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科首相岸田文雄昨(14)日在眾議院會議宣布解散眾議院,試圖乘勝追擊,通過10月31日的大選擴大執政自民黨的政治版圖。最新的民調顯示,日本選民希望看到政府採取果斷措施終止新冠疫情,重建經濟。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昨日上午召開臨時內閣會議,岸田與全體閣員通過解散眾議院,決定下午解散眾議院,隨後內閣再召開會議,敲定眾議院選舉將於本月31日投票。日本放送協會指出,岸田僅上任十天,即下令解散眾議院,創下戰後首相上台後,最短時間內解散眾議院的紀錄。 儘管各黨派早已投入競選活動,但要到下周二(19日),當局才會正式公告大選日程,讓各黨派正式角逐465個議員席位。 在解散眾議院前,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民黨共有305席。岸田的目標是維持執政聯盟的多數席位,因此需至少獲得233席。自民黨幹事長甘利明表示,他希望執政聯盟能獲244席位,以達到「穩定多數」。 分析人士認為,這場選舉將可看出,選民如何評價自民黨前兩任首相:安倍晉三和菅義偉的施政路線,以及他們是否信賴自民黨下一任首相的治理方針。
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宣布,成立「新病原起源科學諮詢小組」,重啟新冠病毒溯源調查,並公布初步的26名成員名單,涵蓋來自澳洲、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涉及流行病學、動物健康和生態學的科學家,其中部分成員是今年初在武漢進行新冠病毒溯源調查的世衛專家組成員,世衛將就專家名單進行為期兩周的公眾諮詢。 世衛緊急項目技術主管范克爾克霍夫指,仍需進行數十項研究,以查明新冠病毒如何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世衛亦希望再派員到中國進行調查。世衛緊急項目執行主任瑞安則形容,新成立的小組是查明新冠病毒起源的最後機會。 中國外交部14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及此事,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方注意到世衛「新病原起源科學諮詢小組」成員遴選情況,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楊運桂入選。與此同時,趙立堅指出,疫情發生以來,中方率先同世衛組織開展聯合研究,兩次邀請世衛專家來華開展實地考察,取得了重要積極成果,為全球溯源科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趙立堅強調,中國將繼續支持和參與全球科學溯源,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政治操弄,希望包括世衛組織秘書處及咨詢小組在內的有關各方,切實秉持客觀、科學、負責任的態度,按照世衛大會決議要求和相關授權,以第一階段聯合研究為基礎,堅持全球視角,客觀公正履職,真正為全球病毒溯源和抗疫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趙立堅表示,在新冠病毒溯源上,中方希望世衛以先前的研究為基礎,客觀公正履職。(新華社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美國奪走70多萬條性命,目前全美單日新增近十萬人確診,重症與死亡人數剛從9月份新一波高峰後和緩。為了控制疫情,拜登政府除了推行第三劑疫苗「加強針」施打,上月再下令各級公務員與大型企業,強制要求員工接種疫苗或提出定期核檢。 德州州長阿博特則下令,禁止州內任何機構或企業強制規定員工接種疫苗,擺明要和拜登對抗。阿博特批評「在德州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強迫他們的員工或顧客接種疫苗」,認為拜登的「疫苗強制令」明顯越權,霸凌中小企業,導致勞動力中斷。 屬共和黨籍的德州州長阿博特於當地時間11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全面禁止德州的各級企業,執行總統拜登上月頒下的強制員工接種新冠疫苗命令。