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灣地區衛生當局近日公布,有兩名台灣地區居民在澳門感染麻疹,且其中一名患者再傳給多名台灣地區居民的消息,澳門衛生局昨(22)日發新聞稿回應,兩名發病的台灣居民在澳門感染麻疹的機會甚微,反而在台灣機場感染的機會更高。 澳門衛生局稱,當局對事件重視,已於4月初立即對有關事件進行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發現,兩名感染的台灣居民互不認識,亦沒有參加同一旅行團來澳,兩人3月17日來澳時所乘搭的IT302班機上也沒有任何澳門居民。他們在澳遊玩期間沒有到相同的地方活動,也沒有去任何醫療機構或兒童活動場所。 通過進一步調查,當局發現兩名感染的台灣居民由桃園機場搭乘來澳的IT302班機起飛時間(早上6時30分),和另一名當時已發病的台灣地區居民當日所乘搭前往日本沖繩的班機IT230班機起飛時間(早上6 時50 分)極為接近。 本澳最近一次的麻疹流行發生在1988-1989年,通過多年來不斷加強防疫接種和疾病監測體系,已於2014年取得世衛認證為西太區37個國家和地區中首四個達到麻疹消除標準的國家和地區。(互聯網圖片)
內地人為來澳門賭博或做黑工,偷渡方式五花八門。最奇特一宗偷渡者竟將自己藏於行李箱,托同犯帶入澳門。一名29歲付姓男子,去年因盜竊而被判處禁止入境三年,約於一個月前在內地認識32歲熊姓男子。兩人於上周三(18日)早上經拱北口岸出境後,馬上進入澳門入境口岸洗手間,由熊將付藏於行李箱內帶入澳門,以為入境通道沒有X光機檢查就可「過骨」,但難逃澳門海關人員法眼,在檢查區被關員發現形跡可疑截查,在檢查室內用X光機檢查下揭發行李箱內藏人,兩人當場被捕。雖這種偷渡方法非常罕見,但在澳門海關人員慧眼及X 光機下,亦無所遁形。 摸黑游水偷渡亦難逃法網除乘坐機動快艇偷渡來澳,更有偷渡客摸黑游水偷渡入境,同樣難逃海關人員法眼。本14日凌晨1時左右,海關巡邏快艇於媽閣巴士站對開海面發現有四名男子企圖以游泳方式入境,隨即展開追截拘獲。 約在同一時間,海關又於氹仔海洋花園附近海面再破獲一宗游泳偷渡案件,拘捕一名越南籍男子及兩名內地男子,年齡介乎22至43歲。在今年1月30日在5℃嚴寒天氣下,兩越南男子深夜泅水來澳擬當黑工,在氹仔東亞運大馬路海邊被海關人員發現拘捕。 今年初至今,澳門海關已經破獲13宗偷渡入境案,拘捕42 名非法出入境男女。
2018「我是演講家」全國大賽將於今年11 月舉行決賽,大賽今年增 設澳門賽區,此乃大賽第⼀個境外賽區,由中澳青年文化聯合會主 辦,俊星理財教育及培訓中心承辦,澳門商業協商合作會合辦,教 育暨青年局支持,目的為澳門演講愛好者提供一個站上全國大賽的 舞台機會,展示澳門人的演講風采,現正式接受報名,截止日期為下(5)月11 日, 可登入網站https://goo.gl/K1tAM8,填寫報名表。
從去年9月第六次核試,到上周五4月20日宣布「凍核」,金正恩只用了七個月的時間,而從今年元旦宣稱成為擁核國家,到凍結核試驗,更只用了四個多月,比核武原料鈽元素的半衰期(138天)還要短。然而宣布「凍結」核武絕非「棄核」,反而正因「凍核」,能夠讓朝鮮名正言順的成為「擁核國家」,連一向主張朝鮮必須完全放棄核武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都連發兩條推特稱讚「是非常好的消息」,金正恩的做法,絕對高明。 時機的掌握至關重要,金正恩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本周五(27日)舉行世紀會面,而朝鮮與美國的峰會也可能在下月底或6月初進行,此時宣布「凍核」,外界的第一反應是要為兩場重要峰會鋪路,藉由積極的行動展現善意,大大降低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國際社會不可能不歡迎。 但若「朝鮮核危機」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外交戰略,目的是迫使美國坐上談判桌,那今次的「凍核」宣言就能有不同的解讀。