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810)新機銷售火熱,紅米Note 9系列上市13日,全渠道銷量突破100萬部。帶動小米股價連升三日,昨日股價最多升逾6%,高見28.2元,挑戰28.4元歷史高位,年初至今累升約1.4倍。各大行看好小米後市,中信證券更上調小米目標價至36元。
手機設備股昨日受壓,舜宇光學(2382)關鍵零部件缺貨,拖累11月手機鏡頭出貨量按月跌19.2%至約1.29億件,按年跌0.8%,為下半年以來最低。受消息影響,昨日舜宇股價曾插近6%,收市報148.4元,仍跌3.4%跌;丘鈦(1478)跌2.9%,報10.66元;瑞聲(2018)亦跟挫2.38%。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TSLA)股價年初至今累升約6.6倍,並將於本月納入標普500指數,本周二(8日)一度創新高見649.88美元,雖然特斯拉於四個月內進行第二次配股,宣布計劃以市價配股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但似乎仍未撼動其升勢。 巿場一直有聲音指特斯拉股價已見頂,但卻愈升愈有,高盛日前仍上調了特斯拉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並將其目標價從455美元上調至780美元,表示對電動車的前景愈來愈看好,特斯拉將保持市場上的龍頭地位。(文:產經組)
內地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出乎意料跌0.5%,是11年以來首次下跌。內地陷入通縮,原因在於去年同期比較基數較高,以及豬肉價格下跌。
從京東(9618)分拆的京東健康(6618),昨日正式登陸港股市場,開市價為94.5元,較招股價70.58元,高出33.9%,隨後愈升愈有,最高曾飆至123.9元,至收市仍升56%報110元,以每手50股計算,不計手續費,可賺1,971元。
香港第四波疫情仍未放緩,比上一波疫情「有過之而無不及」,個案遍布全港18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8)日宣布將再收緊社交距離防疫措施,重新要求食肆晚市禁堂食,食肆下午6時後不能安排堂食,直至翌日清晨4時59分,措施將於周四凌晨生效,為期12月10日至23日,共14日。 受港府收緊防疫措施刺激,相關「疫情概念股」再次受惠彈起,普遍走高,經營HKTVmall的港視 (1137) 昨日開市曾升逾6%,收市升幅收窄至2.5%,報12.04元;日清食品(1475)升1.6%,報6.85元。(文:產經組)
在京東健康 (新上市編號:6618) 及泡泡瑪特 (新上市編號:9992) 凍資超過6,000億元下,藍月亮 (新上市編號:6993) 上周五(4日)首日招股,銷情尚算理想,多間香港券商合共借出超過517億元孖展,超額認購51.6倍。 有專家指,雖然藍月亮首日孖展認購未見狂熱,但料在京東健康的凍資解封後,料認購會再增,又預料認購100手穩獲一手。不過,有股民聲音批評藍月亮在上市前大派股息予原股東,以及指其估值過高,「作為『中國寶潔』的藍月亮估值比寶潔(PG)還高」,齊聲「不申了」。(文:產經組)
疫情雖衝擊各行各業,但外賣平台卻受惠。美國最大外賣應用程式公司DoorDash,因應投資者對其首次公開招股(IPO)反應熱烈,決定調高招股價,集資額最多達到31億美元(241.8億港元),為美國今年最大規模的IPO之一。DoorDash把招股價每股發售區間,由原定75至85美元,調高至90至95美元,上市市值約為350億美元。(文:產經組)
美國總統大選已基本塵埃落定,加上疫苗逐步推出巿場,而為保持經濟持續運轉,歐美各國繼續進行量化寬鬆政策(QE),未來股巿料繼續因為「水浸」而被看好。 瑞銀發表報告,把明年(2021年)底恒生指數、滬深300指數及MSCI中國指數目標價,分別定於28,500點,5,450點及114點。恒指的每股盈利增長料達19%。而高盛亦看好AH股、中資股2021年迎來機遇,預測恒生指數明年底將至29,700點關卡、滬深200指數明年底上看5,600點。(文:產經組)
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恒大汽車(0708)於昨(3)日獲大股東中國恒大(3333)再增持約2,233萬股,合計6.38億港元。兩日以來,中國恒大已累計增持恒大汽車4,776萬股,共耗資約1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