行政命令指,在德州沒有任何實體可以強迫任何個人,包括員工或客戶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又呼籲州議員在即將召開的特別會議上討論這個問題。 阿博特表示,自己曾接種疫苗,也曾公開推廣接種疫苗,疫苗雖然安全有效,但要不要打疫苗應該是人民的自由選擇。他批評總統拜登及民主黨的「防疫濫權霸凌」,指拜登的疫苗令越權,脅迫及霸凌美國中小企業,不僅侵犯自由,還造成勞動力短缺,威脅德州經濟在疫情中復蘇。白宮對此未作置評。 美聯社指出,阿博特的命令具政治含義,估計是為明年德州州長選舉爭取連任做準備。前德州州參議員赫法恩(Don)指,阿博特明白共和黨選民已厭倦疫苗規定。 在此之前,德州州議會已通過法案,禁止使用能讓商家過濾顧客的疫苗護照;阿博特8月間也以行政命令禁止學校、政府機構、地方政府強制戴口罩或接種疫苗,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一個學區已對此向法院提告。 多間德州企業仍遵守疫苗令 儘管阿博特禁止州內各企業強制施打疫苗,但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科企Google、全美第一大航空公司美國航空,以及聯合航空、西南航空等多間以德州為基地的公司,都表明會遵守疫苗令。其中Facebook、Google母公司都已通知員工,須拿出接種證明才能重回辦公室上班;美國航空上周通知旗下十萬名在美員工最晚於11月24日前繳交完整接種證明,不然會被解僱。 聯合航空的疫苗政策在美國所有航空公司中最為嚴格,8月已告知旗下6.7萬名美國員工,為保住工作,所有人都必須在今年秋天接種疫苗,並將接種卡上傳至公司系統,但仍有320名員工未提交接種卡,將被解僱。有員工已入稟聯邦法院挑戰,要求頒令禁止公司解僱拒絕接種疫苗的員工。西南航空機師工會亦入稟聯邦法院反對疫苗令,但強調機師沒有罷工,指西南航空近日大量航班取消與機師反對疫苗令無關。 數千人拒打疫苗丟飯碗 民主黨籍的拜登上月頒布強制疫苗接種令,要求僱用100人以上的企業須要求員工在12月8日前接種疫苗,否則要定期接受病毒檢測;聯邦政府員工、承包商及和醫療工作者都必須接種新冠疫苗,與聯邦政府簽有運輸合約的數間航空公司也宣布配合政府政策。目前全美至少有數千人因拒絕接種疫苗而被解僱。
朝中社12日報道,朝鮮領袖金正恩11日在慶祝勞動黨建黨76周年的國防發展展覽會上發表講話,稱美國近日頻繁釋放不敵對朝鮮的信號,但沒有任何依據讓人相信。不斷加強軍事力量建設是革命時代的要求,也是他們的責任。 金正恩表示,無論是在和平環境亦或是對抗形勢下,建設強大軍事力量都是主權國家的基本自衛權利、義務和核心國策,不斷加強建設不畏懼任何國家的軍事力量是黨最重大的政策、目標和堅定意志,首先要確保強大的軍事力量做後盾。朝鮮當前面臨的軍事危險與十年、五年前,甚至三年前都有所不同。 金正恩指出,韓方將其加強國防力量之舉冠上「對朝威懾力」之名,卻把朝鮮研發武器視為「挑釁」。這種偽善和強盜般的雙重態度十分危險,朝鮮對此深感遺憾且決不容忍。今後一旦再有破壞朝鮮自衛權的行為,朝方必將採取有力的應對舉措。 金正恩主張,美國至今仍以錯誤的判斷和行動引發地區局勢緊張。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朝鮮半島局勢動盪因美國而不會輕易消除。 但他同時表示,朝鮮的主敵是戰爭本身,而非韓美等特定國家或勢力。朝方並非針對韓方增強國防力量,同一民族在半島互相動武的悲慘歷史不應重演。 金正恩發表講話稱,不相信美國已放棄敵朝政策。(美聯社圖片)
強烈熱帶風暴「圓規」11日吹襲菲律賓,帶來的大雨在全國各地造成村鎮淹水、引發山泥傾瀉,至少已有九人死亡、11 人失蹤。 據法新社報道,圓規11日晚間登陸菲律賓,最大持續風速為每小時100 公里,當地近1,600人需要疏散。 菲律賓國家災害應變中心表示,內陸山區的班蓋特省發生多宗山泥傾瀉,造成四人死亡;沿岸省份卡加延省出現水浸,有一人溺斃。「圓規」加劇了西南季風,在西部的島嶼省分巴拉旺(Palawan)一處村莊引發暴洪,造成四人罹難、四人下落不明。另外七名失蹤人士,都來自呂宋島。 水患波及11個城市,主要公路和橋樑被水淹浸,直至昨(12)日早上洪水才逐漸退去。呂宋島部分地區在風暴下停電,至昨日上午仍然未恢復。「圓規」昨日開始遠離菲律賓,但當局仍在清理道路及處理風暴下停電的問題。 「 圓規」導致菲律賓多地山泥傾瀉及水浸,救援人員需用繩索解救被困災民。(美聯社圖片)