去年9月的第六次核試疑點重重,雖然測量到的爆炸當量是歷次最高,卻遠遠低於朝鮮官方宣稱的「氫彈」等級,再配合「視覺效果」極強的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成功地將國際視線,特別是美國的視線聚焦到朝鮮半島上來。 雖然外界對第六次核試的成果存疑,但自此以後,朝鮮當局與金正恩本人均多次宣稱朝鮮已成為「擁核國家」,不但在元旦講話中如此說,今次宣布「凍核」也是同樣的表述,並強調「不使用核武,不會轉移和技術給其他國家」,頗有重回《核不擴散條約》的意味。 關鍵是,《核不擴散條約》強調非核國家保證不製造核武,朝鮮1985年曾加入這項公約,之後又為了發展核武而於1993年退出,歷經六次核試爆後,又一副願意遵守國際公約的姿態,這也意味著朝鮮不可能放棄或銷毀核武器。假如國際社會為了金正恩口頭承諾的和平而賣賬,朝鮮擁核便會就地合法,符合國際規範,接受國際監察,令地球上多一個擁核國家,也可能引起核武軍備競賽。 因此一種「凍核」,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國際經濟制裁終於發揮功效,二則是金正恩準備收割核武發展的成果,實質提升朝鮮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而無論朝韓峰會、朝美峰會談到甚麼問題,達成甚麼成果,能與美國總統平起平坐,對金正恩來說已經是勝利。雖然特朗普發推文讚賞朝鮮的做法,真正的難題卻落到他頭上,金正恩給出的道德難題,令特朗普難以繼續堅持銷毀核武器的初衷,但若無視朝鮮示好的舉動,恐怕又會進一步推高半島局勢的風險,這個責任他負擔不起。 實現朝美對話、實現國家正常化、擺脫國際社會的孤立,那正是金日成當初發展核武器的願望,而金正恩要將他變為現實。
澳門大學昨日舉行開放日暨「智慧校園」啟動禮。澳大副校長倪明選(圓圖)教授受訪時稱,為鼓勵學生投入創新科技,澳大發展基金已撥出 500萬元,鼓勵學生提交創新科技項目,獲批團隊將可獲得最多 50萬元資金,並已挑選24個團隊,進入最後評估階段。 澳大校長宋永華教授在啟動禮致辭時表示,近年特區政府已明確表示要將澳門發展成為「以數位引領科技,智慧服務民生」的智慧城市。為配合特區政府發展需要,澳大已正式啟動「智慧校園」,未來會通過先進的雲計算,虛擬化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把大學的教學、科研、管理、保安系統、餐飲與校園資源及應用系統等互聯和整合,從而實現智慧化管理的目的。 倪明選教授受訪時稱,澳大發展基金已撥出500萬元,鼓勵學生提交創新科技項目,並對其進行創業輔導。獲批團隊可獲最多 50萬元資金,申請持續開放。目前反應理想,首批共45隊申請,最終 24隊進入最後評估階段,項目包括幹細胞、市場購物、外賣apps等,並將邀請校外專業人士評核,下月會公布結果。 他又提到,前年起澳大已利用智能系統,監測校園用電情況,發現不少課室在沒人使用情況下,電燈和冷氣仍然開啟,現已經改善,兩年節省10% 電費。 澳大開放日吸引逾10,000名公眾參加,不少家長攜同子女參與,感受大學生活。
本報連日來報道有公司冒用本澳知名博企及貴賓會名義, 召開ICO(首次代幣發行)大會推銷虛擬貨幣「IRTC娛樂幣」,引發外界關注對虛擬貨幣ICO活動可能隱藏的陷阱。司法警察局及金融管理局昨日召開聯合記者會,強調已對事件主動立案調查,又提醒市民要注意當中存在的欺詐與違法行為,重申類似這樣聲稱「低成本高回報」的投資可能涉及詐騙,必須提高警惕。 然而虛擬貨幣的本質是去中心、不記名也無地域限制,本就難以監管,「虛擬貨幣」又是一種「可以被人為賦予價值」的投資標的,令許多推崇區塊鏈與比特幣的投資人無視風險而趨之若鶩,也間接催生出了融合貨幣、股市及層壓式傳銷概念的「終極詐騙」手段,民眾不可不慎。
「先生,需要換錢嗎?」在賭場內及周邊潛伏這樣一群人---「換錢黨」,三五成群在賭場內圍住賭客,或在賭場外包圍進入賭場酒店旅客,追問「需要換錢嗎?」嚴重滋擾賭場客人及酒店住客,擾亂賭場秩序,甚至引起糾紛。過去兩年涉及賭場酒店「換錢黨」的搶劫案趨升,「換錢黨」私下兌換貨幣是屬違法,不排除因此成為「黑吃黑」的受害對象,雖然警方近期採取連串打擊行動,但因利潤豐厚,「換錢黨」今日仍然活躍於賭場四周,不但擾亂本地金融秩序,同時亦破壞社會治安。
