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20)日一般性通過《修改司法警察局》法案。多名議員關注司警局編制人員增加的情況是否符合政府精兵簡政的政策。議員蘇嘉豪更質疑其中豁免公開委任刑事偵查人員是「秘密警察」。保安司司長黃少澤表示不認同,他舉例指香港的公務人員名單都不會對外公布,「咁係咪秘密公務員?呢個係無道理。」他強調司警局必須依法辦事,「唔係揸支槍就做到嘢。」黃少澤提到,司警局計劃擴編250人,當中有176人屬偵查人員,其他屬電腦法證等高級技術員,分階段在七年內擴編。他形容在七年內擴編250人,一年內約30至40人是「好少好少」,擴編人數因應精兵簡政已由原計劃的400多人有所減少。 他又稱,司警近年增加多方面權限,包括《維護國家安全法》和《網絡安全法》等法律通過,全部均需要增加人手,因而有需要擴編。 另外,多名議員亦關注司警取得資料等方式,法案建議司法警察局有權根據法律規定,採用包括資料互聯在內的任何合法方式,而不僅限於現時的書面方式,查閱民事及刑事身份資料。黃少澤指,以往以公函書面方式取得資料需時20多天,法案建議可透過互聯系統查閱權限資料,且屬單線聯絡,並有系統紀錄可確保監督。 法案最終獲25票贊成,三票反對(蘇嘉豪、區錦新、吳國昌),一票棄權(高天賜)下通過。
立法會昨(20)日舉行全體會議,就《 司法警察局特別職程制度 》 法案進行一般性表決,並獲得通過。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引介時表示,法案建議同時修改刑事偵查員職程,在一等督察及首席刑事偵查員之上,增設督察長及刑事偵查主任兩個職級,同時調升副督察及以上職級的學歷要求等。 會上有議員關注調升副督察以上入職門檻會否造成不公,黃少澤回應表示,法案建議二等督察及以上職位需要有法學士學位,偵查員以上亦需有高等專科學位,具有大幅提升,亦與現行公職法相對應。 黃少澤相信並不會出現不公平情況,因為現時擔任副督察和一等督察的人員可依法豁免,司警局偵查人員約80%有大專以上學歷,而未來當局亦會創設條件鼓勵司警人員進修達至晉升要求。 黃少澤又坦言,當局在聘請電腦法證、網絡安全及物證技術人員方面非常困難,因本澳修讀相關專業的人士較少,而透過中央招聘的招聘情況亦不理想,容易出現錯配情況,未來亦會設法多培訓相關專業人士。(阮漢賢攝)
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9年11月份飲食業表現持續疲弱,受訪飲食商戶包括中式酒樓飯店及茶餐廳和粥麵店反映營業額同比下跌,但零售業業務表現較為理想,有53%受訪商戶反映去年月營業額按年上升,百貨商戶,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和車商增幅顯著。但飲食業及零售業對12月表現均不表樂觀。
為與社會各界及客戶共賀新春,藉以新春前夕,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銀澳門)19日舉辦「工銀之夜新年音樂會」,邀請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以及廣州交響樂團共同演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嘉賓、社會各界賢達、工銀澳門重要客戶以及工銀澳門管理層等共同出席是次音樂會。 年是祖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同時也是工銀澳門成立十周年,為答謝工銀澳門廣大客戶過去十年來的支持,藉以新春即將來臨之際,工銀澳門特別邀請國際著名鋼琴家郎朗、德國青年鋼琴家吉娜·愛麗絲,連袂廣州交響樂團,舉辦客戶專享「工銀之夜新年音樂會」,為社會各界和客戶打造一場聽覺的盛宴。作為本地最大註冊銀行,工銀澳門是次新年音樂會的舉辦,亦回應國家和新一屆特區政府號召,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各界繼續做好澳門文化領域多元發展,共同為澳門「更美、更好、更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本地註冊最大、服務領域最廣的全功能牌照主流商業銀行,工銀澳門始終將本地化作為重要發展方向,致力於以優質金融服務紮根澳門、服務澳門、建設澳門,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公益事業發展,回饋社會,造福社群。截至2019年末,工銀澳門總資產突破3,400億澳門元,存貸款突破億澳門元,並連續十年蟬聯英國《銀行家》、《世界金融》雜誌「澳門地區最佳銀行」殊榮。 未來工銀澳門將主動連繫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澳門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澳門持續繁榮穩定、推動「 一國兩制 」偉大事業行穩致遠作出貢獻。
