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近期再成為投資熱土,目前已升穿1.9萬元(美元,下同)大關,年初至今累計升幅達1.6倍,如果與3月$5,000低位比較更升約1.82倍,正挑戰2017年的歷史新高約19,600美元水平。有「女股神」之稱兼資產管理公司Ark Invest創辦人Catherine Wood更豪言,比特幣的升勢只剛開始,只要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或升至40萬至50萬元。有分析認為投資者害怕自己錯過比特幣的情緒是推升價格的原因之一。
有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上周五(18日)向國家發改委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狀況,其中包括恒大汽車(0708)、寶能等企業自2017年的投資及新能源汽車建設情況。恒大汽車股價昨日開市微升,開報24.3元,但隨後向下,曾一度下跌近9%,市值蒸發超過港幣140億元,最終收跌5.2%,收報22.8元。
昨日港股早段承接美股升勢,曾升超過400點,當中滙豐控股(0005)開市已報41.05元,升3.27%,及後升幅擴大,一度高見42.95元,升8.05%,全日表現強勢,最終仍升6.5%,報42.35元。
德晉集團行政總裁陳榮煉在澳門勵駿創建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33.19%,並將在完成對全部已發行股份的強制性無條件現金要約收購後,加入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兼董事會聯席主席。澳門勵駿(1680)昨日跌約2%。
京東(9618)分拆京東健康有進展,有外電報導,傳京東健康將建簿招股,目標集資額達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其估值高達290億美元(約2,262億港元)。消息指公司將於周四招股,招股價介乎62.8元至70.58元,一手(50股)入場費3,565元,12月8日掛牌。
有傳中港通市場互聯互通範圍將擴闊至港股的生物科技及第二上市股,而目前第二上市股份包括阿里巴巴(9988)(下簡稱「阿里」)、網易(9999)及京東(9618)等。
小米集團(1810)於昨日收巿後公布業績,截至今年9月30日止九個月收入1,75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17.4%,純利115億元,按年增加51%。小米昨日收跌1.6%,報27.15港元。
疫情已持續近一年時間,中國經濟逐漸復甦,資金的回流讓許多開發商希望可以趁機大賺一筆。然而到了10月份,縱使有「十一黃金周」,但內地中、大型城巿開始出現樓價明顯降溫的跡象。路透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測算,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按年升4.3%,較上月升幅4.6%收窄,按月上升0.2%,為七個月最低。有分析指,由於9月頻繁的調控措施,加上有發展商在7、8月已進行一次推售,消耗了一定巿場資,結果削弱了10月的動力。
中國恒大(3333)分拆旗下物管業務為恒大物業(6666)上市,計劃發售約16.21億股,集資最多約158億元,招股價介乎8.5元至9.75元,一手(500股)入場費4,924元,恒大物業於昨日(23日)至周四(26日)招股,並計劃於下(12)月2日掛牌。
螞蟻集團AH上市於原定掛牌前兩日突然被剎停,加上內地近期醞釀對平台經濟、金融科技巨頭的推新政策,令阿里巴巴(9988)股價近期大挫。不過,集團主席張勇最新出席論壇時則大讚中國制度和監管,他稱內地正在就平台經濟領域的政策和法規徵求意見,認為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阿里昨日一度升逾5.2%,最終收升4.3%,報2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