本報日前接到讀者投訴,指去到娛樂場、賭廳內,都不時被一些操純正普通話的人問「換港幣嗎? 」,讀者拒絕一個後,又緊接第二個走過來問,「換港幣嗎? 」,而他們一直聲稱自己兌換的匯率比市面上的兌換店及銀行高,並表示這種形式的交易是合法的。 聲稱兌換匯率優惠從讀者提供有關「換錢黨」活動片段所見,在中區一娛樂場外,坐滿一大批「遊客」,有些在抽煙,有些則在附近與途人「談天」,一位紅色頭髮、身穿棕色大衣女士突然走近,用「重鄉音」普通話問「換港幣嗎? 」,讀者當時問她,「換錢不是要在兌換店嗎? 」,女子則表示「那些地方換的貴啊,我們這裡比較便宜啊」,表示10,000元人民幣可兌換11,900元港幣,「外面的只要1.186到1.187不等,我給你1.19 」。 「先轉錢再付現金」紅髮女子介紹自己從重慶來澳門「賺錢」已經有數年時間,當場還向讀者表示,如果沒有現金,可以選擇用微信先支付。「但要先把錢轉帳,再現場交付現金。」讀者問及交易過程是否有合法保障? 這位「換錢黨」女子答稱「是合法,沒有問題。」,更表示自己曾做過高達100萬人民幣交易。 讀者又追問這些現金是否屬於女子本人?她只表示現金是在本澳某人手中「拉貨」,沒有透露現金的來源和取得的方式,女子稱自己不會帶這麼多現金過關,怕捉到會被扣查。 讀者稱,在與紅髮女子溝通期間,旁邊突然走來一位男子,鬼鬼祟祟,疑似想偷聽對話,當下讀者馬上追問「附近坐着的人是否都是換錢的? 」﹐女子則稱附近坐着的都是「換錢的」。 除了在中區的娛樂場,在路氹金光大道某娛樂場發現「換錢黨」,據了解,這些「換錢黨」最少都要5,000元人民幣才會進行交易,而上述紅髮女子表示曾進行100萬元人民幣現金交易,如屬實,以當時匯率計算,她從中獲利最少40,000多港幣。「換錢黨」開出的匯率普遍圍繞在1.18/1.19 之間,即如果用1,000元人民幣可以換到1,180或1,190元港幣。但記者之後到銀行查詢,當日人民幣兌港元匯率為1.23,足足比「換錢黨」開出的匯率高出0.4個百分點。
立法會昨日一般性通過俗稱《的士規章》《輕型出租汽車客運法律制度》法案。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引介法案時形容:「終於有今日,遲到好過冇到」! 他直言,法案內容並非「都係司長想寫嘅嘢」,各個政府部門均有不同看法,任何事都有好壞兩面,最終提交立會的法案經已是長時間討論得出的共識。
立法會昨(19)日下午舉行會議,出席的28名議員一致一般性通過《取得機動車輛特別稅務優惠》法案,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引介法案時指,法案所建議的稅務優惠,是希望幫助在風災中損毀車輛的車主,從性質上看,並非補償或賠償制度。 議員林玉鳳指方案定位不清楚,車主除了要供原本的水浸車貸款,但政府又要求再買同型號新車才有優惠,換言之車主雙重供款,質疑是懲罰性優惠。梁維特表示,不一定要購買同一型號車輛,只要私家車車主購買私家車,電單車車主買電單車,就可享有稅務優惠。林玉鳳則回應指,如已往的私家車主已不能再負擔買新私家車,為何不可買新電單車亦得到稅務優惠? 議員區錦新稱,「唔買車就享受唔到稅務減免,係咪同政府交通政策背道而馳」?「點解唔可以唔揸車」,他認為不買新車也可以退稅方式享有稅務優惠。梁維特回應稱,因電單車與私家車稅務有差異,如果水浸電單車車主想換私家車,可能又會衍生另一些問題。 法案建議,已註銷並經當局核實的風災車輛,車主若未購買新車,在法律生效兩年內,購買新車可獲扣除損毀車輛按使用年期一定百分比的已繳稅款,扣減率逐年遞減10%,私家車稅務優惠上限為14萬元,電單車為 5,500元;使用逾十年以上的損毀車輛,私家車可獲扣減稅務8,000元,電單車則為2,000 元;如在法律生效前已購買新車,亦可獲退回相應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