澳門極易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極易付 」)得到監管部門批准,正式上線針對訪澳遊客的人臉識別支付服務,成為首家提供該技術服務的機構。 新技術的上線,讓電子支付從「 碼 」時代進入到無支付媒介時代,有效提升商戶經營效率及減低成本,「 極易付 」將於相關監管部門要求及支持下,逐步推出面向本澳市民的人臉識別支付服務。 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人臉識別在身份驗證及支付等方面已廣泛應用,並已形成趨勢,目前,85%的手機用戶願意使用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進行支付。 「 極易付 」董事長蕭家明指出,澳門不同行業,尤其餐飲業及零售業都將面對發展新形勢,行業亦面臨不同程度升級轉營,為「 極易付 」發展帶來新挑戰及巨大發展機遇。 未來,極易付將於支付產品、數據應用、人工智能等方面進行深層次跨界探索和融合,拓展智慧支付在民生、經濟、政務等領域的應用,讓居民及遊客享受更便捷、更安全的支付服務。
為加強農曆新年海上事故預防工作,海事局聯同海關、警察總局、消防局等部門於昨(20)日向錨泊在內港的漁船派發清潔及宣傳品,希望藉此提高漁民對防火、防盜的警覺性及防污意識。
交通事務局已為357台巴士安裝巴士乘客數量估算系統,並由今(21)日起分三階段投入運作,屆時乘客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巴士報站」,實時了解已安裝系統之巴士的載客量,從而考慮乘車或出行計劃;局方期望透過有關智慧交通應用,讓市民大眾更便利出行。 有關系統目前覆蓋20條巴士路線, 分 別 是:1、1A、3、3A、5、、8、10、12、22、23、25、25B、、33、34、101X、102X、和MT4,佔現行營運中的巴士總量近。今日起率先覆蓋1、10、33及路線的其中100台巴士,乘客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巴士報站」App可以查看相關巴士之載客量;2月底前將增至顯示更多路線共200台巴士之載客量,餘下157台巴士之載客量則預計於3月底前向公眾顯示。 另外,交通事務局也持續擴展視障人士助乘發聲系統在巴士上的應用,並計劃於今年在條巴士路線增設相關系統,涉及187台巴士,連同已安裝系統的路線,即共15條路線,分別是: 、1A、3、4、7、8、9、16、17、18、23、、28C、34和AP1,共266台巴士可透過發聲裝置,輔助視障人士乘坐巴士出行。
澳門中區南區工商聯會由昨(20)日起,一連三日舉辦「 中小微企電子支付體驗日 」,除了向中小微企即場示範電子支付操作,解釋商戶的疑問,增加商戶對電子支付的認識外,三家參與機構均有人員於現場講解,協助商戶即時辦理申請,有興趣商戶可到上海街中華總商會大廈七樓體驗電子支付。 昨天為體驗日首日,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成員到場體驗電子支付,會長李彩紅表示,了解到「 三碼合一 」的電子支付方式,方便商戶結算,還有機構提供掃描點單系統介紹給餐飲商戶。她又指,現時電子支付工具日漸成熟,安裝沒有太大困難,但中小企商戶始終條件有限,未必會安裝所有機構的支付工具。 到場體驗的美容公司老闆娘黃女士稱,以往一直未有安裝電子支付工具,眼看現時客人對電子支付的需求日增,得悉有體驗日便前來辦理申請。
由澳門工商聯會主辦,永利關愛冠名贊助的「 2019美麗盡在嘉模墟 」吸引超過25萬人次,效果超過預期,並於周日(19日)晚上完滿落幕。主辦方計劃拓展活動範圍到路環舊城區,除繼續提供平台給本澳中小企經營者及年輕創業者,推廣業務及積累營商經驗外,冀帶動更多遊客及市民前往路氹舊城區消費,達到旅客分流目的。 年 度「 嘉 模 墟 」分 為 夏 季(7月月)及冬季(12月-2020年 1月)兩部分,時長近四個月,市集元素多樣。夏季篇以「 葡式咖啡閣+親子藝術工作坊 」 為主題,吸引逾720人次參與,大會更特別邀請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的導師給明愛服務受惠家庭17位弱勢單親家庭小朋友普及科學知識。 冬季篇則以「 聖誕+年宵 」為主題,打造富有節日特色的冬日市集,攤位類型多樣,遊戲攤位+美食攤位+文創攤位共入駐中小微企達個以上,共吸引入場達14-15萬人次,達到預期目的,不僅打造了新的旅遊熱點,吸引了大批旅客到此打卡留念,活化氹仔舊城區,達到旅客分流目的。
為了取得一張澳門身份證,可以去到幾盡?治安警偵破一宗「神奇」假結婚案,一名姓梁73歲本澳老翁,為幫在內地長子及次子的女兒取得澳門身份證,竟與老伴離婚,向有關部門提交虛假親子鑑定,冒認內地大媳婦在澳逾期居留時誕下的長孫女為自己女兒,申請澳門居民身份證;又於年與二媳婦在本澳假結婚,再次冒認二孫女為自己女兒,申請兩人來澳定居。身份證明局對事件起懷疑,從而揭發此宗荒唐「 不倫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