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禁放爆竹

8月1日起生效

政府修訂《墳場管理、運作及監管規章》行政法規草案,規定非澳門居民不得安葬在本澳公共墳場,草案並增加禁止在墳場燃放爆竹條文。行政法規草案建議在今年8月1日起生效。 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昨(29)日下午在政府總部多功能會議廳舉行記者會,梁慶庭稱,為配合本澳社會發展和完善公共墳場的管理,有必要修訂現行規章,因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訂定了《修改第37/2003號行政法規〈墳場管理、運作及監管規章〉》行政法規草案。草案明確規定公共墳場的墓地、骨殖箱及骨灰箱的申請條件,擬安葬者須為澳門居民,如為非澳門居民,則須在澳門死亡,又或申請人為澳門居民且為擬安葬者的配偶或第一親等直系血親。骨殖箱及骨灰箱的首次使用權為期50年,期滿後可不斷續期,每次為期五年。另外,草案亦加入禁止於墳場燃放爆竹的條文。 草案同時訂定公共墳場永久墓地的合葬規定,建議在永久墓地的權利人死後或屬未能確定相關權利人的情況,與永久墓地的首葬者具有特定親屬關係的人,經在報章刊登通告且無親屬反對,原則上可申請合葬。而經行政長官許可,長期安葬於指定墓地的特定人士的配偶,亦可申請合葬。 此外,為善用公共墳場空間,市政署可對依職權起葬的遺骸火化及作適當處理。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杜淑儀指,如沒人在法定期限內辦理起葬或延期手續,署方會先將安葬者起葬,再放置一段時間,期間會嘗試通知利害關係人處理,如再沒 人前來處理,署方不排除會進行環保葬或化成骨灰處理。 (資料圖片)

30/05/2019
8817

照顧者津貼實行難

有研究指短期內未有條件

殘疾及特殊人士的「照顧者」往往面對很大精神和經濟壓力,亟需社會支援,不少「照顧者」希望政府能增加「照顧者」津貼。澳門特區政府委託香港大學就本澳推行「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作獨立研究,研究團隊認為現時在本澳推行照顧者津貼政策的基礎及時機尚未成熟,尤其是對「照顧者」缺乏具體定義,亦沒有相關的條件規範,研究認為本澳在短期內實行「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不高。 社會工作局昨(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研究結果。港大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樓瑋群稱,本澳社會對「照顧者」的定義尚欠充分討論,建議先在現有的服務分齡和類別等基礎上檢討,並制定以「照顧者」為本的系統性政策框架及服務體系,使能更科學和合理地確定「照顧者津貼」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 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稱,目前當局需建立多項條件,為「照顧者」定義制定評估機制,以及為「照顧者」制定條件規範,如「照顧者」的年齡、領受津貼後應否作全職照顧,「照顧者」是否必須與被照顧者是親屬,或照顧過程當中必須達成什麼效果等,均需要再深入探討研究。 雖然報告指時機未成熟。蔡兆源強調,政府認同「照顧者津貼」的可行性,目前需要創設條件推行,讓「照顧者津貼」得以實施。局方在短期之內將與研究團隊交流討論,並在未來三個月完成內部分析及部署跟進工作。之後會就報告提及的各項事宜開展具體研究、規劃和設置工作,以為推行「照顧者津貼」政策奠定基礎,推動相關工作向前發展。

30/05/2019
23949

第四屆「旅遊教育學生峰會」

50位優秀畢業生分享研究成果

旅遊學院昨(29)日與銀河娛樂集團合辦第四屆「旅遊教育學生峰會2019 」,為學院50位優秀理學士畢業生提供機會,與澳門社會和業界先進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讓最優秀學生有機會與業界人士討論澳門及大灣區內旅遊及酒店業的未來發展。 旅遊學院稱,其課程的特色包括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可以鍛練其批判性思維,找出問題進行分析及推論及提供解決方案,讓畢業生獲得不同技能,應對未來的挑戰。透過旅遊教育學生峰會等活動,業界持份者可以提前接觸未來的酒店和旅遊業領導者,了解他們對澳門旅遊業現狀的一些看法。 旅遊教育學生峰會邀請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院長徐紅罡教授就「可持續旅遊業」發表主題演講。作為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旅遊監測中心的主要研究員和專家顧問,徐教授也是訂立中國生態旅遊景點、濕地旅遊、健康旅遊及休閒城市國家標準的高級顧問,她豐富的經驗和知識範疇為今年的旅遊教育峰會帶來莫大裨益。 峰會還邀請了澳門銀河TM餐飲營運及廚務助理高級副總裁薛浩倫先生和與會者分享行業見解。他是少數幾個國際廚藝比賽A級評委之一,曾獲多個廚藝獎項。他曾擔任世界廚師協會亞洲區域總監,並是現任WORLDCHEFS副總裁。