泰國總理巴育昨(12)日宣布,11月1日起,將開放十個低風險國家旅客入境免隔離,旅客若有完整接種新冠疫苗證明,出發前做過核酸檢測且為陰性,抵達泰國後再做一次檢測同為陰性,就能免除隔離,「像任何一個泰國國民一樣在國內到處走動」。開放國家包括英國、新加坡、中國、德國和美國,其餘國家名單則待該國疫情指揮中心和公共衛生部確認後公布。 巴育承認,做這個決定有一定風險,若感染人數激增或出現具有高度傳染力的變種病毒,政府將會採取行動。他也提到,12月1日將會增加開放國家數目,盼望明年能增加更多國家。據統計,目前泰國6,600萬人口約有35.6%人口已經完整接種新冠疫苗。 泰國下月起將開放十個低風險國家旅客入境免隔離。 (美聯社圖片)
壓軸登場的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昨(11)日揭曉, 由三名美國大學教授共享殊榮,其中凱德(Card)以「對勞動經濟學的實證貢獻」獲得一半獎項,安格里斯特(Joshua Angrist) 和因本斯(Guido Imbens)則因「對因果關係分析方法論上貢獻」共享另一半獎項。至此,本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已全數揭曉,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各獎項將於12月10日採線上頒獎典禮,和平獎頒獎方式將於10 月中旬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發表頒獎辭稱,社會科學中的許多重大問題都涉及因果關係,譬如移民如何影響薪酬和就業水平,更長時間的教育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未來收入等,但這些因果關係問題一直比較難回答,因為很難對其進行比較研究。而今年的獲獎者證實一點,那就是可以用自然實驗來回答這類難解的社會問題。其關鍵是,要利用偶然事件或政策變化導致人群受到不同對待的情況,類似於醫學臨床試驗的方式。 瑞典皇家科學院稱讚今年三位得主為勞動市場帶來新穎、深刻的見解,並且闡釋從自然實驗(natural experiment)可以得出哪些因果關係結論。三人的研究方法也席捲了其他領域,為實證研究帶來革命性的變化。三人將獲頒金質獎章、證書,並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920萬澳門元)獎金。其中凱德獲得半數獎金,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各得四分之一。 「提高最低工資的負面影響很小」 根據公開資料,凱德是加拿大勞動經濟學家,目前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經濟學院教授,主要研究興趣包括不平等、種族差異、教育和移民等。據了解,凱德利用自然實驗分析了最低工資、移民和教育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他的研究挑戰了一些傳統觀念,帶來了許多對於勞動力市場運作新的思考和見解。 例如在最低工資方面,上世紀90年代初的傳統經濟學觀點是,提高最低工資會導致就業減少,因為這會增加企業的工資成本。但凱德的研究顯示,提高最低工資的負面影響較30年前所認為的要小得多,這項開創性的研究導致了大量的後續研究。在教育回報領域,凱德的研究也令人們意識到,學校資源對學生未來勞動市場的表現比想像的重要得多。 安格里斯特曾到暨大授課解惑 安格里斯特是以色列裔美國經濟學家,曾在哈佛大學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任教,目前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安格里斯特曾於2019年到暨南大學,就計量經濟學相關問題進行為期三天的短期授課,授課教室座無虛席,圈粉無數。據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助理教授謝斌介紹,安格里斯特被中國經濟學界粉絲稱為「安神」,原本艱深複雜的研究內容在他的講解下,都顯得更有趣易懂。幾乎所有學員都表示,經過「安神」親自進行知識點分解,總能學到更多新知,大有收穫。 因本斯則是荷蘭裔美國經濟學家,目前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解決了研究這些社會問題的方法論問題,展示了如何從自然實驗中得出關於因果關係的精確結論。 「我在深夜突然接到了獲獎電話,我已經在第一時間和好朋友們分享了這個消息。」