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活豬供應自本(4)月起持續緊張,前(18)日104頭,昨(19)日亦僅105頭,市民即使肯「捱貴豬」也不一定能買得到豬肉,不少市民早上7時便到街市爭購,有市民大呻「朝早7點幾嚟都冇,唔通要凌晨嚟排隊咩!」南粵公司負責人日前受訪時表示,兩南公司正加快推進建設珠海活豬「過駁站」,爭取下月底投入使用,屆時公司可尋求廣東省外的貨源,預料豬肉供應緊張局面可得以緩解。
衛生局與教育暨青年局共同招募及組織青年學生義工,於停校不停學期間,貢獻社會,參與抗疫工作。義工需在符合衛生局防疫指引的前提下,參與包裝「保障口罩供應澳門居民計劃」的口罩。招募訊息一出,即獲得學生積極響應,不足12小時報名人數已達預期,充分體現澳門青年人守望相助、熱心公益和無私服務的精神。
今年3月9日凌晨,一艘貨船「向X10」駛經嘉樂庇大橋時偏離航道,觸發大橋防撞系統的偏航檢測,系統立即向該船舶發出聲光預警,同時通過無線電向該船發出語音警告和發送AIS短訊提示,但該船仍擦碰到大橋的南面護橋欄,並且不顧而去。
「消費補貼計劃」第一輪3,000元電子消費卡由本月14日起開始派發,經濟局表示,18日(周六)有超過68,000名居民領取消費卡,首五日合計則有超過17.5萬名居民領卡,佔首五日登記人數的約86%,顯示大部分居民配合政府工作已按時領卡,各領卡服務點人流秩序大致良好,整體運作暢順。在過去的周末兩天為領卡高峰期,各政府部門及銀行機構已加開至超過400個領卡櫃枱為居民服務。
澳門開埠四百餘年,除了在地面上留下了五光十色的中葡風格建築,在地底下亦埋藏了不少歷史文物。市政署上周四於內港一帶開展水務工程時,於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近栢港停車場出口地底發現一支疑似文物大炮,一時引起坊間猜測其來源和歷史。有歷史學家推測,該大炮為本地製炮廠鑄造,已埋沒在內港海邊至少80年,可能對研究澳門古代史、軍事史等歷史文化具重要歷史價值。
一名36歲無業女子與一名30多歲的男商人去年7月認識後,雙方相約在賓館進行性交易。兩度春風後,男商人雖有付肉金,但女子以把性交易一事告知其家人作為要脅,前後合共勒索其35萬5,000多元。男商人遭連番勒索後報警求助,日前司警在氹仔趁雙方準備交收時,即場將女嫌犯拘捕。
位於澳門火船頭街的皇宮大旅館結業已五年多,疑因日久失修,石屎剝落,鋼筋外露,土地工務運輸局昨(19)日表示,經初步評估,有關建築無即時危險。
澳門市場街近康樂新村一間食店昨(19)日下午約6時發生火警,火勢波及樓上一個單位,現場瀰漫大量濃煙,消防到場開喉撲救約十分鐘才能將火撲滅。
位於黑沙環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去年因市民不當使用損毁,需重新建造,市政署昨(19)日表示,一直關注各區的社區環境衛生,已增設臨時垃圾桶,並加強巡查及垃圾清運工作,保持區內整潔衛生。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危機,很有可能永遠改變某些事情,可能是某些產業,某些生態,或是整個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