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議員在議程前發言關注日前老翁過斑馬線時被懷疑煞掣不及的巴士撞倒不治死亡的交通意外。議員梁安琪稱,不足一星期兩度發生涉及斑馬線的嚴重交通意外,一幕幕血的教訓揭示司機的駕駛安全意識不足。 她亦質疑政府雖然推廣多項交通安全教育活動,但並未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識,促請當局認真檢討如何更有效及廣泛地普及交通安全知識。 同時,她又指,當局應認真全面檢討對三間巴士公司的監督機制,嚴格要求各巴士公司從整體上完善整個營運管理及安全指引。 議員葉兆佳稱,司機每日面對複雜的行車環境,加上長期超時工作,已經承受不少交通壓力,精神緊張更影響服務質素。他稱,近日撞斃八旬老翁的巴士司機為全職司機,假設按當局上次「一刀切」做法,「豈不是所有全職巴士車長也須停職」,這不現實。 葉兆佳指,政府應研究考慮如何增加巴士司機供應量,讓車長們能有足夠休息時間,保持身心良好的駕駛狀態;同時進行持續教育和培訓,確立獎懲制度,鼓勵員工士氣,建立良好的工作態度。
議員林倫偉昨日在立法會會議議程前發言稱,雖然本澳失業率多年來維持較低水平,但近年每逢春節之後,仍出現不少本地建築業工人四處求職現象。根據今年1月統計數字,建築業外勞30,133人,而跟蹤去年9 月到現在的數據顯示,建築業外勞一直維持在30,000 人以上。 他表示,建築業外勞數字一直不減,導致出現本地僱員無工開的情況,他質疑,「現時問題 究竟是相關法例規範不到位?抑或行政程序誤事?還是違法成本低?」,他促請當局正視問題。 他亦表示,針對本地建築業工友搵工的舉措,政府有關當局雖然時有推行,但政策措施稍好即停,欠缺長效機制,促請政府落實監管外勞的輸入和管理、落實管理層外勞限時退場機制,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
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立法會議員,一直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計劃》、《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一帶一路」、「一中心一平台」、《橫琴總體發展規劃》等龐大政策的重要性,我們當然樂見其成,但細心審視本澳自身條件,特別是多元人才培訓方面的不足,正如行政長官日前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中回應議員胡祖杰的提問時所稱,專業技術人員的缺口非常龐大,他對這現象深表憂慮,相當值得探討。問題是在多元人才嚴重缺乏的情況下,特區政府又如何融入、配合這麼多項重大政策的運作中? 以胡祖杰的論述觀之,專業技術人員目前的缺口約2,000人,當中建築工程人才尤其嚴重短缺(要不然,以工務局3,000多人的巨大團隊,就不會把57億元的輕軌氹仔段營運合約判給港鐵了?)胡祖杰指出,這又和本澳專業認證制度有很大關係,因為在本澳,只有工程師才屬專業人員。他在昨日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再次表示,專業認證制度絕不可少,又建議在本澳教育系統中,加入實用課程,以培育更多更廣的人才。 這就是特首的憂慮所在。這源於本澳的「雙軌教育」仍處於非常落後階段。所謂「雙軌教育」,就是在初中一年級開始(西方國家如德國,早於小學五年級開展生涯發展輔導)注入一些必修的職業教育課程(例如物流業的運作原理、美術工藝的設計原理等),將一些行業的基礎理論,一早給學生普及。 與此同時,文、數、語文、經濟、歷史等課目,在中學照樣教授,到了中學畢業後,學生可以選擇升讀大學,亦可以選讀專業技術學校。德國在百年間實行雙軌教育非常成功,學生可以從15歲開始就步入就業體系,致使其成為現今世界的工業發達強國,更是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 問題是以中國人一味崇尚大學教育的偏執,甚麼「工字不出頭」、甚麼「讀唔成書、低人一等」才讀職技術學校等一大串標籤。而西方國家卻沒有這麼大的心理包袱,瑞士鐘錶業、醫療儀器的專業技術冠絕全球,但在很多大學課程裡,可沒教人如何製造鐘錶,一個出色的鐘錶匠,享有的社會地位,絕對不比一個在大學讀完中國文學出來的所謂學者低! 特首認為,要扭轉家長的看法很難;但其實大可不必去扭正,只要在現行教育體系中,注入實用性課程,實行「雙軌教育」,到學生中學畢業後,按個人興趣,開展其生涯,不是更實際更切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海事及水務局表示,路環黑沙海灘沙面昨日再現油污,與上月中海灘曾出現的油污類似,主要出現在潮間帶位置,清潔尅公司已馬上進行清理。 海事局表示,已於黑沙海灘張貼告示,呼籲市民和旅客注意有關情況,盡量避免進入受影響的沙面範圍。局方已通報相關部門,並派船隻在附近海面巡視,暫未發現海面有類似的油污漂浮。 此外,環保局亦已派員到周邊場所及沿岸進行調查,暫未有發現明顯異常排污之情況,另外,不遠處的竹灣海灘,則未發現有關情況。 由於現時並非泳季,泳灘沒有救生員當值,如市民發現海灘有異常情況,可致電6658 5336通報。局方亦呼籲往來船隻,如發現海上出現非法排污情況,應馬上向局方通報,以便跟進處
