的班期為每小時一班,其後按實際情況逐步調整航班密度。因應灣仔航線復航,海事局已聯同海關、治安警察局、衛生局及船公司協調出入境流程及分流之安排,在碼頭內設立轉碼區供市民辦理有關手續;同時按照衛生局的指引,對船員入境作出協調。為了方便公眾進行「澳門健康碼」及轉碼等操作,局方已協調在碼頭內及船上張貼相關資訊,並要求船公司在船上作出轉碼資訊的廣播,盡量協助乘客在登船前完成有關轉碼程序。海事局又提醒,所有客船的乘客在航程期間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否則船公司有權拒絕乘客上船。通關人士需持有現行政策下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較早前表示,為本澳市民而設的「橫琴遊」預計在本月中下旬推出,旅遊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關於「橫琴遊」項目,仍在跟進商討中,如有相關消息,旅遊局將會適時公布。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昨日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指出,「橫琴遊」作為心出發.遊澳門」計劃的延伸,是「休閒線」以及「社區線」兩條路線所延伸出的「琴澳線」,不會以獨立計劃推出,「心出發.遊澳門」的相關旅行社亦會參與。 胡景光透露,「橫琴遊」相關路線已經設計好,但因內地相關部門還沒正式允許當地地接社接待澳門團,具體詳情需要待內地相關規定出台才能公布。至於早前文綺華局長透露,有部分本澳導遊已經取得橫琴執業資格,胡景光指目前已有接近200名本澳導遊取得在橫琴執業的資格。 有不少市民知道旅遊局即將推出「橫琴遊」線路,希望本地遊計劃能延伸至大灣區,能否將「橫琴遊」延伸至大灣區,推出「灣區遊」計劃?胡景光則表示,暫時未有相關計劃,「橫琴遊」只是「心出發.遊澳門」延伸出一條橫琴線路,詳細內容還是需要待相關部門公布。 旅遊局人員體驗琴澳遊路線 旅遊局前(18)日發出新聞稿表示,藉著橫琴新口岸於前日正式啟用開通,珠海市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組織主題為「琴澳同心、攜手同行」的「心出發.澳遊橫琴」交流考察活動,邀請百位澳門業界代表參與,而旅遊局亦響應業界參加是次考察活動,進一步了解橫琴現況及旅遊項目。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與澳門業界一行前日到橫琴考察,行程包括:中國紫檀博物館橫琴分館、創新方、獅門娛樂天地、國家地理探險家中心、星樂度露營小鎮、橫琴綜合管廊,以及前往勵駿龐都廣場參觀展銷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珠澳好貨直播電商基地」等。是次考察為「心出發.遊澳門」的延伸項目,透過考察橫琴新設施和體驗琴澳遊的路線,為推進琴澳旅遊合作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旅遊局副局長程衛東亦於橫琴口岸澳門關口迎接近百位橫琴業者,及後他們前往考察世遺文化景點、愛我中華顯濠風及《灣區兒女》三條「心出發.遊澳門」本地遊路線。 琴澳獨特旅遊資源助粵澳合作 旅遊局指出,澳門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為澳門旅遊業帶來嶄新機遇及挑戰;以上兩個交流考察行程為推動澳門休閒旅遊以及琴澳旅遊融合發展作進一步探索。旅遊局將繼續努力參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目的地,並把握《橫琴國際休閒
為增進本澳大專學生對粵港澳大灣區在支援青年創業政策方面的認識和瞭解,高等教育局早前組織了近80名曾於或正在本澳及本澳以外地區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大專學生前往粵澳兩地參觀,並與當地澳門青年企業代表進行交流,讓學生掌握灣區的最新發展趨勢,及早裝備自己,為未來升學、就業和創業作好充分準備。 高等教育局表示,參加者曾於或正在內地、澳門、香港、台灣地區、葡萄牙、澳洲、英國、瑞士及美國等地升學的澳門大專學生。他們分批前往粵澳兩地開展探索機遇之旅,行程包括參訪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松山湖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惠州仲愷港澳青年創業基地、中山火炬創新園、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活動期間,一眾大專學生參加了座談會,並與當地澳門青年企業代表進行交流,瞭解大灣區各城市在青創方面的最新動向及支援政策,掌握當中的發展機遇。 有參加者表示,此行透過實地考察和經驗分享,進一步加深了解大灣區城市的獨特優勢,以及相關青創支援政策,有助他們緊握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為未來的創業路打下基礎,同時促進在不同地區升學的大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一名本地大學生透過網絡交友 平台認識一名陌生男子,該名 男子向他介紹投資虛擬貨幣「 比特幣 」的手機應用程式,聲 稱按他指示進行投資「 一定賺到錢 」,事主不 虞有詐存入 10.9 萬港元,投資獲利後欲取回款 項,卻被要求加碼存款,事主驚覺受騙,遂報 警處理。而近日香港警方亦發現有詐騙集團利 用社交平台,訛稱可透過投資比特幣及取得澳門賭場貼士獲巨額利潤詐騙,拘捕兩名男子。 司警昨(19)日公布案情,該名受騙的18 歲本地大學生,本月透過網絡交友平台 認識一名陌生男子,該名男子向他介紹投資 虛擬貨幣「 比特幣 」的手機應用程式,聲稱 按他指示進行投資「 一定賺到錢 」。大學生 先按指示下載名為「 ZFX 」的投資網站,並 開設賬戶。在本月 12 至 14 日,將總數 10.9 萬港元款兌換成美金,再存入指定銀行戶 口。 直至本月 16 日,事主投資得利後,希望 取回賬戶內的款項被拒,便聯絡投資網站客 服,客服表示事主的存款金額「 未如理想 」, 建議他再存入 6,000 元美金才可提取 10% 的 存款,事主才驚覺受騙,本月 17 日晚上 8 時 30 分到司警局報案處理。 香港近日同破比特幣騙案利用投資比特幣詐騙最近在兩岸四地相 當猖獗,台灣地區金管局上月才發警示呼籲 民眾慎防被騙,香港警方亦發現有詐騙團伙 利用社交平台,訛稱可透過投資比特幣及取 得澳門賭場貼士獲巨額利潤,前(18)日拘捕 兩名男子,警方同時相信案中涉及22名事 主,涉款約 282 萬元。 香港警方表示,近日發現一個詐騙團伙於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發帖,訛稱可透過提供比特幣投資平台及取得澳門賭場貼士,短時間內獲取巨額利潤。該犯罪團伙同時以「 曬命 」方式,發布大量現金、名車的奢華生活照,以博取事主信任,但在帖文中沒有透露投資詳情。
因應今年第七號颱風「海高斯」已遠離本澳,文化局昨(19)日發出新聞稿表示,原定昨午舉行之第三十八屆澳門青年音樂比賽取消,其他活動及晚上的青音比賽如期舉行。 文化局轄下澳門中央圖書館、何東圖書館、下環圖書館、青洲圖書館、望廈圖書館、氹仔圖書館、氹仔黃營均圖書館、石排灣圖書館、議事亭藏書樓及澳門檔案館昨午將對外開放;位處公園內的何賢公園圖書館、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兒童圖書館則需視乎市政署公布之公園開放時間而定;其他圖書館及文化設施(文物景點、博物館、展覽館,不包括表演場地)因需進行檢查及清理工作,故將暫停對外開放直至另行通知,敬請市民留意,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66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