30/05/2019
9010

關閘新扶手電梯下月安裝

第二組電梯或明年更換

關閘邊檢大樓離境入口處三條扶手電梯自本月15日起進行更換工程,施工初期曾經導至通關人潮「逼爆」關閘的情況,引發不少抱怨,警方採取開闢臨時通道措施,在通關高峰期疏導人流。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日探討關閘更換扶手電梯事件,保安部隊事務局建築師陳其專透露,現時三條扶手電梯已完成吊運,下月開始安裝,預計需時兩星期,工期在預期之內。 出席節目的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代廳長黃劍虹表示,更換扶手電梯前當局曾做過壓力測試,若三條扶手電梯暫停使用會出現瓶頸效應,為減輕人流壓力,故採取跨部門合作在出境車道加設臨時人工櫃枱、實施現時禁止旅行社車輛進入關閘廣場東側等措施。治安警公共關係處代處長李德輝則強調,實際經驗相當重要,工程首天的高峰時段只出現較擁擠的情況,尚可接受,之後幾天經改善後情況已相當理想,過關時間在十分鐘內完成。 有聽眾認為,本澳離境大堂應儘量以地面空間設計,避免使用者用電梯「走上走落」,而且很多人出境攜帶大件行李,極不方便,希望未來在青茂口岸可以設計上更加便民。亦有聽眾建議現時的臨時通道正正反映不用「走上走落」的方便,希望變成恆常措施。 黃劍虹回應稱,隨著大灣區發展,人流車流往來均會增加,需要預留地方分流車輛。除非有充足車道,否則不能長期佔用出境車道。且車道是露天設計,經評估不適宜設自助過關設施,只能作臨時人工通道。局方未來將檢視情況,或在明年再開展更換另外三條電梯等的優化關閘口岸工程。

30/05/2019
11801

粵港澳警方刑偵主管工作會晤

在廣東佛山舉行

「粵港澳三地警方刑偵主管第25次工作會晤」前天(28日)在廣東佛山市順德區舉行,澳門警察總局局長馬耀權率領澳門警方代表團,與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林偉雄及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分別率領的粵港警方代表團舉行工作會晤,三方檢視了去年以來三地的警務合作情況和成果,並重點商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等重大活動的警務部署,同時就深化和拓展多個合作項目和領域進行磋商。 會上,三地刑偵主管分別回顧去年以來三地警方合作打擊跨境犯罪活動的情況,檢視了各個層面的合作機遇、困難和對策,探討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港珠澳大橋通車背景下三地警方加強警務合作打擊新型犯罪和跨境犯罪的新策略,並重點就強化情報交流、打擊電訊詐騙、毒品犯罪、跨境盜竊犯罪、高利貸犯罪、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打擊「換錢黨」、偽基站、組織偷渡活動、清洗「黑錢」、跨境賣淫活動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及磋商。 馬耀權局長感謝廣東省公安廳及香港警務處一直以來對澳門警方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協助,尤其是在偵查跨境刑事案件方面更全力提供協助,使在澳門發生的跨境刑事案件多次迅速偵破。馬耀權局長還表示,今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 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0週年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等多項慶典和活動,三地警方進一步加強合作意義更加重大,希望三地警方再接再厲,繼續高效預防和打擊各類跨境犯罪,共同維護三地社會安全穩定。 廣東省公安廳林偉雄副廳長及香港警務處鄧炳強副處長均認為粵港澳三地警方合作基礎良好,未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三地警方需要創新合作理念,採取更有效的合作措施,打擊各類跨境犯罪和層出不窮的新型犯罪,維護區內社會治安穩定。

30/05/2019
9580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