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04 年5月金沙娛樂場開業時率先開設「發財巴」的盛況,其他博企爭相仿傚,由於競爭激烈,翌年澳博更向乘客推出轟動港澳的「懷舊叉燒飯」,金沙接著出招, 除舉行大抽獎外, 還在「發財巴」車身貼上「搭金沙車,隨時袋走一百萬金」的廣告。自此「發財巴」成為澳門一道另類的亮麗風景線,但有利亦有弊,隨著打後的十多年經濟急速起飛,愈來愈多的「發財巴」在澳門狹窄的道路上行駛,遂成為本澳交通擁堵的「罪人」之一。 無可否認,「發財巴」雖然見證澳門賭業過去十多年的繁華興盛,同時亦是造成交通擠塞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但我們若細究一下,「發財巴」之所以在十多年間發展成車輛數目比三家巴士車輛總數還要多的鼎盛場面,80多條路線比三家巴士公司合計的70多條還要細密的巨型布局,實在跟政府當初為求扶持博彩業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首先,監管交通問題的交通事務局,當初並沒有制訂針對「發財巴」的專屬法規,加上政府對提供「發財巴」的博企提供多項免稅優惠,博企購入車輛,一律免收行車稅,造成「發財巴」有增無減的趨勢。 市況好景時, 市民可以沒有怨言, 詎料,2013 年下半年突然出現賭收急劇下滑, 接著十多個月都沒有起色,之前累積的怨氣,一下子爆發出來,特別是對於交通擠塞的不滿,變得難以忍耐。不少立法會議員就拿最「就手」的「發財巴」開刀,連三家巴士公司亦不能幸免。但誠如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曾稱,交通問題,是澳門本土的「死局」。 平情而論,澳門若沒有大型交通運輸基建,例如環城高速公路、第四條跨海大橋、輕軌等工程,只在澳門半島上做「細眉細眼」的道路修改,實在難起沉痾。於是,政府只得在控制汽車數量方面動腦筋,除了整合三家巴士公司路線,配合「公交優先」政策,鼓勵市民出門多用公交,接著,便是向「發財巴」動手術了。 其實,整合六大博企逾千輛「發財巴」的建議,一早有人提出過,但六大博企莫不以自家利益為先,倡議的人要是沒有「牙力」,誰會答應? 但由政府出面,情況就兩樣。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上周在立法會主動提出將「發財巴」整合, 除了2020 年賭牌續牌這敏感議題外,整合「發財巴」實在利多於弊,減少空氣污染、減少車輛數目、疏導交通、節省社會成本……期盼司長加大力度,促成此一創舉。
由新華社旗下《收藏投資導刊》雜誌社主辦、多個內地美術界組織支持的「第二屆中國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獎」,澳門中濠典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獲得「最具藝術品牌價值獎」,成為本澳首家獲此殊榮的藝術品拍賣公司。 頒獎禮本月10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收藏投資導刊》是新華社旗下唯一藝術品收藏投資刊物,為打造藝術與奢侈品收藏資訊的權威發布平台,提升大眾對藝術品市場的關注度;通過典型示範,大力推動藝術品市場價值建設,讓市場回歸到藝術價值的本體,促進市場更健康繁榮發展。 長期關注拍賣行業發展的立法議員施家倫認為,首次有澳門拍賣公司入圍這個三年一度的評選活動,不僅凸顯內地同行及行業權威刊物對中濠典藏的拍賣品、誠信美譽度的認可,還顯示內地同行對澳門藝術品市場、尤其拍賣市場的關注與重視。澳門政府宣布明年起免收拍賣印花稅,料有利促進本澳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繁榮與發
金秋10月, 澳門添加一張世界認可的名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定為創意城市網絡(UCCN)美食範疇的新成員城市,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不負特區政府多年努力,獲得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紀念一份大禮。 澳門獲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可為澳門帶來更多發展機會,不單可藉此推廣本地獨特美食文化,更可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推動澳門朝著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目標邁進。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表示,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稱號,將帶動澳門不同創意元素的的發展,令城市更具創意,文化發展更上一層樓。 在發展本澳地方美食和特色老店的傳承方面,文化產業委員會已成立了「美食文化產業專項小組」,集合飲食業、旅遊界、學術界及民間組織等各界人士,共同研究如何支持本澳特色美食的傳承及發展,另外,當局擬優化食肆發牌制度,研設一個負責餐飲發牌的恆常性審批委員會,努力將「美食之都」這張名片打造得更亮麗。 同時,結合本地不同界別盛事進行宣傳,而在12月份舉行的「澳門光影節」,會在本地一些餐廳進行光影投射,讓食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體會視覺的盛宴,給予他們雙重的感官享受;而在近期舉行的「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中,亦特別引入兩套美食為主題的電影上映。