因本斯在得知獲獎後接受媒體採訪說,他寄語年輕人,如果他們有志於從事經濟研究,經濟學研究領域十分廣泛,也有很多有趣的研究問題等待解答。 諾貝爾連續第二年取消頒獎典禮 本屆諾貝爾醫學獎4日公布,物理學獎、化學獎分別於5日和6日出爐,7日揭曉文學獎,和平獎贏家8日已出爐,由菲律賓記者蕾莎()、俄羅斯《新報》總編輯穆拉托夫()奪得,壓軸的經濟學獎得主則為2021年諾貝爾開獎周劃下句點。 據悉,諾貝爾獎起初不包括經濟學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捐款給諾貝爾基金會,才增設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首次頒發。受疫情影響,諾貝爾獎連續第二年取消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現場頒獎典禮,改為電視和網絡直播得主在各國領獎。
美國部分學生近日在短視頻平台TikTok上發起「掌摑老師挑戰」,造成多名老師受傷。路易斯安那州一名18歲女生疑似跟風、擊打老師頭部,並將過程拍片放上網,被警方以「毆打學校老師」罪名起訴,目前被拘留於聖坦曼尼監獄。 據《今日美國》9日報道,網上一段影片顯示,路易斯安那州18 歲女高中生羅里安娜(Larrianna Jackson)在下課時間突然施拳攻擊一名64歲的殘疾老師,令其倒地。而羅里安娜未有停手,繼續向老師出拳。該影片引發輿論關注,警方懷疑羅里安娜參與的「掌摑老師挑戰」。 而近日美國多地都發生類似事件,在密蘇里州春田市,警方同樣正調查一宗學生掌摑老師事件;南卡羅來納州本月1日亦有一名小學生從後方用力打老師的頭。 康乃狄克州檢察總長湯格(William Tong)日前致函TikTok,指「掌摑老師挑戰」顯示其對網站上具傷害性內容失控,要求檢討如何改革並停止傳播類似內容。則否認程式內有此類「挑戰」,並表示一旦發現類似內容會立刻移除。 美國一名18 歲女生因涉嫌毆打老師而面臨重罪指控。(網絡圖片)
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高層代表周末在卡塔爾多哈,舉行自美軍撤出阿富汗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美國國務院10日就此發表聲明,指美國代表團在此次會談中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安全和恐怖主義問題、美國公民和其他外國國民在阿富汗的安全出入、婦女和女童在阿富汗的人權等各個方面。聲明表明,美國將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美國國務院亦稱,此次會談是「坦率而專業」的,並強調會檢視塔利班的行動而不只是口頭承諾。 阿富汗塔利班方面則希望推動美國及國際社會承認塔利班政權,並恢復對阿富汗的經濟援助。塔利班任命的阿富汗臨時政府代理外交部長穆塔基在會後向媒體表示,塔利班已警告美國,勿顛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 美國國務院表明,將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援助。(美聯社圖片)
俄羅斯著名的莫斯科大劇院9日發生致命意外,一名演員在演出期間疑似「走錯位」而被布景壓垮並當場身亡,觀眾一度以為是劇情演出,演出隨後立即中斷。 據美聯社引述俄羅斯新聞報道稱,莫斯科大劇院當晚演出俄羅斯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 科薩科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 的知名歌劇《薩德科》(Sadko),不料37歲男演員庫列什(Yevgeny Kulesh)在舞台進行布景變化時,發生意外身亡。目擊者稱,庫列什正要走下舞台,似乎走錯方向,被降下的道具壓垮,當場死亡。現場有人大喊「快停下!快停下!叫救護車,這裡有血」,然而舞台上還在持續演出。 劇院表示,事故在換布景時發生,事發後演出即時停止,觀眾被要求離開。有不少觀眾還以為這是表演的一部分,事後才從社交媒體得知有演員出事,大表震驚。 據悉,這已不是莫斯科大劇院第一次發生意外事故,2013年7月,資深小提琴手塞德夫(Viktor Sedov)掉落舞台身亡,讓劇院留下悲傷陰影。 演員庫列什疑似「走錯位」被布景當場壓死。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