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發財巴

社會齊發財

還記得2004 年5月金沙娛樂場開業時率先開設「發財巴」的盛況,其他博企爭相仿傚,由於競爭激烈,翌年澳博更向乘客推出轟動港澳的「懷舊叉燒飯」,金沙接著出招, 除舉行大抽獎外, 還在「發財巴」車身貼上「搭金沙車,隨時袋走一百萬金」的廣告。自此「發財巴」成為澳門一道另類的亮麗風景線,但有利亦有弊,隨著打後的十多年經濟急速起飛,愈來愈多的「發財巴」在澳門狹窄的道路上行駛,遂成為本澳交通擁堵的「罪人」之一。 無可否認,「發財巴」雖然見證澳門賭業過去十多年的繁華興盛,同時亦是造成交通擠塞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但我們若細究一下,「發財巴」之所以在十多年間發展成車輛數目比三家巴士車輛總數還要多的鼎盛場面,80多條路線比三家巴士公司合計的70多條還要細密的巨型布局,實在跟政府當初為求扶持博彩業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首先,監管交通問題的交通事務局,當初並沒有制訂針對「發財巴」的專屬法規,加上政府對提供「發財巴」的博企提供多項免稅優惠,博企購入車輛,一律免收行車稅,造成「發財巴」有增無減的趨勢。 市況好景時, 市民可以沒有怨言, 詎料,2013 年下半年突然出現賭收急劇下滑, 接著十多個月都沒有起色,之前累積的怨氣,一下子爆發出來,特別是對於交通擠塞的不滿,變得難以忍耐。不少立法會議員就拿最「就手」的「發財巴」開刀,連三家巴士公司亦不能幸免。但誠如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曾稱,交通問題,是澳門本土的「死局」。 平情而論,澳門若沒有大型交通運輸基建,例如環城高速公路、第四條跨海大橋、輕軌等工程,只在澳門半島上做「細眉細眼」的道路修改,實在難起沉痾。於是,政府只得在控制汽車數量方面動腦筋,除了整合三家巴士公司路線,配合「公交優先」政策,鼓勵市民出門多用公交,接著,便是向「發財巴」動手術了。 其實,整合六大博企逾千輛「發財巴」的建議,一早有人提出過,但六大博企莫不以自家利益為先,倡議的人要是沒有「牙力」,誰會答應? 但由政府出面,情況就兩樣。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上周在立法會主動提出將「發財巴」整合, 除了2020 年賭牌續牌這敏感議題外,整合「發財巴」實在利多於弊,減少空氣污染、減少車輛數目、疏導交通、節省社會成本……期盼司長加大力度,促成此一創舉。

15/12/2017
54625

「愛國愛澳」辯論竟然不獲通過?

議員齊聲「愛國愛澳」只做毋庸辯論!

立法會昨日全體會議中出現相信自有本澳議會以來未發生過的罕見情況,事緣議員麥瑞權(圓圖)提出辯論動議,應否進一步有系統地全面「加強全體公務員愛國愛澳意識的教育」,開展辯論,並牽扯到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的不作為事件,詎料之後數位議員均指,「愛國愛澳」是應分的,毋須辯論,故最後這「愛國愛澳」動議在一般性討論階段被否決!而提出動議的麥瑞權則沒有回應。 議員區錦新直言,這「辯題」非常奇怪,麥議員理由陳述中推論前氣象局局長對「愛國愛澳」意識薄弱,因此惹來災難,笑指「不如教育颱風愛國愛澳,免澳門受於災害」,對辯題不是反對,而是無題可辯。 議員李靜儀認為,有關動議並不屬於辯題,重點應在於政府在推廣「愛國愛澳」教育的執行,例如將如何設計與「愛國愛澳」教育的課程等。議員黃潔貞稱,麥議員的觀點無可否定,但沒有辯論的空間,相信「愛國愛澳」是全澳市民都會做的事。其中只有議員高天賜發言時支持這動議,有關氣象局掛風球的問題,他在2016年颱風「妮坦」後亦提出氣象局內部的問題,但當時沒有得到政府重視,導致出現「天鴿」的嚴重災害,認為有需要加強公務員重要的政治理念和核心價值。

14/12/2017
31835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