澳門今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美食之都」,未來政府將以美食為基點,通過與各項創意元素的融匯,糅合科技與創新,全方位打造「創意城市、創意澳門」,更加著重餐飲行業的人才培養工作。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日後的發展工作中,著重本地美食的傳承,會透過未來四年工作計劃,令其可持續發展。文綺華表示,工作計劃包括大專院校交換生項目、刺激更多年輕一代從事美食相關行業。她以土生菜餚為例,指現時缺少新人入行,大部分廚師都是上了年紀,旅遊局將與其他政府部門聯手,推出更多相關培訓項目。 現時政府籌備在旅遊學院籌備設立「廚藝中心」,培養多門類、高素質的廚藝人才。另外,石排灣教育用地興建的「職業技術教育實踐中心」 ,將設立「國際廚藝區」,引入各國創意烹飪, 提供廚藝技能培訓。
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因「8.23 」風災受嚴重破壞,要封閉至少兩年進行維修, 24條巴士路線在北區分流成十個站點,居民指措施令該區交通情況混亂,期望當局盡早完成維修,工程師陳桂舜昨日在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表示,原本需時兩年的修復工程,有條件縮短至13個月,問題是行政程序拖慢工程進度。
立法會昨日全體會議中出現相信自有本澳議會以來未發生過的罕見情況,事緣議員麥瑞權(圓圖)提出辯論動議,應否進一步有系統地全面「加強全體公務員愛國愛澳意識的教育」,開展辯論,並牽扯到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的不作為事件,詎料之後數位議員均指,「愛國愛澳」是應分的,毋須辯論,故最後這「愛國愛澳」動議在一般性討論階段被否決!而提出動議的麥瑞權則沒有回應。 議員區錦新直言,這「辯題」非常奇怪,麥議員理由陳述中推論前氣象局局長對「愛國愛澳」意識薄弱,因此惹來災難,笑指「不如教育颱風愛國愛澳,免澳門受於災害」,對辯題不是反對,而是無題可辯。 議員李靜儀認為,有關動議並不屬於辯題,重點應在於政府在推廣「愛國愛澳」教育的執行,例如將如何設計與「愛國愛澳」教育的課程等。議員黃潔貞稱,麥議員的觀點無可否定,但沒有辯論的空間,相信「愛國愛澳」是全澳市民都會做的事。其中只有議員高天賜發言時支持這動議,有關氣象局掛風球的問題,他在2016年颱風「妮坦」後亦提出氣象局內部的問題,但當時沒有得到政府重視,導致出現「天鴿」的嚴重災害,認為有需要加強公務員重要的政治理念和核心價值。
本澳六大博企合共逾千輛「發財巴」每日在澳門道路上奔馳,雖然每日亦載客12多萬人次,但同時亦對本澳交通擠塞構成一大壓力,運輸工務司司羅立文上周在立法會回答議員梁安琪有關「發財巴」提問時突然「爆肚」,指他希望六大博企共同成立公司營運「發財巴」,車身採用純白色,又肯定指屆時「發財巴」數量會大大減少。 雖然「發財巴」合併建議之前已有人提出,但羅司「金口」一開,事隔六日,澳博董事局主席蘇樹輝昨早出席一個國際論壇時,不但認同六大博企合作營運「發財巴」可產生協同效應,還透露六大博企已就此事有初步接觸,包括是否具備條件合併路線等細節。換言之,合併倘若成事,無論對交通疏導、能源節省、減低空氣污染等都大有裨益,但有交諮委表示,其實最終還要看政府取態才能成事。
「第二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獎典禮」特別展映單元電影《心冤》, 於昨日晚上6時45分在澳門文化中心小劇院放映,電影團隊在放映前出席紅地毯儀式,包括導演葉念琛、金馬影后惠英紅、演員謝君豪、吳肇軒、胡子彤、雷深如、曾淑雅等。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文化局將在星期日(17日)舉行「2017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共有49隊演出隊伍參與,其中15隊來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隊,約1,500名表演者參與;來自墨西哥及巴西的劇團將於今明兩日在媽閣廟前地、祐漢公園進行戶外劇預演。 文化局昨日在何東圖書館講解「國際幻彩大巡遊」活動,文娛活動處處長鄭繼明表示,今次巡遊路線較長,表演空間充足;活動在17日下午3時於大三巴起步,表演隊伍會途經多個展示澳門城區特色景點,最後到達終點西灣湖廣場,而當日下午6時30分在西灣湖廣場亦會有閉幕的激光匯演。 另外,來自墨西哥的月亮神偶劇團於今明兩日晚上8時在媽閣廟前地上演兩場戶外偶劇《魔幻方舟》,來自巴西的神秘新域高蹺音樂劇團於今日晚上8時在祐漢街市公園呈獻高蹺音樂劇《森林歌王:不是鳥的鳥》。 今年大巡遊亦邀請深圳小逗號兒童劇團蒞澳,向已報名的本澳小學演出大偶戲《我的怪物在哪兒》,讓本澳學生感受精彩演出,同時了解更多大巡遊及推廣戲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