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暨普查局今年6月飲食及零售業景氣調查結果顯示,有39%受訪飲食業商戶反映6月營業額按年上升,較5月增加7%;中式酒樓飯店(46%)及茶餐廳和粥麵店(40%)的相應比例分別增加9%及8%,西式餐廳(32%)則減少5%。 另一方面,有27%受訪商戶表示6月的營業額同比下跌,比例與5 月相同。 零售業方面,有38%受訪商戶反映6月營業額按年上升,比例較前一個月增加3%;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商(30%)的有關比例增加10%,皮具零售商(60%)則減少20%。此外,78% 受訪超級市場、46%百貨商戶及40%成人服裝零售商表示營業額同比上升,比例維持在5月份的水平。 另一方面,表示營業額同比下跌的受訪商戶比例較5 月增加2% 至45%。 料暑期業務略有改善受訪飲食業商戶預計暑假的業務狀況會略有改善,有73%受訪商戶認為7月的營業額將同比上升或相若,比例較6月增加7%。各類受訪飲食場所中,有77%日韓餐廳及65%茶餐廳和粥麵店預期7月的營業額按年上升或相若,比例較6月分別增加23%及12%。同時,預期營業額同比下跌的商戶比例減少至27%。 零售業商戶亦預計7月的業務表現回穩,有68%受訪商戶表示營業額同比上升或相若,比例較6月增加4%。受訪的各類零售商戶中,所有受訪的超級市場和56%鐘錶珠寶零售商預計7月的營業額按年上升或相若,比例較6月各增加11%。另一方面,認為營業額將按年下跌的受訪車商比例較6 月的減少20% 至50%。 「飲食業及零售業景氣調查」以營業額選取受訪對象,目前包括186個飲食業樣本(約佔行業53%收益)及136個零售業樣本(約佔行業收益的70%)。調查結果未作整體推算,只反映調查樣本商戶對景氣情況的估計。
澳門海關根據香港海關提供的情報,成功截獲一宗利用輪椅走私舊智能手機案件,查獲208部未經申報舊智能手機及電子晶片,海關拘捕一名殘障香港男子並作出起訴。
位於青洲坊公屋地面層的「青洲坊總站」於前(17)日投入運作。本報記者於當日早上到站內視察,因為是周六,站內人流未算太多,秩序大致良好。有市民建議應增設前往中區一帶的巴士路線,方便居民出行;同時建議增設指示牌,方便乘客知悉候車路線及停泊車道。 在「青洲坊總站」候車市民王先生表示,站內只有開往氹仔的巴士路線,坦言「一啲都唔方便」,因青洲坊內住有不少「打工仔」及學生,認為應增設更多的巴士路線,尤其是前往新馬路、沙梨頭及新口岸一帶,更方便市民返工返學。另一市民甘小姐則稱,首次在「青洲坊總站」搭車,認為指示欠清晰,應加設更多指示牌等標明相關巴士所開往的目的地。她更指「人有三急」,但「連廁所都搵唔到」。 交通事務局日前表示,「青洲坊總站」設有三條行車道,並提供座椅、排隊候車設施、站長室及衛生間等。而為優化區內巴士服務,由前日起部分路線會調整,其中30及34路線改由「青洲坊總站」發車;9A、16路線改由「牧場街總站」發車;同時,25B路線增加停靠「紀念孫中山公園」站。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日前總結過去十年旅遊節日慶典成效時表示,澳門單靠旅遊恆常景點,難以維持旅客量,亦無法吸引旅客再度來澳,因此本澳需要舉辦旅遊盛事以作招徠,尤其在淡季推出,以平衡旅客量。另外,旅遊局透露今年光影節舉辦範圍將首次擴展至北區,料屆時四個區份(南西灣區、中區、望德堂區和氹仔嘉模堂區)共十五個地點。 北區需時物色適當地方,目前正準備招標,具體路線、地點有待公布。
為配合國家發展戰略,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經行政長官批准,「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委員會成員、秘書處及部門代表於上周四至周六(15日至17日)前赴越南胡志明市進行工作訪問,與胡志明市開展友好城市合作。 代表團一行與胡志明市外事廳上周五(16日)舉行工作會談,雙方就加強兩地合作等共同關心的議題交換意見。會後,澳門特區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李月梅與胡志明市外事辦公廳主任黎光隆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胡志明市締結友好城市合作諒解備忘錄》。 根據備忘內容,澳門與胡志明市將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下,建立緊密而穩固的友好關係,旨在推動雙方在文化、教育、社會及經濟等方面的聯繫與合作,並鼓勵雙方定期進行交流互訪。 前(17)日下午,代表團成員還分別與胡志明市貿易投資促進中心、文化體育廳、旅遊廳、教育培訓廳的官員會面交流,就友好城市在各領域展開廣泛交流與合作進行深入商談。 代表團一行還拜會了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吳駿先生,李月梅主任感謝總領事館對此次訪越的協助,她也向吳總領事介紹了當天與胡志明市相關部門會見的情況。 通過是次訪問,進一步加深了澳門特區與胡志明市雙方的了解互信。雙方都表示,在未來的交往中將共同努力,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進一步拓展澳門與胡志明市優勢互補、務實合作、互利雙贏的美好前景。
