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僅19歲內地青年以3,000元人民幣月薪受僱來澳協助操控賣淫,專門負責把風及通風報信,前晚在祐漢新村跟隨及用手機偷拍正在掃黃治安警便衣警員,用作向賣淫女子通風報信時被警員發覺形跡可疑截查揭發。警員進一步調查在附近一單位查獲一名懷疑賣淫中年內地女子。警方正追查在逃同黨,並跟進幕後有否涉及集團式操作。 被捕青年姓龍,上月中以遊客身份進入本澳;涉嫌觸犯「操控賣淫罪」被移交檢察院處理。 案情指,治安警便衣警員前晚8 時許於祐漢新村一帶進行反賣淫巡查,期間發現尾隨一青年用手機偷拍執勤情況,於是將其截停。經查問龍承認協助他人操控賣淫,用手機通訊軟件偷拍警員向賣淫女子通風報信,以避開警方巡查。 警方隨後在龍某位於祐漢新村第二街住所檢獲大批賣淫用具,包括浴巾、安全套、潤滑劑及數簿等;單位內有一名女子,供稱由龍某安排到該處賣淫,並會向龍某購買賣淫用具及每日需交400元租金。
一股強冷空氣周末來襲,珠海氣象台形容氣溫將「斷崖式」下降,最低氣溫將降至10℃,郊區更冷,本澳氣象局預測,最低氣溫明日(周六)跌至13℃,後天星期日跌至11℃,隨後星期一至三連續三日,最低氣溫進一步下跌至10℃。
本澳近日錄得歷來最大宗土地交易,由內地房企佳源國際買入,成交價達到港幣35.1 億元,土地面積達60,248 方呎,成交呎價約港幣58,000 元。易手地皮位於氹仔,屬發展用地,永久業權自用地,該地皮實屬罕有,佔本澳整體土地供應量僅約5%。 該地皮位於氹仔「TN20 」及「TN24 」地段近孫逸仙大馬路,臨向大潭山郊野公園,鄰近連接澳門半島、珠海及橫琴的三條跨海大橋,位置具策略性優勢,地處名校網,區內基礎設施以至公共及社會設施均極其完善,屬本澳重點發展地段。 該宗成交由澳門仲量聯行促成,該行澳門董事總經理古嘉豪表示,過往本澳的住宅發展項目主要由本地發展商興建,但隨著港珠澳大橋、廣珠城軌延長線等大型基建項目進入完工階段,粵港澳大灣區概念初步成型,國內大型發展商陸續聚焦區內的發展機遇。
澳門海關由本周二(12 日)至昨(14)日,分別與廣東省海警及珠海公安邊防,在澳門管理海域及外圍開展大規模的海上聯合清查行動,消除治安隱患,以維護海上秩序及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 聯合行動主要針對澳門新城填海A區、E1區、E2 區及外圍之船隻進行清查,同時加強對澳門海域航道的監察。澳門海關與內地共檢查海上作業船隻65 艘(包括有工程船、拖船、砂船、貨船及漁船等),船員238 人,其中有兩人未能出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移交廣東海警處理。行動期間,內地海上執法部門亦向船隻派發宣傳手冊及警民聯繫卡,加強海上安全的宣傳教育工作。 澳門海關船隊共派出11 艘巡邏船艇及37 人次參與行動,有關聯合清查行動日後將持續進行,以打擊不法活動,確保澳門管理海域範圍及周邊的治安穩定。
一名香港男子在南灣大馬路一停車場外亂拋煙蒂引起火警,被司警拘捕及以「縱火罪」移送檢察院處理。被捕男子姓鄒,42歲,香港居民,外地僱員身份,在凱旋門酒店一間餐廳任職廚師。 案發本月8 日中午12 時許,南灣大馬路金麗閣停車場出入口處的木門框,懷疑遭人亂丟未熄滅的煙頭引起火警,司警調查後將案列作縱火案。其後透過現場監控,發現有一名男子在停車場門外吸煙,在登上巴士前隨手丟下一個未熄滅煙頭,男子離開20分鐘後,現場冒出濃煙,停車場出口處的木門框起火。司警又發現,男子乘巴士前往城市日大馬路的凱旋門酒店落車,調查後發現他在裡面一間餐廳工作。司警鎖定涉案男子身份後,前(13 日)鄒某準備經外港碼頭離澳時被拘捕。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文化局聯合多個政府及民間機構將於後天(星期日)舉行「2017 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為祝願盛事順利舉行,文化局特於昨(14)日在大三巴牌坊耶穌會紀念廣場進行拜神儀式並設醒獅助興,場面熱鬧歡愉,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圍觀。