北區一「設計」有問題的大廈日前發生一宗「偷窺女人沖涼」的風化案,事緣該大廈不少單位的浴室窗口,對正走廊,一名年輕女子日前沐浴期間,懷疑遭人用手機偷拍,警方接報後於昨日在同一大廈將涉案男子拘捕,但就未有在他手機內發現任何女子沐浴的視頻或相片,涉案男子承認當日用手機當「鏡子」般使用偷窺女子洗澡,惟否認偷拍,警方最終以「侵入私人生活罪」將他移送檢察院處理。 被捕男子姓歐陽(20多歲),本澳居民,報稱在一公司的工程部工作,之前沒有刑事紀錄;受害女子20多歲,兩人都住在北區同一大廈。 案發於本月16日,女事主向治安警報案,稱在沖涼期間感到有異樣,及後翻查走廊外的閉路電視錄影,發現有陌生男子使用手機對她進行偷拍。警方經調查後於昨日(19日)在同一大廈內將他截獲。 疑犯承認當天在乘坐電梯時,不知為何電梯停下,又聽到有人沖涼的聲音,由於事發單位浴室的窗口對正走廊,一時好奇下把手機當成「鏡子」般伸到窗口偷窺,但否認有偷拍,又解釋當時有物件遮擋鏡頭,所以甚麼都沒有看見,接著離開現場。 雖然警方事後檢查疑犯手機,並沒有發現相關短片或照片,但仍以「侵入私人生活罪」。將他移交檢察院處理。另外,女事主又稱,今年1月遭遇同樣情況,惟疑犯聲稱1月事件與他無關。
檀銀集團旗下的健華養和藥行,位於澳門美高梅酒店內的旗艦店昨日開幕,聯席董事施煌基及董事長夫人蔡祝婉等嘉賓, 均有出席新店剪綵儀式。其集團代理世界各地保健食品、美容護膚品、科研醫療器材及日常護理用品等。
去年8.23「天鴿」風災對本澳造成50多年來最嚴重的破壞,造成十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澳門幣120億元,但「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在中央政府關懷下,澳門特區政府、駐澳部隊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抗險救災,共建家園,湧現出許多從國家、特區政府、社團、企業乃至個人團結一心、同舟共濟、互助互愛的事蹟。 由家國情懷協進會主辦,澳門江門同鄉會與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協辦,教育暨青年局贊助的《天鴿無情、人間有愛》圖冊發行暨圖片展,前(18)日下午在澳門江門同鄉會康樂活動中心舉行開幕式。 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劉偉,特區政府發言人陳致平,教青局青年廳廳長陳旭偉、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家國情懷協進會會長范益民、澳門江門同鄉會常務副會長陳溥森、中華教育會理事長陳虹等,出席開幕剪綵儀式。 今次展出的圖片有超過100幅,一連三天在澳門江門同鄉會康樂活動中心展出;同時,該會出版的《天鴿無情、人間有愛》圖冊有1,000本,將透過中華教育會贈送給124間本澳非高等學校,每校贈送兩冊。未來,該會將以不定期形式,在本澳學校舉辦圖片巡展活動。
本報昨日揭發有來歷不明的某公司,冒用本澳多間貴賓會及博企名義,租下某酒店宴會廳公開認購(ICO)其「生產」的虛擬貨幣「IRTC娛樂幣」,聲稱與全球娛樂大數據連結,具有極高的「經濟基礎與應用前景」。多間貴賓會昨日紛紛發出聲明,表明與該公司沒有任何關係,同時將採取法律行動。報道一出,發行「IRTC幣」的「藍太數字應用科技有限公司」在其網站上公開聲明,稱冒用行為是「相關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外界理解錯誤,都仍強調其發行的虛擬貨幣貨真價實,甚至公開源代碼,希望取信於投資人。這意味著這間大膽冒用其他公司名義、自己送自己假花牌、又號稱其虛擬貨幣可以在澳門娛樂場使用的公司,仍然可以繼續接受民眾認購,難道這種行為,真的無法可管?
一周內再有暴躁家長毒打「溫習不專心」的年幼子女。繼上周一名躁父拿木尺體罰只得三歲的兒子溫習不專心,本周日再有一名家長以同樣溫習不專心為理由,處罰七歲的大女兒,這名34歲任職賭場莊荷的母親,處罰的手段非常嚇人,就是用類似「雞爪功」的毒辣手法,朝女兒的胸口直抓啄,造成女兒胸口一個2.3 吋乘1.8吋如雞蛋般大小的血紅傷口。 事件本來頗難被揭發,但女童翌日上學期間,突然感到胸口劇痛,老師把女童帶往醫療室檢驗,始揭發女童傷口極不尋常,於是轉往醫院治療,醫生認為傷口是由暴力造成,警方最後將女童母親帶返警局調查,這名女子終承認辣手打女的經過,又透露去年亦曾因女兒溫習不專心而掌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