社會服務界本周一下午在鏡湖醫院禮堂與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舉行座談會,社服界協調小組召集人飛迪華在會上表示關注本澳特殊教育資源不足、特殊人士職場發展缺乏前景問題,希望賀一誠若未來擔任行政長官,政府可以推動物理、語言及職能治療等特殊教育課程,以應付本澳短缺的特殊教育資源。
澳門現時有77間學校(不分中小幼兒部)中,只有42間學校提供融合教育。澳門特殊教育研究學會理事董志文接受本報訪問時稱,因為現時澳門特殊教育體制上沒有「零拒絕」,意思即是學校必需提供融合教育,亦因為沒有「零拒絕」,令家長在帶小朋友進行評估時會卻步,並說: 「做了評估之後,我的小朋友下一年會不會在這間學校就讀呢,萬一被評估為「融合生」,我還能不能留在這間學校就讀呢?家長必然有這些考慮」。
昨日(15 日)澳門工務局公布新一批十份規劃條件圖草案,進行為期14日公眾諮詢,至本月29日截止,公眾發表意見可於城市規劃資訊網或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www.dssopt.gov.mo 下載及填寫O011表格,透過電郵pcu@dssopt.gov.mo、傳真2834 0019、郵寄至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33 號或親臨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交。 十份規劃條件圖草案中,最受界關注的林茂海邊大馬路近遊艇碼頭土地F及A地段,明確建議該兩地段用途為發展服務長者的社會設施,分別興建最高60米的服務長者社會設施,根據工務局公布的規劃條件圖草案,林茂海邊大馬路F地段及A地段土地面積731平方米和F地段土地面積973平方米,建議未來均興建限高60米的服務長者社會設施,裙樓許可高度為15.3米,並需要在一樓,建設公共行人走廊,連接相鄰地段,而走廊相鄰的樓層,不應作為住宅用途,建議作為商業或服務,同時需在地段範圍內提供足夠的車輛等候空間,以免阻塞交通。 多年來,上述兩地段長期空置,雜草叢生,政府曾建議興建公屋項目,但遲未落實。早在1995年澳門政府曾提出「林茂海邊大馬路都市道路規劃」,建議區內增加休憩空間,以及構建由筷子基南灣至內港一帶的空中步行通道,全長約400米,涉及11個地段。但經過20多年的發展,區內多棟大廈已預留了公共行人走廊,其中A、F地段的用途遲未落實及發展,導致該步行系統擱置多時。直至昨日,土地工務運輸局公示A、F地段的規劃條件圖草案,興建服務長者的社會設施。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15)日繼續細則性審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法案,政府代表列席會議。會上政府代表建議,為三種合同設定七日冷靜期,適用範圍包括網上購物、健身、美容等,七日內消費者可毋須說明理由而解約,取回已繳款項,但需負擔退貨費用。 一常會認同政府代表意見,對設七日冷靜期無反對意見。
特區政府已同意鄰近殷皇子大馬路的澳門葡文學校擴建,工務局昨(15)日公布其規劃條件圖草案, 並收集公眾意見,為期14日。根據規劃條件圖草案,澳門葡文學校土地面積7,357平方米,重整後土地面積為6,242.5平方米,其餘歸入特區公產土地,樓宇最高許可高度為50米,規劃條件參照文化局意見,需保留原本面向殷皇子大馬路(A區)的建築物,參照教育暨青年局意見,B區需維持開敞空間特徵,C區樓宇最高許可高度為50米,C區的有新建築與A區建築需與保留一定距離以觀賞A 區建築物外貌,外觀亦需協調。 澳門葡文學校(Escola Portuguesa de Macau)是澳門特區現時僅存的一所以葡萄牙國家教育制度及葡萄牙語為教學語言的全日制普通學校。今年5月1日行政長官崔世安在政府總部舉行儀式歡迎葡萄牙總統德索薩到訪時指出,澳門與葡萄牙的友誼和歷史促進了特區的發展,特別是在葡萄牙文化﹑語言和教育方面,強調澳門葡文教學發展的重要性,並宣布澳門政府已同意葡萄牙當局提出擴充澳門葡文學校的建議,行政長官重申繼續支持澳門葡文學校,並表示政府委任工作小組聯絡該校探討未來擴張計劃。 葡萄牙總統德索薩當時強調,澳門政府對葡萄牙文化和語言教學發展的重視,並感謝當局對澳門葡文學校擴展的支持,這不僅會增加學生人數,還會提高向更多人宣傳葡萄牙語言和文化的水準。