為支持電子商務發展及鼓勵線上支付服務,澳門漁人碼頭首次與支付寶及澳門通錢包合作,推行於澳門漁人碼頭旗下三間酒店,包括澳門漁人碼頭、勵宮酒店、勵庭海景酒店及萊斯酒店、所有自營運餐廳以及君億集團旗下所有商店實行線上支付服務。是次合作除提供更快捷方便的付款方式予顧客選用外,更為顧客帶來更多優惠。 澳門漁人碼頭、澳門通及支付寶三方代表前日出席簽約儀式,由澳門漁人碼頭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美儀女士、澳門通董事會主席廖僖芸先生、支付寶港澳台區總經理李詠詩女士代表簽署合作協議,正式實行線上支付服務。 為慶祝網上支付服務的推出,澳門漁人碼頭更與君億集團共同提供限時優惠,凡於本月內到相關餐廳及商店消費,使用澳門通卡、MacauPay或支付寶付款,可即享八折優惠。
消防局於前(13)日晚上舉行「2017年消防局聖誕聯歡晚會」,邀請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玉英,鏡湖護理學院及紅十字會代表出任嘉賓,藉此向消防人員及其家屬送上真摯的祝福,並一同慶祝聖誕佳節。 消防局局長梁毓森為晚會致辭開幕,在致辭中,梁毓森表示,於8.23「天鴿」風災期間,得到行政長官及保安司司長在民防行動中心指揮及領導,消防局全力展開緊急救援工作,消防局在短時間內共處理了1,319宗救援事件,透過各項救援工作顯示了消防前線人員專業精神、及堅守捨己救人的使命。
澳門旅遊學院文化遺產管理課程於2005 年推出,目標是為澳門及亞太地區培養熱愛歷史文化和培養具備管理及推廣文化遺產專業知識的人才。同年,「澳門歷史城區」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旅遊業帶來新契機。 旅遊學院「旅遊企業管理及文化遺產管理課程」主任沈毅孟表示,文化遺產管理課程主要包括文化遺產管理、傳釋、文化旅遊及博物館管理等專業科目。在實踐方面,學生會到澳門和海外的文化遺址作實地考察,更必須完成在澳門或海外為期六個月的實習,學生亦有機會到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海外實習。 在學習過程中,學院為學生提供豐富機會,實踐文遺管理領域理論,並增強了他們在書面和口頭溝通方面的技能,從而獲得不同遺產和管理的實踐經驗。沈毅孟也指出,學生畢業後有部份會加入政府部門或社團組織,從事文物、文化宣傳等工作,也有一些在世界頂尖大學,繼續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 校友陳昭宇:旅遊學院文遺課程教授全面的文遺管理知識2012 年文化遺產管理課程畢業生陳昭宇認為在旅遊學院能夠學習到最具前沿的、也是最全面有關文化遺產領域的知識。文化遺產所涉及的範疇相當廣泛,所以畢業後她決定繼續修讀相關課程,在香港完成建築文物保育的碩士課程,現正修讀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士課程。 在旅遊學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四的時候,學院安排所有文化遺產管理大四學生和教授一起赴海外考察,他們遠赴印度果亞,與當地的學生進行交流合作,並與當地的專家一起探討該地區文遺管理項目的管理和發展。陳昭宇表示,這些經驗及回憶對她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文遺具全球文化傳播意義陳昭宇稱,通過學習她發現文化遺產不僅具備本土化特質,同時具有全球文化傳播的意義,也是人類發展中不容忽視的文化符號,令她更了解其意義和價值,也增加了她的民族自豪感、歸屬感和責任感。她希望在完成博士課程後,能從事一些和文化遺產相關的學術工作,或參與到實踐的工作當中,將旅遊學院學習到的知識,包括實地考察和實習期間得到的一些經驗都能有所發揮。 對於澳門旅遊與文化遺產的關係,沈毅孟主任指出,澳門遺產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所學習的除了如何傳釋文物外,也要學會保護文物,這才可令訪澳旅客有更豐富的旅遊體驗。他推薦學生加入文化遺產管理行列,助力推動澳門文化遺產保護,並加強對自然遺產景區的管理能力及保護意識。
為進一步完善的士服務訂制度建設,依法嚴厲打擊違規行為,特區政府現正草擬修改《的士規章》的法案。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昨日表示,《輕型出租汽車(的士)客運規章》(簡稱《的士規章》)文本正在法務部門作最後分析,爭取明年第一季完成內部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