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澳門環境、人口等特性

研究建議收費機制參考港台

澳門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研究報告提到,基於澳門的地理環境、城市發展、人口密集程度等特性,建議參考香港,台北及首爾的生活垃圾收費機制。當中,依據香港及台北的經驗,從提出有關「垃圾收費」的構思到真正落實,均需要多年的準備時間,如香港自2010年初提出至今已接近十年,當中包括進行可行性研究,建設所需的配套設施及回收網絡,調整部分垃圾丟棄方式,推動及宣傳教育,構建合適監管制度及進行立法等籌備工作均需持續及有序推行,以創造推行垃圾收費的社會條件。 研究比較及參考了六個國家或地區的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模式,包括香港,台北,廣州,首爾,日本及德國。香港的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正處於立法審議階段,計劃以按量收費模式實施,目的旨在提供經濟誘因,推動市民達致源頭減廢目標。方案建議向家居住戶及部分工商業單位以使用指定垃圾袋型式實施按量收費。而少部分工商業單位則以「按重量」的「入閘費」型式收費。 台北,首爾,日本及德國都是實施按量收費以推動源頭減廢及分類回收。台北及首爾的家居住宅必須使用政府指定的垃圾袋棄置垃圾。工商業方面,每天棄置少於30公斤垃圾的工商業單位可使用指定垃圾袋,而棄置多於30公斤垃圾的工商業單位需按其垃圾重量,於垃圾處理設施須繳付「入閘費」。德國實施不同型式的垃圾按量收費,包括使用指定垃圾袋,記錄清空垃圾桶的頻率及垃圾箱載重收費。廣州則實施定額生活垃圾收費,此方法是按不同地區及地居民及本地居民劃分),向住戶徵收定額的月費。

15/11/2019
21640

國際幻彩大巡遊下月8日舉行

「一帶一路」地區文化為主題

2019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將於下(12)月8日舉行,共80個來自本地及外地表演團隊、近1,800名藝術家參與,將由大三巴牌坊巡演至西灣湖廣場。文化局局長穆欣欣稱,今年參與巡演的人數為2015 年以來最多。 國際幻彩大巡遊由文化局主辦,昨日舉行記者會,穆欣欣致辭時表示,「愛、和平、文化共融」一直是大巡遊的核心理念,今年更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為主題,帶來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展演,橫跨五大洲的藝術團隊匯聚在澳門展示他們獨特的文化面貌,從大三巴遊走至西灣湖廣場,共慶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 今年有80個表演團隊參與, 其中本地藝團佔61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佔19個,包括葡萄牙、肯亞、安哥拉、烏克蘭、波蘭、白俄羅斯、匈牙利、智利、賽浦路斯、紐西蘭、意大利,俄羅斯、緬甸、泰國,廣東省湛江市,香港等演出單位。 表演團隊將從大三巴牌坊出發,與市民遊客一同穿越澳門歷史城區的舊街老巷,然後抵達議事亭前地與觀眾近距離互動,傳播大巡遊歡樂氣氛。今年將於南灣湖境大馬路舉辦的VIVA嘉年華增設觀眾席,希望增加市民和旅客與巡遊團隊的互動機會。 當中, 來自葡萄牙的文化傳統協會與葡萄牙ArtFusion將透過高蹺及肢體劇場講述葡萄牙茶農的故事;肯亞的狂野雜技團帶來多個高難度雜技動作;俄羅斯的彈跳鋼鐵俠將在鬧市彈跳翻滾;意大利的月亮女神幻化成空中天使,與觀眾共舞;此外,廣東省湛江市帶來該省首批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湛江人龍舞,由小孩與大人組成的團隊將連接成龍,氣勢非凡。

15/11/2019
19272

利用中央惠澳措施

解決本澳發展瓶頸

中央政府再度推出15項惠及港澳的政策措施,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置業、就業和居住,加強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等方面便捷流通,支持專業界別在大灣區發展。本澳可在自身發展同時,充分利用好相關政策優勢,解決過往發展瓶頸,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以及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後,中央政府再度推出一系列惠及澳門的政策措施,包括惠及全澳居民的政策和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 其中,惠及全體居民的政策有六項,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購房,支持港澳居民在內地便捷使用移動電子支付,保障在粵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與內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為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外國人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提供停留、居留便利。 扶持專業界別的政策措施方面,將進一步放寬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的限制,擴大資格互認範圍,擴大港澳專業資格人士執業優惠政策實施範圍,中央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河套地區)建設,對進境動物源性生物材料實行通關便利,放寬內地人類遺傳資源過境港澳的限制,給予保險監管優待政策,支持港澳保險公估機構在內地發展以及支持港澳債券市場發展。 其中,不少市民首先將焦點聚集在便利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購房上。全因措施豁免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購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學習或工作年限證明,以及繳納個人所得稅及社保條件,可能緩解地小人多澳門的土地資源短缺以及市民安居、養老和多元發展問題,同時為有意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年輕人置業安居提供便利條件,變相拓寬了本澳青年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事實上,其他系列政策也有助消除港澳居民與大灣區九市居民的差異化,為居民異地養老、提高教育質素、發展智慧城市、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興產業以及促進大灣區民間互動和人才互通創造條件,為澳門與大灣區城市融合奠定基礎。

15/11/2019
2314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