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副將設巴士專道惹議

學者籲政府公開更多科學數據

美副將大馬路將實行巴士專道,措施一公開即引起社會極大迴響,大多數意見都反對實行專道。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昨(4)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稱不反對設巴士專道,但政府應該拿出更多數據去支持措施,亦認為現時的問題並非巴士專道能解決。 林宇滔指出,大部分返工放工的市民,在乘搭巴士時都是「點對點」,由北區坐車到南區、中區,建議政府更應該考慮設立「點對點」的特許巴士線,再配合巴士專道分流市民,這方案更有利疏導市民返工放工,他反問政府「喺颱風天都有特許巴士接載市民,點解平日無呢?」再者,現時美副將大馬路巴士專道規劃公開已經有很多爭議,他指政府應該公開所有科學數據,電腦模擬的資料,他直言「局長(林衍新)經常話要科學施政,但又唔公開科學數據」。 另外,當局早前在高地烏街一帶大減電單車位已引起不少市民反對,如今巴士專道亦大減車位,林宇滔認為交局公關手法出現問題,大多時候都是「做咗先講」,而且認為設巴士專道要大減車位,當局要在附近增設更多泊車位讓市民泊車。 辜文達:應先行先試 不排除撤回對於巴士專道,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辜文達認為巴士專道是可行方案,這是配合政府「公交優先」的政策,實施後將縮減巴士行車時間30%,但他同時指出,現時市民最擔憂的問題,是巴士專道分開五段,其中兩個轉上俾利喇街及鮑思高球場的路口,就最為複雜,建議政府現時「先行先試」,適時改善措施,必要時更要撤回方案。 辜文達亦指出,現時美副將大馬路最塞車的位置是轉入士多鳥拜斯大馬路的位置,巴士要從最左的巴士站一下子切三條行車線轉入士多鳥拜斯大馬路,過程相當危險及複 雜,而設立巴士專道亦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他建議政府在設立巴士專道同時,一併解決巴士切線問題。

05/08/2019
22337

狂人的世界

多虧了美國總統特朗普這樣的狂人,如今的世界變得更加危險。特朗普先是在推特上無預警宣布對中國輸美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其後又在8月2日正式退出《中程導彈條約》(下稱《中導條約》),美國防長埃斯珀更毫不掩飾地直言想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如果我們把這個過程翻譯一下,可以解釋為美國向所有人尋釁滋事,然後在每個人手裡都塞了一把槍。 1987年簽署的《中導條約》規定美國與前蘇聯需要銷毀各自擁有的中程導彈,即射程為500至5,500公里的中短程導彈及其發射裝置都須要銷毀,同時禁止雙方生產與研發相關武器。對於特朗普來說,這條約無疑是對美國不公平,因為其他國家都不需要遵守,為甚麼美國要遵守?何況根據他的情報,俄羅斯從來沒有放棄中短程導彈的研發。 這對於限制軍備競賽及核裁軍的努力顯然是致命的打擊,畢竟裁軍是一種道德努力,而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事實上,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 還有更自私的理由。有媒體報道,特朗普早在去年10月宣布將會退出《中導條約》後的三個月裡,就已簽訂了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的新導彈合同,包括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馬丁、波音等全都獲益。你很難說這是特朗普「拼經濟」的「傑出一手」,還是這些軍火公司實際上掌控了美國政府的部分決策。 儘管世界各國都譴責特朗普的做法,但骯髒的是,全球導彈與核武器的市場高達數千億美元,枱面下的各種合同更是不計其數,這些合同與各國之間的聯繫說明了國際領袖的表態可以與真實作為背道而馳。特朗普說的沒錯,如果每個人的手都是髒的,為甚麼唯獨指責美國? 特朗普上任兩年多以來,已打造了一個更加瘋狂的世界,製造了更少的限制以及更多的對立。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美關係愈趨緊張的此刻,美軍解除封印後的中導之箭將瞄準何方?從埃斯珀的發言來看,或許在明年台灣「總統」選舉之前,美軍的中程導彈已經部署在亞洲。 樂觀來看,每個協議的結束,都是一個新協議的開始,特朗普的任期剩下一年多,他是否連任決定了世界局勢的走向,假如民主黨成功逆襲,世界還是有機會締造一個規模更大、參與國家更多的限制導彈協議。但問題來了,世界各國真的願意參加嗎?

05/08/2019
2049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